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出土的奁盒木板画与砖画画风的比较,认为奁盒木板画与砖画同出一源,有其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绘画的作者都应是当时的一些民间匠师。因二者绘画材质不同,奁盒木板画在绘画技艺上更加精致细腻,线条流畅如丝,有"铁线银钩"的感觉;构图布局合理,图案更加形象生动逼真,色彩强烈明快,如行云流水,格调高雅,内容多表现神界。砖画则因表面粗糙,绘画技法奔放粗犷,结构简练朴实,挥洒自如,内容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2002年9月,甘肃省嘉峪关市魏晋墓文物管理所在当地毛庄子发现一座被盗掘的魏晋墓,清理出一批木棺板画和数件原为木奁盒的木板画。其中棺板画题材为伏羲女娲日月星河图。术奁盒板画题材有树下人物,龟纹、叶纹,云纹装饰图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和飞马异兽等。其题材和绘画技法与汉代中原同类艺术题材和技法完全相同。墓中还出土陶器、漆器和丝织品等文物百余件。  相似文献   

3.
1977年,武威西郊林场西夏墓出土了31块彩绘木板画,木板画的出土为研究西夏绘画艺术、丧葬习俗以及服饰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学术界一般认为武威出土的这批西夏木板画是墓主人生前生活的真实写照。文章通过对汉、魏、唐、宋墓葬文献及随葬品的对比,认为这批木板画是西夏对中原墓葬习俗中墓室壁画或者随葬陶俑等明器的另一种变体和创新,其真正的内涵是代表镇墓辟邪的墓葬神煞。  相似文献   

4.
2002年9月14日至29日,嘉峪关物部门抢救性清理发掘了新城乡魏晋墓群南墓区一座晋墓。嘉峪关市与酒泉交接处的新城乡境内的戈壁滩上散布着千余座汉、魏晋时期的古墓葬。20世纪70年代曾对该墓区进行过一定规模的发掘,发现8座砖壁画古墓葬。  相似文献   

5.
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酒泉、嘉峪关等地发现的魏晋墓中,有为数不少的墓画。这些墓画造型简练、生动、传神,线条凝练、奔放、富有动感,色彩热烈、明快、和谐,构图精细、质朴、惟妙惟肖。河西魏晋墓画于稚拙中蕴含浪漫,既是河西魏晋时代的风俗画,也是河西魏晋时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6.
嘉峪关魏晋墓的彩绘砖画鹰猎图真实再现了河西地区当时的物质生产活动,对研究魏晋时期河西地区人们的狩猎方法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本文运用考古发现与文献资料对嘉峪关魏晋墓砖画中的鹰猎图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城魏晋砖壁画博物馆建立于1988年,位于嘉峪关市东北15公里处的魏晋墓区,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整体建筑为砖混结构,外观为大屋顶式仿古建筑。博物馆大门内照壁上画有大型魏晋时期墓葬砖壁画《出巡图》,宏伟壮观。  相似文献   

8.
遵循历史的方法,此文对魏晋墓葬彩绘砖画中符号系统的体育象征意义进行了探讨,并从理论上揭示魏晋时期墓葬彩绘砖画的体育象征谱系,破译其象征的内涵.另从文化学的研究中,运用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魏晋墓葬彩绘砖画的体育图像进行阐释,明确了在文化的核心和外围,存在着似断还续的纽带.同时在审美的视野中寻求一种合理的解答,进而把握体育的发展与流变的精神命脉.  相似文献   

9.
新城魏晋砖壁画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位于嘉峪关市东北15公里处的魏晋墓区,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内建有展览大厅、接待室、办公室和住宅等部分。整体建筑为砖混结构,外观为大屋顶式仿古建筑。博物馆大门内照壁上画有大型魏晋时期墓葬砖壁画“出巡图”,显得宏伟壮观。  相似文献   

10.
1977年6-10月间,武威地区考古工作者在武威西郊林 场(今西郊公园)发掘西夏天庆年间墓葬两座;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在这两座墓葬中,除随葬有数量较多的瓷器和木器外,还意外地发现了25幅彩绘看不 同人物和动物图案的木板画。其中,有一幅以我国古时候传 说的尤为题材的双龙首蛇体画更加引人注目。这幅画构图 奇特,寓意生动,表现出相当高的绘画艺术水平。 这幅彩绘木板画。出土于二号墓(编号为M2),发掘时 与其他文物一起被放置于墓门内的两侧。画绘在一块长9.5 厘斜宽中S座米的长方形柏木板上滴…  相似文献   

11.
魏晋墓壁画砖以生动、鲜明的墓室壁画,表现了魏晋时期的美学概念,是魏晋时期艺术的重要载体,也是研究魏晋时期美学的重要依据.文章从果园墓群魏晋墓壁画砖形成的文化环境为切入点,研究魏晋时期酒泉地区附近河西走廊的文化环境及墓室壁画形成的原因,深入分析了果园墓群为祭墓壁画砖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西夏木板画     
1977年以来甘肃省武威上县西郊林场发现了几座西夏墓葬,出土了一批重要的西夏文物。其中葬于西夏天庆七年(公元1200年)的二号墓出土了二十九块木板画。1-7,封三1-5),三号墓清理出二块木板画,(图8、9),更为珍贵,是西夏绘画艺术的珍品,是研究西夏社会生活和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在西夏考古工作中尚属罕见。  相似文献   

13.
锯木板     
正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是劳动课,大家都非常高兴,教室里非常安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到。陈老师说:我们这堂课要完成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把学生锯制作完成,第二个步骤是锯下四块木板。我和张健三下五除二就把学生锯做完了。我心里非常高兴,因为我已经完成了陈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我和张健又开始做第二项任务。我先在木板上画了两个边长六厘米的正方形,又画了两个边长五厘米的正方形。我按照画的线开始锯木板,我拿起学生锯就使劲地锯,没想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锯了不到一厘米的小口  相似文献   

14.
嘉峪关魏晋墓中有大量反映农耕业和畜牧业题材的砖画,这些图像生动描绘了社会生产的全过程。本文以耙地图、牧马图、滤醋图为研究对象,从农耕业、畜牧业、蚕桑业、酿造业等方面探讨河西地区魏晋时期社会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15.
嘉峪关市魏晋砖壁画墓位于距离市区18公里的新城乡,四周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滩,在这戈壁滩上坐落着千余座古墓葬,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魏晋砖壁画墓发现于1972年,1972-1973年,共发掘古墓18座,所发掘的这些墓葬,结构多为三室叠造砖墓,且装饰有三至五层,或  相似文献   

16.
安岳县瑞云乡辕门村许家大院仅存一座木结构的房屋。堂屋的天门槛是一块3米左右的木板,上面雕有一条龙和两条鱼;大门外左右两根木柱上刻着一副许氏家庭的对联。相传东汉时期普州美女许黄玉(后为驾洛国王妃)与妇女们在井边洗衣淘菜,见井中有两条鱼乐游,便告之于族人,许氏人们认为“鱼”与“余”同音,视为祥物,果然在这年他们就丰收了。以后不管是天干年或是风调雨顺年,只要有两条鱼出现在这口井里,他们就有好的收年。许氏人们更视两鱼为祥物、灵物,故许氏家家在门或墙上画出两鱼,保佑家里平安有余。久之,每逢许氏有盛大的红白喜事便画出双鱼。修房造屋,他们就把双鱼雕刻到梁上,这样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17.
严耀中 《文物》2014,(2):71-76
<正>如果说以探索精神世界为特色的印度宗教和重视现实关怀的华土思想之间的交流也可以用图像来反映的话,新疆达玛沟出土的千眼坐佛木板画则是很好的例子,因为它们正是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图像演变中的重要一环,显示了观念差异对图像的影响。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发掘了新疆达玛沟托普鲁克墩2号佛寺[1],根据出土的文书和钱币来看,其始建年代可能为世纪或更早遗址内出土了一批木板画  相似文献   

18.
嘉峪关魏晋古墓的彩绘砖画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尤其是训练鹰犬追逐猎物更为生动.它对我们研究古代墓葬礼制、生死观念、狩猎方法、弓箭使用和训鹰狩猎的文化内涵等,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从而提出了在敦煌文化和礼仪环境中理解定型化狩猎图像的意义.本文引用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对魏晋古墓彩绘砖画中的训鹰狩猎图像进行了研究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嘉峪关魏晋墓壁画色彩的保护,把魏晋墓18座已发掘墓葬中现阶段能参观的4座砖壁画墓划分为未开发组、研究性半开放组和完全性开放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砖壁画色彩褪变的主要原因是游客参观时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水汽及人体产生的未知名气体等因素的影响,且水汽是最大的媒体介质。从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砖壁画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画像砖是我国古代墓室壁面上所用的一种图像砖,主要出土于河南、四川、江苏等地汉代至魏晋、南朝时期的墓葬中,是我国物宝库中的瑰宝。南京博物院所藏模印拼嵌画像砖《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为同类物中的精品,是迄今发现的最早一幅魏晋人物画实物,也是现存最早的竹林七贤人物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