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建立和发展新方志学科是史志界应该认真研究和实践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综合性课题,这是我国地方志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李铁映同志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第二届一次会议上明确地向方志界提出了这一历史任务,全国部分史志学术刊物也零星刊发了这方面的学术文章。时至今日,这一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步伐仍然较为缓慢,建立和发展新方志学科实属任重道远。有鉴于此,笔者在前几年对此课题粗浅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图书馆学等先进学科及新旧方志的历史和现状,逐一对新方志学的目录学、分类学、校勘(仇)学、版本学、资料(信息)学、考据学、检索学等方志学的分支学科进行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仅就地方志目录学作一些专门探讨研究,以求教于方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2.
雷坚 《广西地方志》2003,(2):19-22,26
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命题,是社会向前发展所必需。这要求编纂新方志不断提供新材料、新内容,选择适应时代的科学载体。地方志事业要发展,必须进行理论与编纂创新,并在志书版本、功用及地方志工作方面创新。  相似文献   

3.
传统方志学以方志为研究对象,从方志自身研究方志属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方志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方志以自然、社会客观存在为认知源泉和记述对象,是反映客观存在的一面意识形态化的"镜子"。据此,本文研究方志的社会属性,给方志以新的定义,提出一个比较宽泛的地方志概念和以认知记述反映客观存在为本质特征的新方志学概念及其学科架构,希冀以泛地方志概念开拓方志领域,以新地方志书反映火热现实生活,以认知方志学给方志提供一个科学实用有效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4.
马金选 《宁夏史志》2006,(2):12-15,25
地方志编辑学既是从属于方志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又是涉及方志目录学、分类学、资料学、校勘学、版本学等方志学分支学科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有的专家、学者将编辑工作称为“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其内涵、外延的广泛性,决定了方志编辑学较强的理论性及丰富的实践性,对于编修地方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此,笔者从建设方志学的总目标出发,结合一般编辑学的理论及方志编纂工作实践,对建立方志编辑学的重要意义、基本出发点及其构想等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探究或思考,以期与方志界的专家和学者切磋、探讨。  相似文献   

5.
自1996年5月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提出续修新志的任务以后,方志界同仁在总结首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续修方志的理论研究,有些县(市)还进行了续修方志的探索实践。从总的情况看来,这些研究和探索,多偏重于继承和创新两方面,尤其对创新问题特别关注,而对同样重要的续修方志如何务实这样一个问题,则极少涉及。为此,本文拟就方志续修的继承、创新与务实及其关系问题,作一管窥蠡测探议。一、方志续修的继承及其特点和意义众所周知,编修地方志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首届社会丰义新方志编修工…  相似文献   

6.
校勘学是编辑学中的分支学科,亦是地方志编纂工作中的必经程序及关键环节。从地方志编纂实践分析,地方志校勘除包含了与其他文稿、书刊相同的内容、文字校勘外,还全面承担着志书体例、篇目、图、照、表的校勘,以及志书资料、史实真伪的鉴别和考据(证)任务,关系着一部志书的优劣成败。鉴此,认真研究方志校勘学是事关强化精品意识、提高志书质量及发展方志事业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此提出建立方志校勘学的设想,以期引起方志同仁的关注和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白艳珍 《沧桑》2011,(1):11+13-11,13
志书作为综合性的信息资源至今仍不能被广泛地利用,一方面缘于人们对地方志书的信息载体过于生疏,另一方面还是方志资源缺乏可使用性。信息社会将地方志置于一个十字路口上,要么固步自封而被历史所淘汰,要么营造一座连接方志和现实的桥梁而使之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新生。这座桥梁,就是地方志的信息化。地方志的信息化,必然要求方志工作信息化。这给资料征集、志书总纂、方志理论研究和志书编者的知识更新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目前越来越多的方志工作者已经认识到方志的专门性和方志学的独立性,编纂专门的地方志书,建立独立的方志学科体系,正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文章重点谈了如何建设和发展方志学科:一、应深入开展方志学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要和志书编纂结合起来。二、建设一支精干的方志学理论队伍。三、尽快进行方志学学科立项。四、围绕方志学理论体系的建设组织重大项目攻关。最后指出当前方志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以千计的首届社会主义新方志版本在文化舞台上亮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次大规模的地情调查研究和地方史料编撰的丰硕成果,也是全国数以万计的方志工作者心血的结晶。首届社会主义新方志(以下简称首届新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成功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方志文化的优良传统,使我国的地方志事业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校勘学是编辑学的分支学科,也是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必经程序及关键环节。地方志校勘除包含了与其他文稿、书刊相同的内容、文字校勘外,还承担着志书体例、篇目、图、照、表的校勘,以及志书资料、史实真伪的鉴别和考据(证)任务,关系着一部志书的优劣成败。鉴此,认真研究方志校勘学是事关强化精品意识、提高志书质量及发展方志事业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试从校勘学的涵义、地位、作用及方志校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方志校勘学的探究和设想,以期引起方志同仁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试论地方志的本质特征、性质与功能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甄人《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指出:“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大力加强方志基本理论研究和方志编纂学研究,建立新方志学科。”关于地方志的性质、特征与功能问题,在全国方志界的理论探索中,说法甚...  相似文献   

12.
张静 《中国地方志》2010,(10):33-33
2010年5月27-28日,湖北省2010年市、县地方志工作暨地方志书编纂理论研讨(培训)会在武汉召开。湖北省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及所辖县(市、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主笔、论文作者及省方志办全体人员共170余人与会。会议由省方志办主任文坤斗主持,副主任李辉、李章华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编地方志二十年成就(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届修志,既注重方志编纂实践,又重视理论研究。二十年来,全国地方志系统创办了近千种公开和内部刊物,刊物的编纂和出版,对新方志的编修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全国方志工作者结合本届修志实践,从事新方志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仅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编辑的《中国地方志论文索引(1981~1995》一书,  相似文献   

14.
地方志分类学与地方志目录学一样,是从属于方志学的两个分支学科,且二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操作关系密切、互相依托、相互兼容、互为补充,被人们称为姊妹学科。因此在研究方志目录学的同时,必须认真研究方志分类学。本从建设新方志学科的总体要求出发,结合新旧史志的理论研  相似文献   

15.
方志理论研究的新开创——评《中日地方史志比较研究》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郭凤岐《中日地方史志比较研究》(下称《比较研究》)一书与方志界同仁见面了,这其中别有一番意义。历经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我国的方志事业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志书编修质量要登上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也谈地方志是什么书──兼同资料书说商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方志是什么书?是编纂地方志和研究方志学碰到第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古今学者曾作过回答;说法既有相同点,又有分歧。目前还有许多志界同仁关心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少文章,仍然是见仁见智,说明这个问题在新方志理论方面还未彻底解决,有待继续研究。作为一个方志人,我也略述一点看法。我以为判定地方志是什么书,应当从人的实践活动解剖出发。因为。’、的实践活动是方志发生与发展的基础,方志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根据这个观点,我回答地方志是什么书?两个字,官书。正如李铁映所指出的:“方志是官修的地情书。”这…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方志》2012,(12):57-57
马小彬在《巴蜀史志》2012年第5期撰文指出,做好方志期刊工作应做到两点:一是准确定位,提升办刊理念,强化创新意识。方志期刊工作是地方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志工作交流经验、开展理论与实际研究的窗口和开展地方志工作宣传的平台。方志期刊工作在构建地方志工作经验交流的平台,推动方志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提高地方志书、年鉴编纂质量,挖掘地情资料,更好地展示方志文化魅力上,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传统意义上,一直强调方志期刊的指导性、学术性与实践性。  相似文献   

18.
修志的目的在于用志,如何使地方志得到高效利用并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典藏工作便尤显重要。虽然地方志的典藏与利用暂时还不可能成为新方志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但从“修志——典藏——用志”这一客观理念分析,地方志典藏与利用仍然不失为新方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随着修志事业的不断发展及社会对利用志书及有关资料的需求,地方志典藏与利用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新方志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鉴此,笔者结合修志、用志实践,试对地方志典藏及利用这一问题作一些肤浅的探究,以期引起志界同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一、地方志是记述和反映一地发展变化的资料性文献。方志结构随着区域社会发展而逐渐演变,我国方志结构导源于先秦图籍,孕育于两汉地志,成型于《越绝书》和《华阳国志》,隋唐方志直追先秦两汉,宋元方志体例结构趋于完备,明清是旧志高峰期,民国方志可视为从旧志到当代新志的过渡。二、当代方志结构的基本走向是,方志主题受到重视,方志框架内网络化发展,定量记述加强,动态记述手法逐渐推广。三、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应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区域主体性、资料真实性、编纂科学性、记述动态性语言表达的美学要求以及书写规范性原则,认真研究区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能益多师,因创并举。 我们在《方志学与区域发展研究》一文中,提出力志学的新概念,即方志学应以区域经济和杜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研究对象;在这种研究中;要以占有一地区全面资料为前提,因而必须依托地方志,以编侈地方志为已任;地方志是记速和反映区域发展的资料性文献,方志学是研究区域发展的基础科学.根掘这种新概念的方志学观点,进而阐明方志功能决定结构,结构产生功能的原理①.这就是,社会需要(即反映与研究区域发展的需要),规定方志功能,方志功能影响方志结构;方志不断完善自身结构,提高其功能,以满足社会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方志》2014,(8):14-14
2014年5月22日,《方志理论学习通典》编纂研讨会在国家方志馆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研究《方志理论学习通典》编纂实施方案及相关问题。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李富强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方志期刊指导处处长、《中国地方志》主编于伟平主持会议,并对《(方志理论学习通典)编纂方案》作了说明。来自全国各省级期刊编辑及方志专家和高校学者20余人参加研讨会,对《(方志理论学习通典)编纂方案》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