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季羡林光生等著名专家学者点校注释、中华书局出版的《大唐西域记校注》,以其丰富的材料、精审的注释赢得了学术界的一致赞誉。这样一部“非常专门甚至有些冷僻的学术著作”(该书《重印后记》语)不仅多次获奖,而且印数也已突破11000册,足见其影响之深广。校注者在校勘时曾参考了唐释慧琳的“一切经音义”(以下简称《慧琳音义》)。近来,我们在研读《慧琳音义》时,将其中的卷八二(《大唐西域记》音义)与《大唐西域记校注》进行比勘,发现《大唐西域记校注》尚有可商之处。一是文字讹误。校勘者引用《慧琳音义》,但文字有讹误。…  相似文献   

2.
依据慧琳《一切经音义》确定敦煌本《慧超往五天竺国传》题名,是学术史上一大功绩,学界多将此首定之功归于罗振玉.本文认为敦煌本《慧超传》的题名首定者并非罗振玉,而是伯希和.本文回顾了伯希和研究慧琳《音义》及其中所记《慧超传》之经历,认为伯希和于1904年上半年发表的《8世纪末从中国入印度的两条线路》一文,显示他已熟知慧琳《音义》中所记《慧超传》的85个词汇.当伯希和于1908年3月23日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里第一次翻阅《慧超传》残卷时,当场确定了其内容.当伯希和于1909年9月在北京接待罗振玉等中国学者时,曾展示敦煌本《慧超传》残卷,并透露其依据慧琳《音义》确定《慧超传》的结果.罗振玉《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见之原始》、《莫高窟石室秘录》两文中,均承认敦煌本《慧超传》题名系由伯希和根据慧琳《音义》确定.但罗振玉等编《敦煌石室遗书》中,在谈论敦煌本《慧超传》定名问题时,已不再提及伯希和之名.此后,学界一直误以为罗振玉依据慧琳《音义》确定敦煌本《慧超传》题名.本文认为,学术史研究应追本溯源,还原历史真相,尊重历史事实,确认伯希和是第一个依据慧琳《音义》确定敦煌本《慧超传》题名的学者.  相似文献   

3.
唐释慧琳撰《一切经音义》的成书年代,过去或日成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或日成于元和五年(810),一直没有定论,因二说皆为孤证。今本得《册府元龟》卷五十一《帝王部·崇释氏二》所载一条慧琳于元和三年三月向朝廷进献该书的资料,证实该书撰成于元和二年可无疑义。《宋高僧传》之“五年”说,或为字误,或为传闻异词。据《册府元龟》此条,尚可知《一切经音义》为该书原名,而《大藏音义》等乃为后起之别名。复可知,慧琳《音义》原本尚有《目录》三卷。  相似文献   

4.
俄藏ф368、дх00585、дх00586A、дх00586Cдх00211、дх00252和дх00255是玄应所释“放光般若经》音义的写卷,据我们比勘,дх00585、дх00586A的第一页中“珠玑居”与ф368“珠玑居衣反说文珠之”的残缺部位正好相合,可见二者原本是联缀在一起的。《玄应音义》的丽藏本所据本与дх00585、дх00586A第二页所据本可能相同,碛砂藏本和丽藏本所据本在传抄中既有误衍误脱等错讹,也有不同程度的增补和删略。碛砂藏本和《慧琳音义》所据本似都有增补,也可能дх00211、дх00252、дх00255和丽藏所据本已有删略或脱漏。由俄藏所载“放光般若经》音义可见佛经音义在敦煌的广泛流传和唐代佛教在敦煌的兴盛。  相似文献   

5.
玄应和慧琳<一切经音义>前后相承,诠释了一千多部佛经中的词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入藏佛经的缩影,据其所释某部佛经的词语可比勘唐宋传本与今传本的异同,而由其所释各部佛经则可略窥其时入藏全部佛经的概貌,且玄应和慧琳征引了经史子集数百种古籍来阐释佛典词语,其中有的可与现有传本互补对勘,有的则今已失传而为其所独有,更显珍贵.因而,玄应和慧琳所释音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先秦传承至唐宋古籍的渊薮,在古籍整理硏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日本沙门大僧都空海编撰的《篆隶万象名义》在《玉篇》系文献乃至整个汉文辞书领域都具有重要地位.传世《名义》为日本高山寺藏卷子本,通行的《名义》主要有两种版本:一是《崇文丛书》本系列,中华书局本影印的底本就是《崇文丛书》本;二是东京大学本.由于影印时代与页面处理的不同,中华书局本与东京大学本存在不少差异,而这些差异是《名义...  相似文献   

7.
俄藏Φ368、дх00585、дх00586A、дх00586Cдх00211、дх00252和дх00255是玄应所释《放光般若经》音义的写卷,据我们比勘,дх00585、дх00586A的第一页中"珠玑居"与Φ368"珠玑居衣反说文珠之"的残缺部位正好相合,可见二者原本是联缀在一起的。《玄应音义》的丽藏本所据本与дх00585、дх00586A第二页所据本可能相同,碛砂藏本和丽藏本所据本在传抄中既有误衍误脱等错讹,也有不同程度的增补和删略。碛砂藏本和《慧琳音义》所据本似都有增补,也可能дх00211、дх00252、дх00255和丽藏所据本已有删略或脱漏。由俄藏所载《放光般若经》音义可见佛经音义在敦煌的广泛流传和唐代佛教在敦煌的兴盛。  相似文献   

8.
《世说新语》唐鸿学批注辑要罗国威四川大学图书馆藏有一部明嘉靖十四年袁嘉趣堂所刊刻的《世说新语》。当年影印《四部丛刊初编》,《世说新语》就是以明刻嘉趣堂本作底本影印,《四部丛刊》如今并不难得,该书也就算不上是罕见的珍本。该书的先前主人,将《四部丛刊》新...  相似文献   

9.
冯其庸同志的《论庚辰本》一书,是研究己卯本和庚辰本关系问题的专门著作。他提出了“己卯本是庚辰本的底本”这一核心论点。由此出发,他构想了一个照己卯本过录又变成庚辰本的曲折过程,还揭示了“庚辰秋定”的体现所在。在《论庚》研究成果的指导之下,他又主持影印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获读了影印已卯本之后,我不禁也生发了一些看法。这里,打算从分析影印本上留存的朱笔旁改旁添文字入手,对冯其庸同志所提出并坚持的一些论点,作一粗浅的驳议,希望得到指正。关于影印己卯本上留存的朱笔文字的具体情况,冯其庸同志是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10.
《十三经注疏》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李学勤先生主编的《十三经注疏》简体横排本。它以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清嘉庆二十一年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对十三经的经文及注疏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校勘整理,并施加现行标点。此次整理出版,对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裨益无穷。但由于此项工程浩繁,所以在校点方面存在疏漏之处,如录文出错、句读疏失、校订疏漏、字体有失规范等。限于篇幅,文章暂以《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的"毛诗音义"部分为例,详列其中疏失条目,以期在修订时斟酌完善。  相似文献   

11.
今人金文明以清人卢文弨本为底本,与《三长物斋丛书》本和《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吕无党钞本相校,著成《金石录校证》一书。此书校勘择善而从,辨析精当,但未与南宋龙舒郡斋本、清初谢世箕本和《四库全书》本校勘,明显有不足之处。为此,笔者以金本为底本,对金本未校三本作了补校,并作了考订。  相似文献   

12.
密密的点,静静地扎,当一个简单动作重复无数次,双手甚至有了运势有了节奏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一场极为精彩的表演,这些手以集体的形式出现时,那便是粉墨登场的一台好戏,. 扎染,古称“绞缬(xié)”,跟蜡缬、夹缬、灰缬一样,都是用“防染”的方式呈现花纹.最初是在丝绸上,后来多以棉布为主.唐代僧人慧琳在《一切经音义》中解释“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此处的缬指的就是绞缬.大概古今皆如此,比起其他三缬,绞缬更易上手:用线将织物扎结后入染,解结成纹.因此,扎染成为时下最盛行的“蓝染体验”方式,比蜡染、蓝印花布、夹缬都要省时省工,也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今人金文明以清人卢文弨本为底本,与《三长物斋丛书》本和《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吕无党钞本相校,著成《金石录校证》一书。此书校勘择善而从,辨析精当,但未与南宋龙舒郡斋本、清初谢世箕本和《四库全书》本校勘,明显有不足之处。为此,笔者以金本为底本,对金本未校三本作了补校,并作了考订。本文第一部分已在1998年3月刊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上。  相似文献   

14.
唐初诗人卢照邻的《幽忧子集》(以下简称“卢集”)、杨炯的《盈川集》(以下简称“杨集”)虽传世已久,但从刊刻的情况看,明代张燮、童佩所编的本子是较早且较全的。一九八○年,徐明霞同志即以四部丛刊影印的这两个明刊本为底本,以别的本子和类书、总集作参校,由中华书局合为一册出版排印点校本,名为《卢照邻集、杨炯集》,为唐代文学的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校勘较精的印本。然书中疏漏,仍所难免。兹掇拾点校本中未出校者十二条罗述于下:  相似文献   

15.
《经典释文》音注是多层次多体系的,其“如字”音层次为常用音的常用义。考察《毛诗音义》中“行”之“如字”音读,是全面考索《经典释文》“如字”音的一次小实验。《毛诗音义》中“行”之“如字”音读为衡。  相似文献   

16.
李舜臣 《文献》2022,(6):146-156
明初诗文僧释守仁的《梦观集》,在明代出现过两种刊本:一种是建文三年刊本,即日藏抄本的底本;另一种是约永乐至天顺年间的抽改本,南京图书馆藏有前三卷。南图藏本在建文刊本的基础上抽改了卷首序文和书末题识,将书前序作者方孝孺易为宋濂,将书末祥耏题识的落款由“建文二年岁在辛巳季春”改为“洪武岁在辛巳季春”。但研究者不识,误以抽改本为原刊本,以日藏抄本的底本为抽改本,以序作者为宋濂。《梦观集》两种刊本的细微变化,是永乐“革除”建文年号和“禁书令”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去年岁末由中华书局付梓的《满文老档》汉译本是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清乾隆朝四十年的满文重抄本,俗称“大黄绫本”。多年来,国内外学者所能见到的《满文老档》,是日本人在本世纪初从沈阳故宫崇谟阁复制的乾隆四十三年的重抄本,俗称“小黄绫本”。它们的原始底本目前庋藏于台湾,1969年9月,台湾故宫博物院曾将其影印装祯十大册公诸于世,并名之曰:《旧满洲档》。那么大小黄绫本有何区别?北京大内的重抄本与原  相似文献   

18.
《经典释文》音注是多层次多体系的,其“如字”音层次为常用音的常用义。考察《毛诗音义》皇.“袋”之“如字”音读,是全面考索《经典释文》“如字”音的一次小实验。《毛诗音义》中“行”之“如字”音读为衡。  相似文献   

19.
黄怀信先生整理的《尚书正义》,依据较好的底本,所据校之旧本众多,吸收众家校勘成果,是目前比较好的点校本,但该书的校勘仍有些许纰漏,试举书中关于陆德明《尚书音义》的校勘三则,提出疑问,以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对比《越绝书》异文可知,《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之“固欲”应当校读作“面谀”,“曳心”之“曳”当为“臾”字之讹,“臾心”读为“谀心”。相关现象可与汉代简帛、铜镜文字中的同类情况互相印证,对了解古书讹字形成过程,探索《吴越春秋》底本情况、写定时代皆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