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末有关捡拾遗失物的法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常用来形容社会安定,民风淳朴,至今学校课本中还有“乐羊子妻”的故事。然而,在国破民衰的时代,老百姓连衣食温饱都难以得到保证,仅仅以传统与道德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路不拾遗”或许只能是一种空想。 譬如,旧日的京城有一种类似于今日旧货市场的集市——小市。(因其多在黎明时分开市,故一般称其为晓市,后误写成小市。)其中较有名的有崇文门外的东晓市和宣武门外的西小市。小市上的旧货非常便宜,“归来嬉笑夸同辈,小市便宜买得来”,许多人赶小市多能有所收获。对于小市旧货的来源,人们却鲜有问津,  相似文献   

2.
何龄修 《收藏家》2009,(10):79-80
几年前,有一天,我忽然从潘家园旧货市场买到一枚“正德通宝”小钱(图1),正面四个字清晰,背面花纹模糊,不能肯定是何物。我一见就知道是赝品,它是用在铜钱背面加铸花纹公开表露自己假钱身份的。我决定再找其他“正德通宝”钱看看。这个市场真是有趣,只要特别留意,又舍得工夫,总有收获。不久,我又觅得一枚“正德通宝”大钱(图2),正面四个字笔划同样清晰,背面双龙戏珠花纹也很突出,两面花边,美观大方。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园林中 ,古代保留下来的回音建筑 ,堪称一绝。现在 ,全国保护完好的还有五处 ,它们分别是 :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和“三音石” ;山西省蒲州普救寺的“莺莺塔” ;河南省陕县宝轮寺的“蛤蟆塔” ;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的“七孔桥” ;四川省潼南县大佛寺的“石琴”。北京天坛皇穹宇外面的“回音壁” ,是明代建筑。人们只要在回音壁前讲话 ,就会回音四起。如果你贴近墙壁小声说话 ,另一个在远处把耳朵贴在壁上 ,便能听到你说话 ,而且十分清楚。在天坛皇穹宇台阶前 ,还有三块奇妙的石板 ,人称“三音石”。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掌或叫一声 ,可…  相似文献   

4.
冬岩 《旅游》1996,(12)
(一) 潘家园旧货市场是一块位于东南三环的待建空地,每星期只有六、日两天开放,先是古籍和古旧家具的摊位,从宋明刻本到“文革”红语录,一应俱全。往里走,便是“工艺品天地”,偌大的一块空场,竟有几千个摊位,身处市场,耳畔尽是南腔北调:“哥们儿,这头磁猪怎么说?”我这可是家里挖沙子挖出来的,少了150不卖”。“别瞎侃,80成不成?”大哥,得让我们乡下人也有点儿赚头,给100块钱,货您拿走”……就在这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之中,一笔笔买卖成交了。在这市场上,你还可以看到不少蓝眼睛、大鼻子的外国人在人群中走动,睁大了眼睛找着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选中了,就连写带比划的侃价,或借助计算器的阿拉伯数码直接显示。然后,买下一件小玩意儿或中国民间老古物。  相似文献   

5.
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外城的东南,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图一)。古代,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无知,产生了对超自然界力量的神的崇拜。反动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利用天命神权欺骗人民,兴造了许多规模宏大的坛庙建筑,天坛就是皇帝祭天的场所。因为皇帝自称天子,所以天坛是庙坛中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的。它自明永乐四年(1406年)设计兴工,到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经过了十四年时间。其外墙东西1700米,南北1600米,占地40,000亩,面积比故宫还大一倍多。出北京内城的正阳门(前门),经过一条两公里的大道,便到天坛的西门,即原天坛的正门。进天坛的大门,是一条长达一公里的林荫大道。道的两旁古柏森森,枝叶浓密,衬托出祭天时需要的所谓神秘、肃穆的气氛。大道南边,在进入内坛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是我常去的地方,其中的旧书坊是光顾的重点。那里有几个摊位上常见“名人手迹”,有时出现若干很值得收藏的东西。几年前的一次,我甚至在那里见到了胡耀邦介绍曾山到北京医院求医的手写便条,持有者索价两千元,不还价。我身边没带这么多钱,稍一犹豫,待再去寻找,已经杳如黄鹤了。二○○○年冬天有一次前去,不经意间看到了胡乔木的一个信札,是他于“文革”之后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之初,为增加该院三位著名学者的住房面积,写给当时的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的。原信不长,是打印件,有胡乔木的签字,有李先念的字…  相似文献   

7.
我和书     
在北京天桥小戏园子唱戏,真是长知识、见世面,也招龙引凤啊!著名教授侯仁之、吴组缃,以及从美国回来的老舍先生,还有赵树理先生等,那时,都深入到社会底层,向民间艺人学习。他们带着学生看天桥小戏园子,听小戏棚子里的说书,看什样杂耍。侯仁之、吴组缃先生还带学生来我住的小房子参观。他们发现我窗台上有一排小人书,觉得奇怪,便问:“凤霞,你摆这么多小人书是……”我看出侯先生不明白,说:“这书是我看的。”侯先生惊奇地说:“怎么,你看小人书?”我说;“是,因为我不认字,不会看字书。”侯先生很同情我,说:“你爱书,好。努力学会认字吧,我相信…  相似文献   

8.
泽川 《文史月刊》2011,(10):21-21
北京有许多公园,名称上就挂着“坛”字,如天坛、地坛、月坛、日坛;还有些公园内部有“坛”的遗址,如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北海公园内的先蚕坛;还有一些名存实亡,或者连名字也被人遗忘的“坛”,如天桥附近的先农坛、太岁坛、山川坛,天坛东南的崇雩坛等等。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柺杖     
小时候父亲曾让我猜过一个谜语,“生出来四条腿,长大了两条腿、老了三条腿”我怎么也猜下出来、我父亲哈哈大笑:“那是人啊!”这笑声还在耳边回荡,父亲却已拄上了拐杖。我写信给兄弟姐妹,告诉说:“年迈的父亲走路需要拐杖了。”不知是我没写清楚还是他们没读懂,每人都寄来了一概拐杖。一捆各式各样的拐杖够父亲拄上几个世纪的了。来信的内容就像复印件一样,都是问候老人、让我照顾好父亲的话,还说拐杖不合进再部R有大哥在信中说:“四弟,我寄出的只是一份孝心,而不  相似文献   

10.
华方治 《炎黄春秋》2014,(11):45-46
1962年9月中,汪东兴叫我到中南海南楼他的办公室谈话,说要调我到一组去工作,一组就是毛主席处。当时中央常委的卫士组,按毛、刘、周、朱、陈的顺序,编为一、二、三、四、五组,并说:“到毛主席处,得先到江青处,因为他们是一家。”我一听到江青处,就打怵了。当时警卫局好多人都知道江青不好侍候,有几个人被她骂走了,我说:“我从小在部队长大,知识面很小,工作难以胜任。”  相似文献   

11.
灵泉山不仅是湖北武汉地区著名的风景区,历史上,它还是楚地最早的商业城、不夜市.灵泉古市自汉以来,人物尚稀,至唐而渐盛.唐代主要以鱼、莲、水产为大宗的贸易集市,到了宋代才迅速兴盛起来,因宋代状元张栋的儿子、著名的文学家张芝臾在金兵南下,四处战乱时逃到灵泉山隐居,又在古市盖了60多间铺房,召集商贾广为开市,不到数年,“遂成大集”、“形胜甲于一邑”.  相似文献   

12.
1、从新四军到“新四类” 我在“史无前例”时,被史无前例地打成反对所谓“无产阶级司令部”的“现行反革命分子”,被开除党籍、开除军籍并押回原籍,与村里原有被管制的地、富、反、坏“四类分子”一起,在群众监督下劳动改造,由此开始了我的“四类分子”生活。 第一天劳动中,几位“四类分子”老前辈,对我表示了某种欢迎和关切,我家近邻的那个地主分子对我叹惜道:“我原以为我们这些四类分子死一个就少一个。没想到还会有新的四类分子,更没想到你会当上这新四类分子。” 一个富农分子也同情地对我说:“是呀!我记得你从小当了新四军,怎么革命…  相似文献   

13.
我的侄儿军军是个小胖墩,平时就挺乖巧的,可是这些天,他越来越不愿上幼儿园了,他说幼儿园里总有一个小朋友欺负他。随之,他又总是带着自豪的神情说:“可是我没有还手,阿姨还夸我是好孩子。”尽管平时总是教育儿子不要打人,可听说儿子挨打的次数多了,嫂子也禁不住生气了,对他说:“如果那个小朋友再打你,你也可以还手打他。”“怎么还手呢?”军军很认真地反问他的妈妈。是啊,怎么还手呢?我和嫂子尽力调动成年人的智慧,想给他指一条有理有节的路:“小朋友打你时,你先告诉他打人不对;如果他还打你,你再打他好了。”“那阿姨还会说我是好孩子吗?…  相似文献   

14.
我于1948年8月19日深夜在重庆市立第一中学学生宿舍被警备司令部逮捕,先关押在警司军法处,后送稽察处石灰市监狱,再转特刑庭看守所。1949年1月下旬蒋介石被迫“引退”,李宗仁上台。在中共地下党的积极营救下,我得以“无罪释放”。我在特刑庭关押5个多月,现将个人在狱中的见闻记述如下。 特刑庭疯狂拘捕 1948年3月,国民党政府公布了《特种刑事法庭组织条例》,疯狂镇压爱国学生和爱国民主分子。8月10日,重庆高等特种刑事法庭宣告成立。8月17日,重庆  相似文献   

15.
1942年,张治中将军出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时,我担任警卫营手枪排长。有一次军法处徐处长交待警卫营抓捕两名共产党员,据说逃到江北第21兵工厂附近“独立出版社”(中共地下机关)。这案上报到部长张将军处,将军特派我去抓人,叮嘱我去捉到捉不到,回来报告,没关系。当时有了张将军这个“尚方宝剑”似的叮嘱,我自然心领神会,有恃无恐。跑到江北逛了一圈,大摇大摆地空手回来。军法处认为有名有姓有地点,怎么捉不回来,要我再去。结果理所当然地再次空手回部复命。张治中教部下如何“抓共产党”@赵中金  相似文献   

16.
永安寓言     
我讲北京永安宾馆的故事。我觉得在这故事里很有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话好象得从北京人的眼界开始说。北京人难得再会为什么激动,见得太多。就拿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场所来说,层出不穷的建设,层出不穷的更新,更新得已经觉不出新鲜,更新得雄伟、亮丽、典雅、富丽堂皇这些词儿再怎么扯都贫气。北京是中国的王府井,谁都看好。这王府井意识和“王府井”日新月异的现实使得连没有高消费能力的人眼都变刁了,刁出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7.
位于北京城南的天坛,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在泉州市西街台魁巷一处幽静的私家宅院,笔者访问了平生具有传奇色彩的黄远先生。年逾八旬的黄远老人气色依然很好,一说起他与英国战俘彼得长达半个世纪的情谊,黄远先生兴致很高,他高兴地说:“彼得9月份又要来中国和我见面,这是他第四次来中国,去年我和我的儿子也应邀到英国去探望他。他这次来要先去北京登长城,然后去游三峡,再到苏州、杭州游览,最后到厦门、泉州和我见面。”  相似文献   

19.
胡同专题刚启动,我这个外地人意外被拉“入伙”。这是一个老北京的话题,我能理解好它吗?那一日,我来到城南的教子胡同,采访作家李金龙。李老师从小在宣南长大,对北京胡同和南城掌故如数家珍。“什么是北京人?俗话说,一口京腔,两句二黄,三餐佳肴,四季衣裳。”他一张嘴,满口京味。“不过这二黄呢,原本还真不是北京的东西,是徽班进京给带来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与十 龙潭崇信禅师未出家前非常穷困,在天皇道悟禅师寺旁摆一个卖饼的摊子为生,连个住所也没有。道悟禅师怜他穷苦,将寺中一间小屋给他居住。崇信为了谢恩,每天送10个饼给道悟禅师。道悟禅师收下后,总叫侍者拿一个还给崇信。有一天,崇信终于向道悟禅师抗议:“饼是我送给你的,你怎么可以还我一个,这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