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肖小华  朱元兰 《神州》2013,(4):257-258
贵州省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众多,反贫困任务艰巨。本文旨在为扶贫项目的有效落实提供高清晰度的贫困分布状况信息,找出贫困人口。据此进一步分析贫困形成因素,最后从交通设施改善、教育培训投入、资源开发利用、扶贫资金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区域经济分析与决策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斐  郭朝辉  杜道生  周旭  贾云鹏 《人文地理》2002,17(6):77-80,70
GIS技术能为区域经济分析直接提供一种交互式的、可视化的决策支持,已广泛应用于地方、区域和国家各级水平的经济分析、规划决策过程中。在本文中,作者首先对区域经济分析决策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必要的分析,说明了在区域经济分析中GIS所能提供的技术支持,然后对建立一个基于GIS的区域经济分析与决策信息支持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并举例说明了GIS技术在经济分析与决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创立阶段的主要内容有:资本主义制度是贫困的根源;消灭剥削制度是反贫困的根本途径;反贫困的目标是消灭贫困,实现人类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发展阶段的主要创新点有:贫困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摆脱贫困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反贫困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反贫困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贫困与反贫困,是贵州省民族自治地区发展的一个瓶颈,而且反贫困越是到最后,其困难程度也越大。为此,本主要从贵州民族自治地区的贫困状况、2000年贵州民族自治地区的反贫困的工作成效,致力于探讨今后民族自治地区的反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5.
有关1949年后中国乡村集体化问题,目前的学术界很少关注和思考它是建立在一种什么样的问题意识之上,以及如何评价这种问题意识及其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一直认为贫困是乡村问题的核心,并认为落后的生产关系及生产力、严重的自然灾害、人口过剩、政府提取过多、文化与技术落后等因素造成了贫困问题。基于此,它提出了以集体化、水利化、机械化、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和文化与技术革命等为中心的反贫困措施。对近代以来的中国而言,贫困是个历史性窠臼,中共的乡村问题意识具有合理性,其反贫困政策与实践大多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但人们却长期轻视乃至漠视这些因素,由此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悖论现象。对集体化时代中国问题的研究如果不和中共的乡村问题意识结合起来,就不能深入到社会历史领域,甚至有可能陷入狭隘的权谋论中。  相似文献   

6.
袁媛  伍彬  古叶恒 《人文地理》2015,30(1):70-77
中国城市社会经济转型与重构背景下,城市贫困空间特征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以西部城市重庆为例,探讨贫困空间的分布、演变和影响因素,并兼论与东部城市的异同。研究显示,在重庆市层面,贫困空间分布差异扩大,都市区得到较大程度改善,渝东北偏远县城则逐渐恶化。在都市区层面,贫困空间分布非均衡性较强,与老城区、工业及其配套居住区耦合。这种特征受到"体制"和"市场"因素的系统作用,体制因素是历史空间继承、早期住房政策与分配制度、城市规划对保障住房的布局引导;市场因素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内城选择性更新等。根据西部城市的贫困特征,反贫困政策应该重点促进都市区局部地区和偏远辖县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建龙 《攀登》2014,33(5):96-101
新中国前30年的反贫困实践包括城市反贫困实践和农村反贫困实践。城市反贫困实践主要表现为城市社会救济。农村反贫困实践除了农村社会救济,还有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帮扶工作。新中国前30年,不论是城市反贫困实践,还是农村反贫困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留下了行之有效的好经验,但也有惨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8.
吕登蓉  左文华 《沧桑》2010,(2):78-79,81
教育在西部农村反贫困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教育返贫却与教育反贫困共生。成本—收益不均衡是教育返贫的直接原因,教育收益的长周期和强时滞性是教育返贫的催化剂。通过分析反贫困的三个阶段,提出相应的解决教育返贫困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史志》2005,(12):I0001-I0001
亲民工程:助民富民乐民安民 “亲民工程”正在建立起区域性、综合性的反贫困救济体系。在全省率先设立了亲民基金,资金已达500多万元,在全区2个街道建成了17个“亲民救助超市”,在农村建立了流动亲民超市,为贫困群众及时提供救助。区机磁干部、文明单位等都与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几年来,为贫困群众发放救助物资价值13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0.
<正>亲民工程: 助民富民乐民安民“亲民工程”正庄建立起区域性、综合性的反贫困救助体系。在全省率先设立了亲民基金,奖金已达500多万元,在全区12 个街道建成了17个“亲民救助超市”,在农村建立了流动亲民超市, 为贫困群众及时提供救助。区机关干部、文明单位等都与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几年来,为贫困群众发放救助物资价值13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1.
汪德根  沙梦雨  朱梅 《人文地理》2020,35(5):111-119,149
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成为中国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路径。以433个已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构建旅游资源优势度与脱贫力的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两者耦合协调度等级和类型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脱贫县旅游资源优势度4个等级数量呈“梯形”结构,而脱贫力4个等级数量呈“钵型”结构;②旅游资源优势度区域差异明显,而脱贫力区域差异不大;③高度、中度和低度耦合协调等级分别呈“零星式”“带状式”和“簇块+带状混合式”分布特征;④耦合类型可分为高同步型、低同步型、潜力型和乏力型,其中乏力型和低同步型数量较多,类型空间分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人口多维贫困特征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家精准扶贫需求,构建基于A-F双临界值法的多维贫困度量模型,进行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人口多维贫困特征的总体测算与分析,并分别分析多维贫困的空间集聚效应及不同分类体系下的贫困分异特征。结果显示:①研究区西部存在大面积高度贫困县单元,中部存在呈东西条带状分布的中度贫困县单元,东部地区贫困程度呈现"南高北低"状态;②研究区主要致贫因素为:人均纯收入、家庭健康、平均教育年限,一般致贫因素为燃料类型、资产、房屋结构,次要致贫因素为:饮水情况、通电情况、儿童入学率;且大部分贫困指标呈显著空间集聚效应;③研究区西部县际贫困特征差异较小,东部存在显著的南北分布差异;④不同类型县各贫困指标差异不同。  相似文献   

13.
农村贫困化与空心化是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的主要表征和关键内因,在当前乡村振兴初期和脱贫攻坚决胜期,深入探究二者间互动关系,有助于了解乡村发展阶段,缓解深度贫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本文以宁夏同心县为例,采用MPI和人口空心化综合评价法测算农村贫困化与空心化程度,并进行耦合发展空间分析和影响因素探测。结果表明:①农村贫困化与空心化耦合程度呈现低、中、高3种趋势交替出现的“北低南高”空间分布格局,高度耦合区多集中于南部山区;②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程度与耦合度空间分布基本吻合,贫困地区乡村普遍处于亚健康和非健康发展状态;③农村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是影响乡村发展的基础因素,区位条件是其重要因素,经济基础则是其决定性因素,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增加了乡村地域系统发展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the persistence of spatially concentrated poverty,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an implicit people-place binary theory of antipoverty policy, proposes a more integrated heuristic for understanding policy, and discusses how the classification can be the basis for a more refined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antipoverty policy, how and when politics drive the antipoverty agenda and uses the heuristic to encourage evaluators to refocus research on the multiple aspects of poor peoples' lives. In general, proponents of either people-based or place-based policies have dominated the urban poverty debate. This tension has led to a fragmented and piecemeal approach to spatially concentrated poverty that focuses on either people or places and does not best serve the poor. The new heuristic specifies both the policy targets and the policy mechanisms for major programs, examining the degree to which each focuses on people or places, and the degree to which each relies on supply and demand side assumptions. This reclassification suggests that the assumptions inherent in public policy can provide insight into how antipoverty policy makers and advocates might respond to political cycles and major sociopolitical events, as well as how they might more critically evaluate their efforts.  相似文献   

15.
覃小华  李星明  陈伟  张祥 《人文地理》2022,37(3):118-130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即是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阵地。基于长江经济带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据,运用GIS技术及空间统计方法对三批次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域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索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空间格局呈现集聚分布形态,整体体现出以黔东南、滇西、湘西为核心的三足鼎立格局和“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特点;三批次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重心向西方向迁移,分布总体走向呈现逆时针旋转变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格局呈现由“多个高密度核心区”向“一核多点”结构形态再到多核驱动的“多地开花式”演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冷热极化现象显著;自然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条件、人口分布状况、文化服务环境等因素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域空间格局影响显著,且影响程度存在空间差异。最后,提出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空间格局优化及振兴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Geospatial technologies are central to spatial decision making and governance, but gaining equitable access to these is still difficult for traditionally marginalized communities. We contend that the dominance of proprietary GIS software has contributed to this digital divide, as these are inherently disempowering to marginalized social groups. Their high purchasing cost and licensing fees pose access barriers to resource‐poor citizens. Design of proprietary software may also not be appropriate for marginalized groups who are neither trained in GIS, nor represent the needs of dominant market base. Therefore,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for geospatial” (FOSS4G) and open GIS provide new opportunities in democratizing GIS, as these are open code and free of purchasing and licensing costs.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role of open GIS in advancing the goal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GIS (PPGIS). We first discuss the origins of the FOSS movement, and explore the ways it has shaped the FOSS4G and open GIS movements. Next, we examine how a community information system built with open GIS software is being successfully utilized by an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 in Milwaukee, to contest urban poverty. Our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open source GIS offers unique opportunities in advancing PPGIS research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7.
赵美风  汪德根 《人文地理》2021,36(3):148-156
村域微尺度人口流动过程对县级单元就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影响凸显.以云南玉龙县为研究区域,以行政村为基本空间单元,深入剖析人口流动村域类型空间分异特征,识别人口流动村域类型空间分异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玉龙县村域人口流动特征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具体表现在人口流动强度和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18.
村级尺度上探索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贫困之间的关联特征以及二者耦合作用机理,是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的重要一环。本文分别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多维贫困综合发展监测模型,结合时空探索性分析和耦合协调分析方法,综合揭示两者的时空发展分布特征及其耦合关联关系。2015—2018年研究区内58个行政村的实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呈中段高、南北段低的空间非均衡性分布,整体发展差异呈缩小趋势;②研究区内贫困村的多维贫困状况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中北段地区贫困程度较轻、南段贫困程度较深的格局;③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多维贫困存在空间负相关性关联与明显耦合,且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贫困村多转为同步型发展。研究结果可为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及其治理研究,对破解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促进城市社会公平公正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西安市街道尺度问卷调查数据,采用贫困综合指数和构建空间固贫指数,在GIS技术支持下,对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时空演化和固化趋势进行研究,并以空间正义为视角,提出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治理方案。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西安新城市贫困程度不断减轻,贫困空间分布异质性明显,贫困空间演化整体上由放射状嵌套分布向圈层分布转变;②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正在形成,空间固贫指数较高街道集中在内城衰退区,城市边缘失地农民聚居区、流动人口聚居区和遗址保护区;③西安新城市贫困空间固化治理要以空间正义思想为指引,在弘扬价值正义、制度正义和政策正义基础上,构建空间正义“起点-过程-结果”三位一体保障体系,确保城市空间生产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