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征锻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之魂——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包含着五个方面的内容。长征精神的内涵不仅仅对当时有着深刻的意义,对当今社会也有着巨大的作用。长征精神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至今已整整60年了。这一发生于60年前的人类伟大壮举,并未因岁月的推移而被人们所淡忘。相反,它对人类的影响伴着星转斗移而与日俱增。这不仅仅是文学、艺术作品渲染传颂的结果;亦不仅仅是政界、军界、学术理论界不断探索的结果,而是伟大长征及其精神已深深铭刻于人们的心中。因此,红军长征精神不仅为中国无产阶级劳苦大众及世界所有进步势力所赞颂;而且,它也使中国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敌人及国际帝国主义集团所敬佩。红军长征及其胜利,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豪与骄傲,而且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红军长征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且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长征精神不仅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红军赖以克服重重险阻、最终取得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支柱,而且也是成熟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3.
论文总结提炼了红军长征两次过昆明的情况,以及留下的诗词、独幕话剧、神话、壁画、歌谣、标语等长征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交织的独特文化,阐述了长征文化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等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为今天我们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穆安庆 《神州》2011,(7X):17-18
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分析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以及当代青年出版工作者精神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论述了艰苦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等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对当代青年出版工作者精神层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攀登》2016,(6)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期间经过青海班玛地区,是红军经过整个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河中,班玛和青海的各族人民,以长征精神为沃土,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不断丰富和发展长征精神的时代内涵,打造青海的精神高地,谱写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青海篇章不断奋进的动人乐章。  相似文献   

6.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史诗,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神话。无论从政治史、军事史的角度,还是从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范畴来看,长征的意义都远远超越了革命本身。长征不只是中国革命传奇的名片,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底片;不只是中国从苦难走向富强的文化底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本色。长征,不仅让中国人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本文从传播史的角度,介绍了世界是如何知道长征的。  相似文献   

7.
何静  唐柏林 《黑龙江史志》2014,(18):125-126
长征是一次艰难的历程,苦难中却孕育着新的力量。长征宣传了党的政治主张,使中国共产党深得民心。由此形成的革命理想主义、不怕牺牲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一切为了群众的重要品质成为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研究长征精神依然具有其时代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长征精神依然是中国梦实现过程中重要的精神支柱。我们需要继续弘扬长征精神,实现伟大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攀登》2017,(2)
追溯青海的红色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班玛地区,广大红军指战员以自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和不可磨灭的革命斗志,在青海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留下了革命的星星之火,留下了红军长征在班玛的伟大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在班玛的伟大精神,是铸就新青海精神高地、建设民族团结先进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青海篇章的强大精神动力,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征文物是中国近现代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它的保护利用,对于弘扬长征精神,激励中华儿女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作者就所掌握的长征文物情况作一概述,并对进一步做好长征文物的统计、整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雅斐  ;贾钢涛 《沧桑》2014,(5):91-93
红军长征,是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人抒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国共产党由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时期革命实践和发展中形成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不仅可以透视那段峥嵘岁月背后的厚重历史,而且可以从中汲取到革命传统精神的伟大力量,从而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1.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彻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的前提条件。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民族的化选择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中国各民族精神整合与扬弃,是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培育和弘扬满族精神,对满族精神化遗产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对那些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阻碍民族发展繁荣的精神化遗产必须屏弃,极力提高满族成员的精神境界,为中华民族精神境界的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福建史志》2002,(5):52-52
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它所铸就的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中有两组数字令人肃然起敬:一组是反映红军将领年青有为、才华横溢的年龄数字,一组是反映长征艰苦卓绝历程的数字。  相似文献   

13.
张玉 《沧桑》2010,(2):14-15
张家港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充分认识张家港精神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深刻把握张家港精神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在一致性,有着现实的重大的时代意义。张家港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张家港精神是对时代精神的发展。以张家港精神鼓舞斗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4.
张家港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充分认识张家港精神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深刻把握张家港精神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在一致性,有着现实的重大的时代意义。张家港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张家港精神是对时代精神的发展。以张家港精神鼓舞斗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区军民在长期革命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精神,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都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活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地区发动了黄麻起义、商城起义、六霍起义和四望山起义,并开辟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与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遥相呼应,形成战略上的配合;这里是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的出发地和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三年游击战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先进文化和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精神的和智力的支持。发展先进化,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发掘丰厚的中国历史化资源。优秀的中国史学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记录,同时也是当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文化传统的核心内容之一。和谐对中华民族在古代历史上创建辉煌的历史文明和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分三个方面论述:第一,探索中华民族和谐精神形成的原因;第二,论述中华民族和谐精神的基本内涵;第三,对新世纪桂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若干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精神的力量     
正毛泽东曾讲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在其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形成了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品格和精神风貌,培育出了红色精神,例如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征程中熠熠生辉的坐标。  相似文献   

19.
正一段历程,一页历史,一份情怀,一种精神。岁月易逝,长征精神却不会过时,80年前,红军长征在高坡播种下的革命火种结出累累硕果,激励着高坡人民在建设"美丽高坡、富裕高坡、幸福高坡"的道路上不畏艰难,努力奋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记录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过去,照亮了现实,也照耀着未来。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二万五千余里的路程,翻山越岭,强渡湍流。红军的身影,  相似文献   

20.
李胜 《神州》2013,(20):19-2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际上是为全面促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方面的支持。文化是软实力,“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程度,精神文化生活必须随之提高。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对民族文化的接受程度,与一个国家对本民族文化的建设强度息息相关。只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族文化,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全面提高,才能为全面促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