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俑之制作     
跪射俑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夫人希拉里·克林顿一行于6月25日晚乘总统专机抵达我国古都西安,开始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第二天中午,克林顿夫妇在陕西省省长程安东和夫人以及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吴永琪馆长的陪同下,来到秦...  相似文献   

2.
所谓“早期”秦俑,是指秦陵兵马俑以前秦国的俑。从秦墓的发掘可以看出,早期秦俑出现于春秋晚期,一直延续到秦的统一,这与春秋早期的殉人秦墓在时间上相互衔接。 早期泥俑从个体上看较秦陵兵马俑要小,目前发现的不超过25厘米。另外,凤翔西村春秋墓中,风南M_(23)中,发现两件石俑,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出了三件,铜川枣庙春秋晚期到战国中期的秦墓中,许多墓中均有殉葬俑出土。  相似文献   

3.
标准化就是规格化。确切地说,标准化的实质即产品的系列化和部件的互换性。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标准化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关于标准化在我国产生的时代,似可进一步探讨,但迄秦统一,在全国范围内明确提出并推行标准化,已为史实。如《睡虎地秦墓竹简,工律》中就有“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的规定。也  相似文献   

4.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秦始皇兵马俑,从1974年携带着泥土气息破土而出以来,就以其雄伟的气势、庞大的阵容、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精良的制造工艺而著称于世,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幅举世无双的立体佳作。谁也没有对它的完美性产生过怀疑。但是,笔者在参与秦兵马俑修复和二号坑发掘的时候,发现秦兵马俑在制作运输过程中、秦俑坑在建筑中都存在着失误。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个重要的考古遗.址面世,于是,随着它的面世,一个新的学科在形成,这便是秦俑学.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四年三月,秦俑破土而出,立即引起中外人士的极大关注,随后的几次大规模钻探和发掘,又大大促进了秦俑的学术研究工作,使其珍贵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与此同时,秦俑文物保护问题也日益严重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十几年来,有关专家、学者曾为秦俑保护做过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历史、考古等学科的研究相比,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很多影响文物长期保存的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秦俑这一重要的人类历史文化遗  相似文献   

7.
一一本刊物面世,它便担起了沉沉的重担,如果它不是为了赚钱的话。《文博》的诞生,是在全省文博事业不断发展,研究和发掘成果累累出现,但又缺乏一个展现成果的园地的时候应运而生的。难怪当时已八十高龄的武伯纶先生,在该刊创刊号上,以《陕西文博工作的春天》为题,祝贺这个刊物的呱呱坠地。何正璜先生兴而赋诗,祝贺  相似文献   

8.
今年二月,在陕西省文化文物厅召开的陕西省文物考古第二次科研汇报会上,我同一位新闻工作者谈及秦俑研究时,曾冒昧地说了一句:现在的研究处于低潮,而旅游及普及宣传秦俑坑、秦俑则处于高潮。这句话说了以后,我便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全面的评价。现在秦俑坑发现恰值十年,秦俑馆建馆五周年之际,我想,对秦俑的研究情况,做一次检索还是有必要的。 (一) 关于秦俑的研究和普及宣传情况,我曾作了一个不完全的分类目录索引。从索引中的四百多篇文章来看,普及宣传的文章确实占压倒的优势。宣传之广,广至全国各大小  相似文献   

9.
秦俑是高度写实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品,其发式和头饰细腻逼真,种类繁多,颇引人注目。它和秦代的军事制度密切相关;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10.
考古学发现的古代文明,是一代文化的映像。对它的研究工作自然是先从出土文物及其遗址起始的。这种研究的继续深入和发展,则顺其自然地要步入一个新阶段,即面的扩大和质的深入,具体地便是步入对一代文化的探求和对其上下源流的追索。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从发现到现在近20年的研究,正是沿着这个轨迹走过来的。这些新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秦俑考古资料的发现,不仅给旅  相似文献   

11.
中国历史长河中,秦王朝是一个关键时期.秦王朝创立的一整套封建的专制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然而它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历传三个国君,时间仅十四年余.它所能遗存到现在的文献材料,简直如晨星之寥.今天所能参考的最权威的著作仅在《史记》的有关篇章之中.所以过去它在通史、断代史、专题史中,所占的篇幅只有可怜的几页.  相似文献   

12.
秦俑彩绘保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铁 《文博》2009,(6):12-14
本文介绍了近十年来秦俑彩绘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了保护技术的研究与优化;彩绘颜料、彩绘调合剂的分析研究;秦俑彩绘图案方面的研究与重构;彩绘保护剂性能的对比等等。提出了今后这方面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益  张志军 《文博》2010,(4):70-75
在出土的彩绘秦俑上,发现表面装饰颜色中带有一些土黄或土红色区域,为了弄清它们是人为绘作的还是由于其它原因形成的,我们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经过大量分析检测和显微镜观察,并结合发掘现场调查和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分析,我们认为它们是陶俑在地下长期埋藏过程中,受到地下物质玷污或替代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秦俑彩绘底层生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学文 《文博》2002,(5):38-41
通过数十年的考古钻探和发掘资料证明,秦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共埋藏陶俑、陶马近8000余件。从已发掘出土的情况来看,陶体表面均施有色彩明快、艳丽多姿的彩绘。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经过大量的分析测试和实验研究,基本搞清了秦兵马俑的彩绘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遗产》2004,(3):31-31
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文物保护是彩绘文物保护领域中的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秦俑彩绘保护即属此类问题。10余年来,秦俑博物馆科研人员利用现代科学分析检测手段,对彩绘物质成分、工艺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揭示出彩绘损害机理,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保护技术方案。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出聚乙二醇(PEG200)与聚氯酯乳液联用和单体渗透——电子束辐射聚合两套方法,成功运用于彩  相似文献   

16.
在秦俑彩绘的保护当中,有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值得研究解决,即出土时残留于陶俑身上的少量颜色,尽管都进行了加固处理,然而到陶俑修复好时能够保留下来的却极少见。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采取那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能够避免秦俑彩绘的脱落?为此,这们在对三号坑陶俑彩绘的保护当中,就此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弄清了彩绘脱落的基本原因,并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成功地保护了一些陶俑身上的颜色,现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文博》1987,(1)
一九七四年,春寒料峭时期,秦俑破土而出,惊动中外.旋即,它又迅速登上了研究者的案头.秦俑博物馆于一九八四年召开了第一次秦俑研究学术讨论会,总结了十年来秦俑研究的成果,促进了秦俑研究的深入.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中旬,秦俑研究第二届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则检阅了一九八四年以来秦俑研究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秦始皇陵东边的陪葬区内,一九七四年三月以来,先后发现三个兵马俑从葬坑,经考古勘查、试掘,推算将出土大型陶质兵马近八千件,并有大量的宴战青铜兵器及木质战车等。俑坑早年毁于火,尚保存有丰富的历史文  相似文献   

19.
兰德省 《文博》2000,(2):43-44
秦俑坑出土的几千件陶俑全部立于小小的或方正或不规则的脚踏板上。我们在清理和修复陶俑脚踏板的过程中,在个别不被人们所注意的隐蔽处,发现一处脚踏板中间遗留有秦人的鞋印痕迹。由于出土时间较长,表面已稍有风化现象,以致于印痕模糊不清但仔细观察,仍能根椐其大小、足迹走向、印纹等痕迹,看出个大概来。  相似文献   

20.
为了预防性保护和修复秦俑,必须掌握秦俑残片显微结构及其烧制环境、破损方式,从而为改善秦俑修复工艺、筛选修复材料提供基础,运用偏光显微镜对秦兵马俑残片中的一些矿物质(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的分布形态和含量来分析陶土的成分结构、制作工艺、烧成气氛及原料来源等信息。结果表明,秦俑陶片主要成分为少量砂屑及大量粘土,而粘土为岩土矿风化的产物,秦俑残片裂痕较多的部位风化、酥粉痕迹明显。秦俑制作工艺以模为主,模、塑结合,并在粘土中添加了细砂,多于还原气氛中烧制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