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秋天,我去参加一个有关“花儿”的研讨会,会址选在乐都的柳湾彩陶博物馆。在去乐都的路上,我一直纳闷,花儿会应该在田间地头、山野河边举办,在那样的环境里唱花儿,花儿的歌声才会嘹亮奔放,直上云霄。彩陶博物馆是存放文物古董的地方,是一个庄严、肃穆、神秘的所在,活泼热烈的花儿会怎么可以在这个地方开呢?  相似文献   

2.
试论庙底沟类型彩陶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发现了大量的极有特色的彩陶,构成了其主要的文化特征。但是,在庙底沟类型分布区域以外的广大地区里,也发现了许多类似于庙底沟类型彩陶的彩陶器。这类彩陶既有与庙底沟类型彩陶相似的许多因素,同时又具有不少自己的独有特点,是庙底沟类型彩陶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异,我们不妨称这类彩陶为庙底沟式彩陶,以示其与庙底沟类型彩陶的区别与联系。 庙底沟式彩陶是相对于庙底沟类型彩陶而言的,是一个抛开文化性质归属的彩陶概念,其与庙底沟类型彩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我们先来分析庙底沟类型彩陶。  相似文献   

3.
自瑞典学者安特生于1921年发掘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彩陶,至今已近一个世纪。关于彩陶起源与发展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绩,但关于彩陶源头的探索却并没有结束。根据彩陶发展谱系的研究,特别是追溯仰韶文化源头的研究,可知彩陶起源于渭河上游的陇山地区。  相似文献   

4.
试以文化变迁理论评马家窑文化的起源、发展说邓建富考古发掘表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达到了中国史前彩陶制造工艺的巅峰,并正好衔接了黄河中、下游彩陶的衰落期①,成为中国史前彩陶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迹。但是,对这一以彩陶为代表的史前文化的起源、发展问题,中外...  相似文献   

5.
刘学堂 《中原文物》2023,(1):62-70+136
亚洲彩陶分东、西方两大体系,天山彩陶是东方彩陶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天山彩陶系统兴起于公元前2100年前后,源于河西走廊马厂—西城驿文化的向西拓展。天山彩陶系统沿天山自东向西发展,形成了东天山哈密地区、环博格达地区、中部天山南麓地区、伊犁河谷地区五个前后相继、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彩陶分布小区。境外西天山费尔干纳盆地楚斯特文化彩陶,亦属于整个天山彩陶体系的范畴。天山彩陶系统揭示的是始源于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对天山史前文化的整合,它在内陆欧亚史前文化格局形成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北郊大河村遗址,是解放后发现的一处比较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处遗遗的仰韶文化遗存和仰韶向龙山过渡时期(以下简称“过渡期”)的文化遗存中,包含着数量众多的彩陶。大河村的彩陶,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具有独特的风格。本文仅依据巳公开发表和即将发表的大河村彩陶资料,对它的历史发展、题材内容、花纹结构、色彩运用、绘画技法等方面谈点个人看法。一、大河村彩陶的历史发展大河村的彩陶,伴随这处遗址的其它文化遗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因为出土的彩陶都有比较明确的层位关系,所以从早到晚发展演化的脉胳比较清楚。可以看出,大约两千多年之间,大河村的彩陶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又由复杂到简单,直到消失这样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7.
大地湾遗址一期文化遗存为渭河流域的前仰韶文化,其绝对年代距今约7000~8000年。出土的陶器多为灰褐色绳纹泥质夹砂陶,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彩陶。这些彩陶图案相对简单、彩色也较单一,但仍属我国一个重要的彩陶文化。对于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彩绘陶)及其颜料进行分析,对中国早期彩陶的起源、工艺过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华遗产》2012,(4):16-27
作为史前陶器发展史上一个巅峰时期的代表,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史前艺水形式,像彩陶一样前后延续近6000年。绘制于彩陶之上的精美纹饰随着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家窑彩陶艺术的和谐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阳 《丝绸之路》2009,(24):13-15
本文从马家窑彩陶的渊源、分期、彩陶概况、彩陶特征等方面阐述了马家窑彩陶艺术的和谐之美。主要从彩陶艺术中纹饰的抽象表达以及和谐应用方面论述了彩陶纹饰的艺术性,证明了马家窑文化在不影响彩陶实用的基础上,逐步增添审美的附饰和纹饰,不断使造型趋于美观,是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遗存中实用与审美的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10.
苏秉琦先生在史前考古研究中,也曾特别关注彩陶的研究。他虽然并没有就彩陶写成专题论文,但不少论著中都涉及到彩陶研究。苏秉琦先生的彩陶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彩陶与考古学文化研究,二是彩陶演变与年代学研究,三是彩陶象征意义研究。苏秉琦先生的这些研究包括了彩陶研究最主要的几个层面,而且都有重要成果问世,对考古学文化研究和彩陶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青海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如何对陶质文物进行分类整理与保护修复,是文物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根据青海省出土的大量彩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陶质文物的分类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甘肃彩陶以在历史悠久、类型丰富、花纹精美而著称于世。1922年,在甘肃一带发现了远古时期的彩陶,即引起世人重视,被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近三十年来。甘肃一带大规模发掘了含有彩陶的古文化遗址,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考古成果,对于甘彩陶文化价值的认识在不断加深。随着对甘肃彩陶喜爱者的增多.在文物市场出现了许多彩陶伪器,制作彩陶伪器的手法也在不断变换.因此甘肃彩陶的辨伪成为文物鉴定的新课题。一、甘肃各文化类型彩陶的特点要准确地对甘肃彩陶进行鉴定,首先要了解甘肃各文化类型彩陶的造型、纹饰等方面的特点。甘肃远古文化彩陶的发展过群、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繁盛期和  相似文献   

13.
胡桂芬 《丝绸之路》2013,(2):127-128
黄河流域是我国远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黄河中上游的甘青地区彩陶尤为突出。甘肃是中国最早产生彩陶的地区之一,从距今8000年起到距今2000年,相继发展了5000多年,形成了完整的彩陶发展史。彩陶图案构思之精美、花纹之丰富、造型之多样都是出类拔萃的,甘肃彩陶被海内外艺术界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  相似文献   

14.
张红梅 《收藏家》2006,(11):54-58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元青花是中国青花瓷乃至中国陶瓷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开启了中国陶瓷彩绘时代的新篇章。元青花瓷质洁白、青花艳丽,尤其以多层次和满密的装饰风格而著称。许多人认为,元青花的这种典型装饰风格是受伊斯兰文化影响所致。但其实这种装饰风格更应该说是源自中华本土,彩陶是元青花多层次和满密装饰风格的真正源头。一、彩陶与元青花装饰风格之比较兴盛于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彩陶是我国艺术的重要源头。在陶瓷上用彩绘进行装饰最早见于彩陶。彩陶纹样最早采用了对比、开光、分割、多效装饰、双关等装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马家窑文化的渊源、分期、彩陶概况、彩陶特征等方面阐述了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汾渭盆地及其周边区域为中心,尝试统计仰韶时代各时期的彩陶比例。我国彩陶老官台文化,白家遗址34%的陶器为彩陶,半坡文化时期渭河流域继承了之前的彩陶传统,早期彩陶占比约1%,晚期占比约10%。庙底沟文化阶段彩陶占比在4~8%之间,中值为6.7%。仰韶晚期时关中及陕晋豫交界地带的彩陶消失,而周边秦王寨、大司空、马家窑、屈家岭等文化的彩陶得以延续和发展,并缓慢消亡。彩陶的比例也受到聚落层级、聚落中心与边缘、聚落内的功能分区等方面的影响,这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大河村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天文图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州大河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彩绘颜色鲜艳,构思优美,笔划有力,形象生动,是其他遗址所罕见的。大河村遗址从1972年至1975年共发掘七次,揭露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出土完整的或可复原的彩陶器二十八件,其中白衣彩陶三件。彩陶片共计二千四百五十八片,其中白衣彩陶一千一百三十三片,浅黄衣彩陶三十三片,红衣彩陶三十片,彩釉陶三十八  相似文献   

18.
朱新选 《丝绸之路》2021,(2):107-110
文章对馆藏的彩陶文物进行分析调查,提出馆藏彩陶的保护修复步骤,并提出相应的馆藏彩陶的保护的方案,以期为从事博物馆工作的有关人员提供馆藏彩陶的保护与修复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段剑蓉 《丝绸之路》2011,(24):14-16
黄河流域的彩陶艺术形式多样、谱系繁多、纹饰丰富,蕴涵的文化内容也非常丰富。总体来看,黄河流域的彩陶纹饰创作不仅形象地记录了先民们的生活,也真实地反映了先民们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以及彩陶创作中的审美追求。不论是写实还是经过变型的彩陶纹饰,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不论是蕴涵着浓厚原始宗教色彩的彩陶作品还是记录着原始人类日常生活情趣的彩陶作品,黄河流域彩陶纹饰的审美追求始终是一种色彩、纹饰、文化内涵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0.
江淮之间史前彩陶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距今7000前后为发生期,以双墩文化彩陶为代表;距今6300—5500年为鼎盛期,以侯家寨文化、孙家城文化、龙虬庄文化彩陶为代表;距今5500年以后为衰落期。江淮之间史前彩陶可分为东西两个工艺传统:西部的侯家寨文化彩陶传统,由双墩文化、侯家寨文化、孙家城文化彩陶所构成,以橘地红彩、外彩和几何形纹饰为主要特征;东部的龙虬庄文化彩陶传统,由龙虬庄文化彩陶所构成,包括青莲岗二期、万北二期、黄岗二期和龙虬庄二期彩陶等遗存,以白(或黄)地黑(或褐)彩、器内彩、几何形纹饰以及人物纹、变形鱼纹、变形人面鱼纹为主要特征。江淮之间史前彩陶两个传统的认识,可进一步揭示该地区在中国史前彩陶及其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化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历史进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