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文溪 《东方收藏》2022,(5):122-124
中华文明五千年薪火相传,其中香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它已经成为一门探究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传统香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分别从香文化在茶道中的应用情况、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情况、现代民俗节日中的应用情况、文旅产业中的应用情况及日用产品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与探究,旨在通过了解香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与意义,继续挖掘新内涵,希望能够不断焕发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香药,是香料药物的简称,经西域传入我国后,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沐浴等方面。我国使用香料的历史弥足深远,在宋代也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普及。本文简要探讨宋代香药的概貌、宋代香药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宋代香药与饮食、医疗的关系以及宋代的香药消费,旨在对宋代的香药业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3.
林炳根 《东方收藏》2022,(5):119-121
我国香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永春香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作出了自己独特而巨大的贡献。为此,本文拟从对永春香文化的研究着手,简要阐述对于中国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神州民俗》2010,(7):7-21
莞香,作为一种香料,历史非常的悠久。早在唐代,东莞便开始种植莞香,有规模有名气是在元代年间;明清时期,莞香闻名全国,是当时上贡的佳品。至今的故宫博物院中,还有关于东莞进贡莞香的历史记载。历来,莞香,与莞草,莞盐并称为东莞三大土特产。莞香树,也是唯一一种以东莞地名命名的树木。  相似文献   

5.
一、莞香的文化价值 莞香是莞香树“开香门”后凿口处流出液体经真菌酵化凝结而成。优质莞香是香品中的珍稀之物,价值连城,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收藏价值。作为岭南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莞香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极高的精神价值,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芳 《神州》2012,(8):206-206
在如今科技与经济发达的中国,数字技术逐渐的对摄影技术的创作理念产生额变化。而且更深层的促进了整个摄影在艺术中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壮大,数字技术廉价渐渐的带动了传统的摄影爱好者放弃生活记录,从而转到艺术层次的创作。其中摄影艺术的客观性与表现性也逐渐的“引入”了众多的传统艺术爱好者的参与。于此数字技术的普及与完善使摄影技术的学习的成本降低,这也公众更加容易获得较传统照片更加优美的画面。由于一些知识与背景更广泛人的对摄影的参与、思虑与实践,致使摄影艺术成为了当代艺术中最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媒介之一。公众的加入创作与专业化的多级发展,使摄影艺术成为了融合了各种技术、理论、观念、思想的当代艺术家喜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1。  相似文献   

7.
展览     
<正>杭州:唐宋香具展4月16日,"香远益清·唐宋香具览粹"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幕。展览为浙江省博物馆与法门寺博物馆协力合办,共展出浙江省博物馆,法门寺博物馆、定州博物馆等14家文博单位提供的唐宋时期香具精品66件(组),来自千余年前的馥郁妙香遥遥传递到江南。展期至7月12日。  相似文献   

8.
庄劲松 《东方收藏》2022,(11):110-112
我国的香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经汉代和西域的贸易交流,以及唐代的全面发展,在两宋期间达到鼎盛,元明清时期继续创新,在当代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旨在结合泉州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概况,浅谈对传统香文化及其当代应用的认知,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庆阳香包是一种可以佩挂的饰品或随身携带的袋囊。作为庆阳传统的民间工艺,它蕴含着丰富的区域性民俗文化和重要的艺术价值,自古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本文以庆阳香包的造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和归纳法,在了解庆阳香包相关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庆阳香包形态样式的特征等艺术特色,以期保护、传播和发展我国传统民间工艺,为其弘扬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与空间。  相似文献   

10.
青海人普遍把香獐叫香子,把香獐身上的香囊叫麝香或香气。叫的时间长了,麝香就成为青海人叫香獐的代名词。在青海,只要有森林灌丛的地方都有香獐在活动,是青海老幼皆知的珍稀动物,但真正见过野生香獐的人并不多,因香獐嗅觉敏感,行走灵敏,加之气性大,难驯养,野生动物园里也难以见到它的身影。香獐身上因有着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因而异常珍贵。  相似文献   

11.
《世界》2013,(3):2-2
诺阿诺阿,香啊香……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大溪地散记,书名就叫《诺阿诺阿》这在当地语言里的意思是“香啊香”。  相似文献   

12.
艾世静  李艾鑫 《沧桑》2013,(4):219-221
技术与艺术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摄影便是技术加艺术的完美组合。摄影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摄影艺术的创新展现了技术与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的高度统一。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体现着科技之美,为受众带来完美的视觉体验,技术美学在摄影艺术的创作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美学价值。本文从摄影技术的镜头和运动入手,通过解析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思考技术对艺术的支持及其所呈现的审美价值,并得出技术美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桃花扇》描写的是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朝宗与南京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悲剧。香君在南京秦淮河畔的媚香楼苦守避祸他乡的侯朝宗,誓死不嫁田仰。在威逼之下,“香君面血溅扇,杨龙友以画笔点之”,“《桃花扇》一剧感此而作也”。“桃花扇”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晏几道的《...  相似文献   

14.
陆诗咏 《中华遗产》2017,(2):112-125
合香,是士子平日的一种情趣,是朝堂之外的一点闲适。每一则香方的主人,都有内心的隐秘之地,有人便在香方中,有意无意暴露了自己的秘密。他们拣出同种类的香材精心炼制,然后调出一缕独一无二的香魂。  相似文献   

15.
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过程中,日军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与"北支那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发生系列"大纠葛"。香月清司在日军制造七七事变后担任驻屯军司令官,策划侵占平津地区。他企图以此"贡献"出任"北支那方面军"司令官,统帅日军夺取全华北,但因日本军部以陆军中三大将之一的寺内寿一出任而未果。寺内寿一上任后,香月清司与他在如何侵占河北、如何夺取山西、如何进行徐州会战等一系列问题上发生激烈冲突。香月清司企图沿着平汉线猛追猛打一直至黄河沿线,反对对山西作战。在对华北作战时,寺内寿一下令先侵占山西,规定香月清司的作战界线和作战任务;在企图打通华北与华东的连接时,下令香月清司配合第2军作战。在这各自如何进行侵华战争的考虑下,香月清司指责寺内寿一不断以"直辖"名义划走第1军战斗序列上的部队,致使其消灭中国军队的企图落空。这一系列"大纠葛",本质是如何夺取全华北的不同战略考虑,反映了侵华日军中将权与帅权的冲突。香月清司作为典型的法西斯悍将,并不服从寺内寿一的统帅。  相似文献   

16.
孙家利 《神州》2011,(20):136-137
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摄影行业也不得不经历一场科技革命的阵痛——由传统摄影向数码摄影转变;在商业摄影领域,这种转变的趋势尤其突出,主要在于高像素的数码相机相比传统相机所具有的更大性优势。通过对比传统胶片摄影与数码摄影的差异,从而对数码摄影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了解其在商业摄影领域的一些较新技术的应用,了解数字技术给摄影带来的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和较不同的摄影创作方式。在当代数字时代里,商业摄影的数字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孙家利 《神州》2011,(9):136-137
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摄影行业也不得不经历一场科技革命的阵痛——由传统摄影向数码摄影转变;在商业摄影领域,这种转变的趋势尤其突出,主要在于高像素的数码相机相比传统相机所具有的更大性优势。通过对比传统胶片摄影与数码摄影的差异,从而对数码摄影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了解其在商业摄影领域的一些较新技术的应用。了解数字技术给摄影带来的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和较不同的摄影创作方式。在当代数字时代里,商业摄影的数字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王恒峰 《神州》2013,(18):25-26
分析企业文化与“香溢”品牌的互动关系以及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借助企业文化平台,提升“香溢”品牌的重要性和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19.
莞香亦名蜜香、栈香、黄熟香等,因其膏液虚实不同而称谓各异,原产于交趾。汉唐间,莞香树在岭南渐有。宋元时,岭南濒海地区普遍种植,尤以东莞县茶园、金桔岭、马蹄冈等地所产之香最佳而见称于史。明清以降,香料市场需求量猛增,东莞县香凭借其绝佳质地和产量优势远销至岭北及东南亚,"莞香"之名享誉中外。莞香除作为贡品由地方政府定期进贡供皇室贵族享用及赏赐外藩属臣外,其余尚佳者多为官宦文人所青睐,高端消费群体的追捧使莞香成为消费时尚,风靡一时。  相似文献   

20.
中卫县城的鼓楼是一座明代古建筑,四个券门都有横额,南券门横额日“对峙香岩”,其意极富历史化内涵。“香岩”即指香山之巅的香岩寺,它与县城鼓楼遥遥相对。横额用“比兴”的修辞手法,借雄伟壮阔的香山,闻名瞰尔的香岩寺烘托鼓楼,那么,香岩寺究竟如何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