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1973,(4)
1966年7月,苏州市红旗区房屋修建工人,在葑门内吴衙场四十二号商业学校的修建工程中,发现一批有关太平天国将领(亻戎)天义吴习玖的革命文物。吴衙场四十二号是一座南向五开间七进厅堂楼馆建筑。苏州是太平天国后期苏福省(1860——1863)的省会,是太平军经略江浙进行革命斗争的一个军政要地。因此,这所建筑很可能作过太平军用房。学校在翻修校舍中,在第三进大厅正中悬堂匾顶上的翻轩重檐的隔层内,发现一个黄纸包,外裹丝绵(已被鼠啮伤),内有太平天国癸开十三年(1863)三月至五月间的军中公函、禀稿、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革命,正式开始于1851年的金田起义,至1864年南京太平天国政权结束为止,整整坚持了十四年。据记载我省原七府五十余县均为太平军所占领过,因此,太平军所留下的文物是很多的。最近省博物馆在修水县(原为义宁洲)黄沙港收到了两件太平天国的安民布告。保存人是修水县黄沙港垦殖场党委书记朱正平同志。这两张布告是1856年翼王石达开率领太平军攻克义宁洲(修水县)后,元勋殿左贰拾柒检点赖某和土拾伍副将军加三等黄某所发布的。  相似文献   

3.
1985年9月15日,安徽省安庆市龙山路中段工地(现供销商场,临近原清朝安徽巡抚衙门)出土一枚太平天国天朝圣库衡器砝码及一枚砝码的底壳。我们拍了照片,寄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先生鉴定。罗先生复电称:"在太平天国的文物里面,从来没有发现过度量衡的文物。这是一次重大的发现。"砝码深埋地下1.5米处,放置在一条较平整的长方形麻石上,上面及周围覆盖一层被火烧过的瓦砾,其间杂有清代成丰年间或较早的碗、瓶之类残瓷片。联系太平军在安  相似文献   

4.
苏州发现的太平天国文物中,在袭爵保天安黄得馥给开朝勋臣、(亻戎)天仪吴习玖的禀帖帖首,钤有一颗引人注目的圆形朱色印记。这颗印记直径11.3厘米,所镌图案颇为别致。它的外缘为一条太平天国习用的双回文边图案。内层圆周部分,上半部镌有"保天安发"四字,下半部镌有五只张翅飞翔的蝙蝠,蝙蝠周围布有如意云纹。圆心部分镌有一匹鞍辔齐全、昂首扬尾、奋蹄飞驰的骏马,马身前后上下的空间也布以如意云纹。细加观察,可见奔马的右前足似乎系有一个公函封套之类的东西。这大概是一种暗记。  相似文献   

5.
从"山水甲天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沿桂梧公路,经过风景如画的阳朔、荔浦,南行一百四十三公里,便到了蒙山县城。蒙山县古称永安州,是太平军金田起义后,于同年(1851年)9月25日攻克的第一座州城。太平军在这里驻留六个多月,坚持武装斗争,进行政权建设,整顿队伍,确立各种制度,为进军江南,定都南京,把革命推向全国做了重要的准备。在永安,有关太平天国革命的史迹仍旧不少。水窦村中营岭圣库遗址就是其中之一。它是蒙山县在1974年调查太平天国革命历史和文物时发现的。水窦村位于州城正南九公里,紧靠湄江东  相似文献   

6.
祁门县城内东衔敦仁里洪家大屋的墙上,有一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的太平军题字:“太平天国粤东前营叶”,面积约一平方米,至今字迹清晰。据祁门县志(同治志)和其他史料记载,从1854至1862年的九年中,太平军曾七次攻占祁城,石达开部1856年东返天京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败亡的集体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万磊 《史学月刊》2006,(10):30-35,41
太平军作为一个高度建制化的心理群体,其心理纽带主要表现为认同关系。作为教会,这种认同关系的基础是平等;作为军队,这种认同关系的基础是效忠。天京事变破坏了原有的教权结构,洪秀全试图用血缘主义的模式重新构建一个神性逻辑,这使得平等遭到破坏。作为既是教会又是军队的太平军,这直接影响到太平军将士的效忠意识。以至于天京城破之际出现集体恐慌,民间原有的神怪观念冲破了拜上帝教信仰。其原因在于太平天国政权结构与教权结构的固有缺陷,以及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太平军将士出现的认同混乱,同时也和拜上帝教固有宗教理念中的消极因素有关,所有这些都是导致太平天国败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浙江发现的太平天国田凭和各种税收文物,到目前为止,就我所見的,約有一千多件。其中有許多是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会、浙江省博物馆和崇德县文教局联合在石門、崇德地区收集来的。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会还曾經两次派干部到当地去核对过文物的来源情况,证实这批文物都是保存在农民家里的,并且大多是农民自动捐献的。农民說,他们过去識字的很少,不論什么契据文件,都保藏得很好,代代如此,现在还保存着許多清代的契据文件。  相似文献   

9.
1862年5月30日,太平军占领湖州,1864年8月28日太平军从湖州撤离,其间占领湖州达两年多。1863年至1864年初,随着各州县陆续失守,湖州便成为太平军在浙江唯一重要的据点。湖州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和太湖流域,是太平军在浙江最后撤离的城市,又临近都城天京,是太平天国晚期的战略要地。太平军在湖州期间虽然未见有铸钱的文字记载,但种种迹象表明,湖州在太平天国晚期应铸过钱币。 湖州曾铸过太平天国钱币最直接的证据是湖州发现的钱币窖藏。1998年11月13日,湖州市白墙湾拆除民房时于地表1米处发现…  相似文献   

10.
悲剧石达开     
李嘉 《贵阳文史》2008,(3):40-45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领导者中最富谋略的人物。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战争,把年青的石达开,锤炼成一位能征善战、深受太平军将士爱戴的军事统帅。陈玉成说他“独具将才”,李秀成说他“文武备足,谋略甚深”;而清朝统治者骂他“狡悍为诸贼之冠”。  相似文献   

11.
《文物》1956,(7)
最近,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发现了两项文物,一项是太平天国渡船规约石碑,另一项是壁画。(一)太平天国渡船规约石碑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据居住在仓巷114号的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75,(10)
1974年9月26日,浙江海宁石路公社共和大队红旗生产队贫下中农宋有福在拆建住宅时发现了一枚"太平天国浙江海宁州前军右师左旅帅"木印,是我国近代农民革命的文物,对太平军战士在海宁的活动提供了一件新的实物证据。这枚木印系用普通杂木刻成,保存完好,字迹清楚,发现时木印外包红布,布上盖有  相似文献   

13.
话说太平军离开广西桂平北上永安州(今蒙山县)后,金田、紫荆、江口一带凡是村民参加起义较多的村庄,清政府立刻派出兵勇前往“铲村”,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就连起义军将士的祖坟,也要被掘地三尺。1864年7月19日,天京(今南京市)陷落,太平天国败亡后,清政府对起义将士采取斩尽杀绝的政策,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  相似文献   

14.
1981年9月,杭州市艮山门头营巷七号原清代沈姓探花府第遗址乱砖中,发现一方"太平天国天朝九门御林芳天义右拾肆护军"木印。发现时,木印外裹着一块褪色的黄绸。木印现由金华太平天国侍王府纪念馆  相似文献   

15.
一肃清内部反革命分子的斗争,是太平军建国永安时期极其重大的事件。早在1851年(咸丰元年)夏天,当太平军在象州各地和清军反复鏖战的时候,敌人就定下了“以毒攻毒”的方针,不择手段多方引诱太平军的将士,要“设法(?)赏(?)线,使賊党自猜。”准备“多(?)间谍,解散党与,  相似文献   

16.
1986年11月,笔者在苏州市煤气公司(五卅路同益里内)发现3块太平天国苏州妇女死难碑,经考证,3碑为同治六年(1867年),曾国藩、李鸿章在灭亡太平天国后,为笼络当时苏州人心而制.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反应了太平军攻入苏州后,有损害妇女利益的不良行为.这3块碑当时砌在煤气公司办公室的墙壁内,离碑1.5米处有1口井,另还有清代石门柱、石柱  相似文献   

17.
太平军第二次西征,作为太平天国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在五十年代末年以后,才开始被人明确写进史册。论者往往把这次战略行动的胜负,看作是太平天国存亡的关键。然而,如认真探究一下太平军第二次西征的具体史实,即会发现,目前流行的中国近代史和太平天国史著作,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有关史实的论述,是颇多歧异的。在此,笔者想把一些不很清楚的问题提出来,特向治太平天国史的同志求答。  相似文献   

18.
郑振 《安徽史学》2002,(3):36-38
广德发现的清咸丰五至七年宁国府谕札是太平天国天京事变前后太平军皖南军事活动的倒影。五折谕札再现了太平军攻陷徽州、战略放弃芜湖,后又败走宁国府的三次战事,反映了太平军在天京事变前后军事形势的变化,清政府在军事、政治、经济上所受到的沉重打击,各反动势力之间由此而产生的深刻矛盾。从一个侧面说明革命领导集团的分裂、各反动势力的疯狂反扑是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五折谕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1953年在浙江杭州清朝苏松太道吴煦后人的家藏档案中,发现了一张太平天国宿卫天军主将谭所发"芦口关卡票",1955年《近代史资料》曾将该卡票发表,可惜由于卡票破损,致使其全文、关卡全名、官印铭文、颁发年月等失考,故此卡票发表时,未能做出明确肯定的说明。经翻阅有关太平天国史料和清方资料及对照有关太平天国文物,现做出初步考证。卡票颁发人署衔"宿卫天军主将谭",按"宿卫天军"系忠王李秀成王爵荣街。据此可知宿卫天军主将谭定是忠王部将,但谭是谁呢?经看卡票官印残文下端尚留有"口天义谭绍光"六字,据此可肯定卡票颁发人为宿卫天军主将谭绍光,即广西金田起义参加者、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慕王谭绍光。  相似文献   

20.
邵凤芝 《文博》2007,(3):51-53
1851年爆发了以洪秀全为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农民军攻下南京,建立农民政权太平天国。清政府虽然派兵全力镇压,企图一举消灭太平军,却不仅没能阻挡太平天国日益发展壮大的趋势,反而在太平军英勇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