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浪漫主义史学与后现代主义史学都是对现代性作出的回应。基于对空间的关注,它们都反对现代主义的线性历史观,强调史学研究的多重视角。在历史观念和历史书写上,它们呈现出诸多相似性:如对特殊主义、地域主义、偶然性、奇闻轶事、多元性、开放性、差异性的强调;在怀乡情绪中表现历史写作的诗性和审美维度;对微观史和日常生活史的书写等。这表明后现代主义史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浪漫主义史学更高层次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西方史学理论自19世纪以来的发展演变是一个不断发生范式转换的过程。大约从本世纪初开始,西方史学理论进入了一个旨在调和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所谓后-后现代主义阶段。史学理论家已经在盘点后现代主义的后果:哪些方面仅是昙花一现,哪些方面具有永久的价值。"历史记忆"(也许还有"历史叙事")就是此类具有持久意义的论题。它既是后现代主义反对统一性追求多元性的必然结果,也因其排斥语言的经验在场性而可望成为后-后现代主义阶段进一步探讨的话题。彭刚教授在综合批判各种相关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口述史实践和古今中外的大量例证,对历史与记忆之间、记忆与真理和正义之间的复杂纠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在作者看来,受当下关切、文化传统、社会体制、政治权力和语言驯化等因素的制约,记忆不免具有重构和诠释的特性,但也不应因此而全然否认其通向真实过往的可能性。此外,在利用记忆伸张正义和实现政治目标之间也需作谨慎的处理和把握。我们期待更多学者参与有关历史记忆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曹琦佳 《沧桑》2010,(6):159-160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以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为历史背景,以批判、否定、超越近现代主义主流文化为理论基础。它的存在和发展深深根植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之中,是当今资本主义制度各种危机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园林设计语言的符号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皮尔斯符号三分法和园林分类法,后现代主义园林的设计语言具有丰富的历史性、地域文化、大众文化图象符号和惯用性、表现性、叙事性、色彩象征符号。后现代主义园林不但强调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大众文化的表达,还重视历史文脉的保护恢复。后现代主义园林的设计语言大部分都是从自己的本土文化中吸取的,形成了可理解性,可交流性、可对话性以及意义的可生成性的人性园林,努力恢复被现代主义园林割断的人文尺度。  相似文献   

5.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研究一直以来存在着深刻的理论分野,中西学界对此问题都作出纷繁各异的理论回应与分析。约恩·吕森是当今国际学界具有代表性的史学理论家之一,他对此的主张是走一条介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中间路线,一方面我们需要现代主义的确定性为我们提供导向,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后现代主义为历史思考所作的拓展和深化。在具体的理论分析中,吕森以学科范型论为中心对现代和后现代的理论差异进行了分析、弥合,认为在人类历史意识发展的高度和历史研究的人文关怀以及伦理维度上,两者之间的认同多于冲突。吕森的研究态度将理性这个后现代所批判的现代性维度恰与其本身结构性地关联起来。学科范型论在吕森的逻辑中是自足的,但在具体运用中,会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不仅仅是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分期概念,其历史贡献在于,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以大胆的标新立异,彻底的反传统、反权威精神作为其灵魂的思维方式。我国当代青年大学生需要正视且正确理解后现代主义思潮,培育批判性思维方式和思辨的能力,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翟鹏 《沧桑》2008,(1):112-113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这个词本身暗示一种两可的境遇。"后"(post)作为一时间指示词既未表明反对也未说明赞成。但在真理问题上,后现代主义与分析哲学的关系,似不太为学界注意。本文试图表明,后现代主义者罗蒂等人对分析哲学这种"经验主义"的现代形式的拒斥中掩盖了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告别启蒙"、"告别哲学"、"告别真理"、"告别理性"的运思恰恰来源于分析哲学考察真理问题某些最坚定的引导假定。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时期自然与文化研究同等重要,地理学与民俗学的交叉研究是一种趋势。双方可以共同研究文化空间与文化主权的关系,地球环境与人类遗产资源共同保护战略,传统文化资源的空间信息整编和共享对策,现代自然环境和文化变迁中的复杂交织现象,文化传统(含民俗因素)对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多重影响等,重塑国家文化主权形象,反对超级大国对中小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文明模式与经济建设的强权控制,寻求文化和谐。这种合作也有助于发展学科的深层研究,同时能为国家政府建设提供更全面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凯  秦耀辰  毋河海  李全 《人文地理》2007,22(3):18-21,124
本文主要从哲学层面上,本体论和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上探讨了地理学发展的几个问题:①地理学发展和哲学之间的关系,地理学研究要自觉接受哲学的指导作用,吸收哲学研究中积极成果,打破传统观念、思维框架的禁锢;②地理学研究的本体论承诺,地理学研究对象在本体论前提上具有异质性和多元性的特征以及所具备的其他特征,所以地理学研究应该从多个视角分析和观察问题,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论;③后现代主义对地理学的影响和启示,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解构、反思、批判和超越,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地理学发展具有理论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史学中最常见的两种历史研究方式是科学实证与文化阐释,前者旨在建立历史事实之真或寻求历史演变之理,后者则以探寻历史之意义或彰显切实之史识为目标,此二者可谓中国新史学之"双轨"。中国新史学正是沿此"双轨"向前发展的。从新史学之"双轨"着眼,并依据"新异性的标准",中国新史学界应有"八大家",他们分别是: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胡适、顾颉刚、傅斯年、郭沫若和钱穆。科学实证与文化阐释,这两种不同的历史研究取径,展示了中国新史学研究的多元面相,二者之间是相互融通的,并无根本性的冲突与对垒,其在治史观念与方法上亦可做到相互补益,相得益彰。许冠三在《新史学九十年》中因陷入"科学"迷思的褊狭"新史学观",以科学实证拒斥文化阐释,故而未能将钱穆基于"文化"视角来研究历史的文化史学视为新史学。钱穆的新史学特质主要表现为:在继承中国传统史学遗产之基础上,注重历史研究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以文化为本位,以阐释为取径,其典型表现是"以士释史";以中国为立场,注重探寻本国历史文化之意义,探求与本国历史文化相符合之史识,强调历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钱穆的新史学观与后现代主义在批判科学主义历史学、反对文化一元论和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观等方面多有契合之处,但其以"于客观中求实证"为基础的历史认识论与走向历史虚无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的过程,由此诞生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文明,推动了人类的进步。艺术作为这种高层次的集中表现,具有特殊的魅力,在从无到有的过程中创造出成千上万的作品,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进步,从而发展到现在的当代艺术。现代艺术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视觉风格组合而成。现代艺术分为前现代主义艺术、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主义艺术。解构主义属于现代艺术结构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也是结构主义的打散和重组。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城市空间模式的人文探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城市空间结构一直是后现代主义渗透、活跃的领域。本文对后现代主义纷繁复杂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较为客观、全面的论述,剖析了其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文章最后评判了后现代主义城市空间模式的得失,明示了其与现代主义融合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旅游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性衍生的现代工业文明为现代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它使现代旅游"商业化"、"麦当劳化".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和现代旅游进行了深刻批判.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出现了各种后现代旅游方式.本文分析了后现代旅游的内涵,探讨了后现代旅游概念下旅游产业功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西方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她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的复杂性,又涉及戏剧、电影、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成为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同时现代主义文学是1890~1950年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流行的一个国际文学思潮,它是一个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和超现实主义文学六个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表现方法上,本文主要论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寇永胜 《神州》2013,(13):27-27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做好统战工作对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起着关键作用。传统文化中的寻根情结和凝聚力文化;持中贵和、崇尚中庸、追求和谐的"和合"思想;崇尚统一,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共同利益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做好统战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化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最高层面,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成功转型。本文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必然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华裔作家的认同问题》中,我已分析了赵健秀、汤亭亭、黄哲伦的不同策略:赵欲摆脱唐人街的阴影,却反对同化,力主在主流文化之外营建华裔认同,但不知从何入手;汤以花木兰自况,表面上比赵更懂得撷取中国传统,旧瓶盛载的却是美国性别政治新酒,她戴上中国传统"女战士"的假面,对压迫妇女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宁 《攀登》2009,28(1):129-13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开始在中国悄然兴起,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时期,也面临着理想与价值的重建这一重大问题。为此,本文在考察和分析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表现以及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后,提出注意吸收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积极内容,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开展自我教育,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9.
彭倩 《神州》2012,(35):8
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文学或现代文学,是1890年—1950年间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个国际文学思潮。在纵向上,前承古典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后接后现代主义文学。在横向上,包括象征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未来主义文学,意识流文学,意象主义文学和超现实主义文学六个分支流派。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主要用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去表现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相似文献   

20.
吕娟霞 《丝绸之路》2010,(22):76-77
广告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必然受到其所属民族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涵着丰富的设计元素,对中国现代广告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传统审美文化、传统伦理文化、礼仪风俗和传统文学艺术四个方面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产生的重要影响,以便正确把握中国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提高广告创作水平,努力实现中国广告走向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