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观斋收藏有一件特殊的兵器。此器通长27厘米,刺长16.5厘米,宽2.8厘米,茎长3厘米,宽1.1厘米,锤体长6.5厘米,中间直径为4.1厘米,两端直径为3厘米,锤体中部有一个2×1厘米的长方形孔(图一)。此器造型独特,由一把扁茎短剑插入一个圆鼓形锤体中,剑身高出锤体平面16.5厘米,剑茎突出  相似文献   

2.
河北兴隆县发现商周青铜器窖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峰 《文物》1990,(11)
1984年4月,兴隆县小东区乡小河南村农民在村西南2公里的西沟里取石时,发现商周青铜器10件。这批青铜器埋藏在一面西的坡度为45度的石土山坡中,距坡面1米左右。器物种类有剑、戈、刀、钺、矛和器盖等。短剑 1件。扁体无脊,有格,扁条形茎,一侧有凹槽,槽中部有一圆孔,半球形首。格与叶形成两个三角形缺口。长38厘米(图一:1;二:8)。刀 2件。一件为铃首刀,弧背,凹弧刃,刀身断面呈 T 形。刀柄断面呈椭圆形,内空,两面中部各有长方形孔两个,孔两侧有刻划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5月,黑龙江省双城市文物管理所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团结满族乡连丰村老房身遗址中采集到一副石磨。石磨为圆形,外缘直径均为38厘米;花岗岩材质,分上下两扇,上扇厚12.3、下扇厚12.5厘米,中央有磨脐孔;上扇底面和下扇上面围绕磨脐孔呈辐射状均匀雕刻着6组斜线形磨齿。石磨上扇中央的磨脐孔直径3厘米,进料孔(即俗称的磨眼)距其2厘米,料孔直径2.5厘米;料斗深4.5厘米,直径是25厘米;上扇有呈半  相似文献   

4.
<正>凸钉装饰玻璃碗(见图1):北周天和四年(569年),1983年出土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李贤夫妇合葬墓中,现藏宁夏固原博物馆。该碗是通过丝绸之路流传到中国的萨珊玻璃系典型代表作,造型精美,晶莹剔透,器形完整。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确定其为"国宝"。玻璃碗高8厘米,直径9.5厘米,直口、矮圈足,圈足是一个直径3.1厘米的突起凹球面(见图2)。玻璃为淡黄绿色,内含直径不超过0.5毫米、分布均匀的小气泡。碗腹深6.8厘米,腹下部最大径9.8厘米,内壁光洁、透明。外壁有金黄色的分化层,并上下错位排列两周凸起的圆形装饰,圆形很不规则,呈扁椭圆形,  相似文献   

5.
殷墟“妇好”墓出土石磬(M5:316)上的“”(图一:1)铭文颇引人注目。此石磬略呈长方形,上窄下宽,长44、宽2.4厘米,表面磨光,近顶端处有一圆孔,直径0.2厘米。原报告将铭文隶定为“妊冉入石”。  相似文献   

6.
汉代雕刻石兽为数不少,惟狸力兽尚为初见。是何地、何时发现,已无法考清,只知这件石雕在旧社会为北京古玩商会会长崔耀庭秘藏,解放后归故宫博物院。这件石狸力兽(图一),是以细黑色石雕刻而成的,为卧形,头右尾左,身有鳞,四足为爪而后有距。高10.3、横长34.5厘米,兽背有圆孔一,深3.5、直径3.5厘米。孔  相似文献   

7.
1996年10月30日,位于白水县城西南部的白水中学在取土基建时偶然发现夯土建筑基础一处(图一),并在距地表约4米的夯土层中发现残缺不整的造像碑五通、八棱石经幢一块,它们被整齐地置放在建筑基础的正中部位.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在距地表2米处的夯层中央有一直径为6厘米的六棱形直孔,深约4米。  相似文献   

8.
1984年7月,安徽省庐江县轮窑厂发现一座古墓,出土一件完整的影青瓷熏炉(见图)。炉盖作博山状,高7.1厘米,有三层镂孔,一、二层各有六孔,顶部有一孔。盖底圆形,子母口,内径7.3、外径9.1厘米。  相似文献   

9.
四川威远出土大量“直百五铢”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1月,四川威远县黄荆沟公社秀峰桥开石厂的民工,在乱石泥土中挖出一个陶罐,里面有二十余斤铜钱。最近,我们将这批铜钱进行了整理。除少数残片外,共有一千七百零三枚。其中有半两钱、五铢钱,"直百五铢"钱等,直百五铢最多。 1.半两钱,一枚。直径2.4厘米,重2.8克,正面有内外郭,应是西汉武帝时期的货币(图1)。 2.五铢钱,三百二十五枚,可分三种类型; Ⅰ型西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五铢钱十三枚,直径2.6厘米,平均重约3.1克(图3)。Ⅱ型西汉宣帝时期的五铢钱二十枚,直径2.6厘米,平均重2.7克(图4)。Ⅲ型东汉前期所铸的五铢钱二百九十二枚,直径2.6厘米不等,平均重2.8克(图5)。 3.剪边五铢,二百八十一枚。直径1.8—2.1厘米不等,平均重0.7—1.8克(图7、8)。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中旬,我们在旬阳县城北佑圣宫后坪,清理了一座被扰乱了的汉墓。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分析,大约葬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随葬物中有一件附有研石的石砚颇引人注目。石砚为长方形细沙石片。素面。正面磨光,形制规整。通体呈灰黑色。长8.5、厚0.4厘米。研石,状如柱础。质地与砚相同,亦呈黑灰色。下部为正方形,边长2.6、高0.7厘米,上部为圆柱形,直径2.5、高0.2、通高0.9厘米。(如图)砚、研的形制与近年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一一五号西汉晚期墓所出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盐亭县出土古代石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7年5月,盐亭县麻秧乡蒙子村农民在山上植树时发现古代石璧10件。(图) Ⅰ式9件:内外尺寸略同,直径12.9至18厘米。外径4.8至5.2厘米,厚0.7至1.5厘米。  相似文献   

12.
雅安市对岩乡群众,于1984年11月27日在拓宽公路时,发现了三座宋代石券残墓。从墓中清出“宣和通宝”小钱和一面八角莲花边铜镜(直径18厘米),铜镜背面为“鱼龙戏舟”图(图)。该图纹饰精美,追形生动,有船一艘正破浪  相似文献   

13.
1983年12月,在新津县铁溪乡顺南河边发现了一些绳纹夹砂粗灰陶碎片,绳纹夹砂粗红陶碎片以及一件穿孔石斧。(图)石斧通体长9.8厘米,上端宽3.8厘米,刃口部分宽5.8厘米,刃口已使用残缺,孔大1.2厘米。这次发现有孔石斧,是新津继修觉山发现新石器时代石石斧(见《文物》1982年第4期82页)之后的又一新发现,扩充了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新乡市博物馆藏有商代青铜器多件,现将其中酒器数件介绍如下: 1、爵:通高14.8、流尾长13.4厘米,重240克。流窄长,柱紧靠流折处,尾尖,腹鼓,鋬扁(图一:1,封二:1)。 2、斝:通高27.8、口径18.7厘米,重1630克,足中空,口微侈,柱顶饰圆涡纹,鼓腹饰七个火焰纹。鋬扁小(图一:2、4,封二:2)。 3、觚:通高15.8、口径10.5厘米,重305克,身细短,敞口。腹有三个十字孔,圈足  相似文献   

15.
1958年,四川省芦山县新开清仁堰,在今仁加乡后坝山坪上挖渠道时,发现窖藏的铜剑二把,铜印四枚,铜泡二枚。铜剑的一把为柳叶形,扁茎,茎上有两孔,无格无镡。铜印都是圆形,有钮,横穿,正面阴刻文字或符号(原件现存四川省博物馆)。经过反复审视,四枚古印的文字符号,各有明显的主题图象。最大一枚为“族徽”的象征,直径3.6厘米,正上方有只人眼睛的图形,正下方有个似蜂的昆虫,可能是古代一个民族崇拜的图腾(见拓片图一)。次大的二  相似文献   

16.
1982年3月,广东廉江县新华公社为筹建红砖厂,在新华圩南面靠近海边的大环岭打一1×1米的探方取土样,在离地面约1.2米深处挖出青铜铲一、青铜剑一,再下挖15厘米左右,又出土石锛一、砺石一。石器均经打磨,切口整齐平滑。石锛作梯形,一头成斜面,长11、宽5厘米(图一:左)。砺石作扁柱状,中部略窄,长11、宽5.5、厚2.5厘米,使用痕迹明显(图一:右)。  相似文献   

17.
<正> 1979年春,迁安县上芦村农民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批白釉瓷器。这批瓷器出自一长方形的墓葬内。现将其中较为重要的几件介绍如下: 鸡冠壶:2件,口部圆形,唇端外卷附在一侧,另一侧有两个带孔的扁耳;腹扁,上薄下厚,中间刻对称的卷草纹;圈足圆形不施釉;灰白胎,器表施浅绿色釉,有小开片。通高21、最大宽度13、底径13.5厘米。(图一)  相似文献   

18.
云南永善县发现清土司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善县档案馆藏有清政府颁发给土司的铜印1方。此印铜质,方形,印边长7.4、印体厚1.8厘米。带纽,纽为圆柱形柄,高11.8厘米,上窄下宽(图一)。印为阔边朱文,印面刻“阿兴土千户印”,满汉文对照(图二)。有刻款:“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  相似文献   

19.
甘肃靖远新出东罗马鎏金银盘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夏秋之际,甘肃省靖远县北滩乡北山东街庄一农家新建房舍,在房基下发现1件神像纹鎏金银盘,经甘肃省博物馆鉴定为东罗马帝国早期遗物。银盘圆形,矮圈足,直径31、高4.4厘米,重3180克(彩色插页;图一)。盘表面布满灰黑色银锈,但底部银色如新。盘口经卷折锤打和旋磨,做成厚而扁的唇边。盘内壁满饰浮雕花纹并鎏金,金色绝大部分已脱落。盘外壁素面抛光,有加工遗留的旋纹。圈足焊接于盘底,直径11、高0.9厘米。足内盘底有一周凸起的细弦纹,中心有一透穿小孔。圈足、弦纹间有錾出的虚点状铭刻一行(见图一下方),可能是收藏者的铭记。盘内纹样呈同心圆状布局,自外向内分  相似文献   

20.
<正> 1976年,在《曙光》集体农庄(顿涅茨克州斯塔罗别舍夫区)修筑水利灌溉设施的地带,在进行保护性发掘期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晚期游牧民墓穴群〔1,第310、311页〕。在坟丘(直径13米,高1米)的0.15——0.25米深处发现了大量的中等大小的石砾〔见图1〕,它们复盖着坟丘的中心。呈圆形边角的矩形葬坑(2.6×1.8米)位于坟墓的中部,西南至东北走向,呈梯形,槽口不深。梯蹬宽度0.5米,位于葬坑以北,深度距墓表层1.75米。梯口(残余部分高度为0.5米,宽度为0.08—0.12米)修在葬室的南部。墓表层至葬坑底部的深度为2.33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