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些年,不时发现有不同于以往所见之货币,或形体有别,或文字有异;也发现有可以佐证过去发现中尚未得到确认之重要货币。这些都需要经过仔细比较、分析研究,不宜轻易视其为"新品种",或者不予重视。试举下列两例,谈谈个人意见,供大家讨论参考。一近见一种小方足布2015年12月5日,友人微信发来新见小方足布图片,说是近期新出。同出的十几枚,  相似文献   

2.
1999年夏季,笔在县城关偶尔收到一枚红铜质“阳邑”平首小方足布,甚是幸运,常观不厌。  相似文献   

3.
安阳出土战国方足布刘新明1992年,在安阳市西郊15公里,距殷墟8公里处的洹河中出土了一批小方足布,这批布币出土时成捆,无流通痕迹,品相极好、约有四、五千枚之多,大部分流到钱币市场,一小部分卖与废品回收门市部或个人收藏。这批布币品种多,数量大,面文丰富,版式繁杂,是安阳市出土小方足布规模最大的一次。安阳出土战国方足布@刘新明  相似文献   

4.
山西黎城发现小方足布赵满芳1985年10月19日黎城县北0.5公里县纸厂地下1.2米处发现一罐布币,罐为大腹绳纹灰陶(已残),布币重约10公斤,现藏黎城县文博馆,均属平首方肩方足小布,面文共33种,形制大小基本相同,首高13,肩宽25,足高10,跨阔...  相似文献   

5.
数年前,山西黎城县城关农民整地时发现一批战国小方足布,并送交县博物馆。布币共186枚,32种,其中宅阳布32枚、安阳布23枚、平阳布20枚。布币保存完好,铭文清楚,全部是小方足布。布长44-46、宽25-26毫米,重约6克。这批布币属战国中晚期赵、韩、魏,并有少量属东周,其中布铭有:宅阳、安阳、平阳、梁、襄垣、邬、长子、榆即、蔺、皮氏、处奴、平阴、同是、唐是、土均、中都、露、(?)、彘、高都、(?)阳、渝、涅、北屈、阳邑、(?)氏、(?)、隰城、莆子、木邑、马雝、王氏、(?)等。  相似文献   

6.
同书异名为命名者使用不同的摹状词为同一部书命名而产生;同名异书则是命名者为不同的典籍命名时选择了相同摹状词的结果.避讳、商业行为、个人喜好,以及称引书籍时的随意性均可能导致同书异名;同名异书则与四部典籍自身的类别属性密切相关.一部典籍异称的多少通常与该书影响力、流传范围成正比;而那些影响小、传播不广的书籍,更容易出现同...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翼城县文物管理所在清理库存文物时,发现一批战国布币,共325枚,分32个品种,其中小方足布324枚,尖足布1枚(已残)。这批布币是1982年9月翼城县隆化镇上吴村村民建房挖土时在1座古墓中发现的,同时出土的有垣字钱、秦半两钱各1枚  相似文献   

8.
陆孔存 《黑龙江史志》2013,(19):162-162
《高坡异纂》是明代中期著名的小说家、藏书家杨仪所作的一部志怪笔记小说。因成书于明代统治者迷信道教的高潮期,多记神仙、道士、方术之事;同时又记载一些与时政有关之事,表现了作者的爱憎感情。这部书自明末刊本以来便流传了各种版本,因篇幅小而收入诸多丛书。梳理《高坡异纂》的版本系统,对我们真正认识这部书有着莫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小方足布中有一种常见的戈邑布。这种布有周郭,正面中间有一道竖纹,“戈”字在左,“邑”字在右。戈字与周宅殷、楚帛书中的戈字极为相似,邑字传形。背文多数为“(?)”,少数则为“(?)”。通长4.9至5厘米,宽3厘米,重9.3至10.7克。布的形体较其他方足布厚大,铸造工整,且大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正>战国時期,北方的燕和南方楚,它们的主要铸币都不是布币,但在中原地区布币的影响下,先后也分别铸行过布币。一燕方足布燕铸方足布均为小方足布,是战国晚期的铸币。一般通长38~45、足宽25~30mm,重约4.5~7g。属于燕地的方足布见有:安阳(旧释匋阳)(图1)、坪阴、纕坪、恭昌、封化、右明新货等十余种钱文。  相似文献   

11.
鸟书是春秋战国时流行于吴、楚、蔡、越、宋、徐等地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书体。对于这种线条回绕,多以鸟等动物为装饰的文字,典籍中称其为虫书、鸟虫书、鸟书、鸟篆,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谓:“上文(指秦书)四曰虫书,此曰鸟虫书,谓其或象鸟,或象虫,鸟亦称羽虫也。”故虽异称颇多,其实所指还是同一的。有学者指出,所谓鸟书,实应指鸟书、凤书、龙书[1]。如按此(即所饰为何种动物)区分,在其之外,则还应有兽书。著录于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卷一的“夏钩带”中即可见到。为便于指称。本文将其统称为鸟书。鸟书因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钱币》2013,(5):80-80
由黄锡全、董瑞合著的《先秦货币汇览·方足布卷》近期出版。此卷内容包括三晋两周小方足布及燕国、楚国布币,由文字、图片两部分组成,文字简明,图片具有代表性。经过重新整理所见材料及研究成果,此书对以往意见做了不少调整与修正。文字内容包括货币名称,铭文特点,地名、国别的确定与不同意见,重量及出土区域等,多根据已刊布资料与研究成果,及作者意见。图片以作者收藏及友朋提供者为主,  相似文献   

13.
在布系货币家族中,有一品特大型方足布,通称楚大布。笔者曾撰文释其为“垛羽当忻,”属秦末项楚货币(《安徽钱币》2002年第4期),与其母子相权的小方足布,有连体和单体两种。此小布与大布钱文,除首字有异,余字均同。因其字难识,千百年来,泉家各行其说,至今尚无定论。愚谨就此小布币名及其归属,试作初步探考,诚望得到同好的赐教。  相似文献   

14.
一、“襄阴”圜钱 几年前见到一枚战国圜钱,钱径26、孔径10mm,重6.2克(图1)。因其上文字比较特别,当时仅一见,曾旋读为“襄二甾”,判定为战国晚期赵国圜钱。近期见到两枚与几年前见到的那一枚大小、铭文基本相同的圜钱,一枚重3.5克(图2),一枚重4.2克(图3,“襄”字下部笔画很浅),文字清晰可辨,当释读为“襄阴二”。尤其是“阴”字,从阜从金,比较清楚。相互比较,知前次见到的那一枚“”是将“阜”形右旁三笔与“金”内三横合书。因此, “襄二甾”应为“襄阴二“之误释,在此予以更正。 小方足布中有“襄阴”,襄字从土,写法与圜钱有别,重5-6.…  相似文献   

15.
程纪中 《中国钱币》2008,(2):32-34,I0001
笔者曾在十二、三年前的《北京金融&#183;钱币专辑》中撰文先后列举个人收藏的十五枚异品方足布,谈到了方足布常见的各种异书现象,包括方足布文字的反书、传形、省笔、赘笔、背书、合背及合面等情况(见1994年7期及1995年7期《北京金融》)。当时在《异品方足布九例》一文中提及合面布时,  相似文献   

16.
《物异考》为明昆山方凤所著方勇《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存目八》云:“《物异考》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方凤撰。凤有《方改亭奏草》,已著录。是书载水异、火异、眚异、木异、金石异、人异、虫异凡七条。历代灾异见于正史、杂史者,不可胜计,凤于每条举二三事...  相似文献   

17.
宝苏局大字版同治通宝异书钱,钱文四字楷中含隶,书法遒劲洒脱,一派大家风范。宝苏局一般同治通宝钱文,拘泥不畅,显谨小慎微与此异书钱文无可比拟。是钱"治"、"通"、"宝"三字更显超凡脱俗,"治"为连水,顺治钱中有"连水治",多显呆滞,毫无生气。该钱文治,  相似文献   

18.
甘肃通渭发现大泉五十异品祁永忠笔者曾从一农民手中购得两枚大泉五十异品,介绍如下:其一为直径2.5、厚0.15、穿0.8厘米,重5克(图1)。该钱生坑绿锈,背郭内四周匀称布有四个符。其二为广穿大泉五十,径2.5、厚0.1、穿1.2厘米,重3克(图2)。...  相似文献   

19.
~~同治重宝满文异书当十母钱@王连根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期楚国铸行的异形布币两种:一种是殊布当圻背十货钱。一般长98mm,足宽35mm,重约31.5~37g,俗称“楚大布”,该钱以其形体大、铸工精湛,钱书法美而成为战国时期南方货币的代表品种,是为古泉大名誉品之一,历来为古泉爱好所钟爱。另一种是四布当圻钱,其形体如两枚小方足布双足相连,故亦称:“连足布”,其形体较小,易于损伤。出土甚罕。宿州地区古为楚国故地,故“楚大布”在宿州地区屡有出土。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