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古代罗马史若干理论问题的重新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罗马史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有许多理论问题尚待重新研究,本文着重就罗马史的分期、罗马国家的起源及罗马早期国家的性质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史学界同行。 一 揭示罗马社会发展规律的新分期 长期以来,史学界一般都把罗马历史分为三个时期;王政时期、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很显然,这种分期方法具有很大的缺陷。首先,决定这种分期法的基础不是社会经济的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史应当如何分期?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展开,若干论文开始涉及这一问题。为了便于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回顾和分析一下1900至1949五十年中国文化史论著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是不无裨益的。综合这一时期的有关讨论,大致有五种观点。一、按历史朝代分期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化史研究伊始,历史分期问题就提了出来。按朝代分期是  相似文献   

3.
关于国共关系史分期的探讨──兼与罗开云同志商榷杨振亚前些年,学术界就国共关系史的规律、分期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近,罗开云同志又发表《国共关系的历史轨迹及其时期划分》①一文(以下简称罗文),读后颇受启发。但对他把近70多年的国共两党关系史划分为五...  相似文献   

4.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与刘宗绪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近代史的分期,是目前史学界讨论的问题之一。刘宗绪同志在《新建设》1962年第4期上的《论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对于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但是,关于世界近代史內部的分期标准问题,以及对两个时期各阶段的划分问题是值得商榷的。现就上述两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刘宗绪同志及史学界的同志们。一、世界近代史分期的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5.
早期基督教的历史分期理论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对历史认识有比较大的变化。对历史进行分期,就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虽然近现代学术界对此问题有一定的共识,但还未见较为全面的考察,而且对其中所蕴含的多样性特点也没充分重视,对这些特点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也没有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作简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浙江、福建地区发现了众多生产珠光青瓷的宋代窑址,至少有35处。文章就这批珠光青瓷的器形、分期、特征作了分析,并简要论述了珠光青瓷的外销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文明时代初期社会发展道路及夏代社会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古代的社会性质问题是专家们长期探讨的重大课题,它直接影响到对于各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结构的分析和研究。对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探讨早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许多专家的真知灼见和卓识谠论,推动了这项研究向深入发展。正所谓历史研究得久了这研究本身也成了历史,可以说古史分期研究的本身已经形成了一部很有特色的学术史和史学理论发展史。在下面的讨论中,对于前贤和专家的关于古史分期问题的理论体系,由于个人水平所限,恐理解失当,故而不进行这方面的评析,而只是以叙述自己  相似文献   

8.
红山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山文化是燕山南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非常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有关红山文化分期的文章已发表多篇,但由于受到当时考古资料所限,学者们分歧较大。本文以近年来所发表的两处层位关系较好的遗存为突破口,尝试对红山文化进行分期,并在分期的基础上,对以往有学者将红山文化划分为不同考古文化类型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当代信访史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信访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社会史和政治体制改革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信访史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就总体而言,研究依然处于较低水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分歧也随之出现。由于在信访史研究中一些基本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如信访史的基本概念至今尚不明确、信访史的历史分期亦存在分歧等,从而阻碍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基本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南阳汉画像石墓的兴衰和分期问题,已有人作过研究。但近年来,我们在唐河县湖阳镇、新野县前高庙村、方城县党庄村相继发掘了三座汉画像石墓,取得了新的实物资料。因此,关于汉画像石墓起源、衰落的一些问题,仍有进行深入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中,奴隶社会是争议最多的一种社会形态。许多国家的古史分期问题至今没有解决,有的分期先后相距一千多年,比西欧整个封建社会时间还要长。三十年代,我国曾进行过社会史论战,虽然许多进步的史学工作者论证了中国曾经历过奴隶社会,但古史分期问题却至今仍众说纷纭。六十年代开始,国内外一些史学工作者对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  相似文献   

12.
分期以及绝对年代的判定,是青铜器研究的先决工作。郭沫若同志的《两周金文辞大系》首先系统整理了西周金文,以二百五十器分系于各个王世,为西周青铜器的分期研究奠立了基础。嗣后不少学者在这一方面进行探讨,取得许多可喜的成果,但也仍遗留有若干众说纷纭、难以论定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西周青铜器分期的关键,在于中期各王器物的划定,而中期器特征的不明,又必然影响到对早、中、晚三期区分的总的理解。西周中期各王青铜器的不易确定,主要原因是有关文献不足。古书中关于西周的记载本来甚少,而且其时代大都集中在初年和末叶。成王以下,康、昭、穆三世事迹已经不多,到恭、懿、孝、夷简直接近空白,人物史事两无所知。因此,在推断中期青铜器所属王世时,就缺乏可资比照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1982年11月在厦门举行的中国现代史学会第三次学术会议,重点讨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具体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争鸣。1.中国现代史的分期和体系(1)分期问题:绝大多数同志主张以社会形态作为划分历史时期的标准。除个别同志提出现代史从1956午“三大改造”完成开始外,多数同志  相似文献   

14.
1974年至 1 978年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 ,对山东省汶上县大汶口遗址的西北部 ,紧靠汶河北岸的卫家庄村南一带进行了第二、三次发掘 ,发掘成果收入《大汶口续集》 (以下简称《续集》) ① 。这两次发掘 ,发现了一批内涵丰富的大汶口早期墓葬和所谓“北辛文化”的遗迹、遗物。报告对这批材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期 ,但我们通过对报告所列材料重新梳理并结合新出考古材料进行分析比较 ,所得“北辛文化”的分期结果与《续集》不同 ,此问题关系到对整个北辛文化面貌及分期的认识 ,故有必要对此处遗址进行重新分期讨论。一、典型遗迹单位分析根据…  相似文献   

15.
渭水流域仰韶文化分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水流域的关中地区是仰韶文化的中心,故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典型遗址的分析与分期,对于仰韶文化的研究至关重要。关中地区经过发掘的典型遗址有西安半坡、临潼姜寨、渭南史家、华阴横阵、华县元君庙和泉护村、长武下孟村、宝鸡北首岭和福临堡、扶风案板、岐山王家嘴等10余处。多年来,许多学者对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典型遗址作过仔细的分析,取得了丰硕成果。仅就仰韶文化的分期而言,就有三期、四期、五期等不同的划分方案。其中西安半坡、渭南史家、宝鸡北首岭、扶风案板、华县泉护村等典型遗址的分期,对仰韶文化的分期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回顾仰…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政治制度对于保证和促进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实现美国社会和政治长期稳定,是起了重要作用的,这已几乎没有人怀疑了。与此同时,弄清美国政治制度史的分期这个具有宏观意义的问题,对于系统地阐述和解释美国政治制度演变的规律、对于编纂美国政治制度史都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试图抛砖引玉,就美国政治制度史的分期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按中国社会性质和特点写出一本更好的中国通史,目前史学界已开始注意到封建社会内部的分期问题。许多同志主张以阶级斗争的性质和特点作为分期的主要标志,这是值得注意的意见。尽管有的同志还不同意这种看法。但,探讨农民战争、阶级斗争的性质和特点对处理封建社会内部分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似乎是应当肯定的。因此,在讨论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分期问题的同时,对中国农民战争,阶级斗争的发展和特点也应当来个热烈的讨论。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谨迭择隋末、唐末两个比较富有代表性而且对分期具有重要意义的农民战争,发表几点极不成熟的意见,恳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在中化民族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新石器时代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不少学者就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标准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见解,这对认识不同类型文化的相互关系、性质与年代以及新石器文化发展之序列极为有益,对于探索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起源、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过程等问题无疑有重要意义。学者们的分期标准极不统一,给深入研究造成许多困难。笔者针对这种情况,从研  相似文献   

19.
研究历史有多种思路,既可以自上而下地顺向研究。也可以自下而上地逆向追溯,当然还可以以某个问题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研究,即以问题为中心。研究国史分期理论就要在明确国史学理论学术坐标的前提下,论证国史分期的理论资源,阐述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史分期理论的贡献,论述国史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湖北湖南在长江三峡两岸,江汉平原西南部,洞庭湖北岸又陆续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大溪文化遗址.经过试掘和正式发掘的有十多处,发表了一批宝贵资料,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展了一些综合性和专题性的研究.如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仰韶文化的关系,大溪文化社会性质,大溪文化分期等.其中对大溪文化分期问题有几种不同意见,从已发表的文章来看,有林向同志的三期说,何介钧同志的四期说,张之恒同志的五期说.这三种分期意见,不仅有粗分与细分之别,而且各期所归纳的遗址,包涵的内容,文化特征也不近同,甚至对大溪文化性质的认识也有差异.本文想以关庙山遗址分期为基础,与其它大溪文化遗址比较研究,来论述大溪文化分期(主要是从陶器方面分期),并分别对以上三种分期发表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作为参加大溪文化分期讨论的一种意见,以求教于同行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