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华蓥市许家发现一座宋代墓葬。该墓为同穴异室的仿木构双室石室墓。保存比较完整,规模较大,墓葬结构、装饰图案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华蓥市许家(土扁)发现一座宋代墓葬.该墓为同穴异室的仿木构双室石室墓.保存比较完整,规模较大,墓葬结构、装饰图案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千秋墓是洞沟古墓群中规模宏大的高句丽王陵,在高句丽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通过对千秋墓的现状、墓室结构、阶坛积石圹室墓类型研究的进展等,对千秋墓墓室结构进行分析,阐述千秋墓因为没有盖顶石,尚不能认定为石室墓的观点。根据现今学界的研究成果,石室墓在洞沟古墓群的流行年代约在5世纪以后,到好太王时期圹室向石室转化才最终完成,而高句丽墓制进入石室阶段的标志是晚于千秋墓的太王陵。  相似文献   

4.
杨凳寺M1为南宋夫妻同穴异室合葬石室墓。墓内雕刻精关,出土景德镇湖田窑影青瓷和彭县瓷峰窑白瓷碗等多件器物,为研究南宋丧葬习俗和南宋瓷器提供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三台宋墓出土“三宝”铜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台宋墓出土“三宝”铜印左启1993年12月21日,三台县白雀乡3村1社村民修公路时掘开一座石室墓,发现一方“三宝”铜印。其墓双室,隔壁并列。两室前设享堂,堂上设藻井。室门推可开启,拉可关闭,雕琢工细,图案精美,虽为石刻,俨然木制。门柱刻有联文,可认...  相似文献   

6.
庆州地区的统一新罗时代的古墓以双床探,路西里133号墓,忠孝洞古墓群,西岳里石室古坟,政来洞方形墓等石室墓为代表,另外还有火葬墓。  相似文献   

7.
2014年4月,连云港市博物馆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朝阳镇韩李村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宋代长方形单室竖穴石室墓。墓内出土瓷器、铜器、金银器等,较为精美,时代特征明显,为研究宋代石室墓葬形制及连云港宋代葬俗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1987年工2月12日,在资中县城北约3公里处,水南区谷田乡宁国寺村九组农民在岩湾附近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宋代石室墓,并把出土的陶俑、陶罐,铜、铁钱币送到县文管所,第二天,文管所派人前往,并对扰乱墓葬重新进行了清理,现将有关情况简报如下: 该墓位于半山腰上,墓的东、西、北面是耕地,南面是农舍。墓座南向北,为双穴石室墓,墓顶距地表0.2-0.3米。一般用长1.8-1.9、宽0.3-0.5、厚0.2米的条石平铺封顶,墓中间用条石砌一隔梁,分成东、西墓室,两墓室的形制基本一致.其中西墓室残存墓道长0.45米,宽2米,墓室的东、西面均有甬道,上面放有陶俑,后壁阴刻一长方形拱形龛,龛正中阴刻一头戴直脚幞头,身著圆领宽袖长衣,腰束带、坐姿的男石刻像(图一)。两墓室中均不见棺木和尸骨。墓中共出土陶瓷器18件,铜镜1件、铜钱13枚,铁钱3枚,石刻1件。现按东、西墓室分别叙述。 (一) 东墓室陶瓶:1件。圆唇微卷、宜颈、双耳、弧肩、平底。为泥质红陶,陶质较粗,壁较厚,高18.5、口径5.5、最大腹径11、底径6.4厘米。(图二:2)  相似文献   

9.
四川铜梁明张叔珮夫妇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3年,四川省铜梁县土桥乡八村十组农民取石修水渠时,在马郭嘴发现一处明代石室墓。发现后即遭严重破坏。1个月以后,县文化馆得到报告派人前往调查,征集到尚存的墓志及几件铜器。现将有关情况简报如下。这一处石室墓由并排的5座墓葬组合而成,自东向西编号为 M1~M5。各墓形制、大小一致,墓间用厚20厘米的石板相隔,墓向140°。各墓均分前后二室,用厚约15厘米的石板相隔。墓壁以条石砌成。墓顶均以石  相似文献   

10.
魏存成 《东南文化》2016,(4):73-76,127,128
分布于我国境内的众多高句丽墓葬,总体上可分为积石墓和封土石室墓两大类。大型的封土石室墓,不仅规模大,而且室内多绘有壁画。大量的中小型封土石室墓,石室与墓道合成的平面多为刀形和铲形,墓顶结构有平盖顶、叠涩顶和抹角顶不等。连云港地区发现的唐代封土石室墓与此相似,其墓主人,在以往推测为百济移民或新罗移民的同时,高句丽移民也要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1.
随州市何店镇干堰洼宋明墓葬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堰洼宋、明墓位于随州市何店镇巫山村。2002年7~8月,为配合孝襄高速公路建设,在路基范围内发掘清理宋代墓葬2座,明代墓葬4座。随葬品以陶器和瓷器为主,铜器极少。为研究随州地区宋、明时期的政治、经济以及葬俗等方面增加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扬州胡场汉墓群随葬品的分析探讨了汉代的饮食习俗、木刻版画及墓群的主属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此次常州明墓发掘之随葬品如金银首饰、青花瓷器等均为明代之珍品,尤其是其中的紫砂罐,为研究明代紫砂工艺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巩义市食品厂唐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3年11月,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巩义食品厂清理两座唐墓,所出器物较为丰富,且两墓年代十分接近,器物有明显的递承关系,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5.
淮安楚州翔宇花园明清墓葬群是一处大型的古代墓地,墓葬时代早晚不一,墓地中出现了排列有序、长幼关系清楚的明代家族墓。此批墓葬随葬器物丰富精美,时代特征明显,文化因素较为复杂,这对研究明清时期丧葬礼俗及淮安地方历史文化特别是明清时期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在南阳市一中新校址清理古代墓葬448座,其中M195、M256两座墓属续建墓葬,这在南阳汉墓中极为少见。从墓室的砌筑方法看,墓室的筑造到续建墓室的修建时间应相差不远,是一种同穴不同室的合葬墓,这为研究东汉时期的埋葬风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相似文献   

17.
刘尊志 《南方文物》2012,(1):74-79,99
徐州作为两汉重要的诸侯王封国所在地,有较多西汉墓陪葬有陶俑。从总体上看,徐州西汉墓陪葬陶俑经历了萌芽、繁荣和衰落的全面发展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并与社会的发展及葬制、葬俗的演进等密切相关。徐州西汉墓陪葬陶俑还与本地区东汉墓葬及周边地区西汉墓葬的陪葬陶俑存在一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综合反映出相关丧葬内容、物质文化等的时代特点及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8.
《四川文物》2021,(2):15-29
2006年2月至5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武隆区文物管理所对武隆区土坎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26座,除M19为明代墓葬外,其余25座为战国至东汉时期墓葬。其中,东汉中晚期砖室墓2座、石室墓1座,均为带甬道的单室墓,随葬品基本组合为釜、罐、钵以及各类明器,在墓葬形制、器物组合等方面与峡江地区的同时期墓葬基本一致。这次发掘进一步充实了乌江下游东汉时期墓葬资料,凸显了乌江作为古代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廊道作用,对研究渝东南地区汉文化面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邹建平  陈建平 《收藏家》2011,(11):27-36
我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称,玉文化历经8000年而不衰。绵延8000年而不绝的玉文化,先后经历了几个承前启后、不可替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中,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是中国玉器制作和使用的第一个高峰期。作为当时社会中最高、精、尖技术集合体的玉器,不仅成为"事神致福"  相似文献   

20.
纵观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的发展,其规模、结构、雕刻均有由繁至简的发展趋势,对昭穆制的遵循从严格走向了松散。腰坑葬俗是宋元明时期播州境内比较盛行的丧葬习俗,墓志亦是播州杨氏礼制遵循和身份等级体现的一个方面。墓前神道或拜台有自南宋中期的繁复到宋元明之交的简单到明末又归于复杂的发展轨迹,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和墓葬装饰自内向外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