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羊涤生 《华夏地理》2007,(7):108-109
自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来,儒学便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和国家政治的主要依据,它通过代代相传,深入到千家万户,有效地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运行机制,巩固和稳定了中国的农业社会,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抑制和推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因此,以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为标志,已进入工业社会的西方文化与尚处于农业社会阶段的中华文化发生了大规模的正面冲突。  相似文献   

2.
汉初儒学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自先秦初创到汉武帝时期被定为官方统治思想,走过了一段曲折艰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汉代儒生的不懈努力和对儒学的改造融通,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儒学本身道德教化的政治伦理及其积极有为的入世精神。儒学的政治实用性成为其从备受冷落而走向繁荣的主要缘由。  相似文献   

3.
袁伟时 《炎黄春秋》2005,(10):73-74
孔子身后,“儒分为八”,没有统一的儒学;19、20世纪亦不例外。展望儒学未来,应该以儒门各派近200年间在中国的际遇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推进中国的民主化,是五四运动留给我们的精神遗嘱,也是中国知识分子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彭明 《百年潮》2001,(7):16-17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它吸收了人类历史上一切最优秀的成果,包括自然科学的成果,并认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开放的,而不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它要求人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恩格斯说:“马克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国最大的成就和最大的遗留问题之一,似乎首推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有个有趣的现象: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了很多“卖国贼”,政治家也以此互相攻讦,其中虽然有真有假,必须认真分辨;下半叶却难得一见。中国人的道德水准不可能一夜飙升,决定性因素之一是经济。1912—1926年间  相似文献   

7.
"中国向何处去",近来又成为人们议论的题目。70年前以这个问题开篇的《新民主主义论》,又从人们尘封的记忆中被拿出来放进现实的议题。回想70年来的历史,不胜感慨。当年,我们许多人正在青年时期,曾经为这个理论激动,在它的号召下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现在,深感需要重新回顾有关的历史,对它和有关的文献再做一番解读。"新民主主义"的来历新民主主义的内涵,作为共产党的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于中国历史地理学来说 ,2 0世纪是一个最重要的阶段 ,因为尽管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但它出现并形成一门现代的学科却是在这个世纪里。从这一意义上说 ,2 0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就是它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一 学科发展概述中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托名大禹 ,实际上产生于战国后期 ,但对历史地理现象的注意和记录在更早的著作中已可找到例证。成书于公元 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 ,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著作 ,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不限于西汉一朝 ,而是“采获旧闻 ,考迹《诗》…  相似文献   

9.
从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陬邑(今曲阜东南)的孔子故宅改成“庙屋三间”,“置卒守,岁时奉把”祭扫孔子起,中国孔庙历经2600年,由庙屋三间,发展至遍及中国大地并影响东南亚及西方国家的中国独特风格的古建筑群。它的发展历史表明,中国历代王朝,凡是推崇儒家文化的,大多会在祭把孔子或祭孔建筑上做文章。孔庙的发展,推进了以传播儒家文化为中心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在当代社会及21世纪的思想文化领域中,中国孔庙在传播儒学,发展儒家思想方面将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一、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主张,凝聚在辉煌的孔庙建筑群之中。中国孔庙…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曲折的深入发展,是20世纪一个最为重大的现象。本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曾有过席卷全球的磅礴气势,也出现了低迷曲折的艰难坎坷,但不管是它大潮奔涌的辉煌岁月,还是处于低潮的困难时期,其不断发展的运行轨迹,都给20世纪的人类历史留下了深深印痕和久远影响,并显示出自己鲜明的历史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启迪。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1.
译序 本书作者格奥尔格·伊格尔斯(Georg G Iggers,1926—)原籍德国,1951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曾长期在芝加哥大学任教,1978年起任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欧洲思想史荣誉教授,是当今西方知名的思想史家和史学史家,已有专著多种和论文多篇行世;其中的《国际历史研究手册》、《欧洲史学新方向》两书,近年已有中文译本(均系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出版),他的《美国与德国历史学中的兰克形象》一文则早在30多年前即已译为中文(载《历史译丛》,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期)。另外,他的《德国的史  相似文献   

12.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开始了它向整个社会传播、普及的历程,儒学逐渐走出上层社会,开始真正融入到了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推进儒学思想的大众化,儒士们不断努力,终于探索出如兴科举、撰写蒙书、制定族规家礼等有效途径,并在强化主体、注重导向等方面有所建树。由此传统儒学大众化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中东铁路是沙俄侵略我国东北的产物,该路自1903年建成至1952年先后经历了沙俄独家控制、日俄(苏)分段控制、日本独家控制、中苏共管、中国完全收回路权等五个历史阶段,中东铁路命运的变迁也是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侵略势力由盛转衰直至消亡的一个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14.
儒家战争观及其历史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秦儒家对战争的基本态度是把战争置于最高道德原则“仁”的基础之上,因此,先秦儒家的思想里张扬着一种独特的东方伦理主义精神。这一精神滥觞于孔子,经孟子发扬光大,旋由荀子集其大成。其中,在现实政治层面上,儒家战争观分化为孔子所代表的以“礼制”为核心,以及孟子为代表的以“民本”为核心两条不同的支脉。儒家战争思想在传统文化中占有无可辩驳的地位名的影响不仅轰然回响在漫长的历史长廊中,而且至今在文化的深层意识里,我们仍  相似文献   

15.
姬健伟 《神州》2012,(16):190-190
作为历史和文化创造者的人类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历史中。历史对于人类理解自己的过去,理解自己的现在,进而规划自己的未来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离开历史(经验),人类将无法生存。历史(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一个连续体,了解过去可以帮我们找到事件在历史坐标中的位置,从而预测、展望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论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命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原理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但世界历史和当代生活本身仍然可以在唯物史观的理论框架内得到很好的解释。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或最基本原理只有一条,即人类历史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所制约的合乎规律的过程。早期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犯教条主义的毛病,其因盖出于理性时代形成的规律崇拜。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已过去,我年欣逢满八十; 五分之四年月里,国事家事不胜记。 人生岁月终苦短,历史长河只瞬息; 择其要者作纪要,于公于私皆裨益。 我幼读私塾四年,而后入新学,初小二年级,学唱音乐: 二十世纪新中国,皇皇童子军, 喇叭铜鼓声,谁云孺子不知兵。  相似文献   

18.
今天,展开《湖北水利工程示意图》,最夺目的是那些点点繁星般的水库、水电站和像草履虫模样标志的长江、汉江堤防。然而,这些只是大中型水库和电站,至于无法在地图上找到的数以千计的小一、小二型水库和以百万计的塘堰就更不用说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半个多世纪,在以李先念、王任重、张体学为代表的历届中共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湖北大兴  相似文献   

19.
王利红 《史学月刊》2006,99(6):69-76
对人类命运的关注是希罗多德《历史》最突出的主题。这个主题的形成与他所处的时代氛围密切相关。古希腊自然哲学直接启发了希罗多德对命运的思考,史诗和悲剧更进一步促成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同情。希罗多德敏锐地把握到了命运的变化无常,作品着力于人物命运的书写,传达了历史的变易意识。命运对希罗多德而言,既是变化不定、不可把握和预测的,又是命中注定、无从逃脱的,一切生灭变化导致了命运的无常,命运本身就是变化,就是无常,无常是命运的永恒特性。他对命运的思考既充满了哲学的深邃,又力显史家情怀,诗家笔法。这使得他的《历史》历久弥新,吸引着一代代的史家和普通读者。因为命运不拘何时,总是牵动着人心,人类面对的根本问题从未改变。  相似文献   

20.
历史是一面知兴替、明现实、察未来的镜子。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至今已走过了82年的战斗历程。总结党的领导80多年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考察党的领导与中国的历史命运,是实践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正确认识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坚持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坚持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前提 回顾历史,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在近代又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帝国主义的侵华史。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轰开了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