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银禄 《纵横》2014,(6):30-34
一场电影引发的风波 1973年6月11日晚上9点多,江青正在钓鱼台10号楼餐厅吃饭,她打铃叫我,我立即快步进入她的餐厅。她眯缝着眼睛,一边吃饭,一边摇头晃脑地听着她喜欢听的程砚秋的京剧《荒山泪》录音,看到我进去就问道:“现在几点了?”  相似文献   

2.
黄滢 《环球人物》2012,(28):44-45
在山西与内蒙古接壤的古长城脚下,有一片几千亩的绿荫带,犹如塞上江南,与周围荒山形成鲜明对比。给荒山批上绿衣的是一个叫余晓兰的农家女子。过去20年,余晓兰和丈夫用双手栽种了约100万株树木。她本人也因此获得全国"三八绿色奖章"、"三八红旗手"、"全国劳模"等光荣称号,2002年当选为中共十六大代表,2007年当选为十七大代表,这次又当选为十八大代表。  相似文献   

3.
飞毡(彝族)     
相传很早以前,在乌江岸边的荒山野箐里,住着一对从部落头人家里逃跑出来的呷西,男的叫嘎木,女的叫汝古。他俩在半山腰的大树底下,搭起个窝棚,开荒狩猎过日子。后来他们生了个小姑娘,取名叫阿嘎汝玖。阿嘎汝玖从小聪明伶俐,夫妻俩疼爱得象心肝宝贝似的。爹妈一天天衰老,阿嘎汝玖也一天天长大。她长到了五、六岁,还没有  相似文献   

4.
人体极限     
去年12月,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位64岁的女人在冰面上滑倒.她患有关节炎.自己爬不起来.在雪地上躺了几个小时才获救。她的体温降至21摄氏度.心脏也停止了跳动.按说是必死无疑的.但医生救活了她.如今她的身体很健康。  相似文献   

5.
余春玲 《世界》2004,(10):76-76
80多岁的玛利亚是个孤寡老人。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她很有兴致地到临近一家麦当劳餐店用早餐。招待小姐看她岁数大.主动破例走出柜台,安排她坐在靠窗的位置,然后把她要的热咖啡和一个汉堡包端到她的桌上。一股可可香味扑鼻而来.玛利亚心动了,她端起咖啡。毕竟是上了年岁的人了,由于端得太急,她手抖动得厉害,热咖啡泼到她身上.转瞬间漫透薄裙.让她感到了疼痛。这时已经有侍者过来安慰她.问她是否要帮忙。  相似文献   

6.
叔楔 《文史博览》2005,(7):43-45
程砚秋鞠躬尽粹 解放后,面对国内戏曲百花园的万紫千红,程砚秋也不甘人后地要为她增色添彩。1952年10月,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上,程砚秋献出了自己的成名作之一《三击掌》,获得了荣誉奖。1956年,他拍摄完成了《荒山泪》一片,充分表现了他艺术追求的决心和毅力。可惜,这是他最后的一次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7.
程砚秋鞠躬尽瘁解放后,面对国内戏曲百花园的万紫千红,程砚秋也不甘人后地要为她增色添彩。1952年10月,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上,程砚秋献出了自己的成名作之一《三击掌》,获得了荣誉奖。1956年,他拍摄完成了《荒山泪》一片,充分表现了他艺术追求的决心和毅力。可惜,这是他最后的一次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8.
与一位师姐吃饭时听说了一件离奇事:有一南海师姐家里有钱,扣赘丁一个.她男人在她家里可以说是抬不起头的。可是由于父亲的故去,加上当地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她弟弟在分割家产后掌握了主要的财权,而她由于生了一个女儿,最后竟在男方那边抬不起头。为了挽回局面.她准备多生个儿子.想出了假离婚这招:签约离婚.等生了儿子后再复婚,逃避计生政策。  相似文献   

9.
人们也许想不到,被荒山秃岭所包围的兰州,在1000多年前却是水草丰美、生机盎然。千年间,兰州生态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巨变?清代道光时期,兰州人首次开始为荒山植树造林。在近200年的荒山造林史中,兰州沉淀了大量的绿色文化,可惜并不为人所知。兰州的绿色文化是一段被历史湮没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画家张萍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有土家族血统,她于1977年出生于湖南,后随父母到广西定居。 1999年左右,在北京过着艺术青年生活的张萍与男友讨论下一步“去哪里”.当时备选的两个地方是敦煌与西藏。她清楚地记得.在北京路过双榆树街区一个跆拳道馆门口时.她确定了前往拉萨,她说,这是“一个情绪化的决定”。之前.她已经联系好了一件到敦煌修补壁画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1979年春天,在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的偏僻山区里,发生了一起大队干部私自将集体所有的荒山秘密承包给个人的包山事件.这起发生在偏远山区的包山事件,引发了一场全国大讨论,促进了中国荒山开发和林业生产政策的变革,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拉萨的飞鸟     
仓决卓玛正准备外出,她要到墨竹工卡县选择藏雪鸡研究观测点。看到记者来了.热情的仓决卓玛把我们请进她家。噢.在拉萨.我们还没有见过装饰如此独特的藏式居室——仓决卓玛家的小客厅天花板下的墙裙上画满了黑颈鹤、藏雪鸡等野生动物。环顾自己的心爱之物.仓决卓玛颇为自得,也使她在众多人群中自己就“跳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崔薇 《旅游》2007,(2):26-37
从地理上看.犍陀罗是个地域范畴, 她出理在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与喀布尔河交汇处的自沙瓦谷地,她是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门户.外族入侵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的中转站.东西方文明交通的十字路口。塔克西拉是她的首府.也是她有过的最温暖的摇篮: 从文化上看,正是地理上的特殊位置带来了一种如蜂蜜、牛奶和葡萄酒一样的水乳交融,酿成了奇香四溢的甘露,曾诞生了东西方文化联姻混血的犍陀罗艺术。在这条线上旅行.会时时感受到这种文化的混搭与更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多走一步     
她吸引我们的注意好久了。 自从我们来到这所小学.她就成了同学中最为激动也最为特别的一个人:每次只要见到支教的老师,她都会像风一样的跑过来.主动去牵手,询问老师令天上什么课。如果我们上体育课,她一定会在课间赶过来.眼睛不眨地直直注视着我们的卖力吆喝示范。  相似文献   

15.
遇到他那年.她十五六岁.明眸皓齿、艳若桃李。那天.与往日并不甚不同。天高、云淡.草原上遍是野花的清香.少女们长长的毡裙如斑斓的蝴蝶在风中翩翩起舞。那天.她和一群天真烂漫的藏族少女一起为客人表演马上拔竿。鞭策疾驰、裙袂飘飞,在马经过立竿的时候俯身.敏捷的身姿让众人大声叫好.她一气拉拔五竿.精湛的马术让他瞠目结舌.瞬间.这个叫西原的藏族女子便深深嵌入了他的灵魂.至此一辈子也不曾离开过。  相似文献   

16.
高天民 《收藏家》2014,(9):I0007-I0007
看熊广琴的画.都透露着一种淡定与自在.这不仅是她作为女性艺术家所特有的闲适在今天这个浮躁的时代十分可贵的心态。这是一种祛除了功利心之后的那种无挂碍的心境。更是她对自己的目标明确之后的释然。这是一种她的优势在于她慕古而不摹古,求变而不为变而变。她一面从前人和传统中求发展,一面又从自然中找灵感.从而建立起她自己的意义空间。在她的作品中.女性的细腻体现为对事物微妙细微之处的传达,这使她的作品不仅耐看,而且将一个女性心底的温柔和美好的情愫展现无遗。她以这种情怀面对事物.去探寻连接起人与自然的那种互为因果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华夏地理》2007,(11):70-93
在记忆的海洋里,埃利.肖维尔找到了生命的意义。14岁时.她离开卡斯特罗执政的古巴,成了一名饱受惊吓的难民。43岁时,她参与创建了一家慈善机构,以帮助生活困难的儿童.并记载1960年到1962年间没有父母陪伴而前往美国的1.4万名古巴儿童的人生历程。她说:“苦难记忆是同情的来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村落传奇     
《华夏地理》2008,(5):298
2005年.小说家谭恩美(左)为了创作一部歌剧而到地扪村考察.初次造访,她就被这里深深吸引。她说:“来了就忍不住好奇.这里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谭恩美非常乐意借着为本期特刊采访的机会故地重游.访问村民。她入住的旅馆是一位有志于保护村落原貌的香港慈善家兴建的。谭恩美和当地人相谈甚欢.有时在村民们家里,有时则是在村中的集体活动场合.譬如在为新生儿取名的仪式上,会有数百名客人陶醉在传统的对歌活动中。而且她与这个村子的缘分还没完。她说:“它一定会融入我的新小说里.这里有太多美丽的细节。”  相似文献   

19.
这是北京最美的季节。6年前.2004年11月15日凌晨,太阳还没出来.母亲病逝于北京的深秋.最后时刻我一个人守在母亲病床前.握着她的手,看着她的眼眼安祥地闭上,永远不再睁开。父亲和弟妹在前一天晚上被我劝说回家。我们都知道.母亲没有不打招呼猝然离去.她用11年和恒久的渴望与不舍.改写了医生预言的只有8个月的生命期限。  相似文献   

20.
《湖南文史》2011,(12):50-51
汤阿凤今年快50了,是上海棉纺一厂理论队伍中年纪最大的一个成员。可她刻苦学习的干劲.却不比年青人差。毛主席发出“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的号召后,她就坚持每天学习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一年四季.不论节假日或星期天的晚上.人们经常看到她在厂里认真看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