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赵天麟以教育救国为己任,投身办学,精心校务,使北洋大学声名远播。随后,赵天麟将其在北洋办学形成的理念推行到中学基础教育,也获得成功实践。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教育的责任感,赵天麟奋力保存遭到日本侵略者践踏的民族教育,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用生命诠释了爱国。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内容,爱国情感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它体现了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祖国前进的巨大动力。本文以实际的事例阐述了对中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历史教育,使学生树立起爱我中华的社会责任感,把爱国之情升华为一种思想信念和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黄莉 《神州》2020,(4):230-230
爱国情怀是炎黄子孙生生不息的一种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理应具备的良好品质。当前,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培养爱国情怀,是我国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怀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要充分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加强对小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培养其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民族院校开展教师教育,培养、培训少数民族教师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促进少数民族教育、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是民族院校的历史使命;其次,是民族院校推动内涵发展、更好参与高校竞争、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需要;最后,是新时期民族院校实践办学宗旨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曾晓阳 《安徽史学》2018,(4):112-120
普法战争后,为了实现国家军事崛起,收复国土,复兴民族,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在初等学校大力开展军事教育,以培养未来的"公民战士"。教育部携手军方和各民间组织,帮助初等学校开展体育和军事教育。初等学校各门课程也努力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进行拥军爱国思想教育,与体育课共同构建起一个多学科渗透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体系,为法兰西民族在身心上双重实现"民族新生",以及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助力。  相似文献   

6.
非民族地区的民族学校,在日益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其发展趋向边缘化现象十分严重.民族学校要走出边缘化的境地,总体上长远看,要依靠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扎实推进,要靠民族教育政策的充分落实.而每个民族学校在现阶段只有自强自救,强化民族特色,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才是走出生存发展困境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7.
罗伟华 《神州》2011,(8X):245-245
爱国主义教育历来都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它也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体育教师在课中也应植入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陶冶他们的爱国情操,使他们成为一个个真正爱国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8.
汤兆云 《民国档案》2006,3(1):117-122
为使海外华侨教育能得到有效监控,民国政府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了晚清侨教视导制度。虽然由于政局动荡、经费不足及管理体制上的分歧,这一制度未能彻底贯彻落实,但它对于华侨教育与国内教育的统一、海外侨教的发展及华侨民族觉悟和爱国情感的维系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夏雪 《神州》2013,(8):35-35
尹奉吉生平简介——尹奉吉,本名禹仪,号梅轩,别号奉吉,韩国独立运动家,被称为反日义士。尹奉吉1908年6月出生于忠清南道的礼山,1919年,11岁的尹奉吉亲身经历了韩国人争取民族独立的"三一"运动及其之后的血腥镇压。1925年,尹奉吉在家乡办学,进行农民教育及启蒙运动。1930年,他离开家乡到了中国,经过东北、青岛,于1931年辗转到达上海,认识了当时在上海组成韩国临时流亡政府的金九。1932年4月26日,尹奉吉加入"韩国人爱国团",并且接受金九的委派,进行刺杀日本  相似文献   

10.
晚清民国时期的教学改革,是在国家民族生存危亡的背景下实行的一次教育革新。它以儿童亲近的乡土内容为主,以激发学生的爱乡爱国思想为要义,内容涉及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物产气候、实业状况等,开启了我国近代乡土教学的新模式。此外,教学内容还涉及了国外军事、经济入侵后,对当地民众生活及工商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在宣扬爱乡爱国思想的同时,激发儿童的生存竞争、实业兴国意识。  相似文献   

11.
史凌芳 《旅游纵览》2012,(3):134+136
爱国传统教育是我党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爱国教育的改革创新,要重在建设,重在释疑解扣,重在区分层次,重在因人施教,才能使爱国传统教育不断深入下去,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抗战军兴,上海的大夏大学迁到贵阳办学,吴泽霖、陈国钧等多名学者对贵州少数民族社会生活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整合贵州抗战力量,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教育发展以及地区平衡发展,开创了贵州民族文化研究的先河,在调查方法、文献资料及民族认知方面为学界留下了一笔珍贵的遗产,体现出了“学以致用”的学术旨趣和担当。  相似文献   

13.
梁志文  高晗  张佳慧 《旅游纵览》2022,(23):110-112
红色旅游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发展迅猛,特别是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红色旅游更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红色旅游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和民心工程,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人民的爱国情感教育、传统革命教育,特别是针对青少年这一群体,更需要培养其爱国情感、民族精神。辽宁省大连市的红色旅游发展以旅顺口区为主、其他区域为辅,本文将分析大连市的红色旅游开发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丝路文化加强爱国教育朱秀珍在商品经济大潮和新的国际形势下,利用民族历史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摆在整个中华民族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每个中华民族教育工作者的一项紧迫任务。因为它关系到祖国的千秋伟业,所以,这个问题应引起全社会及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刘维菱 《南方文物》2002,(2):119-123
从1937年至1949年,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时期。期间爱国的艺工作在民族存亡的殊死战争中,在反对美蒋统治的爱国民主运动中,深入农村与城市,以戏剧为战斗的武器,激发群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鼓舞了士气,直至全国解放。在动荡的时局中,爱国艺工作对平剧(即京剧)进行了改良,留下了开拓的脚印。江西的平剧改良以南昌和赣县开展最好,本主要论述这两地的平剧改良。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的国学教育及价值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贤君 《民国档案》2006,1(1):99-104
民国时期国学教育运动在内忧外患中形成,表征着教育界、学术界的深刻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拯救中国文化,他们通过成立国学教育机构、开展国学研究、中学教育渗透国学、中小学读经等方式推进国学教育。他们爱国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热情应予肯定。国学教育运动推进了国学的研究,培养了众多国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才,有助于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正值转型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爱国道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回族也毫不例外的加入了这场爱国救亡运动中,一些先进的回族知识分子如36位留东学子开始对国家的命运和本民族的命运进行反思,为了振兴民族,富强祖国,他们纷纷组织成立了一系列的进步团体并创办了具有进步思想的刊物。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正值转型时期,一些仁人志士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爱国道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回族也毫不例外的加入了这场爱国救亡运动中,一些先进的回族知识分子如36位留东学子开始对国家的命运和本民族的命运进行反思,为了振兴民族,富强祖国,他们纷纷组织成立了一系列的进步团体并创办了具有进步思想的刊物。  相似文献   

19.
父亲毛国琦是贵州教育界的知名人士,教育家,他和母亲刘毓芳长期在贵州从事外语教学教育工作,对贵州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外语教育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们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教育事业,对国家、人民和学生充满了爱,乐观面对人生,屡受挫折而百折不挠。他们的一生是爱国知识分子为国家和民族辛勤奋斗的一生。在父亲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写出这篇文章,回忆父母平凡而并不平淡的一生,倾诉我们对他们深切的怀念,寄托我们绵绵的哀思。  相似文献   

20.
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学科教师应认真研究并挖掘所教科目知识潜在的德育内容,再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制订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和德育计划,将具体要求落实到知识传授之中。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变为学生的爱国思想、变为学生的爱国情感、变为学生的爱国行动,以至于变为学生矢志不移终生难忘的爱国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