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引言"有了文学翻译就会有文学翻译批评,这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事。"翻译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前人在丰富的翻译实践基础上不断摸索探究,为后来者提供了大量极具借鉴价值的翻译理论。如今,翻译已经不再是一门被边缘化的学科,对它的研究越来越趋于成熟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方面要求成熟的翻译理论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翻译呼唤批评"。近年来,随着翻译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越来越期盼借助于翻译批评来促使文学翻译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实践民俗学"试图在日常生活中还原民众作为自由人的先验条件,把民俗学关注的重心转向民俗行为背后的实践理性的目的条件。这一观念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民俗学的学术自觉性,然而,它对启蒙理性的应用,对国际民俗学"实践论"转向的判断,对民俗学经验主义学术传统的评述还需要更加深入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张尔田作为民国初期"传统派"史家代表之一,与当时史学研究中的"新史学"派存在着分歧,在本中,张尔田主要从考据学与疑古思潮这两个方面进行批评,尽管他游离于史学发展主潮之外,史学观念未免保守,但他对新史学的弊端与批评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相似文献   

4.
唱法批评,例如"土洋唱法之争""三种唱法之争""原生态唱法之争""跨界唱法之争"等唱法批评,作为一种学术思潮,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60多年的争论可谓是轰轰烈烈,时至今日仍势头不减。由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唱法批评的侧重点,不同的评论家、歌唱家对其理解不尽相同,所以对其中的诸多观点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和分歧,导致"唱法批评"在批评实践中的多样性。本文通过对唱法批评文献的简要梳理,反思唱法批评现象,审视唱法与唱法批评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与中国声乐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唱法批评影响着唱法又促进着唱法,唱法反过来又丰富着唱法批评,二者协力,推动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1978年9月25日,广东惠州地区检察分院麦子灿,给时任省委第二书记的习仲勋写了一封批评信,措词用语之尖锐、尖刻,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信的开头就充满火药味:"我同你不熟悉,也未见过面,只听过你讲话的传达,只见过你的指示发表在报纸上。  相似文献   

6.
李丽丹 《民俗研究》2016,(6):97-105
"ATU 510A灰姑娘"型故事百余年的故事研究史呈现出民间故事研究的方法变迁:中外民间故事类型的索引编纂确定了故事类型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存在;类型中稳定的"继母虐待""以鞋试婚""生母变牛"等母题是文化人类学、精神分析学的分析重点;新马克思主义者扩大故事文本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展开童话中的阶级斗争图景;女性主义研究揭示出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男权中心主义实质与长期处在男权压制下的灰姑娘在当代语境中逐渐形成顺从与抗争并存的局面。一个故事个案在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的层累,对民间故事的互文性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1957年,我从武汉大学历史系毕业以后,被统一分配到中南民族学院历史系工作。1958年初,即与学院一百多名教职工,下放到湖北省潜江县周矶国营机械化农场劳动锻炼。当年普及全国的"三面红旗"运动,对我们也有波及。有两件事印象较深。  相似文献   

8.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爸爸妈妈带我去博物馆看"外星人"。今天来参观的人真多呀!都是爸爸妈妈带着孩子来的。我们买好票随着人流走进"外星人"的世界。"外星人"的世界真有趣呀!有各种奇形怪状的"外星人",有样子恐怖的恐龙,还有关于宇宙的小知识……胆大的男孩坐在霸王龙的背上神气地在人群  相似文献   

9.
“看”电影     
朱七七 《世界》2008,(6):170-171
我们习惯于抬头望着大荧幕在黑暗中解读电影,也许现在是时候坐下来在灯下静静的阅读,换一种方式看电影。  相似文献   

10.
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所具有的一道独特风景。一个简易书架,几条长板凳,琳琅满目的小人书。无论大人、小孩,他们或坐、或蹲,一起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一分钱就可以看一本小人书,一分  相似文献   

11.
正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在革命实践活动中逐渐确立、坚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新作风,是毛泽东的独特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之一。一、"从血的教训中纠正过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中国共产党从此建立和发展起来。但是,处于幼年阶段的党对于敌情和任务估计不够准确,脱离实际,机械地搬用外国经验,加之共产国际的因素,党的路线发生了  相似文献   

12.
柯林武德高度评价了基督教下的中世纪史学 ,但对其末世论给予了激烈批评。柯林武德的批评在理解大前提下并非无误 ,他要求内在于历史中理解过去 ,但又在现在基点上去理解过去 ,未来尚未实存则无法思想 ,由之反对末世论史学。末世论史学已经在近代影响了历史学的发展 ,而“未来”存在于历史中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历史撰述需要关注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相似文献   

13.
音乐批评的“空间”与社会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雷钧 《世界》2006,(4):40-42
一上海的《大剧院之友》接连几期发表了关于乐评界“荒漠化”的评论文章,读后为之击节叫好。原以为,对音乐批评“荒漠化”现状胸闷气短的, 仅仅是少数人,现在看来,整个乐评界都在为患“哮喘”病而心生悲哀。对此,我曾经在北京的《世界》月  相似文献   

14.
严珺 《神州》2011,(28):26-30
"畅销书"(Bestseller)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指的是在一个时代,或者说某一个时间段,非常受欢迎的书。畅销书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符合大众的阅读口味,它也许不是名著,也许不一定是水平多高的书,关键要看它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5.
章学诚论学,有一句名言:“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尚考索之功,天下之学术,不能不具此二途。”①章学诚强调“考索之功”,虽有其“乾嘉语境”,但此说对于开拓史学批评研究的新局面,仍不无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魏玛共和国(1918—1933)是在一战战败所引起的革命中走上它动荡不安、充满斗争的生涯的。威廉帝国传统君主专制统治的崩溃,既破坏了德意志现代化独立发展的条件,又带来了现代化不加抑制的粗暴发展。这是一个民主、自由的时代,一个极易接受外来影响、并不断走...  相似文献   

17.
刘晨 《清史研究》2013,(1):138-141
世传洪宣娇为洪秀全胞妹、萧朝贵之妻。但在浩如烟海的太平天国史料中并未见有洪宣娇留下的任何痕迹。经众多学者研究证实,"洪宣娇"原型实系《天兄圣旨》中的黄权政之女"杨宣娇"。①但是,杨宣娇扑朔迷离的一生,至今尚有许多问题未能解决。一、"天父第六女"曾在天京生活过的谢介鹤在《金陵癸甲纪事略》中写有一则关于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天上"的兄弟排序:"耶稣为天父之第一子,天贼为第二子,南贼为第三子,东贼为第四  相似文献   

18.
19.
剑川石宝山第八号窟是一个直白而又十分神秘的化符号,为破译这一化符号,专家学写了不少章,提出了许多精当的见解。笔不揣粗陋进行再释,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在距离天水麦积山石窟约100公里的武山县拉梢寺摩崖造像中,燃灯佛右侧有一尊只留下头部和胸部残迹的菩萨像。她美而不媚,近人而不俗,历经近千年的风霜,彩绘褪去但面部泥塑仍然给人以鲜嫩温润之感。佛像头饰简朴,精美的植物纹花束,紧贴额心上部有一突起的尖瓣,极富生机。围绕着垂肩两耳的,几乎分辨不出是头发,还是花束,浑然一体地把面部衬托得那样自然和谐。清秀的脸庞上一双动人的眼睛,配以细柳式的双眉,那神含于内,光不浮流,凝视远方的视线,将人引入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该窟创建年代同麦积山165窟年代相近,这尊头像淋漓尽致地再现了这位没有留下名字的佛教艺术大师高超的艺术造诣———菩萨仿佛由佛国姗姗来到人间,俨然现实生活中的东方美女。她以外形和内心美的统一,用温婉神秘的微笑表示着生命本身及佛家普度众生的喜悦。另外,头像的阴柔之美,使观者完全融化在缠绵悱恻的境界之中。现在我们已无法知晓这位艺术大师当时的构思,只能从艺术形象的本身感觉到他仿佛在创作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泄露了隐藏在心底的秘密。塑像面部线条立体的凹凸面所形成的一种吞吞吐吐的美和意境,使我想到顾恺之在意象如梦的《洛神赋》中展现的那个空灵悲幻的爱情世界和精神历程。在这躯头像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