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传统的天文分野是基于"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宇宙生成论而构建出来的一套天地对应学说,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政治文化和思想文化内容,值得我们从思想史及观念史的层面去加以考察。本文着眼于中国传统天下观的视角,对历代分野说体现出来的世界图景及其与国家政治版图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出分野学说"分野止系中国"的文化地理观念,以及象征国家疆域主权、宣示中国与周边藩国政治臣属关系的政治功能。这些思想文化与政治文化特征所折射出来的就是充满华夏中心主义意识的中国传统天下观,自宋代以后,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开始对这种狭隘的世界观提出质疑和批判,从而构成了晚清以后中国传统天下观崩溃的一个远源。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农村聚落营造思想浅析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金涛  张小林  金飚 《人文地理》2002,17(5):45-48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农村聚落营造思想的探索,旨在引发对现代村镇建设活动的思索。文章首先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了传统农村聚落建造的相关特征表现:顺应自然的村落用地选址;注重整体架构以传达传统文化意蕴的古村落空间组织;富于变化而形式多样的街巷广场;因地制宜而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传统农耕社会"天人合一"的环境观的内涵,及其体现在农村聚落规划设计中的基本思想,即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生态观、与传统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形态观、寄托民众关怀生命之情感的情态观、和表达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意态观。  相似文献   

3.
刘保刚 《史学月刊》2022,(4):92-102
天下观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天下观如何形成?内在理念是什么?对中国自身有何影响?作为中国文化的辩白者,钱穆先生对此有系统的阐述。钱穆认为中国天下观不是地理、政治、文化等意义上的中国中心观。中国天下观是一种心胸,一种道义,它以人文关怀为本。它追求的是人与人相处的大通之道,而不是消灭差异的大同标准。中国人所说的大同是大处同,而非处处同。由人总是人,人性善这个大同,求人与人能够心灵、情感相通。中国天下观是由中国的地理环境,以及中国历史发展过程所造成。中国天下观对中国疆域、民族、文化的形成都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傅斯年以进化观看待中、西方社会文化的演进,认为中、西文化虽遵循类似的进化轨迹,但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中国文化起源问题上,傅斯年由进化观促成的民族视角,提出了多元起源论主张,突破了传统史学中的中国文化同源论。他以汉民族的变迁为标准所做的中国历史分期,突破了旧史家依朝代的分界而做的自然分期,冲击了以王朝为中心的传统史学观念。傅斯年在自然科学观念影响下形成的以"史学即史料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主义历史知识观,强调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引导史语所治学的科学取向以及推动中国史学沿着科学实证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是傅斯年在现代性观念影响下形成的史学思想的主要表现及意义,其局限主要在于他因将历史学自然科学化的强烈意愿,忽略了历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差异及历史认识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5.
史学精粹     
<正>王晴佳、胡萧白:《中国史学的元叙述:以"文化中国"说考察正统论之意涵》(《江海学刊》2017年第1期)杜维明教授在1991年提出"文化中国说"。这一学说和其他当代新儒家的理论,与宋代士人的"中国"观有不少可比之处。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在汉朝灭亡之后,如何定义"中国"及其延续和变化。魏晋时期中国史学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史学中最常见的两种历史研究方式是科学实证与文化阐释,前者旨在建立历史事实之真或寻求历史演变之理,后者则以探寻历史之意义或彰显切实之史识为目标,此二者可谓中国新史学之"双轨"。中国新史学正是沿此"双轨"向前发展的。从新史学之"双轨"着眼,并依据"新异性的标准",中国新史学界应有"八大家",他们分别是: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胡适、顾颉刚、傅斯年、郭沫若和钱穆。科学实证与文化阐释,这两种不同的历史研究取径,展示了中国新史学研究的多元面相,二者之间是相互融通的,并无根本性的冲突与对垒,其在治史观念与方法上亦可做到相互补益,相得益彰。许冠三在《新史学九十年》中因陷入"科学"迷思的褊狭"新史学观",以科学实证拒斥文化阐释,故而未能将钱穆基于"文化"视角来研究历史的文化史学视为新史学。钱穆的新史学特质主要表现为:在继承中国传统史学遗产之基础上,注重历史研究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以文化为本位,以阐释为取径,其典型表现是"以士释史";以中国为立场,注重探寻本国历史文化之意义,探求与本国历史文化相符合之史识,强调历史学的经世致用功能。钱穆的新史学观与后现代主义在批判科学主义历史学、反对文化一元论和西方中心主义历史观等方面多有契合之处,但其以"于客观中求实证"为基础的历史认识论与走向历史虚无主义的后现代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攀登》2016,(5)
佛教的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丝路"是中国通过海洋对和合文化精神的践行。和谐与圆融是中国佛教和合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国佛教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双重特质,尤其是与东南亚与南亚等地区密切的关系,使得佛教在"海上丝路"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佛教固有的"缘起""中观"、"空观""涅槃"的教义理念是佛教和合文化坚实的理论基础,佛教所体现的"慈悲""平等""和谐与和平"既是佛教和合精神的流露,又是对"和合文化"的具体践行。佛教在古代"海上丝路"上的传播,为当今"海上丝路"和平发展,奠定了历史上的"佛缘"基础。中国佛教和合文化对推动"海上丝路"和平与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蔺茜 《神州》2011,(17):135
中国美术观的构建是需要从文化战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美术理论的探究和实践进行整体构筑,并且对中国的美术史进行深刻的总结和分析,形成一种民族文化认同感之后,才能真正建立中国的美术观。而如何形成在一种民族文化认同感呢?这就需要一种自省与自觉的态度。其对自身文化有自信感、归属感,能够以一种自觉的心态去建筑时,中国美术观的建构就有了良好的基础。笔者从自省与自觉的角度,论述如何构建中国美术观。  相似文献   

9.
王蔺茜 《神州》2011,(8):135-135
中国美术观的构建是需要从文化战略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美术理论的探究和实践进行整体构筑,并且对中国的美术史进行深刻的总结和分析,形成一种民族文化认同感之后。才能真正建立中国的美术观。而如何形成在一种民族文化认同感呢?这就需要一种自省与自觉的态度。其对自身文化有自信感、归属感,能够以一种自觉的心态去建筑时,中国美术观的建构就有了良好的基础。笔者从自省与自觉的角度,论述如何构建中国美术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设计有规可定有据可查,无论《易经》还是河图洛书,最大阳数"九"与居数列之中位的数"五"组合在一起,尊贵且平衡,可谓天人合一的最高级别,也是传统文化中政治理想的数字表达。数字认知是人类的先天本能,数字观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远古先民一切有规划的活动均离不开蕴含数字观的设计之理。从流传久远的九五之尊概念出发,立足数字与数字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理想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服务于现代创新创意设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云南横断山区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横断山区是我国自然环境、生物、民族社会、文化、经济最为复杂多样的区域。多样性是国家和民族的财富。人类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多样性。自然生物多样性和民族社会文化多样性各具特色。横断山区的多样性要采取开发性保护和保护性的开发。在民族地区要开发民族文化力,建立既能固守文化传统,又能适应现代化道路的民族文化发展模式。通过民族文化力来协调人与地的关系。保证横断山区多样性永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人地关系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曦 《人文地理》2002,17(4):71-74
地理环境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影响作用表现为对文化发展历程的影响、对文化发展速度的影响、对文化特征的影响、对文化格局的影响、对中华文明早期发生发展的影响等5个方面,中国新石器时代先民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与改造体现在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采集渔猎经济的存在、家畜饲养业的发展、对居住地的选择、因地制宜的居宅建筑、生产生活用具的制造、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干预等7个方面。新石器时代的人地关系具有人对地依赖性强、地对人制约严格、相互作用极为直接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姚亦锋 《人文地理》2002,17(4):12-15
自然地理环境早先与现代都对人文传统的景观有很大影响。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发源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选择,进而以顺乎自然的设计指导思想求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标准,更有人与自然相与融洽的审美理想。西方古典园林中人造的几何规则景观超越于一切自然。在现代中国盲目模仿西方城市摩天大楼景观的时候,现代西方城市规划学者正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精髓和古代文化遗产,为塑造现代人居环境的自然协调寻找新的灵感启迪。  相似文献   

14.
姜红 《安徽史学》2007,12(1):106-109,60
胡适倡导的以白话代替文言的语言变革最终导致了新文学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发生,胡适进行的语言研究和他对语言研究方法的探索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对胡适的语言观进行考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语言的性质、语言的变革、语言的研究等三个方面对胡适的基本语言观进行全面考察和重新审视,并通过对其语言观的考察来重新解读他的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理论,重新评价他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5.
新经济地理学一向被认为是实证主义的,荷兰经济哲学家证明新经济地理学与实在论哲学兼容,地理学家塞耶依据地理学批判实在论对新经济地理学进行了再批判。以上述争议为基础,本文对塞耶地理学批判实在论范畴提出质疑,认为地理学批判实在论偏离了其哲学先驱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以巴斯卡批判实在论为依据,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生成机制角度揭示了真实的聚集规律,体现出批判实在论特征。  相似文献   

16.
A paper devoted to nature reserve size in the USSR, and more specifically to whether the areas of such reserves are adequate in particular natural zones and for particular species, determines that too many zapovedniki presently are too small to carry out their intended functions properly. In fact, until quite recently, in spite of a dramatic expansion of the total area and number of nature reserves, average reserve size has decreased. A trend toward decreasing reserve size and increasing per hectare maintenance expenditures can be noted as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 of particular natural zones increases (translated by Jay K. Mitchell, PlanEcon, Inc., Washington, DC 20005).  相似文献   

17.
殷都安阳兴衰的地理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书灿 《人文地理》2006,21(5):70-73,60
殷都安阳的兴起和发展与安阳一带相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农业、交通、人口、历史文化基础等地理因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商晚期以后,安阳的衰落与安阳一带的自然环境趋于恶化,政治中心转移,经济衰退及军事防守方面的缺陷和漕运不便等地理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The articles in this section aim at critical reappraisal of space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materiality of human action which is underpinned by a special focus on its dealings with nature. Space is primarily viewed by others than geographers and/or from outside Scandinavian and Anglo‐American research. The role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as well as using the possibilities of ecosemiotics grown out of the Tartu–Moscow school, is highlighted in an attempt to enliven discussions of lived space and human relationships with nature.  相似文献   

19.
美国绿色空间理论、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绿色开敞空间概念,研究了美国城市公园系统、区域整体、绿道、自然风景、景观生态规划、大地景观、纽约城乡规划设想等重要理论,概述了其绿色空间发展历程,分析了美国自然风景园、公园运动、国家公园、开放空间规划、绿道等实践。最后,从自然风景名胜区体系、绿色空间区域生态化、绿色空间自然化、绿道网络化、园林创新、绿色开放系统等方面探讨了美国绿色空间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重要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孔翔  陈丹 《人文地理》2016,31(4):26-32
我国的城郊开发区普遍缺乏地方特色,在招商引资中易陷入低水平恶性竞争的困境,急需通过增强地方性来促进开发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基于空间生产的相关理论和对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地调研,本文初步探讨了城郊开发区建设对东道区域地方性消解的机理。研究表明,城郊开发区建设主要是资本主导下的空间生产过程,主要生产可复制、可交换的同质空间,因而会消解东道区域的地方性,这在调研中突出表现为当地居民对新的空间缺乏深厚的认同和依恋。为此,有必要尊重当地人的发展需求,更好保护东道区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从而把开发区塑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宜业宜居"空间,以增强开发区的特色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