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坦桑尼亚因当地部落居民马赛人反对外来旅游企业与旅游者入侵他们的土地而受到国际关注。这个曾经生活在东非大草原上的"世袭贵族",其传统的生活方式面临着极大改变。草原上的世袭贵族人口仅有100余万的马赛人,生活在非洲东部两个国家的交界处:坦桑尼亚北部的大面积区域,以及肯尼亚南部的小范围领土。在这块广袤的地域上,有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保护区、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2.
一位曾在肯尼亚支教的朋友,讲起那段日子,提到斑马就两眼放光,“斑马屁股实在太好看了,简直百看不厌!”到底好看到什么程度呢?八九月,正是动物大迁徙的进行时,100万头角马、15万头斑马和35万头瞪羚,从散居南部的塞伦盖蒂草原开始,奔向水源和青草充足的马赛马拉。  相似文献   

3.
张晓航 《旅游》2000,(2):26-27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我终干与几位朋友一起,在大年前夕登上了飞往非洲大陆的客机开始了为期二十天的肯尼亚.乌干达和埃及三国之行。世界野生动物的天堂—肯尼亚抵达肯尼亚的第二天我们在当地旅行社的安排了驱车[小时来到了安波西亚国家公园(即野生动物保护区)。安波西里国家公园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南部与坦桑尼亚交界游客们来这里主要是观赏非洲第一峰一乞力马扎罗山。当我们的车辆驶近山脚下时已进入黄昏。整个草原在落日余辉的映衬下一片金黄。成群结队的角马、野象、斑马、羚羊散落在远处的山坡上,据耍打闹;小路旁的野猪排排一群…  相似文献   

4.
编辑手记     
《山茶》2010,(11):62-62
我在日出时惊醒,塞伦盖蒂平原上的这一天.与宁谧的前夜判若两地。之前曾如此寂静、空旷的大地被成千上万头牛羚填满。它们一路追随落雨.寻觅水草,但看上去并不怎么像一场有组织的迁徙。  相似文献   

5.
《世界遗产》2014,(6):122-127
网上热传的一个说法:不怕游客纷涌,想走马观花,就去肯尼亚;真心热爱自然和生态,想看野生动物,玩高端摄影,那就去坦桑尼亚。《世界遗产》杂志5月初结束的坦桑尼亚狂野非洲摄影之旅,让坦桑尼亚见到了中国摄影人的执着和激情,也让中国摄影人收获了这片承载着世界遗产的古老大陆和香岛的精彩瞬间。  相似文献   

6.
走入坦桑尼亚,宛如经历一次寻梦之旅。坦桑尼亚不仅有着与肯尼亚等邻国相媲美的狂野自然风光和珍稀野生动物,更有其他许多国家望尘莫及的古人类遗址和历史遗迹。几百万年来,在峡谷、在火山、在海岛,坦桑尼亚的古人不仅适应了迥然不同的环境,而且在各种环境中创造出可以长久休养生息的伊甸园。坦桑尼亚,就是人类永恒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7.
正把野性和不羁装进镜头网上热传的一个说法:不怕游客纷涌,想走马观花,就去肯尼亚;真心热爱自然和生态,想看野生动物,玩高端摄影,那就去坦桑尼亚。《世界遗产》杂志5月初结束的坦桑尼亚狂野非洲摄影之旅,让坦桑尼亚见到了中国摄影人的执着和激情,也让中国摄影人收  相似文献   

8.
《风景名胜》2011,(10):27-27
近日,大批候鸟飞抵地处东北亚一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秦皇岛市沿海湿地,形成万鸟临海的场景。据介绍,每年约有400多种、上千万只候鸟南北迁徙经过这里,还有种类数量可观的夏候鸟和留鸟在本地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9.
华夏视野     
粉红瘟疫肯尼亚的纳库鲁湖沿岸素以小火烈鸟的大举群集而著称,然而去年夏天,这里却散布着成千上万具淡粉色的鸟骸。火烈鸟偶然成群死亡属自然现象。但本世纪以来,关于这种鸟类大规模反常死亡的报道越来越多。1990年代,在大裂谷湖带栖息的火烈乌发生过类似事件。去年夏季,纳库鲁湖一带估计有4万只火烈鸟死亡;2004年,坦桑尼亚的马尼亚拉湖的火烈鸟死亡数超过了1.5万只。科学家正在进行调查,认为死因可能是蓝藻毒素、禽霍乱、结核病、人造污染物。去年秋季,顶尖火烈乌专家齐聚内罗毕,讨论保护火烈鸟的办法。由于火烈鸟夜间在各湖泊之间飞行迁移,故而难以计数。英国野禽与湿地基金会的物种保护负责人巴兹·休斯正在协助起草一份行动计划,以保护火烈鸟栖息地。  相似文献   

10.
传说在18世纪,一群黑人为了寻找肥美的草原,赶着牛羊从埃塞俄比亚南下,进入了坦桑尼亚北部和肯尼亚南部的草原地带,经过200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今日的马赛族。如今,这个约50万-100万人口的民族,依旧保持着游牧的传统。身材高挑的马赛人,喜欢身着以红色为基调、色彩艳丽的服装,在绿色的大草  相似文献   

11.
《世界遗产》2013,(6):114-115
坦桑尼亚毫无疑问是地球上野生动物的伊甸园,全国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被开辟为自然保护区,是400万只大型野生动物的理想栖息地。万籁生态酒店度假村(坦桑尼亚)投资有限公司坐落于坦桑尼亚,旗下五家酒店分别位于四个不同的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内,为游客提供了高档而不奢华、野性而不失文艺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12.
彭龄 《世界》2005,(5):44-47
有着“地球伤疤”之称的东非大裂谷,北起约旦河、死海,向南沿红海进入埃塞俄比亚,继而经肯尼亚、坦桑尼亚,直到莫桑比克印度洋沿岸,总长6400公里。  相似文献   

13.
郎晓光 《旅游纵览》2009,(10):70-75
<正>选择雨季刚刚结束去肯尼亚,可以亲眼目睹野生动物的大部队迁徙。去之前,郎晓光一定是做了大量准备,不然不会捕捉到这么多令人震撼的镜头。地处东非的肯尼亚,草  相似文献   

14.
黑斑羚是撒哈拉以南最常见的羚羊之一,据说数量可达200万只之巨.每次我进入国家公园,几乎各个角落,都能见到大群大群的黑斑羚,以致产生了审美疲劳.但有一样,我是百看不厌,那就是它的跳跃.黑斑羚跳跃的姿势优雅灵动,白色的小尾巴直立起来,脖子伸得老长,四蹄散开,头和屁股尽量朝上,身体几乎形成了一个弧形,轻松一跃,可达3米高、5米远.由于其令人销魂的跳跃,黑斑羚也被称为“飞羚”,意为跳起来如草上飞. 黑斑羚是领地性群居动物,常常一只雄黑斑羚带领数十甚至上百只雌黑斑羚一起生活.通常,雄黑斑羚在水草丰足的地方建立自己的领地,吸引雌黑斑羚前来觅食.当雌羚羊群进入了领地,雄羚羊会热情地招呼对方,表达爱慕之情,时刻不离,伺机与发情的雌羚交配,产下自己的后代.雄黑斑羚对于同性竞争者非常排斥.如果其他雄羚擅闯领地,双方会大打出手,用尖锐的犄角猛烈地顶撞.这种打斗虽然激烈,但一般并不致命.失败的一方,会暂时退却,躲到别处韬光养晦,以图有朝一日东山再起.雄羚羊也会将自己的雄性后代赶出群体,让他们自谋生路.同时,它也会扎紧篱笆,防止雌羚偷偷离开领地,与别的雄羚私奔.  相似文献   

15.
《华夏地理》2006,(11):70-77
每年,世界上都会有几十亿只候鸟共同创造自然界最壮观的景象.3~5月份它们从越冬地起飞,飞越数千里,抵达繁殖地;9~11月份,又从繁殖地起飞,返回越冬地.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候鸟迁徙路径有三条,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每年3~11月间,难以计数的候鸟会从澳大利亚、新西兰起飞,途经中国、日本、朝鲜等国家的沿海地区和岛屿,最北抵达阿拉斯加、西伯利亚的北极苔原;然后在秋季到来的时候,飞回南方越冬.这条迁徙路线上的主要旅行者是水鸟,数量共有上千万只.  相似文献   

16.
在青海境内,鹅喉羚只在柴达木盆地有分布。青海人把羚羊类的动物都叫黄羊。鹅喉羚外形与其他黄羊十分相似,但仔细观察,尾巴比其他羚羊长,脖子比其他羚羊粗,所以鹅喉羚又叫长尾黄羊、粗脖黄羊。雄羚在发情期喉部特别肥大,像鹅的喉部,故在动物分类上的学名就叫鹅喉羚。鹅喉羚的体形比其他羚羊小,体长约1米,肩高0.6米,成年的体重可达25公斤以上。雄羚角较长,微向后弯,角尖朝内,角上有显著的环状横棱,那些横棱标志着羚羊的年龄,环的数目随年龄而增加,最终定格  相似文献   

17.
非洲有着现今地球上为数不多的野生动物栖居地;而肯尼亚,正是世人感受非洲野性呼唤的最佳去处。是的,这个神奇的国家是无数动物的生息乐土,全年都呈现着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尤其是每年的7-9月,马赛马拉平原上上演的大迁徙更是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团体秀”。除了马赛马拉,肯尼亚东南部的Tsavo国家公园更广袤,它是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的14倍之大,是肯尼亚红象的家园。此外,肯尼亚还有多达44个不同部族,其中最著名而神秘的马赛族,也是肯尼亚之行不可忽视的看点。  相似文献   

18.
中华对角羚(又名普氏原羚),是一种比大熊猫还稀少,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级的动物,全球现存不足300只,仅生活于青海湖周边地区。从1997年开始,摄影家葛玉修把手中的镜头对准了这一濒危物种,他冒着严寒,在海拔3300多米的高原地区坚持拍摄,他与寒冷、饥饿、孤寂相伴,与狼群擦肩而过,用图片把中华对角羚的生存状况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唤起了人们对中华对角羚的关注和保护之情。本刊特刊发葛玉修先生的这篇文章,让我们随着葛先生的讲述,一起到西海之畔,去认识中华对角羚这一大自然的精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冬日渐冷.候鸟早已迁徙到有阳光的更温暖的地方。在“冻手冻脚”的冬天里,阴沉的天空和寒冷的气候俨然成了每日的主题,连心情也总是无法明朗。于是,开始想念春天里的明媚阳光,幻想自己可以变身为一只候鸟,飞向温暖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华夏地理》2006,(11):10
每年数以十亿计的候鸟在全球迁徙,它们的移动是地球上最壮观最神奇的自然景象之一.时候一到,它们鼓动翅膀,奋力远方,考验体能的极限,向可达数万公里外的目的地前进.年复一年,义无反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