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弓 《黑龙江史志》2012,(12):33-36
<正>4.辽代的冰雪丝绸之路4.1五国鹰路——海东路距今1000多年前的辽王朝初期,在唐黑水路和辽契丹道的基础上,黑龙江地区逐渐形成了一条海东路,史称"鹰道——五国鹰路"。辽代的这条"鹰路"指的是上京临潢府——黄龙府——五国部交通路线。辽时称生女真部以东地区,渤海国黑水靺鞨后裔,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北以东,松花江及黑龙江下游散居的土著部落为"五国部"。辽属国、属  相似文献   

2.
辽代五国部的族属,有些学者认为是生女真。但史籍记载,五国部原未与生女真相混,其族属成分可能比较复杂。又,五国部即五国城之说,几为近代学界所公认,但此似仍不宜论定。正确区别二者关系,对此一地区民族史的研究,应是有益的。本文拟就五国部的族属和辽朝的管辖作一粗浅探讨;兼为五国部与五国城之分辨证。一、五国部与五国城的区别和族属辽代五国部是五个大的部落集团,其地理分布范围很广,东南达松花江中游、乌苏里江西岸和黑龙江下游,直至“五国之东接大海”,西北至精奇里江入黑龙江汇流处,西至嫩江流域,南至通河和牡丹江下游的广大地区。五国部各部的称谓,大多起源于河流名称。五国部与五国城并非一事。五国部各有其主要城堡。所谓五国城,是每个部落集团的活  相似文献   

3.
辽代的黑龙江、混同江和鸭子河确指哪条江,在史学界里一直很有争议,无论古今中外众说不一。这三条江之所以难以认定,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由伊勒呼里山发源的嫩江和由长白山发源的第二松花江,在三岔河(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南境)交汇后才形成松花江干流的(亦称第一松花江)。这是我们现在对这三条江的科学认定。而前人对这三条江的认识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对主支脉流属关系有各种不同看法,因而产生了名称混淆。但是也由于这三条江没有明确的界线划分,在相近的区域内因名称互相延伸而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初梁思永先生调查和发掘齐齐哈尔附近的昂昂溪遗址揭开了嫩江流域考古的序幕.至21世纪初,作为东北地区一个重要的考古区域,黑龙江、吉林两省的考古工作者在嫩江流域开展了大量的考古工作,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嫩江流域考古取得了很多的科研成果,新石器至汉代的考古学文化编年框架已基本构建.新石器时代文化自早至晚有小拉哈一期甲组遗存、靶山类型和昂昂溪文化[1],夏至早商时期的小拉哈文化,晚商时期的"古城类型",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白金宝文化,战国至西汉时期的汉书文化[2][3],东汉时期的红马山文化[4].  相似文献   

5.
三韩在东北地区的出现,始于辽代建有三韩县,其地为今赤峰市哈拉木图村,与今铁岭无关,更不是凡河;辽代所建的韩州与双州,也不在三韩县之地;至于明、清时期所称之三韩,实际是指辽东,并非是称今之铁岭.  相似文献   

6.
五国部是辽时居住在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流域的五个部落,关于五国部的居住地、名称、五国部与辽朝、与生女真完颜部的关系等问题,学界论述较多,其中尤以五国部的族属问题争议较大。结合史料对五国部物质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判定五国部是原靺鞨部落的组成。  相似文献   

7.
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俗称庆州白塔,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所在地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陵及奉陵邑”的辽代庆州古城遗址内。塔为八角七层砖木结构楼阁式,高73.27米,1988年至199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拨专款进行了全面维修。在维修施工过程中,于塔中发现了一批辽代珍贵的佛教文物,简报已发表于《文物》1995年第12期。另外,庆州白塔塔体外部还镶嵌有一千多面铜镜,  相似文献   

8.
鲟鳇鱼是黑龙江的名产,据辽、金、元史记载,松花江、嫩江、牡丹江、黑龙江都有出产。《黑龙江外记》载:“岁贡惟(鱼覃)鳇、哲绿、纽摩顺三种……”。在这三种鱼中,最名贵的是  相似文献   

9.
庆州是辽朝鼎盛时期修建的一座城市,距今已近千年,是辽朝三位皇帝的奉陵邑,具有重要的作用。庆州城的修建、发展是融合了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共同结果,城中的许多遗迹及出土的文物见证了辽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是辽代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印记。  相似文献   

10.
关于松花江河源问题及其主流认定过程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松花江干流名称的演变和对源头认定的变革,并根据“河源唯远”理论确定河源的方法,对松花江源头进行了论证,并列举了国内外著名大河源头确定的实例,得出结论:嫩江应为松花江主流,其源头就是松花江的源头,第二松花江是松花江主干的第一大支流,松花江长度从嫩江源头算起为2309km,应为我国第三大河。目前的“南源说”彻底改变了嫩江和二松的相互地位,喧宾夺主;“南北二源说”实质是折衷,缺乏科学性,不利于嫩江的防洪体系的完善和流域长远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1.
这里所表述的辽代东北地区,主要指东京道的辖区内。其地望大致西界上京道东边,即以鸭子河(今嫩江下段)及其两端向南向北伸延的大体线段为界;东至北海(今鄂霍次克海)、东海(今鄂霍次克海南部至日本海);南临辽海(今渤海)以及鸭绿江以南的保州、宣州两城连结点向正东伸延至与高丽相邻的大体界线上;北至外兴安蛉。大致包括今我国东北三省、俄罗斯外兴安岭至海滨地区及萨哈林岛(库页岛)和朝鲜东北一隅之地。  相似文献   

12.
由于缺乏考古资料的支撑,以往学术界对隋唐五代时期黑水靺鞨分布地域的研究,一直处于模模糊糊、若明若暗的状态。本文在充分利用中俄两国考古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梳理了相关文献古籍的记载,并以此为据和充分借鉴了前苏联、俄罗斯和国内学者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初步推定西迄今俄罗斯境内的布拉格维申斯克到我国境内的黑河、逊克、嘉荫的黑龙江沿江一带以及小兴安岭东麓的鹤岗市至汤旺河流域之间、东到哈巴罗夫斯克之间的今黑龙江中游和松花江下游流域地带,就是黑水靺鞨的传统分布区域。同时推论鹤岗市所属萝北县的江岸古城极有可能是唐代黑水州都督府治所的旧址。  相似文献   

13.
达斡尔民族曾生活在黑龙江流域及外兴安岭至库页岛地区,其部族的传统姓氏多由所居住地的山川、河谷的名称而来。十七世纪后举族迁徙至嫩江中上游一带,民国年间取部族姓氏的声母确定姓氏。  相似文献   

14.
靺鞨在周秦以前称肃慎,与东胡、扶余两族统称为东北古代三大民族。肃慎主要分布在今长白山以北、松花江中上游和牡丹江流域的广大地域。汉、魏、西晋时又称挹娄。到南北朝时称勿吉,主要分布在今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即东至日本海、南至高句丽的广大地区。隋时既称勿吉,又称靺鞨,唐亦称靺鞨。靺鞨(勿吉)族大体上以松花江流  相似文献   

15.
释迦佛舍利塔,俗称庆州白塔(以下简称白塔),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布日嘎苏木,是辽代皇陵之一庆陵及奉陵邑遗址内仅存的辽代地面建筑。过去曾在第5层塔室内发现一砖刻铭碑,提供了有关此塔的营建情况,但较为简略(碑文见本刊本期《内蒙古巴林右旗庆州白塔发现辽代佛教文物》附录三)。1988年至1992年,文物保护部门在对白塔实施维修过程中,通过详细的勘察、测绘和广泛的资料收集,发现了一批与塔之  相似文献   

16.
兀惹丛考     
兀惹是古代黑龙江流域一个著名的民族,他来源于隋唐时的黑水靺鞨,活跃于辽金两代的政治舞台上;元明时进行了数次分化、迁徙,一直是东北大地上一个十分活跃的民族。辽代,兀惹人主要生活在黑龙江中下游,辽圣宗时一部分兀惹人被辽的统治者迁居到松花江上游“鸭子、混同两水间”,金以后大部分融合到汉族和女真族中去了。留居在原住地的称为“兀的改”(乌第改)。元代改称“斡者”、“斡拙”、“吾者”,明代称“兀者”、“兀狄哈”;大约元末明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诗:“马盂山西有落霞”。《辽史·地理志》:“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来,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氵黄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马盂山的名称始见于辽代,乃辽域著名山脉,以至于后来的元、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诸多相关史料记载也多有涉及。按《辽史·地理志》和《嘉庆重修一统志》的记载,马盂山有两处,一处在辽代上京道临潢府域内,另一处在辽代中京道大定府域内①。本文所涉概指辽代中京道大定府域内之马盂山。阅读史料,历代关于马盂山的记载常有出入,或者名称出现变…  相似文献   

18.
铁力县名称的由来,近年有些人说,“铁力县与辽代之铁力部当有渊源”,“辽代铁力部故城当在今铁力县境内”。一九八一年,笔者等在铁力县文物普查中走遍所辖九个公社、四个林业局,迄未发现辽代古城和遗址。查今铁力县与辽之铁力部并无渊源。铁力县是黑龙江省六十四县之一,现属伊春市,位于伊春市西南部、绥佳线铁路中段。该县西、北两面与庆安县接壤,南临通河县,东南与依兰县为邻。全境地处半山岳地带,东、南、北三面环山,西接平原。境内马鞍山、金牛山、五龙山系小兴安岭支脉,安帮河、依吉密河,大、小呼兰河为松花江支流。  相似文献   

19.
正1989年,文物部门在对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庆州古城内的辽代白塔(释迦佛舍利塔)进行抢救性维修时,发现塔刹内藏有一批辽代佛教文物,其中包括纸本佛经经卷246件(幅)、经书2册[1]。这批密藏是继应县木塔、天宫寺塔发现辽经后的又一重大新发现,对于研究辽代雕版印刷和造纸技术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关庆州白塔佛经的研究,目前多集中于雕版印刷和佛经装帧方面,对于佛经用纸及佛经印刷的细节考察尚未开展或不够深入。为进一步研究辽代造纸技术的源流,挖掘庆州佛经印刷品的科学价值,并由此开展对文物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居住在我省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大多善于驾驭“木马”。所谓“木马”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滑雪板。这是交通工具的一种,是我国北方古代民族的杰作之一。早在隋唐时期的渤海国的北面,今黑龙江下游至库页岛一带居住着流鬼人。他们很早就能制作这种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