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牧 《南方文物》2011,(3):143-156,139
在中国南方地区曾发现过多处宋元时期窖藏,并出土过数量可观的仿古青铜器;这些窖藏大都有相关的纪年,而且其中某些仿古青铜器本身就带有制作年号,提供了宋元仿古青铜器重要特征的识别依据,甚至可作为它们断代的标尺。本文即从这些有一定代表性的,且来源途径可信的出土仿古青铜器着手,以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梳理分析其特点。以期对传世的宋元以后仿古青铜器的断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动植物考古资料的系统梳理,重点探讨了这一地区先秦生业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长江上游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生计开发,深受自然环境的客观制约,但也有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这一地区农业开发整体偏晚,渔猎采集经济突出;区域生业分化明显,多样性丰富;文化传播影响强烈,呈现多元交融格局。其农业因素除主要传自甘青地区和长江中游外,汉中盆地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中国先秦时期的生活饮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饮食的基础自从我们的祖先开始农耕以后,农业生产就成为人们生活饮食的重要来源,而且愈来愈重要。我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先人开始栽培植物,是很早很早的事。要确定我国农业开始的确实年代,必须依靠考古学的研究,从已经发掘出来的古代文化遗存来看,可以肯定地说,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有栽培植物的活动了。至  相似文献   

4.
李晓青 《文博》2010,(3):17-22
甘肃与新疆、内蒙、宁夏和陕西北部等地区接壤,沿着这一地区自西向东向西前进,历来是沟通中原与北方民族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传播通道。在距今4000年左右直至汉代,甘肃地区一直呈现出与不同文化圈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现象,使甘肃本土文化表现出多元文化的特征,为汉代以后东西方之间大规模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梳理了长江中游地区先秦时期生业经济发展的整体脉络,并对其形成动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自彭头山文化至屈家岭文化,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就产生并逐步发展起繁荣的稻作农业经济,逐渐形成稳定的稻作农业文化传统;生业模式由采集和渔猎为主,向稻作种植和家畜饲养为主逐步过渡。汉水中游作为长江中游与中原文化交汇的过渡地带,起到了农业交流的桥梁作用,稻作与旱作由此分别向北和向南持续传播。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以及文化影响的不同,长江中游的各个地理单元,其生业经济结构又表现出区域性和阶段性的差异,这其中文化因素应是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从巫术、神话和宗教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中国文化中的现实主义精神。比较从上古时期中国和西方在对待巫术、神话态度上的不同,以及后来在宗教追求上的差异,进而推断出古代中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政教合一的国家,体现了中国人的现世态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从巫术、神话和宗教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中国文化中的现实主义精神。比较从上古时期中国和西方在对待巫术、神话态度上的不同,以及后来在宗教追求上的差异,进而推断出古代中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政教合一的国家,体现了中国人的现世态度。  相似文献   

8.
长江流域以及广东地区等南方地区的衙署、寺庙、居址、城址、墓上建筑等遗址中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唐宋元时期滴水,其中以峡江地区及长江下游地区分布较密集。出土滴水整体呈长条弧形和弧边三角形两种形状,大致可分为唐-五代时期和宋-元时期两个阶段。唐-五代时期主要流行长条形滴水,饰几何形图案;宋-元时期沿用长条形滴水的同时,主要流行弧边三角形滴水,纹饰图案较为丰富。对比宋金西夏时期北方地区的滴水,可知其时南北地区滴水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尤其是纹饰相差较大;元代后趋于一致,历明清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考古材料和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先秦时期珠江三角洲的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的关系。文章指出,如果自然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互补和易于攫取,也能发育丰富多彩的、甚至是分层化的擢取经济文化,珠三角网河平原南部的渔猎采集和北部的渔捞采集经济文化,就是两个典型的实例。东周时期冲积平原火耕水耨经济文化的发展繁荣,促成珠江三角洲这个自然地理单元形成文化地理单元,又说明合理的区域文化也不可长久背离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淮汝颍地区是指淮河、汝河、颍河交汇地区。其地理范围东到涡河,北及许昌——太康一线,南至大别山脉,西达桐柏、外方诸山。地势西高东低,河谷阶地与冲积平原相间。在它的东面和西面,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中间无任何天然屏障;南面是广阔的江淮丘陵,西面经方城缺口、桐柏缺口可进入南阳盆地;西南经“义阳三关”可直达江汉平原。可以说,淮汝颍地区是各大地理区相互辐射的交汇点,是东西南北各大地理区交汇的中心。这种开放的地理格局,为上古时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地理舞台,而分布于此的古诸侯国又为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卓 《江汉考古》2023,(6):67-77
通过梳理盘龙城及周邻南方地区发现的中商时期遗存,以盘龙城的废弃为标志,中商时期南方地区文化格局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中偏早以盘龙城为中心,南方地区显现出中原文化的强势影响,中原商王朝对南方地区青铜器等礼仪用器及相关活动可能有着直接控制。而晚于盘龙城,以庙台子、台家寺为代表,南方地区青铜器的生产和使用日益扩散、大型城市聚落消失,南方地区的上层贵族开始出现独立化趋势。中商时期南方地区文化格局转变背后,反映了这一时期商王朝对外经略方式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火葬墓是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在火葬的墓葬礼仪中,一个重要明显的区别于其他葬式的特点就是火的使用,现在能够观察到的火葬墓均掩埋于地下,且基本属于一次葬、二次葬的范畴。东北地区的火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焚烧一次葬的尸体,二是焚烧二次葬的骨骼,本文将重点分区讨论东北先秦时期的火葬墓情况,东北地区的火葬墓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部,辽东半岛和吉林中东部地区,纵观前人研究文章,有关于火葬墓的研究仅停留在文化谱系或者墓葬结构等方面,而对墓葬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以及火葬墓分区此类问题上关注较少,本文拟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热处理用于改善材料性能以及获取所需色泽,彰显了古人的智慧与技术.除石器工具的热处理之外,象征性器物的热处理也是旧石器时代末期以来的一项重要人类行为.滑石因硬度较软,很早被中国先民用作装饰品和礼仪器,但很少用作珠饰.青铜时代早期至西周时期,滑石珠饰大量出现,部分经过了热处理.与近东和南亚地区相比,热处理滑石珠饰在器型、功...  相似文献   

14.
梁勉  田小娟 《文博》2003,(6):64-69
带是古代服饰中的重要附件,作为服饰制度的组成部分,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近成熟,并对以后带饰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主要依据考古发掘的资料,试对先秦时期带的形制、结构、用带制度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地理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地理学思想龚胜生先秦两汉时期是我国医学和地理学知识从产生经过积累发展成一门学科的时期,在此时期,我国的医学在疾病认识、药物使用、医疗工具、卫生保健等方面都有了相当成就,不仅出现了秦医和、缓,宋医文挚,齐医扁鹊、淳于意,汉医华佗、...  相似文献   

16.
带钩最初是古代贵族、文人以及武士用来连接腰带两端的挂钩,后来成为古代服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王仁湘对带钩的分类方法,广西出土的带钩可分为六式,分别为:Ⅰ式水禽形、Ⅱ式兽面形、Ⅲ式曲棒形、Ⅳ式琵琶形、Ⅴ式全兽形、Ⅵ式异形,其时代最早可至战国中晚期,普遍使用于两汉时期。从墓葬中带钩的摆放位置与共出物的关系看,带钩应大多用作佩挂器物而非系束。广西恭城、平乐等地的战国墓形制与随葬品有着很浓重的楚式风格,带钩与饰品、刀剑扎堆摆放的情况在各地区楚墓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情况。广西地区出土的先秦两汉时期的带钩,反映了中原文化、楚文化与岭南骆越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先秦时期湖北地区的技术发展与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了新的考古资料,从新的视角出发,对先秦时期湖北地区的技术发展与当地文明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使人们对当时的技术成就的认识更为系统全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悠久璀璨的历史明中有一枝奇葩,这就是中国的货币化。它自成体系又受到外来化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先秦时期的中国货币在不同的地域中体现出多元化的色彩。中国古代的货币是古代劳动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本人拟对先秦中国早期货币化作一初步探讨,疏漏与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学指正。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的会盟问题张二国会盟问题,是先秦史领域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自清以降,中外学者在该课题上花费了大量心血,著述颇丰,举其要者,如:(1)清姚彦渠《春秋会要》①、秦蕙田《五礼通考》②、《皇清经解》及《古今图书集成》③等书,都对春秋时期的会盟进行...  相似文献   

20.
<正>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敦煌一词之本义,《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东汉应劭曰:"敦,大也。煌,盛也。"现代学者另作他解,或认为敦煌一词是月氏语"覩货罗""桃花石"的对音,或是《山海经》之"敦薨",或是古羌语"朵航"对音,或是古突厥语,不一而足。总之,大都认为,敦煌一词源于古代少数民族语言,而非汉语。这也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敦煌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区。由不同民族共同创造的敦煌文化有着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