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庙底沟与三里桥》是1959年出版的新中国第一部新石器时代田野考古专刊,也是中国第二部被翻译成英文出版的中国田野考古专刊,被张光直誉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世界考古经典之列"1。这部田野考古专刊之所以享有如此高的荣誉,是因为她为中国学术界、中国学者解决了被困惑长达30多年的一个学术谜  相似文献   

2.
鄂西地区大溪文化的去向和屈家岭文化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鄂西地区大溪文化的去向和屈家岭文化的来源沈强华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江汉地区是一个重要的考古文化区。七十年代末以来,这个地区的新石器考古研究蓬勃发展,对一系列重要的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关系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经过多年论争,...  相似文献   

3.
尹达学术生涯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31—1935年是他考古的奠基期,1936—1937是他考古丰收期,1938年—1949年是他对中国考古学体系的酝酿期,1950—1983年是他对新中国史学、考古特别是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挥指导作用的时期。尹达在新石器时代考古方面的巨大贡献:1.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的第一代开路先锋。2.是详细论证安特生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起源、分期问题上错误观点的第一人。3.倡导、指导以考古材料复原历史的正确研究方向。4.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考古研究的领军人。尹达身后形成的诸如文明起源等的理论诚然是巨大进步,但同时也是尹达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中国考古学体系的延伸和继续。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于中国民俗学的时间导向经历了"过去"(遗留物)向"当下"(生活文化)的转变,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不够的,其实中国民俗学一直是"未来"导向的,就像中国的现代学术的总体时间意识是面向未来的一样。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革命、学术生产都是为了在未来有一个理所当然的日常生活,民俗学不是在这个大局之外,而是恰恰一直在这个大局之内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今天清醒地认识这种历史宿命,继而要把宿命转化为使命,通过学术自觉成全民俗学学科在时间意识上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幅员辽阔,新石器时代文化丰富而复杂。那么这个文化到底是怎样开始的呢?有没有从一个地点起源向四方传播的迹象呢?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了当前我国考古材料的实际,我认为:中国的新石器时代阶段,并不存在从一个地点起源的问题。而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经过中石器时代、向着新石器时代延续发展下来的。延续发展下来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又形成若干个中心,因此,作多中心发展。这些多中心的文化,发展有迟有速、有  相似文献   

6.
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的考古学——1977.10.8.在开幕式上的讲话 由南京博物院和文物出版社联合发起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学术讨论会,今天在南京开幕了。我受邀参加这个会议,感到高兴。我祝贺这次讨论会开的成功。 这是考古学术界的一次盛会。自从1956年在北京举行考古工作会议以后,至今还没有举行过这样规模的学术会议。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我国学术界繁荣兴旺的标志。这次会议,不是单纯的学术会议,而是涉及考古工作、考古学学科、文物考古事业在今后走什么道路的重要会议。我们要讨论的是:在今后新的历史时期里,考古学这门学科如何承前启后,发挥其应当发挥的作用。这样的会要一次一次地开下去,使学术交流活跃起来,学术研究深入下去,考古工作朝气蓬勃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7.
1990年9月11日至14日,“湖北省新石器时代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讨论会在我国古代文化名城江陵举行。这是省考古学会和荆州地区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一次小型专题学术会议,到会的三十名代表都是主要从事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其中有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和荆州、咸宁、武汉、天门等地市博物馆的代表,还有应邀出席这次会议的北京大学考古系、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文物研  相似文献   

8.
浅论洞庭湖北岸石器时代文化曹传松洞庭湖北岸考古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600多处,其中属于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近400处。虽然获得了一大批考古材料,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过去受到材料完整性的影响,在一些学术问题上尚存在较大分歧,如新石器时代的大溪、...  相似文献   

9.
如所周知,资料信息工作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考古学也不例外。在当前全国有考古文博专业刊物达三四十种,考古专刊和专著猛增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多快好省地占有资料,把握信息,是摆在每一个考古学者面前的十分棘手的问题。如何多层次、多侧面、多渠道地搞好资料信息工作,更是考古学基础研究的一个关键课题。如果有这样一本书,能够把某一个地区,某一个时代的文献择要介绍给读者,使您一册在手,能够对该地区某个时代的考古研究了然于胸,既节省时间,兔去了翻检之苦,又不像一般文献目录索引那样,仅仅告诉您一个题目,那肯定会起…  相似文献   

10.
正抗美援朝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有多重原因。从军事上讲,就是灵活运用"十大军事原则",提出并坚持"第一时期可以专打伪军""也可以打某些孤立的美军"的重要战略战术思想。在没有苏联空军支援下敢于出兵的底气和自信我们知道,中国在决策是否出兵抗美援朝的问题上,中间几经反复。其中关键之一是在我们出兵是否有胜利的把握。在195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经过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祖先崇拜的起源和种族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莉  星灿 《南方文物》2006,21(3):123-127
如题目所见,这篇文章分两个部分,前者从考古上讨论中国祖先崇拜的起源,后者根据文献和作者对黄帝陵的实地考察,讨论黄帝如何从传说中的圣人最后变成全中国人民共祖的过程。从考古上研究祖先崇拜有许多局限性,尤其是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期更是如此。作者根据龙岗寺、史家、阳山和呈子等四个史前墓地祭祀坑的分布情况,提出中国的祖先崇拜至少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中期,大致经历了从"集体祖先崇拜"到针对个人的祖先崇拜的过程;文章还认为,从集体祖先到个人祖先祭祀仪式的转换过程,恰与从平等社会发展到等级社会的过程相呼应。进入商代之后,祖先崇拜仪式高度制度化,祖先崇拜渗透到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国家的起源和统治集团的合法化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作者的分类,祖先包括神话祖先和王室祖先,黄帝本是在商周之际被创造出来的神话祖先的一员,但是经过两千多年来的崇拜和祭祀,他从一个神话中的英雄,成为汉族的缔造者,进而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祖。作者仔细地考察了这个过程,并认为对黄帝的祭祀和崇拜,是历史上一系列政治运作的产物,神话的祖先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用来追求政治的和经济的目的。经过《古史辩》的深入讨论,黄帝的神性和神格本不成为问题,但是目前在考古界泛滥成灾的把考古发现跟传说人物对号入座的现象,应该可以在这篇短文里发现自己对古史的轻信和盲从。其实,对号入座本身,倒是我国考古界一个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决定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个历史性的决定随即轰动了全世界。今年,中法两国建交已整整50年了,这也成为两国隆重纪念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去年,法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部铁器部主任奥利维先生为此专门致函北京大学的李水城教授,商议如何庆祝这个值得两国人民纪念的日子。李水城教授考虑,近十余年来,中国的盐业考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并在中国创建了盐业考古这一分支学科。回想起来,中国的盐业考古之所以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取得长足的进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外考古学家、特别是中美、中法考古学家精诚合作和相互学习的结果。自2007年以来,李水城教授曾数次带队前往法国参加塞耶(Seille)河谷制盐遗址的考古发掘,可谓获益良多。与此同时,奥利维先生也数次前来中国,不仅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学术讲座,还多次前往山东北部沿海考察制盐遗址,并参与试掘。这也使得双方对各自国家的盐业考古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推动了盐业考古的发展进步。此外,两位教授还分别撰写论文发表在对方国家的学术刊物上。可以说,中法两国的盐业考古合作产生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学术的范畴,成为中外国际合作的一个典范。为此,李水城教授提议对奥利维先生作一次专访,以考古学的视角隆重纪念中法两国建交50周年。  相似文献   

13.
黄景略同志要我来讲一讲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一般性的问题。在这次汇报会上,我听到许多省的同志都在进行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更多的省已经有了这方面的专业干部。这就说明了我们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虽然不象新石器时代以及后时代的考古工作那样兴旺发达,但也逐渐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工作正在逐步加强,这是很值得高兴的。现在,我愿意利用这个机会,提供几点想法,供各位代表回去以后,继续推动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时作为参考。第一部分,想提一下当前世界上古人类研究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在那些方面。因为古人类的研究是全球性的,中国这方面的工作一定要和国外结合起来做。大概有这几个方面:一是人与猿分家的时间,距今究竟有多少万年?十多年前,根据东非的材料,一般认为是一千八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国的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历程中,新中国的建立无疑是迎来全面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社会背景条件,而1954年至1955年则是这个全面发展初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工作,是体现这个转折的重要代表,而《西安半坡》这一田野考古专刊,又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进入全面发展时期的具有方向标意义的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尹达先生的治学道路有着极其鲜明的特色,就是“从考古到史学研究”。这一道路的形成,深受两个人的影响:一位是郭沫若,一位是梁思永。尹达先生的重要学术贡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以《新石器时代》、《中国原始社会》、《中国史学发展史》三本著作为代表。重视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与综合研究,是尹达先生在“从考古到史学研究”学术道路中形成的极为重要的治学特点,也是尹达先生能够沟通考古与史学研究,将二者有机结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是中国自1955年以来开展氏族聚落考古研究的一个典范。说它是一个典范,是因为迄今为止尚没有一处史前遗址的聚落考古研究,像姜寨聚落址那样,将聚落平面结构揭示、复原得那么完整而清晰。而围绕姜寨聚落址平面结构所展开的各种研究与探索,还集中体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平面结构研究的深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范伟("铁三角"之一)关于赵本山的"霸道":这个问题看怎么看。比如你面对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每天态度极其严厉,换句话说就是比较霸道,但是他在所有的行为上都对你非常好。还有一种人,在行为上没什么表现,成天甜嘴巴舌地和你说着好话,你愿意选择前者还是愿意选择后者?  相似文献   

18.
"之字纹"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陶器上普遍施行的一种纹饰.本文考察了东北地区之字纹陶器的分布及相关的考古文化,探讨了"之字纹"流行的年代早晚、带之字纹的斜口陶器等问题,认为"之字纹"、"细石器"和平底陶器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三大文化特征.带之字纹陶器的考古资料证明,在距今5000年前或更早的时候,黑龙江地区、松嫩平原上的先民就与辽河流域乃至中原发生了交往与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考古?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搞考古?为什么选择考古这个职业? 这个问题通常会使我感到难以回答.因为作为人,我们往往很难主动地选择什么,常常是某些复杂的原因纠缠在一起,最终使我们和某种东西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0.
位于豫东大平原的今开封市辖区尤其是杞县一带,因历史上多次黄河泛滥淹没而成著名的黄泛区,淤沙沉积厚,致使早期文化遗迹被深深掩理于地下,是史学界公认的“无古可考”或“有古难觅”之地,以往未曾进行过任何早期遗址的正式发掘工作,从而影响了一系列重大学术课题的深入研讨。鉴于此,由郑州大学考古专业、开封市文物工作队等联合组成考古队,在往年考古调查的基础上,分别于1989年和1990年秋冬,在杞县境内进行了前后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一批较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和遗物,填补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