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太炎文字古奥,诘屈聱牙,很多人以为他反对白话文,不写白话文。连学生钱玄同、鲁迅也有过章太炎“摈斥”白话文的话。章太炎的反对白话文,似成定谳。 然而,坊间却有《章太炎的白话文》一书,书名就叫“白话  相似文献   

2.
姜毅然 《文史博览》2007,(11):17-21
1966年"文革"爆发时,梁漱溟与许多人一样,对这场政治运动是不理解的。不理解,就要说话,就要抗争。但他的抗争,又是与其他一些人的抗争不同,因为他身份特殊又历来敢讲真话。  相似文献   

3.
佚名 《神州》2008,(5):84-91
在"五四"时期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尖锐对垒中,鲁迅是以白话写小说的第一个人,后来他在回顾这段经历时曾经这样说过:"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进‘文苑’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鲁迅的小说集中地揭露了封建主义的罪恶,反映了处于经济剥削和精神奴役双重压力下的农民生活的面貌,描写了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中挣扎着的知识分子的命运,这  相似文献   

4.
1917年10月30日,毛泽东写了一则名为《夜学招学广告》,在广告中采用了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行文是这样的: 列位大家来听我说几句白话。列位最不便益的是什么?就是俗语说的,讲了写不得,写了认不得,有数算不得。都是个人,照这样看起来,岂不是同木石一样!所以,大家要求点知识,写得几个字,认得几个字,算得几笔数,方才是便益的。虽然如此,列位做工的人,又要劳动,又无人教授,如何能得到这样,真是不易得的事。现今有个最好的法子,就是我们第一师范办了一个夜学。教的是写信算帐,都是列位自己时刻要用的。讲义归我们…  相似文献   

5.
平心论胡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江 《炎黄春秋》2000,(3):14-21
我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胡适。记得读小学时,家父赠我《胡适文存》第一集(共四册),这是一件意外事。我出身农家,家父一辈子当乡村小学教员,却家无一册藏书。我不知道他从哪里弄来胡适的书,其意思大概是希望我学写胡适那样的白话文吧。那时我读不懂胡适的文章。胡适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他的名作《文学改良刍议》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呢,所以当我看到他的《文存》时,完全不明所以。  相似文献   

6.
"如果他的梦幻能够变成现实,如果他能随同无数尚未出生的人一起再度降生,就像他从前一样,那么他对于他的国家将有所助益."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某一天,当英国伦敦大学的一位中文教授在自己的住所里写下了以上这一段话的时候,他的眼前一定浮现出了自己正在讲述的那个人的奇特样貌:大大的脑袋,短小的身材,浓眉大眼,络腮胡子.那个人是他以...  相似文献   

7.
我认识陶希圣很早,1938—1944年在武汉、重庆这一段重要的历史时刻,我同他的关系相当密切。以后各人按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走下去。我已经是耄耋之人,陶希圣如在世,当比耄耋还要耄耋一些。我虽然同他相处一段时间,但不完全理解他,所以没有条件写一部陶希圣评传。因为他太复杂、曲折、多变;历史上有几件重大事件,迄今还难说清楚。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是应有一部陶希圣评传的。我渴望有人能够这样做。我这里写的是片断史事,只是把一些回忆加以整理罢了。  相似文献   

8.
不同行业,不同阅历的人,对"小心"这两个字的理解和诠释迥然不同。和任志强,冯仑等人相比,同样从万通走出来的潘石屹,显得不那么张扬,但他的博客,却又有千万以上的点击率,这是一个很奇特的媒体现象。  相似文献   

9.
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虽然算不上“诗人”,但他从小接受严格的皇家教育,他的老师陈宝琛、郑孝胥等人都会作诗,他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溥仪的少年时代,正是白话文运动兴盛时期.少年溥仪喜欢阅读白话新诗,兴之所至也写了不少.  相似文献   

10.
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林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钊 《炎黄春秋》2002,(4):64-66
清末民初的作家林纾,原名林琴南,他始终坚持文言文,反对白话文,是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当年他在《自由谈》上发表了哪些作品?一时无法考察。不过以他老人家那种摇头晃脑、一唱二叹的调调儿,写几篇风花雪月的文章,是完全可能的。但他是不是属于鸳鸯蝴蝶派,似乎还难作定论。  相似文献   

11.
江玥  王锴图 《风景名胜》2013,(8):152-157
"你可以暂时被阻挠,实现梦想的道路可以再曲折再艰辛,但你绝不能停下脚步。"骑行,在常人眼里看来,也许是一件浪漫的事,但实则是一场心智上的磨砺赛。因为行车旅行中,既有身心愉悦的一面,也有艰难困苦、风险相伴的一面。所以,当有人说选择骑行,就是选择了灵与肉的历练时,请相信他。那一定是他探秘过大自然神秘又危险的美景,扛车爬上一个个陡立的山林高坡,看过不一样世界的真切感受。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的审计,同全国各地一样,经历了清代以前、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时期的几个不同阶段。但在各个阶段中,又或多或少有着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国学大师王国维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但他竟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再如他一样走文人的路子,不希望儿女们继承他的衣钵.据他的女儿王东明回忆:“父亲一生清寒,又不善营生,为致力于学术研究,受人济助,十分无奈.所以,他希望儿辈不要走他的老路,能自立自强,将来的学术成就如何,总不及生活过得心安自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古时候有个县官,人们都叫他“剥皮官”。这个人又贪财又凶残,心比锅烟子还黑。老百姓对他恨之入骨,但敢怒不敢言。新春佳节,他为了表白一下自己是象包公一样爱民正直的清官;同时又想在老百姓面前卖弄一下才学,于是,想亲自提笔写一副春联。无奈他腹中只有一包草,挖空心思、搜肠刮肚也想不出来。他找来一大堆一大堆的古书,翻了半天,好不容易抄得两句,凑一副春联贴在大门上: 爱民若子; 执法如山。  相似文献   

15.
《福建史志》2010,(6):11-11
胡适是白话文运动的首倡者。他在北大讲课时。对白话文的优点大加赞扬。有学生不同意,认为白话文不够简练,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不如文言好。学生还举例说:  相似文献   

16.
仰望气质     
毛蕊 《旅游纵览》2011,(12):96-96
<正>多年前我参加过两天北京礼仪学校的培训课,主讲男老师个子不高但长相性感、穿戴体面,声音又标准又男人味,很"范儿"的模样,讨人喜欢。老师用两个课时讲人的气质。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乎"字,一个"于"字,说,你们仔细端详"乎",是不是觉得它很华贵、典雅?可它又有"于"的气质是不是?就  相似文献   

17.
最近,收到了北京王殊同志的一封信。他告诉我:"写作对健康特别有益,我现在每天写几百字到几十字,常常报废,我也不计较,对训练脑子十分有用。"王殊今年84岁了,九年前,他从全国人大退下来后,一直在坚持"每天写几百字到几十字",所以除了在报刊上常见到他的文章外,2000年收到了他写的21万字《我在音乐之乡奥地利》,2007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今天参加这个会,我和大家有一个不太相同的,特别和萧放教授比较起来,有点不太一样的感触。面对这套书,我更多感到的是一种歉疚。钟老在安排这套书工作的时候,从开始拟作者名单的时候我都在旁边,他希望我把明清卷承担下来,因为知道我做明清史,又跟他学民俗学,做民俗学意义上的民俗史有点优势,现在这套书的作者具有这种学科背景的可能只有萧放,所以他希望我能承担这一卷。  相似文献   

19.
正他像大海一样广阔,他像大海一样深厚,他像大海一样庄严,他像大海一样雄伟。这是著名作家刘白羽在《大海——记朱德同志》一书卷首写的4句话。戎马一生,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丰功伟绩的朱德,晚年,在十年"文革"动乱中度过了他最后的岁月。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的时候,他已经80岁了。这位耄耋之年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共和国那段  相似文献   

20.
陈英英 《神州》2013,(15):18-18,20
海子诗歌的幻象写作使其走向自由灵动、诡谲奇特的个性创造,走向一种"神启"般的书写体验,同时也让思维和幻想带有"可见性"并昭示着虚幻之外一定的意义营建。而幻象写作整体也和诗人的精神困境同流,呈现出诗人的神性意识和人性情怀的矛盾以及诗歌的多声部与同声源等内在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