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东方十二生肖文化覆盖的国家和地区一进入新年,当年的生肖动物便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十二生肖以鼠为先,而马上来临的一年就是生肖鼠。十二生肖来自于汉代,广泛地流传于我国民间。一直到现在,我们发现,生肖的形象遍布花钱、铜镜、字画和文学传说等。在花钱中,我们就会发现大量的生肖鼠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花钱,不仅为汉民族所拥有,其他少数民族,亦有自己民族的花钱。笔者藏品中,就有一枚壮族的"甘王爷显圣花钱",属于民俗宗教性质花钱,主要流传于广西象州壮族居住地区,在诸多花钱图谱中,未见录载,颇为稀少。现就该钱作简要介绍。"甘王爷显圣花钱"为一种带冠花钱,圆形花钱之上,带一顶碗形帽冠,冠上有一系孔。该钱高58.3,宽(直径)40.3,穿宽5.0,厚1.5毫米,重15.8克,青铜铸造,周身褐色入骨古锈。  相似文献   

3.
拔火罐     
正拔火罐是一种以杯罐为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拔火罐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有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又叫"角法"。  相似文献   

4.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在我国民间称之为腊八节,每逢这一天全国各地都有吃腊八粥过节的习惯。至于腊八粥的由来,在民间就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故事,但由于历史久远,各地的说法也不一样,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是和纪念佛祖有着紧密的关系。据说佛教鼻祖释迦牟尼  相似文献   

5.
顾荣 《南京史志》2011,(10):18-19
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具有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样、内容广泛、娱乐性和竞争性强等特点,能激发幼儿的浓厚兴趣,从幼儿教育的层面来看,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民间游戏"课题的研究,在我园已进行了一年,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民间游戏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董三军 《收藏家》2009,(10):35-40
钟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驱鬼逐邪之神,他是民间造神、皇帝梦呓和画圣神笔,并成为中国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早在人类文明诞生之时,具有巫术色彩的祭神仪式就已出现,而傩舞也就是那时相拌而生。在傩舞仪式中扮演主角的钟馗,经过数千年的流传,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打鬼英雄。在唐朝这位充满宗教色彩的传奇人物,仅凭着唐明皇病中所梦的描述和吴道子一挥而就的造像,便又以一种新的形式走向神坛,  相似文献   

7.
宝卷是敦煌俗文学的分支,广泛流传于我国的西北省份。它是盛行于甘肃河西走廊的地方民间说唱文学艺术,也是一种比较古老而又有浓厚宗教色彩的通俗文艺,其中尤以河西宝卷最为著名。甘州宝卷是河西宝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前的甘州农村最为流行,影响颇深。甘州宝卷作为一种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娱乐,在民间源远流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8.
湖湘古属楚地,楚地开发较晚,原始的思维机制保持时间较长,故其俗敬鬼神,好淫祀,民间巫术流传数千年而不息。然而,在流传过程中,民间巫术渐渐受到主流文化即儒、佛、道思想的影响。其中佛教起源于印度,在中国的流传至今已达两千余年。在中国本土文化源远流长的情况下,这种外来的宗教不得不逐渐接受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逐渐地中国化,并利用中国本土宗教势力薄弱的机会,渗入民间,成为一种实用化的宗教。  相似文献   

9.
一、树影“背靠大树好乘凉。”这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句俗语。在大树的影子下无论寒暑,无论风吹雨打,你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庇护。但是自然界中还有这样一个事实,凡生长在其他树影下的植物终究不会长得太高,就像雨林中参天大树下的矮小灌木。如同自然界,当今社会上也有年轻人喜欢躲在父母前辈的影子中,就像那些灌木,他们注定是很渺小的。灌木的矮小与这些年轻人的渺小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2011,(1):21-21
初冬的陕北,山峁峥嵘依旧,城乡生机勃勃。“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刘清玉 《神州》2012,(7):42-47
"天上银河,地上沂河"。这是流传于山东省沂源县境内一种通俗的民间传说。这里说的"银河"是天上的银河,沂河是发源于山东省沂源县境内的一条全长574公里的河流。这个说法源于中国民间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的传说。  相似文献   

12.
“西凉俗好音乐”,古凉州音乐文化历代均十分繁盛。宝卷与杂调弹唱是武威地区至今得以延续和流传的民间说唱艺术的优秀艺种。  相似文献   

13.
花钱是我国古代钱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对所有不流通钱品的统称。其钱文、图案表述的内容极为广泛,充分地反映了我国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一年一度的海峡两岸(福建东山)关帝文化节民俗踩街活动中,古老的"海底反"游艺是最受民众欢迎的重头戏。"海底反"是一种饰演海洋水族动物的传统舞蹈,是东山岛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民间游艺活动,源于海洋民间神话故事的水族舞,流传民间有数百年历史。相传古代"以海为田,以鱼为利,以舟楫网罟为生"的渔民,为表达对大海的崇拜与敬畏,以及祈祷出海平安、满载而归的心愿,根据生产劳动的场  相似文献   

15.
澎澎鼓是渔鼓的一种,广泛流行于闽、浙边界讲闽南语地区,距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据查,清末年间,一种叫“莲花落”的民间曲艺形式,流传到福建的福鼎、霞浦、寿宁和浙江的平阳(含今浙江苍南县)、泰顺等地。这一曲种逐渐与福鼎、平阳的闽南语民间音乐、歌谣相结合,形成现今用闽南语演唱的澎澎鼓。  相似文献   

16.
永登祝寿习俗苏裕民广泛流传于我国民间的祝寿习俗,是一种孝敬父母、尊崇老人的传统礼仪活动。这一活动,随着各地习俗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内容。就永登来说,贺61岁前的诞辰年谓之“贺生日”或“接本年”;61岁以上(包括61岁),才称之为“祝寿”或“贺寿”。一般来...  相似文献   

17.
青海"花儿"是流传于青海地区各民族中的一种口头传唱的民歌,是一种质朴生动的民间文学形式,它的主要功用是表达男女间互相爱慕的思想感情,兼有讽刺和劝化的作用。正因为"花儿"的这种功用,所以"花儿"也被视为"野曲",禁止在家里或某些严肃的场合演唱,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下如民间庙会、"花儿"演唱会,或者在野  相似文献   

18.
"堆谐"是一种流传范围较广且具有代表性的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它起源于13世纪萨迦王朝时期,流行于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时期。它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以扎念琴为主要伴奏乐器,音乐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保护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19.
闲话历书     
正历书,旧时称"黄历"、"通书"、"历日"、"时宪书"等,在民间已流传1000多年。旧时,历书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即古人把每一天的喜忌都记在日历上,作行动指南。就某种程度来说,中国古代的历法就是一种编算天文年历的工作,它包括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许多重要内容,是古代科学观察和研究的结晶。封建时代,历书是由皇帝委任京城专掌观察天象、推算历法的官员颁布的,传说唐文宗李昂曾下  相似文献   

20.
抗战后期,在徐海一带民间,曾流传过这样一副春联,上联是: "来郝鹏去郝鹏何必多此一举".下联是: "老汉奸新汉奸都是一丘之貉".横批是: "遗臭万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