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李平 《广西地方志》2009,(4):58-60,46
北宋朝廷在平定侬智高反宋之后,在广南西路建立乡兵,居住在邕钦溪峒地区的非汉民族被编制为“峒丁”。作为宋朝的地方兵力乡兵之一,作为边境防卫的主要力量,广西峒丁曾被利用作为中国方面的屏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宋王朝通过峒丁这一组织有效地巩固边防,稳定边疆地区,控制和管理边疆。  相似文献   

2.
精忠报国的戍边将军侬智高被迫反宋以后的终世问题,是滇桂边疆各族人民和国内外史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1998年,我在《云南史志》第4期发表并转载于《广西地方志》第5期的《侬智高的下落辨析》一文,已否定了几部史书说侬智高死于大理的谬误。那么,侬智高究竟死于何处?就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2000年里,我又开始调查这个悬题,初步获得一些线索。下面分为四个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崇左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拍摄《侬智高》影视片,聘请我为顾问参与实地考察,让我有幸目睹了侬智高留下的千年遗址。这处珍贵的遗存,为我们研究侬智高的历史,也为挖掘了解壮族先民反抗交趾的历史,提供了更多佐证和依据。一2014年11月29日晨,我和影视摄制组一行在向导侬兵的带领下,从大新县下雷镇出发。侬兵年届八旬,满头白发,个子不高,  相似文献   

4.
正经过3年精心筹备,2015年12月1—5日,由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主办,广西历史学会等5家单位协办的"侬智高学术研讨会"在南宁市银林山庄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山西大学、厦门大学、云南省壮学学会、广西社会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等30多所高校、科研  相似文献   

5.
两宋时期,宋朝在广南西路的军事活动十分频繁。特别是宋神宗年间,广南西路先后经历了狄青南下平定侬智高起事、宋越熙宁战争爆发等事件。由于后勤保障不足、岭南瘴气多发等因素的作用,宋朝南下军队出现了士兵多发瘴病的现象,进而影响宋朝在广南西路军事活动的成败。宋朝政府通过遣派军医随军诊治、颁赐药方、调整军队戌守制度、招募广南西路少数民族士兵等策略加强对瘴病的治理防控,有效地消除了瘴病对广南西路军队的影响,为此后中原王朝在边疆的军事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雷达 《文史春秋》2014,(10):55-58
以广西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小说很少,清代章州小说《五虎平南》可以说是填补了这个方面的空白。虽然《五虎平南》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去判定侬智高起义的性质,并把这个事件编成魔幻神话,但书中不乏广西风物,其中反映的广西古代社会生活和文化,值得一窥。  相似文献   

7.
侬智高买牛     
侬智高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仗义疏财、扶弱济贫的好汉。有一次,侬智高要去找一个人,派他去办点事。他走到山边时,突然听到前面传来泣泣诉诉的哭声。他向四周围看了看,只见一个老头子,坐在山边的一块石头上,双手蒙住头,伤心地哭着。侬智高便走上前问道:“老伯,你有什么伤心事呵?”那老伯抬起头来,看见是一个体体面面的青年问自己,不敢答话,只是哭。侬智高又安慰他说:“不要怕,你有什么苦难,如果我能帮助你的话,我一定尽力去办。”老人听侬智高这么说,便重新打量了一  相似文献   

8.
《广西地方志》2001,(1):60-63
明  初广西有田 10 2 4 30顷 90亩 ,夏税麦 1869石 ,秋粮米4 92 355石。永乐元年 ( 1 40 3年 )十一月 柳州黄仲文率民众起事 ,攻打洛容诸县。广西总兵官韩观率兵镇压 ,屠杀 10 0 0余人 ,擒黄仲文等 51人。是年 朝廷令广西土官衙门 ,生员有成材的 ,可以不拘常例 ,从便举贡。如在学十年以上 ,学业无成的 ,准许在当地充任官吏。永乐三年 ( 1 40 5年 )正月 全州仓粮 4 3880余石 ,因陈放过久而腐烂。二月 修筑兴安县分水塘。永乐四年 ( 1 40 6年 )是年 安南黎季嫠、黎苍父子侵夺思明、宁远府地 ,朝廷令成国公朱能、新城侯张辅等人由广西、…  相似文献   

9.
南宁说官话的居民其先祖自宋朝以后,从黄河流域不断移居南宁,其中大部分是在宋仁宗皇祐右五年(1053)随狄青部队来南宁,狄青镇压依智高农民起义后,为了巩固宋王朝南疆的统治,留下三千官兵镇守南宁,他们都是荆襄子弟,都是说黄河流域的方言,这些方言也就是古代的汉语。移民中有一部分是说南宁官话的。一部分是说南宁平话的,说南宁官话的移民多住在附郭如下郭街(今临江路)、黄泥巷(今南国街),一部分则定居于城内,他们多从事于小商贩、小手工业、屠宰等职业。他们社会关系并不复杂,生活仍保持着传统的风俗习惯,所以能够保持自己的祖语。  相似文献   

10.
刘莲芳 《文博》2010,(2):24-27
北宋与西夏在延州等地的对峙是宋代军事史上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北宋《郑荣基志》的研究,疏理了郑荣家族的传承脉络,获取了北宋初期宋夏战争和平定侬智高叛乱的一些侧面信息,丰富了北宋中、下级武官名称和官阶称号的资料,对进一步研究宋夏战争及当时的军事、职官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正月,宋灭南汉,统一岭南。宋朝统一岭南之初,广东、广西同属于广南道。元丰年间.宋朝将它统治的地方划分为23路,广南道分为广南东道.广南西道,简称广东、广西。广西之名从此开始.广西开始固定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划。大观元年(1107年),将融、柳、宜、平、允、庭、孚、观等州从广西划出去另建黔南路,以融州为帅府,宜州为望郡。  相似文献   

12.
一、调兵遣将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为了镇压广西人民反清大起义,两广总督岑春煊调集五省兵力进行征剿。据当年九月统计,从广东、湖南、湖北、云南调集到广西的军队达115营、12哨、13旗、7队,人数共10多万。这10多万清军,除了一部分部署在柳州地区,镇压以柳州为中心的陆亚发等起义武装外,其余悉数调集南宁及左右江一带,镇压以王和顺为首领的南宁三合会反清起义。  相似文献   

13.
宋朝讲究以才取仕、以德用人,当官要凭真才实学,跑官买官现象并没有普遍到不可收拾,反倒是朝廷要给有功之臣加官进爵时,常常遭到他们的拒绝,有时甚至一拒二拒数拒,不能不说是件奇事。宋朝的名相名臣,几乎都有过拒官记录。包拯考中进士后,朝廷安排他出任大理评事、建昌(今江西永修县)知县,包拯“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阅读《文史》2012第3期开卷有益栏目《破格提拔之后》一文,我觉得这篇文章值得商榷。 我认为该文作者对北宋名将狄青的有关史实了解得不够确切。该文作者写到:"狄青在征讨侬智高之前,他在军队里的职务只不过是马军副部(应该为“都”)指挥使,相当于副师级,这样的武官军队里一抓一大把。现在他一下予跃到枢密使(军委主席的)位置,掰着指头数一数,那是连升N级呀……”  相似文献   

15.
(一 )明王朝对广西少数民族的政策是歧视的 ,剥削与压迫也是残酷的。因此广西少数民族的反抗也特别多 ,尤其是正德以后 ,可以说是风起云涌。明王朝多次派兵镇压也镇压不了 ,到了嘉靖六年 ,再派一个所谓文武双全的王守仁为主帅来广西镇压反抗土司和流官的农民。王守仁是奉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最忠实的典型人物之一。在他的《处置平复地方以图久安疏》中 ,就把广西少数民族当成禽兽麋鹿、把土司官当成苑囿墙墉 ,把流官看成监守墙的人 ,从他这种思想和大量屠杀八寨大藤峡人民的野蛮行为去看 ,那有一点学者的气味。他一贯主张“心外无物”…  相似文献   

16.
黎军 《文史春秋》2005,(7):61-61
宋朝有两位宰相到过广西梧州,并写下有关梧州的诗篇。一位是北宋中期的陈执中,另一位是北宋末期的李纲。两人截然不同的是:陈执中离开梧州回到朝廷后升任宰相,李纲则是被罢去相位后,才来到梧州。与陈执中一样,李纲也只为梧州题写过一首诗,《晚泊苍梧有感》:常诵苍梧云起愁.谁知理棹此间游。火山冰井旧传有,  相似文献   

17.
迢迢旧州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西有个旧州街,我早就听说了,却从来也没有去过。先从靖西说起吧,它地处祖国南方边陲,与越南接壤,一方面边境上还有地雷,上山下田你得悬着一份心,现在正在艰难的排雷;另一方面,越南姑娘老往这里跑,两国通婚,合法与不合法的年青夫妇,据说就有数千对,你阻也阻不住。这里又是民族聚居区,几乎百分之百是壮族,解放前完全是化外之地,古时叫羁縻州。然而,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如瓦氏夫人、侬智高,都是当地人,至今还流传着他们许多动人的传说。广西许多比较开放的地方,壮族的服饰几乎与汉族无异,也穿高跟鞋、蝙蝠衫、牛仔裤了,这里你倒可以看见长…  相似文献   

18.
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竭力将海外贸易置于朝廷的控制之下。市舶抽解、禁榷、和买制度就是贯彻这一意图的有力工具。通过这些制度,宋朝统治者攫取了海外贸易的主要利润,并在各级官府之间进行再分配,不仅对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起了重要作用,而且还导致“市舶本钱”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侵略者的“船坚炮利”给清朝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官员也想拥有这样先进的炮舰,因而建议朝廷购买一批先进的舰船来对付外敌和镇压国内的造反者。  相似文献   

20.
北宋前期,宋朝中央主管民政的中书门下(简称中书)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并为二府,共同参与朝廷军国大政的决策,二府长贰官员构成了北宋前期的宰辅决策集团。随着宋朝与周边政权关系及内部政治环境的变化,二府权能及军事决策机制不断调整和改革,庆历时期,宋仁宗继太祖之后第二次实行宰相兼枢密使制度,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二府军事决策机制调整的背后凸显出宋朝皇帝军事指挥能力下降的同时其治国的基本方略却得以巩固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