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吴石僊(1845~1916年),名庆云,字石僊,后以字行,晚号泼墨道人,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流居上海。擅山水,所绘之作气势雄厚,峰峦林壑。然初不为人重,后赴日而归,乃长烟雨法,阴阳向背处,皆能渲染入微。晦明之机、风雨之状,无不一一幻现而出,此盖参以西法,故有耳目一新之感。尤为沪上粤商所喜。石僊居沪时,早年入"萍花书画社",与吴大徽、顾澐,胡公寿、钱慧安等人并称近代国画"萍花九友"。有《海  相似文献   

2.
正王翚(1632?1717年),字石谷,号樵、耕烟散人、清晖主人、乌目山人、剑门樵客,江苏常熟人。嗜画,得二王教授,肆力模古,遂为一代作家。尝奉诏作南巡图称旨,圣祖赐书"山水清晖"四字以宠之,因以自号。时有"画圣"之称,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四王"。石谷是虞山派开山之祖。初师王鉴,后拜王时敏门下。二人丰富的家藏历代珍品,为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学习条件。与前辈相比,王  相似文献   

3.
春暖花开,最宜出游。扛上自行车向皖南进发:从绩溪经宁国骑到宣城,途经古徽州文化的精髓之地,虽说山水迢迢路遥遥,却可以单车为媒,公路为线,一边山水,一边人文。仲春,在龙川寻找骄傲的源头我们出发时,小城绩溪还在沉睡之中。车子在龙川景区门前停下,天已全亮,而收门票的老头还未起床,心中窃喜,决定把车骑进古村之中。据《龙川胡氏宗谱》记载:始祖胡炎,原居山东青州濮阳(今属河南),东晋大兴四年(公元318年),赐封散骑常侍兼中领军随元帝南下,镇守歙州(今歙县)。后于咸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杜甫對夔州風物的書寫,已超越傳達個人美感的"山水"或"風景"等話語,須以漢語和杜詩中另一詞語"山河"來發顯其中"抒情史詩"之意味。然而,"山河"並非完全獨立於"山水"之外,而是與"山水"概念相互交織。詩人或自此地當下之"山水"而拓向千年萬里之"山河",或自廣袤的山河圖景起筆,而置峽中山水景物於其中。而被詩人賦予特殊性格的夔州秋峽,則更深地透顯"山水""山河"的相互交織。作爲中國詩歌一個肇始於東晉的傳統的傳承者,杜甫的夔州詩中亦不乏以輕靈柔潤之筆書寫的山水。本文以羈棲夔州的杜甫面臨其生命末期的一次危機和"啓蒙或創始事件"爲基點,探討詩人筆下具陰柔之美的山水如何在其危機中引導啓悟和超越。這一探討同時展示出中國文學中一個隱秘的譜系。  相似文献   

5.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清晖主人、剑门樵客,江苏常熟人,清初著名山水画家,画史上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四王”。毕生致力于仿古,他在《清晖画跋》中谈到:“纵揽右丞、思训、荆、董胜国诸贤,上下千余年,名迹数十百种,然后知画理之精微,画学之博大如此,而非区区一家一派之所能尽也。由是潜  相似文献   

6.
<正>"六策咸在",六策未詳何意。《武夷新集》與《歷代名臣奏議》均作"典策咸在"。典策指記載典章制度之書册,與下文"自三公之極貴,九品之至微,著於令文"正相合,當以典策爲是。"自餘太常國子博士、殿中丞、舍人、洗馬",此處《武夷新集》與《歷代名臣奏議》均作"自餘太常國子博士、殿中丞、中舍、洗馬",《補正》據此以爲"舍  相似文献   

7.
敦煌地区古代祠庙寺观简志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一、祠庙祠庙即供祀神像或神主之堂宇。家族尊长或地方名公亡者,貌其真影,书其神主或塑其像于堂舍祀之,亦谓之“庙”,或谓之“祠”。自东汉至五代,敦煌有汜咸庙,祀汜咸;孟庙,祀沙州刺史孟敏;先圣太师庙,祀孔子、颜子;李先王庙,祀西凉王李暠之父;李庙、祀暠子谭、让、恂等;太保庙、祀张议潮。民人父祖亡者,子孙貌其影或立神主祀之,谓之神堂或真堂;寺院师僧、师尼迁化者,徒众亦貌影或塑像祀之,谓之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凡描绘大自然景物者、咸称之为山水画。故凡画山水者,顾名思义,必善画山与水。古之画论中,论画山之法者多矣,而专论画水之法者寡矣。但这并非因为画山难而画水易。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曾说过:“山水中唯水口最难画。”古人视水为山之血脉,故要求把水画“活”,既有流动之形,又有潺潺之声。水口泉瀑之所以难画,便在于水从巅崖峻壁之间喷涌而出,其势若怒涛腾沸,奔崖注壑。其大者更有撼山摇海、惊天动地之势。要想在纸上画出这种气势,画者该有何等高超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明代长城屯田与冀东开发关真付现存于河北省迁西县三屯营明代蓟镇镇府旧址碑亭内的《李公边政记碑》有如下记载:“我兵独资馈运,而生聚日繁,家口或不给,咸困于食。公令傍垦余地以自赋。每岁夏秋之交预檄老稚,寻采山菜榛橡之属,计口收积,官为守之,以备荒凶,人免流...  相似文献   

10.
温州古称永嘉,历史悠久,山水秀美,人文鼎盛,有“东南邹鲁”之称。壮美的江山,孕育出了灿烂的文化,诗人、画家、书家辈出,就连苏东坡也曾发出“自言长官如灵运,能得山水似永嘉”的感慨。永嘉自古富丹青之才,传闻陈式、项信就是从永嘉山水获得灵感发明了水墨画。明清以来,书画名家代不乏人。以永嘉马氏家族为例,自清乾嘉以降,书画一脉连绵不绝,诗画金石传其家者近三百年。到了现当代以马孟容、马公愚兄弟为最,发扬光大,艺事益盛。他们寓居上海,广交名士,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天马会、中日艺术同志会、秋英会、寒之友社、雨社、蜜蜂画社、中国画…  相似文献   

11.
设色山水册页之四设色山水册页之五设色山水册页之八设色山水册页之九  相似文献   

12.
邹海娜 《风景名胜》2011,(8):170-170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传说天脊龙门是龙王的九子之居,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因各得山水不同之灵秀,形异性殊。而天脊龙门的山水则给人一种大气磅礴却又超凡脱俗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山水审美意识的滥觞与确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儒家的比德观,道家的天人合一观,魏晋文人爱山水的时尚,自唐以降人们对江山之助说的丰富与完善。孔子与庄子的意义在于发微,魏晋文人的意义在于确立,唐人的努力在于推广,其合力形成了中国士大夫的山水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4.
李理 《美成在久》2023,(2):26-36
<正>2022年1月7日至4月10日,辽宁省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古代山水绘画专题展,即“江山如画——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该展览是辽宁省博物馆继“卧游江山——辽宁省博物馆藏手卷山水画展”之后,推出的又一个与山水题材相关的专题展览,两者皆以山水为主题,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前一场画展是舒缓的横卷,让人在卧游研读中细细品味山水之美;后一场画展是立幅大轴,使人豁然沉入峰峦林壑、曲水横坡,于流连忘返中失却归途……两场展览均受到观众喜爱,其反映的深层含意只有一个:中华山水之美,早已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深藏于国人的思想和情感之中。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宋初期,有一位著名的画家,他名叫马和之,杭州人,绍兴中进士及第,官至工部侍郎,由于他专擅丹青,被误以为南宋书院待诏。马和之画风别具面貌,以兰叶描作人物、山水、庭园、建筑,笔笔灵活,咸以为吴道子之传人。马氏传世之代表作,一致被推崇的是他的《诗经图》若干卷,由末高宗赵构书诗篇,马氏据诗的内容制图,艺林中传为佳话。今天,我们还能见到画家所绘制的《诗经图》,大都是从清乾隆年间内府庋藏的所谓《学诗堂》中散佚出来的,也有未列入《学诗堂》和民间流传的,我历年在国内外见到的作品,画风大致相同,惟逐卷考察,技巧和书法,却有高下之别,且书法中间有避孝宗赵慎名讳的,可知书  相似文献   

16.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林泉高致>)道出了士大夫讴咏自然,寄情山水的林泉之志.山水画,经过了长久的历史变迁,为什么在当代国人的精神生活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位置?究其原因,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深受道家影响,有在山水中陶冶性情、借山水抒情言志,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传统;而传统山水画所体现的"天合人一...  相似文献   

17.
姜朝晖 《丝绸之路》2009,(20):78-80
从魏晋山水诗开启,到山水之作发展到王维、孟浩然掀起创作高潮,张九龄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外放遭贬谪而寄情山水,张九龄对前代诗风深入学习借鉴,其山水行役之作有了谢灵运凝重的风格;山水景致是传达心境的媒介,对山水的感悟和描摹,便不再是简单的铺陈,而成为一种心境的表现方式。诗歌山水美景与心境相合,曲江之诗也有了王维神韵;得山水之助,曲江山水诗歌清新省净,清澹典雅,古朴沉郁,形成特有的明秀清澹之风。  相似文献   

18.
翁同騄以书家之笔作画,写文人意境,山水间有清音,平淡处见天真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由甘肃进入宁夏,自南而北,几乎纵贯穿流宁夏全境。“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自古以来,就得益于黄河灌溉之利,大明庆靖王朱楮在其所撰《宁夏志》中指出:“黄河,自昆仑而来,……宁夏居人及军屯咸赖灌溉之力。”宁夏自古有“塞上江南”之美誉。然而,黄河也给宁夏人民带来过灾难。  相似文献   

20.
醉翁亭记     
欧阳修 《江淮文史》2002,(2):174-174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作亭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