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乡凤凰山战国两汉墓葬分布密集,墓地布局经过严密设计。战国时期墓葬形制主要为土坑竖穴墓。两汉时期墓葬形制为土洞墓和砖室墓两种,墓地划分若干区域,推测每个区域为家族墓地区。  相似文献   

2.
余静 《考古学报》2021,(2):193-220
目 次 一 两汉墓葬形制 二 典型陶器的类型学分析 三 陶器的分期及年代推断 四 湖南地区两汉墓葬的文化因素 五 湖南地区两汉墓葬所见文化变迁 湖南地区两汉墓葬,发表的墓葬资料近二千座.以往学者多集中探讨湖南地区西汉墓葬的分期及区域特征等[1],而有关湖南地区东汉时期墓葬则少有学者论及.本文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收集湖南地区两汉墓葬材料,建立湖南地区两汉墓葬的年代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湖南地区两汉墓葬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所反映的汉文化变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赵争鸣  何林  赵昌 《考古》2012,(10):3-14
2003年7月,为配合新乡水电厂扩建工程,新乡市文物工作队在新乡市北部20公里的凤泉区五陵村西发掘了一批两汉时期墓葬(图一)。这次发掘的墓葬与河南新乡五陵村战国两汉墓[1]属同一墓地。现将这次发掘的墓葬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此次发掘的墓葬共10座,除1座砖室墓外,其他均为竖井墓道土洞墓,各墓之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胶东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两汉墓葬的发现、发掘情况。从墓葬形制看,可分为土坑墓、积贝墓、石椁墓、砖室墓和砖椁墓,其中土坑墓发现最多,分布范围也较广,主要流行于西汉时期,同时本地区还流行一种形制特殊的积贝墓。随葬品有陶器、铜器、铁器和漆器等,以陶器占大多数。从本地区已发掘的墓葬资料看,汉墓的数量占了半数以上,证明了两汉时期本地区的人口兴旺、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两汉时期墓葬中出土的陶灶分为方形、长方形、梯形、前方后圆形、曲尺形、圆形、半椭圆形等七种不同形制的灶,对每种形制的灶又进行了型式划分,并考察了每种形制灶的分布范围及流行年代。  相似文献   

6.
浙江奉化南岙石菊花地墓群共清理各时期墓葬18座(其中M11无法确定墓坑和葬式,从出土器物组推测为唐代土坑墓;M7为近现代墓),简报主要内容为两汉时期的14座墓葬,六朝时期的2座墓葬。两汉时期墓葬包括土坑墓6座、砖室墓8座。其中土坑墓多数被破坏,个别墓坑中留有二层台,随葬器物有陶器和釉陶器,器物基本组合为鼎、盒、壶、罍、罐、瓿等。砖室墓亦多遭盗扰破坏,平面形制主要为凸字形,随葬器物有陶器、釉陶器、青釉瓷器。六朝墓葬共2座,均为凸字形,随葬器物均为青瓷器。作者在结语中从发掘的两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入手,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分期,分别是西汉晚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晚期、西晋时期共计三期。《简报》的发表,无疑大大丰富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资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葬俗、随葬器物的演变规律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文博》2021,(2)
2009年,为配合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宁夏固原杨家庄清理了12座汉墓,出土了一批陶器、铜器、铁器等遗物。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推断墓葬时代为西汉早期至东汉中晚期。本次发掘为研究固原地区两汉时期的墓葬习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浙江奉化南岙石菊花地墓群共清理各时期墓葬18座(其中M11无法确定墓坑和葬式,从出土器物组推测为唐代土坑墓;M7为近现代墓),简报主要内容为两汉时期的14座墓葬,六朝时期的2座墓葬。两汉时期墓葬包括土坑墓6座、砖室墓8座。其中土坑墓多数被破坏,个别墓坑中留有二层台,随葬器物有陶器和釉陶器,器物基本组合为鼎、盒、壶、罍、罐、瓿等。砖室墓亦多遭盗扰破坏,平面形制主要为凸字形,随葬器物有陶器、釉陶器、青釉瓷器。六朝墓葬共2座,均为凸字形,随葬器物均为青瓷器。作者在结语中从发掘的两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入手,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分期,分别是西汉晚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晚期、西晋时期共计三期。《简报》的发表,无疑大大丰富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资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葬俗、随葬器物的演变规律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试论四川东汉崖墓的研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的古代墓葬,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多样。这里不仅有我国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珍贵化石“资阳人”,而且有原始社会时期相当或稍晚于仰韶文化阶段的有名的“大溪文化”。从先秦至两汉以来广泛流行的传统墓葬形制竖穴土坑墓,更是遍布蜀中。此外,秦汉以来的砖室墓、石室墓、画像石墓、画像砖墓、崖墓、石棺葬、大石墓、悬棺、岩棺、火葬墓……等,更形成了四川古代墓葬形制之大观。而流行于东汉时期的崖墓,又是保存到现在数量最多的古墓形制。数以万计的东汉崖墓所反映的  相似文献   

10.
神女路墓地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高塘村,现为巫山县新城区,西北部为大巴山脉,东南面距长江1.5公里,是一处时代为秦、两汉时期的中小型墓地。为配合三峡工程和迁建的巫山新城区建设,2000年9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巫山县文物管理所,在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发掘墓葬15座,主要为竖穴土坑墓,竖穴砖室墓和土洞砖室墓三种形制。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组合,这批墓葬可分为三期六段,是研究峡江地区秦、两汉时期丧葬制度及习俗等重要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陕西考古工作者发掘清理了近两千座汉墓,可以说是陕西清理和发掘的各类古代墓葬中最多的一类。近年来由于工作关系,笔者先后清理、发掘了百余座汉墓,现结合已发掘的汉墓,就关中两汉墓分期等问题作一探讨。一、墓葬形制依据墓葬的形制不同,可以将关中小型墓分为:第一类竖井土坑墓道的洞室墓;第二类为竖井土坑墓道的砖室墓;第三类斜为  相似文献   

12.
在巩义万宝苑昱盈阁公寓清理汉代墓葬25座,出土物较为丰富,特别是出土陶仓数量之多、形制之大、陶仓上文字之多,在郑州地区已发掘的同类墓葬中较为少见.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郑州地区两汉时期社会经济、丧葬习俗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21,(1)
黑庙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白庙乡黑庙村西北部。201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两汉墓葬近250座,本次报告其中的53座西汉墓。墓葬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竖井墓道土洞墓、空心砖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铁器、铜器等。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等推断,应为一处平民墓地。出土的陶缶演变序列完整,为研究陶缶本身的文化功用提供了新资料,对于研究平顶山地区汉墓的发展序列及西汉社会的发展进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湖熟曾为两汉时期湖熟县治所在地,汉代墓葬较为集中。以往考古发掘的汉代墓葬多为西汉中晚期以降,未见西汉早期墓。窑上村6、7号汉墓,时代属西汉早期,其清理规范、资料完整,在墓葬时代及分布区域上较以往有所突破,对于研究湖熟一带汉墓的分布规律乃至南京地区汉墓形制的演进及汉代丧葬礼俗等都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河南淮阳平粮台十六号楚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粮台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的大朱庄西南地,台高3至5米,面积百余亩,《准阳县志》称其为"平粮冢"、"贮粮台",当地群众称其为"平粮台"。此台是一座龙山文化古城址,古城废弃后,成为战国、两汉的墓葬区。1979年至1980年我们在平粮台清理了一批战国、两汉墓葬,其中以十六号楚墓形制最大,出土遗物也比较丰富,现简介于下。一墓葬形制十六号墓位于平粮台古城址内的东北部,发掘前由于社员取土烧砖已将此墓的东半部墓口及墓内部分填土挖去,残损的墓口及墓道因之暴露于外。此墓系竖穴木椁墓,墓向107°,平面为"甲"字形,东部有斜坡  相似文献   

16.
程凹两汉墓群,位于淅川县县城西北约1.5公里的上集乡程凹村西的黄土梁上。1975年春发现,同年8月进行了钻探,1976年元月,县文管会组织人员对这批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共发掘墓葬14座,出土百余件珍贵的汉代器物。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这批墓葬结构简单,均为中小型土坑竖穴墓。墓长2.20—2.80米不等。14座墓葬的方向大体一致,除M4南偏西17°,M2、  相似文献   

17.
水田湾墓地位于巫山县巫峡镇东北部,是一处平面呈曲尺形的低矮山丘。墓地东临大宁河,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海拔高度在95至134米之间(图一)。为了配合三峡工程建设,2000年9月,重庆市博物馆、巫山县文物管理所和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水田湾墓地进行了勘探、发掘,实际发掘面积2111平方米。根据地形地貌及文物分布,我们将墓地分为三个发掘区,东区为Ⅰ区,北区为Ⅱ区,南区为Ⅲ区。共发掘古代墓葬21座,其中东周、两汉墓16座,出土文物二百余件,质地有铜、石、琉璃、银、陶、釉陶等。现将东周、两汉墓葬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16座墓葬可分…  相似文献   

18.
  张义中 《东南文化》2018,(6):23-34,I0001-I0003
2016年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淮北市渠沟墓群展开抢救性发掘,实际清理墓葬85座。其中M50为带墓道的单室砖墓,可能是一男二女妻妾合葬墓。M50规模较大,出土大量的模型明器和祭祀类器物。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M50的年代当在东汉前期。墓葬的发掘为研究两汉之际该地区乃至整个江淮流域之间的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9.
应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溃阳镇北的溃阳岭上,是一处以应国墓葬为主的大型古墓群,墓葬的年代为两周时期与两汉时期。本文介绍的M301是1992年在应国墓地发掘的一座楚国直辖时期的墓葬,年代为春秋晚期。此墓出土的随葬器物主要有铜器、锡器、石器、漆木器、骨器等,其中铜礼器有鼎、簋、敦、盘、■、浴缶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此墓的墓主人可能是应国王室贵族的后裔。  相似文献   

20.
在三峡地区墓葬建筑中,砖(石)室墓是最重要的建筑形制,它开始流行于两汉时期,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相当丰富,是古代厚葬风俗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研究中国古代风俗史和建筑史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