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世纪40年代末,国共两党军队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较量,国民党号称"八百万精锐"几乎丧失殆尽,南京政府大厦将倾,蒋介石被迫于1949年元旦发布《文告》宣布"引退",1月21日下野,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李宗仁一上台就发表文告,表示愿意以共产党、毛泽东提出的"八项条件"作为进行和平谈判的基础。这八条是:一惩办战争罪犯;二废除伪宪法;三废除伪法统;四改编一切反动军队;五没收官僚资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废除卖国条约;八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一切权力。  相似文献   

2.
刘旭 《文史春秋》2022,(9):10-13
<正>1949年初,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胜利在望,三大战役均已胜利结束,国民党军队精锐基本被消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陈兵长江北岸,即将发起渡江战役,蒋家王朝已是风中残烛,摇摇欲坠。而在1949年1月21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放了蒋介石的下野文告,同时宣布由李宗仁任中华民国代总统。这是蒋介石一生中的第三次下野,也是最后一次。和前两次一样,蒋介石此次下野虽然是迫于形势,  相似文献   

3.
李仲公(1890-1978),贵阳人,早年毕业于京师国立法政专门学堂,1914年与李大钊一道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任众议院首席秘书,参与《晨钟报》的创办,担任《国风日报》、《晨钟报》编辑和撰述,参加反袁、护法、护国运动。北伐战争初期,担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记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处长,承担蒋介石的文案工作。蒋介石在北伐初期的重要政论、文告等文字,绝大多数出自李仲公手笔,起草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重要文告,李仲公乃被世人誉为北伐“文胆”。  相似文献   

4.
蒋介石原配夫人、蒋经国的母亲毛福梅是奉化岩头村人。她与蒋介石结婚后,仅生蒋经国一子。蒋介石在家乡居住时间很短,蒋经国十几岁又赴苏联求学,毛氏在家非常孤单寂寞。与蒋介石离婚后,毛氏一直住在丰镐房里,深居简出,不过问外间事情。有时蒋介石和宋美龄返回溪口家乡,毛氏就暂时离开,不相见面。她信仰佛教,在蒋丰镐房造了一间小佛堂。  相似文献   

5.
1948年底,蒋介石眼见自己兵败如山倒,不得不于新年发表《元旦文告》,宣布"引退",把总统职务交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李宗仁心知,非进行和谈不足以打开僵局。为此他多次邀约张治中到傅厚岗官邸研商。张治中对他建议:"最好您能把孙夫人和李任潮先生请出,先行改组内阁,才能考虑和谈。您如能  相似文献   

6.
1949年初,内外交困的蒋介石宣布"下野",回到老家奉化溪口休息,开始了在家乡的最后生活。此间,他一方面徜徉于山林泉石,浸润于桑梓情谊;另一方面,又以国民党总裁身份掣肘代总统李宗仁,破坏国共和谈,负隅顽抗。然而,在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下,蒋介石在凄凄惨惨戚戚中离开了他无限留恋的故乡,终未再回。详情请惠阅《蒋介石永别溪口》一文。  相似文献   

7.
浙江奉化溪口镇是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的故乡。蒋介石有很强的家乡观念,发迹后虽戎马倥偬,政务繁忙,但来家乡的次数依然很多。得意时回乡,荣宗耀祖;失意时回乡,谋划再起;生日回乡,名日“避寿”;清明回乡,祭扫祖宗。正由于蒋介石频频回乡,所以国民党的军政要员多曾来溪口“朝拜”。据已有资料记载,被称为“山西王”的阎锡山曾经三次到过这一地图上并不显眼的集镇,从中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蒋阎关系。  相似文献   

8.
郑发认亲     
当时在重庆曾经闹得满城风雨,许多人都听到过这么一件新闻:蒋介石的亲哥哥郑发从河南家乡到重庆找蒋介石,而蒋介石不认亲兄的丑事,便是由戴笠一手来替他处理的。  相似文献   

9.
郑发认亲     
当时在重庆曾经闹得满城风雨,许多人都听到过这么一件新闻:蒋介石的亲哥哥郑发从河南家乡到重庆找蒋介石,而蒋介石不认亲兄的丑事,便是由戴笠一手来替他处理的。蒋介石随母下嫁到蒋家当拖油瓶之前,他  相似文献   

10.
《百年潮》1999,(12)
白崇禧密谋和共反蒋毛泽东批准秘密接触1948年除夕之夜蒋介石的“求和”文告,确如中共中央所预见,纯粹是一种缓兵之计。面对军事和经济的败局,国民党内部早已分崩离析,求和之声越来越多。继续不顾一切地打下去,不仅军事上没有喘息的机会,而且政治上必定会引发众怒,危及自身的地位。迫不得已,蒋介石只好一面做出和平姿态,一面准备宣告下野,把和谈的难题留给副总统李宗仁。国民党内一向派系林立,蒋介石的中央军遭受覆灭性打击之后,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拥有相当军事实力的桂系自然变得  相似文献   

11.
于化民 《百年潮》2001,(11):19-25
全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即1948年秋季,战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48年9月,解放军在济南战役中,歼灭敌人主力10余万人,解放了济南,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大规模战略决战,歼灭敌军154万人,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将战线推进至长江北岸.蒋介石的军事力量已基本上被消灭,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捉襟见肘,摇摇欲坠.1949年元旦,走投无路的蒋介石发表求和文告,表示愿意与中共"商讨停止战争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熟知蒋介石惯于翻云覆雨的毛泽东,当即写下<评战犯求和>的评论,揭露了蒋介石假求和的虚伪性,1月5日以新华社的名义发表.14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主席的名义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愿意在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及改编一切军队等八项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和平谈判.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正2018年第3期的《蒋介石倚重的老师毛思诚》一文中提到,蒋介石对毛思诚除了在官场上的照顾,还有生活中的关切。我认为蒋介石对老师毛思诚的这种"关照"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因为毛思诚是"早年秀才",具有"才学恒通,明了时政"的学问,故"成了蒋介石的幕僚和‘外脑’"。这是唯才是用。二是因为毛思诚因人施教、"以柔克刚""恩威并施",用"义正词严的说教、洋洋自得的笔势让蒋介石敬佩不已",使得"蒋介石突然‘开窍’,一  相似文献   

13.
从当上黄埔军校校长开始,蒋介石的政治地位上升之快,是令人惊讶的。这既是蒋介石政治军事才能的体现,又是他对权力不断追逐的结果。蒋介石权力欲望极强,对总统之位垂涎已久,但其当选之路却是充满波折。中原初定通过约法欲"训政"中原大战后,蒋介石战胜了以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为首的地方实力派。蒋介石权力欲日益膨胀,认为"训政"时期已到,想挟军事余威,召开国民会议选举总统,登上总统宝座。  相似文献   

14.
"1937 年12月12日,蒋介石为何在日军完全包围了南京的情况下,向南京卫戍部队的唐生智军发出了撤退命令?"这是笔者长年来的疑问.<蒋介石日记>是解开这一疑问必不可少的史料.笔者从<日记>中了解到,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期,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充满了不信任感和戒备心理,那时他还在持续探索"中日和平"的可能性.蒋介石在<日记>中首次提及南京被日军占领的惨状是在日中"和谈"中断后的1938年1月22日,在那之后,他开始认真考虑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出生于浙江奉化,这基本已成为历史学界的定论。但"奉化说"之外还有一个"许昌说",也并非无中生有。它有郑发两次千里认亲,蒋介石派要员问询、接待及相关事件作依据,其中不乏宋美龄、吴鼎昌、戴笠这样的名人,有些事情还涉及到"华子良"(韩子栋)。《郑发找蒋介石认亲的前前后后》一文介绍辨析了这方面的史料,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坚定的民主主义战士、著名的爱国诗人柳亚子在家乡创办《新黎里》报,与反动势力作斗争,前后二次遭到查捕;作为中国共产党最忠实的朋友,柳亚子又因为反对蒋介石的清党政策而遭到蒋介石的通缉。  相似文献   

17.
柳秋荣 《百年潮》2015,(2):30-34
1946年7月14日,蒋介石乘坐"美龄"号专机,由南京飞抵九江,随即在江西省主席王陵基的陪同下登上庐山。这是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首次上庐山,距离1937年12月的离开,蒋介石与庐山分别了将近九年。九年前,国民党军政要人齐聚庐山,共商抵御外侮之计,蒋介石曾在这里发表著名的抗战宣言。与当时热闹的情景相比,此时的"夏都"庐山,除了清冷之外,触目皆是遭受日军破坏的痕迹,秀美的庐山已是满目疮痍。  相似文献   

18.
林浩 《福建史志》2001,(3):35-36,64
《鲤城区志&#183;附录》共分:政府文告、革命文献、碑记辑录、诗联文选四十部分。“政府文告”中按时序分为:“(一)明清时期文告、(二)民国时期政府文告、(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政府文告”,“诗联文选”中按类分为:“(一)诗选、(二)联选、(三)文选”。由此可看出《附录》分类科学台理,内容丰富全面。尽管(附录)分为四个部分.但均贯穿着突出鲤城区地方特色、时代特色这一主线,并且所收入的史料均与正文内容相呼应.起到补充说明之作用.附而有物。  相似文献   

19.
刘振修 《文史天地》2012,(11):20-24
他曾是孙中山的警卫,后又成为蒋介石"剿共"的干将;他既为蒋介石立下赫赫战功,又敢于和他唱对台戏;他在抗战中虽创下辉煌战绩,胜利后却被解除了兵权;在辽沈战役中他暗做"内应",配合了解放军的战略进攻,事后却成了中共公布的战犯;蒋介石下野后,他逃到香港隐居,1955年初却突然返回大陆……这就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卫立煌曲折而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20.
周军 《文史精华》2010,(6):53-58
对震惊中外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多年来定义为:是蒋介石下令让张学良不抵抗,致使东北三省沦陷敌手,但后来又推诿于张。张学良替蒋介石背了黑锅。然而,根据张学良晚年对学界和媒体的多次谈话,以及解密公开的《蒋介石日记》等权威资料,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直接责任者,并非通常所说。《九一八事变时是谁下令"不抵抗"》一文,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澄清。史料翔实,证据有力,颇值一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