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盘古神话的原型,历来众说纷纭。主张盘古是盘瓠转音说,自清代学苏时学《爻山笔话》始,经夏曾佑、顾颉刚、范澜至袁珂,多从语音之转来论证,常任侠在《沙坪霸出土之石棺画像研究》一中更进一步说:“伏羲与盘瓠为双声,伏羲疱牺盘古盘瓠,声训可通,殆属一词。”这些论证都是从小学的角度来考虑,没有从神话内容所反映的深层意义上挖掘,证据稍嫌不足。  相似文献   

2.
盘古考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汉时期出现的创世主神盘古 ,是由上古土地神 (社神 )“亳”音变而成。亳异体为薄、蒲、蕃等 ,变为双音连绵词有薄姑、蒲姑、蕃吾 ,转而为盘瓠、盘古。盘古作为创世主神虽在东汉时才出现在典籍之中 ,但其具有能迅速生长扩大、孕育世间万事万物的性质 ,在商周之时用来分封薄姑五色土的亳社神崇拜中就已经初蕴其义了。盘古神并非像后世学者所言 ,是最晚出现而被积薪式地列为时代最早、地位最高的创世主神  相似文献   

3.
在古蜀文明中,三代古蜀王蚕丛、柏灌、鱼凫创造了早期古蜀文明的辉煌。作为古代宗教崇拜的图腾崇拜更真切的反映出了鱼凫文化的独特文化特质。鱼凫文化也成为了古蜀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对后世的古蜀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东夷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东夷部族作为最古老的部族之一,对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文章从东夷文化的起源开始探讨东夷部族的生活背景,从上古神话中找出东夷文化与鸟图腾崇拜的源头。通过文献记载找出东夷文化与鸟图腾崇拜的联系,从鸟官制度来反映东夷人的精神信仰及部落氏族的关系,再结合考古学资料,通过对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陶鬶和鸟形器物、东夷部族所在地理位置以及东夷人的鸟图腾崇拜进行考证,探讨东夷文化中鸟图腾崇拜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印第安人原来是美洲的主要土著居民。信仰萨满教和万物有灵,盛行图腾崇拜和多神崇拜。世界最著名的古代文明之———玛雅文化就是由古代印第安人创造的.上个世纪墨西哥发行的许多流通币和纪念币上都记载了这一人类的古代文明。  相似文献   

6.
刘俊起 《民俗研究》2005,(1):163-174
包括庙会在内的传统民间社会文化形式悄然复兴,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此前已经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然而,这种“传统的复兴”是否是民间传统的简单恢复?笔者在对豫南盘古山的盘古庙会的调查中注意到,80年代以来重建的盘古庙,其附祀神的设置与1949年以前的盘古庙相比有一定改变,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盘古大殿中附祀神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我国广大南方绵亘不尽的高山崇岭里居住着诸种不氏民族和部落的蛮人,史称“南蛮”,据古文献记载,各种“南蛮”分支的族人普遍信奉盘瓠(犬)图腾.“诸蛮种落不一、皆古盘瓠之种也”,“盘瓠之说,号曰生于东汉之季,起于荆湖之区,贵州、四川、云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亦皆有之.是其分布,已达八省之多.”,“凡溪洞种类不一,曰蛮、曰瑶、曰黎、曰蛋,在漳者(福建漳州)曰畲.”.而源于“南蛮”一支的畲族信奉盘瓠始祖的程度,在“南蛮”各族中可推为首最.二千多年来,畲族人民对盘瓠神话家喻户晓.并将其编成民族史诗《高皇歌》,口碑相传;绘画成长卷画幅《祖图》,供子孙瞻仰;写进蓝、雷、钟本姓族谱(或家谱),世代记传.直到今天,居住在闽、浙、粤的畲族同胞,对始祖盘瓠仍奉祀至虔,年节不忘祭拜,有的还刻成祖林,作为图腾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盘古神话从原始产生到形成相对丰满完善的创世神话,是南北文化、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互相渗透融合的结果。它在后世的流传情况是丰富多样的,它主要在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民族民间流传,形式上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特色,内容上或融合于各自的民族神话系统而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核。另外,道教的神仙传说也是盘古神话流传演变的一个途径。盘古神话体现出五个方面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特质问题的研究是对一种文化的深层研究,是思想观念和精神心理方面的研究;通过对文化根柢的剖析而揭示出它异于别种文化的一些根本性的特点。这些特点的表现不仅仅是“共时”的而且是“历时”的,有些是很少变化的。例如广州人普遍拜祭的神祗是关帝和门官土地,我想这是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的。多神崇拜在中国各地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10.
邓平 《黑龙江史志》2013,(13):18+21
神话是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比较文学等领域的研究重点,各个领域对神话的解读角度都不尽相同。本文在搜集盘瓠神话研究基础上,尝试归纳总结近年来盘瓠神话研究的不同视角和方法,探讨盘瓠神话的研究状态,为以后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方法借鉴和资料对比。  相似文献   

11.
岭南文化区域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整体的发展历程来看,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特色、最活跃的区域文化之一。岭南文化区域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本世纪末的改革开放20年来,岭南地区成了一块经济发展的热土,使岭南文化一跃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高势能文化之一。岭南文化在其孕育、成长、定型和演变过程当中受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大,构成了其特有的文化整合与演变模式。本文从区域系统分析的角度对岭南文化进行初步研究,得出结论:(1)岭南文化是山水型的实用文化;(2)岭南文化是开放性和兼容性极强的区域文化;(3)重实践,讲创新,少说多干是岭南文化的精髓;(4)岭南文化系统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南国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2.
滇文化是战国至西汉时期位于云贵高原滇池区域的一支风格独特的考古学文化,以数量众多、特征鲜明的青铜器、金器、玉石器等闻名于世,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一朵奇葩。从文化特征来看,既有源自云贵高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特征,也有大量来自周边地区如中原、巴蜀、岭南等文化的影响,还有来自更为遥远的欧亚草原、南亚甚至西亚地区的因素,因此滇文化是杂糅了大量其他地区文化因素的一支复合型文化。其中,北方地区的文化因素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使其显得与周边一些典型农业民族的青铜文化差异较大,呈现出独特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3.
龚韬买地券为广州地区首次发现的南朝买地券材料。买地券内容包含强烈的冥府观念和道教信仰,并折射出南朝时期岭南地区土地私有化的发展。为研究南朝时期道教在岭南地区的传播和影响提供了重要考古材料。  相似文献   

14.
南越文化的成长,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结果。随着南越文化的发展,其文明不断向外播布,从而带动了整个岭南地区文明程度的提高。从历史上看,南越王国对岭南开发有着阶段性的意义。这一切,都可以在广州南越王墓所出土的文物中找到佐证。  相似文献   

15.
岭南地区秦汉时期的铜提筒在当地越文化中具有代表性。江东地区西周春秋时期的墓葬或遗址中常出土一类带提耳的原始瓷筒形器,其造型独特,纹饰繁复,在尺寸、器形等方面与铜提筒多有相似之处。从浙江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出土的一批标本器入手,对这一类筒形器重新进行类型学分析,然后就其主要的功能性因素与岭南铜提筒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明确二者的相关性,进而归纳出此类提筒形器在春秋以后南方各地出现的规律。该形制可能并非被动传播的文化因素,而是百越文化背景下各地的统治阶层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为凝聚族群认同,维护统治利益,而对文化因素和器物形制作出主动选择和"策略性操控"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岭南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一批重要遗址的石器进行文化分类排序的尝试 ,归纳出一套具有典型特征结构的石制品组合 ,并将以这套石制品组合为代表的遗存命名为“黄岩洞文化”。对岭南地区所谓的“中石器时代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component types or categories of myth from the Yirrkala region of north-eastern Arnhem Land, which I define respectively as those of inheritance and creation. I argue that the existence of the two components of myth reflects conceptual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transfer of power from the ancestral past to the present, in these clan-based societies in which the structure of the clan system is believed to be ancestrally preordained, yet the creation of clans is part of a continuing political process. The paper places Yolngu totemism in the context of the politics of group relations, and focuses on the tension between autonomy and exchange which provides much of the underlying dynamic to Yolngu social organisation. The totemic/mythological system has the flexibility to enable ancestral precedence to apparently underlie group organisation despite the latter's inherently imminent and contextual nature. The structure of the mythological system, and the particular way in which it articulates with the politics of group organisation, enables the network of ancestral tracks associated with the myths of creation to be perpetuated in a way that makes them both distal and protected from the disorderly changes of the present, yet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process of social re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Among the Nage of eastern Indonesia, a sizeable minority of clans maintain totemic attitudes towards trees and other plants whose names they share. Tree totemism is mostly expressed in taboos on burning the wood and using the timber in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here is the idea that all Nage people should not burn wood of the Tamarind (Nage) tree. Comparative evidence and local historical narrative locate the source of phytonymic clan names in an earlier use of such names as toponyms and settlement names. Insofar as this is their origin, Nage plant totemism can thus be understood as a residue of a naming practice relating to places rather than to people, either human ancestors or groups. As the use of ‘Nage’ as the formal name of an inclusive ethnic, socio‐political, and territorial entity is relatively recent, and indeed largely a function of a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introduced barely a century ago, this case further demonstrates how taboos and totemic relations can develop rapidly in contexts of major social change.  相似文献   

19.
港澳与珠江三角洲文化特色及其关系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港澳文化与珠江三角洲文化都以岭南文化为本根,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不同文化特色;港澳文化与珠江三角洲文化之间是互动关系,这种互动性在时空分布上是一个动态过程;港澳与珠江三角洲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将导致文化的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