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史鉴 《百年潮》2014,(12):4-8
正赵云栋,江苏常州人,1934年出生;早年就读于常州第24中、省常中;1952年在上海铁路局参加工作,后调铁道部机关、国家建委、国务院港口办工作;1984年起,任国务院特区办司长、副主任;1993年起,先后任中国开发区协会会长、高级顾问。赵云栋从1973年开始就在谷牧领导下工作,参与了建港、改革开放初期创建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扩大开放、创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过程,对谷牧在创建经济特区这一史无前例开创性的社会经济实验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多谋善断、远见卓识、敢于担当的领导风范、精神品德和工作作风,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2.
王硕 《炎黄春秋》2008,(4):36-40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时值国门刚刚打开,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草创伊始,各方面关于对外开放和办特区的知识都比较缺乏,思想还没有完全统一。在中央担仟一线主要领导职务的胡耀邦对经济特区的支持一直是不遗余力,他热情洋溢的支持和帮助,对于深圳等特区的成功创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经济特区的创建者们,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居功至伟!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建,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件大事。1984年2月,邓小平在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特区是个  相似文献   

4.
三中全会前后中央设立经济特区决策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设立经济特区的决策始于1978年6月,1979年4月完成。就名称而言,经济特区并不是深圳和珠海的首创。1965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攀枝花特区,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特区,但是这个特区并没有后来对外开放的特殊性质,主要是指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殊经济  相似文献   

5.
<正>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有中国开发区的建立,有开发区的成长,有开发区的快速发展。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提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当年4月下旬,中国的开发区应运而生。从此,开发区责无旁贷担当起对外开放先行者的历史使命。1986年8月21日,是开发区人永远难忘的日"有发舞展的  相似文献   

6.
从一般人的角度看,我10多年来,职务没有得到升迁,蛮坎坷的,但本人并不觉得有什么后悔和遗憾。我对当官没动过心思,精力主要放在干事上。当官呢,事情就不一定去做了,因为干事可能会得罪人这是一个始终处在时代风口浪尖的人。“文革”结束,第一批出国留学考试,他参加了,成为国门重启、留学海外的先行者;中国筹建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他参与了调研、规划;海南建设“特区中的特区”洋浦,他出任首任行政长官;上海发展芯片工业,他殚精竭虑,中国搞大飞机,他四处调研、奔走呼告……  相似文献   

7.
历史时刻     
《百年潮》2015,(1):2
<正>1984年1月24日至29日,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2月7日至10日视察福建厦门和正在建设中的厦门经济特区。视察期间,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为珠海特区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为厦门特区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2月24日,邓小平就办好经济特区和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的问题同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他说:我们建立经济特  相似文献   

8.
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和突破口,对中国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9年4月,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当时担任广东省委主要领导的习仲勋、杨尚昆同志向中央汇报工作时,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办特区的设想: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  相似文献   

9.
宋清渭 《百年潮》2011,(7):31-34
1984年2月,厦门作为国家确定的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更早地领略到了春天的气息。然而,在厦门特区扩大对外开放当中,围绕特区还要不要驻军,特区部队还要不要整军备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当时,我正在闽南担任驻守厦门部队的军政委,现将争论的前前后后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0.
<正>周书楷,1913年8月出生,安陆城关人。他从1938年任驻英使馆见习生起,至1992年"总统府国策顾问"(同时任"外交部"顾问)任上去世时止,外交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他是台湾"外交界"的风云人物。1971年11月,他任台湾"外交部长"时,亲历了台湾被联合国驱逐的变局,而1970年4月,他任台湾"驻美大使"时陪蒋经国访美,就是这个重大变局的前奏。1969年1月,尼克松当选美国第37届总统后,即从美国全球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了由"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转变,而经济的起飞则完全有赖于制订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即沿海城市率先对外开放,进而带动内陆经济高速发展。早在1979年7月,中央就确定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8月,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这些决策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侨乡和沿海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先  相似文献   

12.
特区的第一任市长,曾是“老区”的第一任市长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之  相似文献   

13.
杨剑 《纵横》1998,(12)
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一项重大决策,经济特区的确立和建设曾是一个引起很大争议的话题。《回眸:79’中国特区》通过对吴南生先生的采访记录下特区建设拓荒者的一段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国家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以构建中国全方位开放与外交战略的新格局。目的在于借鉴改革开放以后沿海经济特区率先打破封闭僵化的发展模式,将国家的发展与世界的潮流紧密相连。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在西部地区选择一个合适的基地,创建"内陆型"经济特区,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形成新型政府与企业关系的试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本文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要求和深化改革的需要等方面探讨创建"内陆型"经济特区的必要性;并提出选择陕甘宁蒙毗邻地区进行试点,论证了建立陕甘宁蒙毗邻地区"内陆型"经济特区的可行性;初步提出建立"内陆型"经济特区顶层设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城市美容师──记漯河市环卫处主任胡顺才文/本刊记者周合国在内陆特区漯河,人们都称赞该市环卫处主任胡顺才和他领导的环卫工人是"城市美容师"。他们用巧夺天工的双手,把这座城市装点打扮得漂亮迷人。几年前的一个盛夏,组织上派胡顺才到市环卫处任主任。他没敢迟疑...  相似文献   

16.
宋运郊 《百年潮》2009,(7):57-59
任穷叔祖离开我们4年多了,我和兄弟姐妹们都在怀念他,想起他对我的关怀,至今心境难平。对叔祖,我心里有三个概念:可亲、可敬和可威。祖父骏臣,兄弟四人,他是大哥,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1927年湖南马日事变后被反动武装杀  相似文献   

17.
正《汉书·苏武传》载:"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终两汉之史,汉帝国威震四服,唯有漠北匈奴桀骜不驯,屡犯边境,然时势造英雄,正因为如此成就了一个英雄的时代:霍去病北逐匈奴,苏武塞上牧羊,陈汤三千里奔袭……"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成为一个帝国和时代的自信呐喊。可也有这样一位人物,虽默默无闻,但一生传奇,虽不为人知,但功在千秋,他与他统  相似文献   

18.
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七千人大会)上说:"还有个王实味,是个暗藏的国民党探子。在延安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题名《野百合花》,攻击革命,诬蔑共产党,后头把他抓起来,杀掉了。那是保安机关在行军中间,自己杀的,不是中央的决定。对于这件事,我们总是提出批评,认为不应当杀。他当特务,写文章骂我们,又死不肯改,就把他放在那里吧,让他劳动去吧,杀了不好。"  相似文献   

19.
元春 《文史博览》2010,(2):57-57
<正>舒同是与国民党于右任齐名的书法家,以"舒体"闻名于世,他曾被毛泽东称为"马背书法家",并有"党内一支笔"之称。其辞章功力人所共知,党内许多重要文章、文件都出自他的手。1948年中国共产党准备攻打台湾时,时任华东局社会部部长的舒同,是中央和华东局内定的"台湾第一任省委书记",刘格平为副书记。虽然没有正式上任,但舒同以华东局社会部部长的身份,直接参与了对台的敌工工作。  相似文献   

20.
苏联远东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发展海洋生物工程、农业、原料加工,建筑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等都很有潜力。在这里建立经济特区显然有着广阔的前途,特别是在滨海边疆区的港口城市纳霍德卡建立经济特区,更有重要的意义,纳霍德卡连接着西伯利亚铁路干线,各种货物由此运往苏联各地及西欧其他国家。目前,苏联利用这一经济特区的4个港口城市中的两个发展贸易:一个发展渔业;另一个则作为苏联发展远东地区的一个运输枢纽,向日本出口煤、机械,往中国出口木材和轻型汽车,向越南出口石油,往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亚和美国运输其他货物。这里的经济特区建成以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住宅问题、食品供应问题、服务业问题。利用远东的资源生产高质量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