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朝晖 《神州》2013,(4):45-45
位于畿辅重地的河北省沧州市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有着“沧邑俗劲武尚气力,轻生死,自古以气节著闻”的说法。这里的习武之风由来已久,据《汉书》记载,沧州在汉朝时便有尚武之民风。习武之风兴起于明朝,兴盛于清朝。在沧州尚武之风的形成中,移民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杜鹏跃 《民俗研究》2022,(2):139-147
随着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对健康生活的提倡,民俗体育从国家、社会与学术层面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山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其民俗体育经历了从齐国的"民俗体育"、鲁国的"礼乐体育"向齐鲁民俗体育合流发展的演变过程.当下,齐鲁民俗体育遗产既丰富多彩,也呈现出传承不平衡的特点:黄河、运河沿线武术的传承最为兴盛,而棋类、拔河等体育活动则日益衰落.如何有针对性地对齐鲁民俗体育加以挖掘、整理、传承和保护,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28日,第六届中国新疆阿勒泰冰雪风情游在阿勒泰市西域滑雪场开幕。本次活动的主题定为"冰情雪韵民俗风",活动组织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特点,由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旅游、冰雪艺术、冰雪经贸五大板块组成。力求通过活动进一步挖掘阿勒泰市冰雪旅游资源优势,充分展现雪域绮丽风光和底蕴深厚的哈萨克民俗风  相似文献   

4.
王青 《史学月刊》2008,(3):25-29
尚"文"之风贯穿于有周一代,这是周代世风的总体特征.然而细分起来,西周-春秋-战国几个时段的世风还是有所发展变化的.春秋时期,世风尚未走出尚"文"的樊篱,"武"、"勇"依然属于"文"的范畴,"文"、"武"概念,其内涵展现出交融趋势.而到了战国时期,"武"超脱了"止戈为武"的范畴,走上了"文"的对立面,成为武勇、武力的总称,个人武勇为世所重.这种转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促进了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秦统一六国的进程.这股强大的尚武之风一直到秦汉时期仍有余绪.  相似文献   

5.
乞巧文化中最核心的含义应是"巧",就是灵敏思维与熟练技艺的有机结合,表现了妇女的智慧与灵巧。经过历代的传承与演变,乞巧风俗不仅作为一种民俗仪式世代流传,同时也形成了与之密切关联的乞巧文化系列图像。乞巧文化的图像系列是紧紧围绕乞巧活动的偶像、仪式、结果等三个方面而形成的。这些图像虽然不是乞巧民俗的主体,但通过这些系列图像,不仅可以窥探历代乞巧民俗的基本状况,同时也形成了乞巧文化的视觉艺术化呈现形式。进一步关注和研究这些图像,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乞巧文化的本质,有效传承乞巧文化。  相似文献   

6.
廖群 《民俗研究》2002,(4):70-76
一 采风,即采集民间歌谣,以考察民风民俗,故"采风"又常与"问俗"连称,柳亚子<<盛湖竹枝词>题辞>诗之十二即云:"采风问俗周详甚,应有??轩异代求."采集民间歌谣而称采风,应该源于汉人的周代"采诗"说.周代所采之"诗"自应大多收在周人的诗集<诗经>中,更准确地说,是收在<诗经>中的<国风>中.而"风"即歌调,更多的是指土风歌谣,地方歌曲,所以在民间采诗便又常称"采风"了.<史记·乐书>提到:"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从"协比声律"看,"博采风俗"的"风俗"指的就是民间歌谣以及其中所反映的民风民俗.  相似文献   

7.
包晓娟 《风景名胜》2021,(5):0024-0024
东安县位于永州市西部,东安人崇德尚武,东安武术驰名中外,是全国“武术之乡”,德文化之乡。针对东安的文化特点,将其文化特色逐点逐段地融入东安大道的景观提质改造设计中,将东安大道打造成为东安的一条生态绿脊和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8.
沧州回族武术历史悠久,门派众多高手辈出,在武术界独树一帜,在中国传统武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能有此成就,是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生存环境等诸因素密不可分。这也是沧州回族习武尚武史因所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唐代以来,敦煌文献中有关"舞剑器"的内容进行阐释,以了解剑器舞的传承渊源和演变历史,以及其精神.从而进一步探索"舞剑器"与"武术"之内在联系和传承关系,这对我们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印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魏红 《民俗研究》2007,(2):186-191
方言与民俗具有共同的基础,即地域与居民。其中方言是民俗的载体,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离不开特定的方言词汇,一些方言词则直接陈述、反映民俗,与民俗事象紧密交织在一起。而历史文献里的一些方言词,能反映出文献所属时代和地域的风俗文化。《醒世姻缘传》是明末清初以山东方言为背景的通俗文献,胡适先生曾指出它是"一部最丰富又最详细的文化史料","将来研究十七世纪中国社会风  相似文献   

11.
17至18世纪在欧洲兴起和盛行的罗可可之风,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国内学者朱杰勤、朱谦之、何兆武先生等多有介绍和深入研究。本文根据笔者在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国家的田野调查及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对罗可可之风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罗可可之风是欧洲大地上掀起的一股中国风。任何一次的文化交流,都离不开"输出"与"接纳"之双方,离不开后者对前者的"适应"与"调适",而任何一次的"适应"和"调适",都是一种新的文化的再生和创造。东西方文化的原胚在这种交流和传播中溶解与铸造,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和多元化,正是在这种融合与变异中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释"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卜辞中"帚"参与战争、主持或参加祭祀、处理商王交办的事物、接受祭祀、与天帝或去世的商王交往、(灵魂)进入冥界等内容, 结合民俗、古代文化和造字表词依据等,可知"帚"是能与上天鬼神沟通的巫觋,而其中女巫则是周代宫中世妇的前身.  相似文献   

13.
正在尚武之风盛行的清代宫廷,帝王的文化艺术生活还是相当丰富的。清朝帝王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非常重视对于汉文化的学习,勤于攻读传统典籍,或热衷诗书文章的琢磨与创作,对于堪称汉文化精髓的书法艺术,更是尤为喜爱,因此,清代多位帝王都有着相当深厚的书法造诣。尤其是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对于董其昌、赵孟頫等历代书  相似文献   

14.
与其他武术拳派相比,梅花拳在攻防实用性上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而真正的不同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拳种,还是一种社会组织,更是一种民间信仰,而组织的广泛性和信仰的坚定性正是梅花拳能够扎根民间并繁荣昌盛的两大法宝。明白了这一点,可为当今的武术拳种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实现民间武术与民俗活动的有机融合,并促进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磊  荣树云 《民俗研究》2020,(2):116-123
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两者的互动同构,使原来依附于民俗传统的手工艺品从原生文化环境中被剥离出来,其仪式性、符号性、生产性、民俗性等事象被不同社会机制重新建构,人与"物"之间的多种价值勾连发生演变。以杨家埠灶王年画为例,可以从其创作依据与符号解读、民俗"遗产化"、民俗传统的"凭借"性质与本真性以及非遗话语与民俗传统的互惠等角度,运用艺术人类学研究范式,探寻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互动同构过程中灶王年画的文化裂变动因、社会功能分化以及艺术边界重建,进而对仪式类图像在非遗语境中的文化再生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精彩石家庄     
<正> 正定千年古韵历史文化节:依托正定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每年的"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正定都举办极富特色的正定千年古韵历史文化旅游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有隆兴寺祈福撞钟,京官进城行进表演,茶楼戏社听折子戏,民间文艺汇演等多项活动,极富民间和地方特色,深受游客喜爱。天桂山——北武当武术文化旅游节:天桂山有"北武当"之称,每年4月  相似文献   

17.
民俗文物逐渐得到学界与社会的重视,但目前还存在着重视物质类民俗文物,轻视非物质类民俗文物的倾向,而民俗文献尤不得重视。民俗文献类文物文化含量高,但容易流失,亟需保护。民俗文献类文物分为两个大类,一是记载民俗活动的文献,二是承担民俗功能的文献。本文以承担民俗功能的民俗文献之帖式为例,以见出这些文献所富含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史记·货殖列传》把全汉划分为九个民俗区,《汉书·地理志》则将全汉划为十三个民俗区,"邹鲁"皆为其中之一。"邹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义之邦","风近邹鲁"成为民风优良的代名词。《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地理志》对邹鲁民俗作了较为深入的考察,从中可以窥见邹鲁民俗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19.
敦煌从两汉起即为西域重镇,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标。由于它的特殊地位,使它在欧亚文明互动、中原民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中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尤其是敦煌石窟里的壁画、彩塑、遗书、帛绢画等,不仅蕴藏着古代宗教、文学、历史、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政治、经济、法律等等无限丰富的遗产,而且也记录了敦煌古代人民的节日欢娱、民间游戏、民族竞技、军事习武、传统养生等世俗生活的信息。在古代敦煌的民俗、游戏、娱乐和竞技活动中,那些过往不复、无处觅求的狩猎、射箭、角抵、百戏、摔跤、相扑、健美、举重、体操、技巧、棋弈、投壶、游泳、跳跃、竞走、投掷、长跑、划船、马术、蹴鞠、马毬、步打毬、武术、气功、游戏、踏青、秋千、登山、滑沙、舞蹈、养生、?〉然婧臀南准窃兀啾磺ё税偬㈣蜩蛉缟乇A袅讼吕础?敦煌的民俗、游戏、娱乐、竞技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的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民俗、游戏、娱乐文化与人类的其他文化事象一起,整合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全部结构。无论物质民俗还是精神民俗,都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层面,对于人类的生存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娱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其自身的客观需求和内在魅力。在其活动过程中,人是活动的主人,追求的是参与性,体验的是愉悦和满足。在敦煌民俗休闲活动中,其所带来的娱乐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对活动的愉悦和审美体验产生互动回应的生活方式。敦煌竞技,但一直属于民俗范畴,并没有独立形成真正的体育运动。因为,古代敦煌的游戏、娱乐、竞技等长期以"技艺"为主,并未上升到"道"的境界。它们缺乏直观体悟、辩证思维等哲学意蕴,只是以"技艺"、"绝艺"等词汇来体现技术与艺术相互交融的特征,缺乏公正、公平的竞赛机制。当民俗、游戏、娱乐、竞技成为敦煌广大民众需求的载体时,也就为人类提供了一个体验自身或他人文化,回归到一种古朴的人文环境中,追求成长中的真善美和生活质量提高等存在价值,人类在休闲时空内,人类不受自然和社会必然性的束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各种能力、爱好、特长等,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内容,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智慧,实现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先秦两汉时吴地"用剑轻死"的流风及士子尚武的文化属性 先秦时期,地处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吴地民风尚武,吴地文化被中原文化视为"蛮夷"文化.<汉书·地理志>记载说:"吴粤(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①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引"<郡国志>云:‘吴俗好用剑轻死……',按诸说吴俗,盖古如此."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