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世界遗产》2014,(11):111-111
10月10日下午,作为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论坛在济南舜耕山庄成功举办,来自国家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国各省文化厅(局)的代表以及非遗保护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就“加强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促进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有效途径,促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相似文献   

3.
《民俗研究》2021,(3):15-21
黄河文化生态是黄河流域多民族、多文化共生共存的状态,不同文化间的互动制约、维持着文化生态的平衡。自工业化以来,为追求经济增长,人类对河流无限索取,造成黄河断流,河水污染,自然生态恶化。相伴而来的是,许多景观及遗址被毁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消失。尊重黄河生命,维护生态平衡,有机整合黄河文化遗产资源,对河流、景观、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保护,才能使黄河文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保护和开发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冀东地区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点,阐述了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应注意的原则,提出了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与创新的思路,旨在推动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林华 《神州民俗》2009,(10):5-9,21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上升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此项战略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加强重视、齐心协力来共同完成。在实施过程中,社会各界都应切实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必须统筹规划,建立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上健康、科学、持续、有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蓝日浩 《神州》2013,(9):23-2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在长期历史社会中所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形态的精神文化与技艺传统,是人类历史的证明,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遗产资源。马山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壮族文化具有原生性、丰富性、独特性和神秘性等特点。马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350个项目。其中,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遗产》2004,(3):138-139
1998年4月,在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部分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基础上,该市着手编制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1年12月,《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经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准通过。《规划》从古城保护的实际出发,确立了点、线、面保护与古城格局、风貌保护相结合的总体框架,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近期(2001—2005年)、中期(2006—2010年)和  相似文献   

8.
9.
赵乾恩 《神州》2012,(18):12-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弱势文化,亟待保护和挖掘,笔者以宁波市北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实践为基础,阐述了北仑区非遗工作的现实依据,取得成绩以及面临的难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些年来,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和满足社会的旅游需求,历史文化保护区(尤其是古城镇、古村落等)纷纷进行旅游开发,演化成旅游社区。社区居民以资产、人力资源、社区文化等不同的社区参与要素参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旅游开发,获得不同利益,形成三种不同的社区参与模式。论文在对三种参与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历史文化保护区社区参与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并探讨其解决的途径,提出应激励投入增大总效用、认定和提高社区居民的分利能力以及构建"社区参与"的利益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11.
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文明结晶,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精神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依托于物质载体。文化遗产兼具物质性和非物质性两种因素: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依存、互相作用。认清两种文化遗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人类、全社会卷入的公共文化事业,需要各方面主动扮演相应的角色、发挥各自的优势、承担特定的责任。把各个方面建构成积极有为的身份,就成为非遗保护的一项颇有建设价值的理论工作。其中,以"主体"身份看待相关的各个方面,是一项有益的尝试。界定非遗的主体与非遗保护的主体,实际上也是探索建立非遗保护这项公共文化事业的分工合作的身份框架。  相似文献   

13.
"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和"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 Heritage)是内涵和外延不同的两个专有名词和各有评价标准的两种遗产类型,共同点只在于,它们是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宣布、在国际层面上加以保护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作为热门词汇,比较容易被望文生义地理解为是一种统一的世界级的遗产;所以在讨论学术问题时,宜谨慎使用"世界遗产"汉译词通称World Heritage和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这两种遗产类型。  相似文献   

14.
“花儿”艺术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情感的结晶。“花儿会”反映了所传唱地区的文化、历史,也是当地的特色民俗之一,不仅具有很高文学、音乐、历史、文化价值,也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种古老的艺术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严重萎缩。本文通过对“花儿”在当地居民中传承现状、保护措施、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实践调研,结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对旅游业发展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关系作出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以实景舞台剧、艺术博物馆等旅游开发模式来加强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5.
文物古迹是过去文化的载体,文化既是不同人们共同体在特定时空中适应环境与社会的结晶,也是人类曾经的生存可能性的记录,因此,文化遗产是发展的智慧资源而非包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文物与文化遗产及其价值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拓展和提高的过程,经历了由古玩、文物到全民性的文化遗产自觉的演变。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文化及历史文化遗产,既是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开的选择,也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古今中外文化大会面时代人类和谐共处、共同繁荣的前提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安学斌 《民俗研究》2020,(1):19-29,156,157
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是人类珍贵的文化自觉和重要的行为选择。中国21世纪前20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秉持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理念与精神,亦进行了独具特色的创造性实践,构建了文化多样、整体、科学、人本、文化再生产等理念,进行了涵盖面较广、涉及人数较多、影响意义较大、成效卓著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系统完备、富有活力的措施体系,积累了独特、宝贵的经验,走在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列,并为之提供了智慧启迪。  相似文献   

17.
During the last decade, we have witnessed an increased interest in Ecosystem Services (ES), including the so-called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and its subcategory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this article, a review of academic literature of ES and cultural heritage is carried out. ES has primarily been developed by scholars from the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disciplines, and in this article, we discuss how this impacts the way in which cultural heritage is used and conceptualised in ES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review, we initiate a discussion of what the implications for cultural heritage management could be if the heritage sector adopts the rationales in the ES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8.
贾晞儒 《攀登》2010,29(1):116-122
本文仅就青海土族语言和蒙古族语言的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了民族语言是记录民族文化的符号系统,抢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首先抢救濒危的民族语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倍受各方关注.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大型实景舞台剧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重要栽体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效应.基于恩施腾龙洞<夷水丽川>实景舞台剧的实践表明,大型实景舞台剧确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形式,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的成功路径.同时,这种转型必须遵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必须与天然物质景观交融呼应,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hanging roles of heritage professionals by focusing on the participatory practices of intangible urban heritage. Developments towards democratisation in the heritage sector led to a growing expectation that heritage professionals would work with local publics. This democratisation is manifested in (1) the use of digital media for grassroots heritage practices, (2) the broader scope of what is defined as heritage, and (3) a focus on communities in UNESCO’s 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eritage professionals are thus challenged to develop inclusive heritage practices, particularly in cities, which are characterised by a dynamic nature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is article, I analyse how urban heritage organisations and professionals have responded to these developments. Drawing on interviews and a qual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these organisations’ policy documents, I examine the ways in which heritage professionals reconsider their public role through what I define as networked practices of intangible heritage. This concept captures the networked structure in which heritage professionals increasingly work, and also demonstrates how heritage is given meaning through public practices that take place in both the physical and virtual realms of contemporary c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