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这里的民俗事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民俗事项的形式是一种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人生礼仪习俗又是民俗事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生礼仪习俗是人们生活中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与之相应的仪式和礼节。这一礼俗伴随着一个人度过自己的一生,每一次的礼俗举行意味着一个新的人生阶段。  相似文献   

2.
吕微 《民俗研究》2015,(1):31-59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之后的高丙中,为中国民俗学引进了"公民社会"这一先验理想的语境条件,并将民俗(学)实践的"双名制""合法化效力的策略",奠定于康德意义上的"经受某种合法秩序所包含的有效规则的(普遍化)检验"的最高实践原则,以及"非遗"作为实践判断力形式的"第三者"基础上,从而为把中国民俗学的先验实践理想与经验性理论方法之自我矛盾的学术范式,转换为先验实践目的论与先验认识方法论自我统一的民俗学实践范式,即实践民俗学,做出了实质性的尝试和贡献。  相似文献   

3.
杨静 《丝绸之路》2013,(6):111-113
婚嫁礼俗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礼仪之一,也最能体现和反映人民的生活及思想观念。作为中国民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延安地区的婚嫁礼俗以其特有的形式结构"承载着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愿望,塑造着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孕育着民众的品格和素养,积淀着民众的文化和创造精神"。通过考察延安地区婚嫁礼俗,可了解本地区人民的生活状况,发现其中的变化和审美意义,满足人们感性和理性层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俗学虽将民俗与日常生活置于二元区隔的关系之中,但对民俗"殊异"与"泛在"并存的特质有所忽视。而集体记忆理论,因其兼顾记忆的当下与集体的双重属性,故能在主客体交融的语境下重新界定民俗的能动性根源。这种能动性可以通过追溯集体记忆理论的逻辑原点,即柏格森的记忆理论与涂尔干的集体理论得以阐发。然而,在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范式下,民俗的能动性却只能被单方面归结于社会框架,并与时空框架形成主客体二分的结构化关系,这忽视了时空框架本身对民俗意义创造性表述的可能。而受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意向性与海德格尔的实践性"身体"影响,康纳顿与阿斯曼对集体记忆理论的改造与丰盈则揭示了:除了囿于固定的时空框架,民俗还能够通过体化实践与互惠活动,真正实现与记忆同构、与身体互动、与生活世界的有机勾连,从而在"结构"与"反结构"交替演绎的过程化拓展中,对社会变革产生独特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与节日志有关的节日叙事,关联着中国文化根底与当代精神建构的核心价值。在当下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语境中,节日研究尽管已有较为丰赡的学术积累,呈现出多学科参与、多向度探索的可喜态势,但真正具有大局观、集成性、前瞻性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范式却乏善足陈。近期举办的"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在立足本土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围绕《中国节日志》展开激烈讨论,大致呈现出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思辨趋向:关注节日中独特的身心体验和文化设置,视节日为民众建构社会关系的生活交流实践,从知识生产的过程反思节日志书写中的主体间性;将类型化的抽象概括和丰富的民众交流实践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以多元主体复调、多声部的织体形态生成节日数据库的"元数据标准",实现节日志研究成果的数字化,;深究节日中独特的生活叙事传统,探索当下国家政治、地方社会和民众主体之间的"礼俗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6.
试图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寻找应对现代性问题的资源,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议题。基于学术传统与问题意识,民俗学的传统礼仪研究尤为关注礼俗互动,在田野调查和史籍考辨的基础上,探讨传统礼仪与民间社会、日常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唯有反思"礼""俗"等本土概念,梳理礼俗传统,深入观察传统礼仪在当下的传承与实践,才能更清晰的思考传统礼仪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意义,找到延续传统的可能路径。我们对人生礼仪传统及其当代重建与传承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立场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7.
游红霞 《民俗研究》2014,(6):154-157
<正>"记忆"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概念与民俗学有着深刻关联。1记忆是民俗最本质性的存在,民俗学的"访谈记录法"即是以"记忆"为对象,通过人们的"叙述"、"对话"来研究。2民俗记忆的构建必须依托一定的空间场所,表现为某个地区、社区、家庭、聚落、物品等形式,这便是"记忆之场"。东亚地区作为一个宏大的"记忆之场",如何承载中国、日本、韩国等共同的文化记忆?当代学人如何在新时代语境下开展民俗学研究?东亚各国(地区)的文化交流情形如何?针对这些问题,"作为  相似文献   

8.
在民俗的"后传承时代",民俗呈现为传承、消费、意识形态等不同形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共同体"等民俗学既有的规定性概念难以把握这些社会文化现象,民俗学提出了"日常生活"转向的学术追求;民俗学的日常生活研究,不是以日常生活为对象,而是以日常生活作为目的和分类的方法,重新把握现代社会中的民俗现象,在流动的、意向性建构的"共同体"中探究民俗的意义;鲍辛格、岩本通弥等民俗学者通过发掘日常生活实践主体运用"过去的经验""历史化""故事化"地感知、表象生活世界,致力于寻求传统民俗学与现代日常生活的相通之处,为民俗学研究开辟了新径。结合理论铺垫与前人的研究实践,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以"探究日常生活的‘民俗性’"作为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一种路径;民俗性,即实践主体在意向性生成的语境中运用"过去的经验"民俗化地感知、表象世界;民俗学需要从日常生活的表象中发现"民俗性",进而解释其社会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5月14-17日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体育学院承办,《民俗研究》杂志社、山东省民俗学会、山东省大数据研究会、山东大学梅花桩研究会协办的"论道稷下·文武之道与中国礼俗传统"论坛暨"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山东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西南大学、  相似文献   

10.
读《周代礼俗研究》孟世凯我国古代史上的各个工朝都有一套礼仪制度。传统礼仪最多而纷繁的是先秦时代。近十多年来也有一些著述从文化史、社会生活的视角去探讨先秦时代礼的起源、演变和作用,不少的研究成果令人深受教益和启发。近读常金仓先生的新作《周代礼俗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民俗的行动主体、语境、表演和表达动力的强调所代表的民俗学理论转向,可以理解为一种正在发生着的、面向民俗本身的"意义"转向。"意义"而非"内容"成为关注焦点,意味着问题意识的变更,即从民俗是什么向民俗怎样的变更,从作为实体的民俗向作为建构过程的民俗的变更,从作为看的对象的民俗向作为看的视角本身的民俗的变更。这一转向,可以促成民俗学在与当代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特别是现象学传统相关思想的对勘中,在基础理论向度上和在面向生活世界的文化阐释与批评中,作出更富启示性的思考,以期获得有效讨论主体性问题、自由与行动问题,以及审美、伦理、政治问题的独立视角。  相似文献   

12.
黄静华 《民俗研究》2010,(1):207-216
民俗艺术传承人是在民俗生活实践中,通过思维观念、技艺知识、行为范式三个方面的"承"与"传",体现出展演观念的现实性取向、技艺知识的地方性色彩、艺术行为的生活性操演三项特性,有能力和资格主持、参与民俗艺术的实践活动,肩负着确保其恒久延续之职能的俗民个体或群体。此界说着重显示民俗艺术传承人的内在规定性和外缘边界性,并强调: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的民俗艺术来说,其保护和发展实践应首先落脚于习俗生活语境中的传承人。  相似文献   

13.
与其他博物馆相比,民俗博物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去精英化色彩和平民化倾向。恰恰在民俗博物馆里,民俗学最初的两种实践动机——自由民主的浪漫理想与经世致用的现实诉求——不仅可以得到认识的统一,而且应该得到实践的结合。实践民俗学期望建设民主化的对话式博物馆,其中不仅有人与物的单向"对话",更有人与人通过物的双向对话。对话的目的在于为普通观众自己的不同叙事、讲述和记忆提供平等表达与公开展示的平台,让不同于正统和官方的叙事形式与记忆方式能够获得公共表达的机会,由此使普通观众相互进行审美启蒙,共同培养公民习性,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壮族"刘三姐"是客观存在的"真实主体"与想象空间的社会记忆相交融的文化符号。"刘三姐"被不同的记忆主体记录和想象,在不同的时空语境中拥有不同的社会身份,扮演不同的文化角色。不同记忆主体的不同历史心性保留或舍弃不同的文化元素,建构了"刘三姐"的不同文化意象。而想象主体隐含的人类审美感知、审美体验与审美记忆的复活,是壮族诗性传统得以延续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5.
刘岩 《神州》2013,(9):111-11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活动再也不能只限于"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和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  相似文献   

16.
"文辞"一语最早见于《左传》,是作者借孔子等人对于聘问之礼中行人之辞所作的积极评价,从具体语境来看,其本义为应用于礼仪场合的合乎礼义之言,这样的解释也合于《左传》及《论语》对"文"、"辞"的分用之例。"文辞"是礼制社会、礼仪活动的产物,礼义是其内在蕴含,与文章著述、文章风格等后世文章观念无关。  相似文献   

17.
《竹书纪年》"六年,命卿士傅说视学养老",历史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但是深入分析商代社会历史,可知"傅说视学养老"确实为傅说代替商王武丁视学养老。因为尊老养老是中国古代一贯的礼俗;商朝重视老人,武丁时期举行视学养老的礼仪是一定存在的;从傅说的地位看,由他视学养老完全可能;从文法和时间上看,"傅说视学养老"也确实只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8.
邵凤丽 《民俗研究》2024,(2):5-15+157
“礼仪文体”是指在各种国家礼仪和民间礼仪实践中被使用的文体形式。“礼仪文体”因礼仪需要而产生,以服务礼仪实践为根本目的,具有显著的应用性、展演性。明清时期地方家族组织在举行祭礼时,多选择使用《仪礼》《家礼》等儒家礼仪经典“请神来享”的祝文。20世纪80年代以降家族重建,其祭礼所用祭文虽然也重视文体传统继承,但文本内容呈现出多元叙事特征,而展演形式亦具有与时俱进特色。从礼与俗的关系视角看,民众运用“礼仪文体”,既受到礼仪传统框约,又基于现实需求而予以调适,已经形成了新的礼俗表现形式,可视为中国历史上“礼为俗用”传统的当代延续。  相似文献   

19.
郑慧晶 《神州》2014,(8):30-30
民俗民风是民族个性、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积淀着厚重的岁月印痕,蕴藏着久远的历史文化记忆。本文从民间文艺、节庆礼仪、民间信俗、民族服饰、生产生活、特色饮食、民间游艺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张春茂 《民俗研究》2017,(6):95-101
鲁迅在早期论文《破恶声论》中提出"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观点,一方面批判了近代唯科学主义的偏至,另一方面则肯定了民俗存在的价值,提出了独特的民俗观。它的形成根源可以追溯到鲁迅儿童时代参与民俗活动的经验与记忆,其中既有温暖明亮的一面,也有幽暗深沉的一面。绍兴地方戏中"无常"和"女吊"的形象在鲁迅的精神发展历程中不断生长、升华,成为最能概括其思想内核的象征物。虽然经过西方新学洗礼后成长为启蒙者,但是鲁迅仍将自己置于旧时代过来人的位置上,在文学创作中着力描绘他所熟稔的故乡风俗与底层人物,展示了启蒙理想难以实现的时代困境。在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民俗革新的问题上,鲁迅采取开放的"拿来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