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力群 《炎黄春秋》2023,(10):93-97
1937年出版的《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作的不朽经典,多年来影响甚广。但较少为大众所知的是,早在1936年,斯诺还曾花费大量心血,以英文编译出版了《活的中国》(Living China)一书,此书堪称是《西行漫记》的前奏曲。本文论述了《活的中国》作为《西行漫记》前奏曲的三个关键音符:宋庆龄、鲁迅、“活的”(Living),以及这些关键音符对斯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玉晓  丁吉辰 《神州》2012,(32):192-192
《时尚系列之——C小姐的裙装》 尺寸:110*110om 材料:综合材料  相似文献   

3.
苏卫平  马红娟 《沧桑》2008,(3):236-237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观和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新历史主义传入中国后,许多作家开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理论探索与创作实践。其中,《受活》便是对新历史主义创作方式的一个大胆实践尝试,同时也是对这一理论方法的有力质疑与反省。本文拟从《受活》的历史文本性与《受活》的新历史主义质疑两方面试探二者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隐喻和转喻是符号学中重要的概念,最初被视为语言装饰的手段,后来人们认识到隐喻和转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文化形成了隐喻和转喻,各种不同的隐喻和转喻被赋予鲜明的文化特征。《左传》中就有很多隐喻和转喻现象,突出表现之一就是辞令中的委婉语。委婉语通过隐喻和转喻方式形成,主要目的是为了避讳和求雅。  相似文献   

5.
施敏敏 《黑龙江史志》2013,(13):230-231
散文《婚姻鞋》围绕概念隐喻"婚姻是鞋"展开,其产生的基础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创造相似性"。根据当代隐喻理论,一方面分析语篇是如何陈述作者的生活阅历和理性思考,并以此作为隐喻的经验基础;另一方面从创造相似性,跨域映射过程和隐喻推理等方面来了解语篇如何使隐喻实例化。研究发现:(1)建立起抽象概念"婚姻"和具体概念"鞋"之间联系的基础是作者创造的相似性,主要是心理相似性。(2)在跨域映射过程中,源域"鞋"的典型事件图式被系统地映射到目标域"婚姻"的典型事件图式上。(3)根据社会经验对跨领域映射过程进行推理,逐步发现该隐喻的中心思想—和谐是婚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武际良 《纵横》2012,(2):4-9
作家萧乾曾这样回忆斯诺:有的外国记者比他待的时间更长,经历的更多,然而他们并没有看到“活”的中国。他们的见闻是浮光掠影的,只是生活在当天的“热消息”里。由于鲁迅的指引,斯诺这位外国记者未停留在“热消息”中。他以更多的精力倾注在中国新文艺运动的探讨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城隍"物象的典籍记载入手,结合小说中"城隍"内容,分析小说中涉及"城隍"庙祠、"神明、塑像等篇章的隐喻。由此揭示小说特定"城隍"形象背后所暗含的官员压榨、百姓恐惧、世人求荣图利等清代社会状貌,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城隍"塑像,指出清代女性在封建家庭中的脆弱本质。在隐喻价值层面,指明蒲松龄通过"城隍"形象所表达的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以及他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分析"城隍"塑像与清代家庭的联系,指出蒲松龄关注女性生活的救世苦心。  相似文献   

8.
中国读者对于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1905—1972年)和他的《西行漫记》是不陌生的,而对斯诺在20世纪30年代编译、由英国伦敦乔治·C·哈拉普公司于1936年8月出版的英文版《活的中国》(Living China)一书,就不太熟悉了。这是一本向西方读者介绍现代中国短篇小说及其作者的书。斯诺编译《活的中国》一书是他认识中国的开端,为他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和撰写《西行漫  相似文献   

9.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罗马》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自传回忆录。导演以童年陪伴自己成长的女佣克里奥的故事为原型,尽可能还原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墨西哥一隅。卡隆在《罗马》中主要运用长镜头拍摄,以克制的情绪旁观故事情节。大量借助多模态符号,隐喻人物命运和社会现实。这种隐喻手法极具艺术性,值得我们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明代宫廷绘画名作《关羽擒将图》置于宣德初年的政治背景下,认为其题材以隐喻的方式反映了明宣宗平定叔父朱高煦叛乱的事件,很可能作于平叛之后至朱高煦死于囚所这段时间(宣德元年至四年间)。作品采用隐喻手法而非直接纪实,是为了避免唤起"靖难之役"的联想,但其作用是警示赵王朱高燧等其余藩王。图像突出了关羽对庞德的绝对控制,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而明代宫廷绘画中出现较晚的《雪夜访普图》与《关羽擒将图》具有同样的隐喻意味。  相似文献   

11.
《文献》2017,(3)
《救荒活民书》现存版本主要包括以《四库全书》本为主的抄本系统和以《墨海金壶》本为底本的刻本系统。台图藏明蓝格钞本基于明成化刻本抄录,有清代四库馆臣的批校痕迹以及翰林院印章,故可认定为四库底本,即"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此本在考订版本源流、校勘以及四库底本的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送别是一种礼仪行为,在中国古代社会人际交往中逐渐形成一套规范,并逐渐演化为一系列复杂的礼仪活动。当送别这种行为以图像的方式载入画卷时,它就成为美术史家所关注的对象,由于这种图像是特定时空下的产物,所以图像背后的寓意往往各异。由于画中的图像和题跋皆为赠画者对受画者倾诉的情感内容,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赠  相似文献   

13.
王志超 《沧桑》2011,(6):136-137
让历史活在当下,才能很好地发挥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作用。历史是过去的真实记录,牢记历史才能清醒地看清现实,也才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思路与方向。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也就无法活好现实,更无法规划好未来、县志是一个县域历史发展的全面而真实的记录,更是一个县域擘划未来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字宝》是唐人编纂的一部小型方言俚语辞书.本文作者发现,其中的一部分俚语在当代晋南方言里仍有很强的生命力.通过它们的现代语义,可以对其在中古时代的意义获得更加准确的理解,也可对这些俚语产生的方言区域产生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16.
《字宝》是唐人编纂的一部小型方言俚语辞书。本文作者发现,其中的一部分俚语在当代晋南方言里仍有很强的生命力。通过它们的现代语义,可以对其在中古时代的意义获得更加准确的理解,也可对这些俚语产生的方言区域产生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对苗威教授《高句丽移民研究》所做的伸展性评论.作者从苗著撰写的动机出发,指出高句丽移民的主旨方向与中原勾联,主要出自后者对周边的吸引力;而此种吸引力则系中原中心与周边外围二元制构架中前者具有的主导性所致.这个体系也被学界描述为东亚社会特有的宗藩与封贡体系,体系内外政治体之间存有非均等的差序地位,《高句丽移民研究》的撰写正是建立在这一范式之上,从而将移民的中原旨向赋予价值论断,契合了主流话语的叙述惯例.  相似文献   

18.
煎蛋的隐喻     
陌生性是经典作品的一种特征,《如梦之梦》的舞台现场就是十多年前赖声川在印度某棵菩提树下生发的新鲜梦。环绕,中心,周而复始,可不就是人生。舞台环绕的那个中止刺乍莲花池,百多个买了高价票的观众坐在可以360度旋转的座椅上看30位演员一圈圈地走,在两侧的二层、三层楼上演室内戏,或是穿过莲花池走向正方形舞台的另一条边。除了主演,—人分饰十多角。  相似文献   

19.
明星们肆无忌惮、为所欲为,做的是我们不敢做也没能力做的事,他们达成了我们隐秘的愿望,因此成了偶像90年代初,我十五六岁,在我们家乡小城的一中念高中。学校对面有一所戏校,四五十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少年男女被选出来,集中在那里学习戏曲。  相似文献   

20.
王成珍 《神州》2012,(35):10-11
从文化的角度看,一部电影的意义往往并不在于其艺术成就,而在于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和政治信息,以及它与社会、时代的互文关系,对时代的折射和诉求。本文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通过浅析电影《澳洲乱世情》中的几处隐喻,探索电影力图寻求澳大利亚人身份、构建和谐多元新澳大利亚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