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戚端 《民国档案》2017,(2):138-143
《张舜徽壮议轩日记》记录1942年9月24日至1947年1月7日之间张舜徽的日常生活和学术轨迹。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张舜徽壮议轩日记》,梳理张舜徽学术历程,厘清张舜徽学术思想的脉络。  相似文献   

2.
《张舜徽壮议轩日记》是张舜徽先生1942年9月24日——1947年1月7日日记,分为“居湘编”、《入陇编》两部分.《日记》以学术为中心,探索古今,议论纵横,显示出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和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3.
张舜徽先生于1942-1943年间七次讲授《中庸》篇章,对其中的"性道"观念,以及"素其位,而行","舜其大孝也与"、"哀公问政","大哉圣人"之道,"温故知新"诸章基本思想做了系统阐发。今从《张舜徽壮议轩日记》中摘录相关部分,裒成一文,以飨读者,以慰同道。  相似文献   

4.
王齐 《南方文物》2014,(1):151-155
本文以《夏鼐日记》为文本依据,围绕夏鼐先生在从事考古学研究半个世纪中走过的不同地点,交往的不同人物,梳理了夏先生在考古学门内的人生轨迹,旨在理解生于忧患的有良知的一代知识分子"学术建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5.
《文献》2014,(6)
<正>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清人日记,所载始于咸丰八年(1858)正月一日,迄于咸丰九年(1861)十二月。2006年,李德龙和俞冰主编《历代日记丛钞》将之收录,题为《咸丰八年至九年日记》。关于作者,任小波先生说:"此书不著撰人,当出自清咸丰间某位朝官手笔。"~①际上,通过日记以及相关史料记载,可以将作者考证出来。一《咸丰八年至九年日记》所载以日常生活为主,举凡交游、仕宦、游历等,莫不详备,其中多处内容隐含了作者的生平线索。  相似文献   

6.
崇谦是晚清云南楚雄府知府,他逐日记述的《日记》(残本)是研究清末民国年间满族历史的重要资料。其中辛亥革命部分记录了崇谦从临渊履薄、朝不保夕到柳暗花明、死里逃生的曲折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反映了一个满族基层官员在辛亥革命大时代中的命运,这与云南军都督府的民(种)族政策及"五族共和"思想有密切关系。其子宝铎(关振生)保存了《日记》,注释了部分内容,并与著名史学家邓之诚先生交往甚深。  相似文献   

7.
梁鹤 《中国钱币》2022,(3):59-64
<正>关于鲁迅先生与古钱币,学界早有关注[1])。学者研究的材料来源于日记及其钱币手稿[2]。2012年,《鲁迅泉志稿图释》出版[3],该书将鲁迅先生的钱币手稿附以图录清楚地展现出来,其后附有《鲁迅钱币日记》,让我们对鲁迅先生收藏古钱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凡读过鲁迅日记与书信的人,大概都知道鲁迅先生三十年代在上海有个年轻友人徐诗荃,即1999年5月在北京逝世的我国著名学者徐梵澄先生。从1928年5月开始,他们的交往就非常密切,此后八年的《鲁迅日记》里,三百多处提到“徐诗荃来”或“得诗荃信”。著名出版家赵家璧曾说:“梵澄是受鲁迅先生宠爱的学生”。而许广平却对“此公”颇为不满,甚至说他“磨  相似文献   

9.
论李审言先生日记的学术价值蔡文锦在撰写《李详评传》时,曾两度去兴化市集李详的佚文、手稿、日记、轶闻。李详系宋代名相李纲二十六世孙,明代状元宰辅李春芳第八代孙(据《重修李氏谱叙》、《锡山李氏世谱》),1891年为难扬海道署中书记,1901年馆于江宁蒯光...  相似文献   

10.
《阎锡山日记》,初名《感想日记》.台湾“阎伯川先生纪念会”于1997年(民国86年)5月23日,出版阎的《日记》,并易名为《阎伯川先生感想录》.《阎锡山日记》始写于1931年(民国20年)2月17日,止于1950年(民国39年)12月31日,历时近20年.1938年以前,基本上是逐日记述;1939年至1950年时断时续.阎曾自述其日记经历:“其时余适旅居大连.21年春,余出任晋绥事,事繁而日记未停,多于晨起与盥洗时间为之.抗战军兴,作战、训练、穿衣、吃饭等事之策筹,已使人精疲力竭,故此日记亦遂不能按日记载.”台版阎之《感想录》出版说明补述日:  相似文献   

11.
学风与育人     
《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二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书信选》反映大年先生的学术精神以及他和史界学人的交往。本刊发表五则来稿,表达我们对大年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相似文献   

12.
《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二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书信选》反映大年先生的学术精神以及他和史界学人的交往。本刊发表五则来稿,表达我们对大年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相似文献   

13.
《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二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书信选》反映大年先生的学术精神以及他和史界学人的交往。本刊发表五则来稿,表达我们对大年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相似文献   

14.
《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二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书信选》反映大年先生的学术精神以及他和史界学人的交往。本刊发表五则来稿,表达我们对大年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相似文献   

15.
《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下)二册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9月出版。《书信选》反映大年先生的学术精神以及他和史界学人的交往。本刊发表五则来稿,表达我们对大年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蒋介石日记》(以下简称《日记》)公布之后,引起了海内外众多中国近代史爱好者的关注。《日记》的公开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增添了许多新资料。但这些资料到底能还原多少历史的真实,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有的学者,如杨天石先生,对《日记》相当肯定,2008年还出版了《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  相似文献   

17.
陈垣先生一生道德文章,学苑永存。他勤勤恳恳,桃李缤纷;笔耕不辍,著述等身。他治史数十年,开拓了中国宗教史研究新领域,建立了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的基础。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威望,与陈寅恪先生以“南北二陈”遥相辉映,享誉海内。学术成就的辉煌更映衬出这位“傲骨撑天地,奇文泣鬼神”的炎黄英才那爱国的火热情怀。他忧国忧民,奋力冲杀,救民于水火之中;他勇御外侮,威武不屈,振臂于危难之时。岁月流逝,英灵永垂青史,陈垣先生的爱国情操、学术成就至今为人们景仰、传颂。《书目答问》得门径苦读《四库》通经史陈垣,字援庵,18…  相似文献   

18.
本期寄语     
正本期"理论与思想"栏刊出于殿利的《通则透透则明明则智智则用——刘家和先生治学思想与人文精神探微》。文章就刘家和先生通古今、贯中西、跨学科的学术境界及其心路做了详细介绍和评论,认为所有这些都彰显了刘家和先生学术报国、关爱民族与人类的人文情怀,对后学具有启迪意义。"古代地中海文明"栏刊出的王俊娜《乌尔第三王朝旮尔沙那的职能探析》认为,地处温马  相似文献   

19.
袁昶之《乱中日记残稿》,是义和团历史研究中被广泛引用的重要文献。该日记原件迄今未见传世。最早的刊本系袁允(?)等编撰的《太常袁公行略》,系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石印本。尔后,翦伯赞、杨洛安等先生,又将此日记辑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一册(1951年3月神州国光社版),流行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20.
1977年6—7月,邹逸麟先生随谭其骧先生在郑州、荥阳、安阳、浚县、滑县、濮阳、大名、邯郸、新乡、延津、开封、徐州作黄河古道考察。其间,邹逸麟先生撰考察日记,记述每日行程、见闻与思考。这份日记对于见证谭先生一行对黄河古道的考察,了解历史地理学者如何增加各自对黄河变迁的感性认识,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