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史记·高祖本纪》:"二年……关外置河南郡。更立韩太尉信为韩王……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虏雍王弟章平。大赦罪人。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还,张耳来见,汉王厚遇之。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1))《汉书·高帝纪》:"二年冬十月……汉王如陕,镇抚关外父老。河南王申阳降,置河南郡。使韩太尉韩信击韩,韩王郑昌降。十一月,立韩太尉信为韩王……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春正月……虏雍王弟章平。赦罪人。二月癸未,令民除秦社  相似文献   

2.
《文物》2017,(12)
<正>一《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收录一枚命名为"桂阳大守行丞事南平丞印缄"的木牍(出土号1003),牍左部、上部残损,存文两行[1]。桂阳大守行丞事南平丞印临湘丞掾驿马行第一行细笔小字系收件后二次书写,牍正中粗笔大字"临湘丞掾驿马行"署明收件人及传递方式[2]。从题署内容看,木牍应为封检,但不见  相似文献   

3.
何晓慧 《神州》2014,(15):11-11
孔子十分重视交友,其交友思想在《论语》中得以集中体现,其对交友的原则及相处之道分别做了阐述,深入浅出,对当今社会人们的交友具有指导作用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标型学是学习文物鉴定的一门必修课,来源于考古学中的类型学——一种依据器物外形或题材的相类性作为分类标准,通过对器物类、型、式的排比,从宏观把握时代特征及器形演变规律的学科。类型学以实物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最具代表性、最典型的标本,即标型器。通常而言,标型器可以理解为标准形制的器物,向我们展示文物通常都是什么样子,否则标字何来?但考古中经常有不标准的器物出土,这些器物在我们学习标  相似文献   

5.
《文物》2016,(12)
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竹简约5000支,从初步清理和保护情况看,竹简的内容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六博棋谱》等文献,其中,《论语·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1]。简报公布的图片为同一支简的正、反面(图一)。一般情况下,竹简上的文字多书于一面,此简正、反两面均书文字,当为此篇竹书的篇首简。西汉时期,《论语》分为《鲁论》、《齐论》、《古论》三个版本。关于《齐论语》与《论语》其他版  相似文献   

6.
《文献》2012,(2)
<正>丁声树曾讨论过"弗"和"不"的区别,他认为"弗"字似乎是一个含有代名词性宾语的否定词,略与"不之"二字相当;"不"字则只是一个单纯的否定词。但《尚书》中"弗"很多,多有例外。丁声树援引石经以及其他古书引《尚书》的语句,辨明其中多有由"不"误为"弗"的。照此看来,古书中有些"弗",原来应是"不"。这种看法是可信的吗?  相似文献   

7.
《文献》2014,(4)
<正>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朝鲜平壤市乐浪区域贞柏洞364号墓出土了《论语》竹简(以下简称平壤简)。该墓墓主是当地郡府的属吏,墓中还发现了几件西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做成的户口簿木牍等公文书抄写本,因此,该墓被认定为初元四年后不久建造的。这批《论语》简约120枚左右,内容集中在《论语》的《先进》、《颜渊》两篇。通过照片可以辨识的共44枚竹简,其中完简39枚,残简5枚,共756字(《先进篇》33枚,589字;《颜渊篇》11枚,167字),契口等编缀痕迹及书写文字都比较鲜明、清晰,《先进篇》甚至可以复原其篇章构成。通过韩国学者尹龙九、金庆浩等先生的努力,不仅44枚竹简已全部释读,  相似文献   

8.
《天问》"鲧疾修盈"之"疾"当读为"息",指"子息";"不但还来"之"但"当读为"邅",意思是"转回";"后嗣而逢长"之"逢"当读为"丰","丰大"之义。  相似文献   

9.
张飞 《文物春秋》2022,(3):33-36
清华简《祭公》《邦家处位》中均有“■”字,学者多从整理者将该字读为“袭”。将《祭公》简文与今本《逸周书·祭公》进行对校,并结合古人的表达习惯,《祭公》中的“■”应读为“及”,训为“追”,与今本《逸周书·祭公》对应的“追”是同义替代的关系,“及学于文武之曼德”意为追随效仿文王、武王的美德。《邦家处位》中的“■”也应读为“及”,训为“至”,“恩宠不及”意为恩宠不至。  相似文献   

10.
11.
张丽 《文史天地》2023,(4):16-23
<正>一、“礼”字本义探源《庄子·大宗师》记载这样一则寓言:南伯子葵向女偊问道,南伯子葵问:“为什么您能听懂道呢?”女偊说:“我从‘副墨之子’那里听懂的。”“副墨”即“文字”的意思;“副墨之子”即“变化后的文字”,亦即“从最初的文字变化而来的文字”。可见“文字”是中国上古时期总结和传播先辈所理解的大道(包括本原和现象)的一种形式,即“文以载道”。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冠子·世兵》篇的文义不连贯处 ,尝试用“错简”去解释。所得结论是 :现有文本的《世兵》篇可被拆开重排而成两篇相互独立的文章。其中一篇与《冠子》其他篇协调 ;另一篇则非 ,可能因错简而与《冠子》相混。  相似文献   

13.
<正>磨嘴子在甘肃省武威市城南15公里祁连山下杂木河的西岸,为一高低不平的山嘴形黄土台地。磨嘴子汉墓群是1956年3月甘肃省文管会兰新铁路文物清理组发现的,除此以外还有新石器时代遗址。磨嘴子汉墓群从河岸直至台地最高处,在东西约长700米、南北宽600米的范围内,墓葬分布极其稠密。20世纪50~90年代,甘肃省博物馆文物考古队曾对武威磨嘴子汉墓进行过多次发掘,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1957年7月清理了五座土洞墓;1959年7  相似文献   

14.
周渝 《贵阳文史》2012,(3):53-54
《论语》里的"古"与"今",个人以为倒是也可以理解为"先天之性"与"后天之性"。正如范宁前辈在《论语范氏注》中所言:"末世滋伪。岂惟贤者不如古哉?民之性蔽,亦与古人异矣。"  相似文献   

15.
也谈《尹湾汉墓简牍》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湾汉墓简牍》是否如朱绍侯先生所论证的是西汉东海郡非常时期的档案材料 ,还有进一步商讨的必要。我们认为尹湾简牍对于西汉历史研究更多的还是资料的补充和佐证 ,是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许可 《文献》2023,(1):19-29
近年来,楚简文献研究成果日益丰硕,可借之以校读经秦汉人转写整理过的传世楚国古书。根据楚简校读战国时楚人所著《鹖冠子》,发现有些字形为楚文字中特有,秦汉时期的人整理时误认,例如误“斩”为“轸”、误“■”为“顺”等;有些字根据楚简文献所反映出的楚人用字习惯可作出更为妥帖的破读,如将篇名“著希”读为“书希”、将“随君”读为“惰君”等。这可以体现出土战国楚简对校读传世文献特别是楚国古书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语》作为儒家学派最为重要的典籍之一,在中国的先秦时期即已成书,至汉武帝独尊儒术时,成为儒学教育的重要教材。其影响不仅在中国,还远及韩、日等东亚国家。20世纪以来,在中、韩、日等国均出土了《论语》简牍。本文以《论语》简牍为中心,考察古代东亚社会儒学普及和汉字的使用。特别是通过对从汉代以后到8世纪前后,中、韩、日东亚三国出土《论语》简牍的比较分析,提供理解东亚世界汉字以及儒教思想传播和接受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佛音 《文物天地》2023,(12):74-76
《西宁府新志》是清朝杨应琚撰写的较为完备的研究青海地方史的方志文献资料,点校版本有1988年李文实版、2016年崔永红版,两版中在“地理·山川”卷中对“都曼山在县治西蕯孤吴仁以轻骑破吐谷浑处”点校一致,却存在失误,本文就此句点校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陈侃理 《文物》2020,(6):76-79
<正>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竹简本《论语》,是刘贺曾经拥有的西汉中期《论语》抄本,近于《汉书·艺文志》所谓的齐《论语》系统[1],已引起学界高度关注。但竹简保存状况不佳,整理较为困难,至今仍只能利用清理揭剥时扫描的红外图像释读出部分文句。目前的印象是,简本与今本文句相似程度较高,差异多表现在虚词  相似文献   

20.
孔子的天人观向来就有争议 ,大致可分为有神论者、无神论者和半无神论者三种不同意见。早在五十年代 ,侯外庐先生曾经指出 :孔子的天道观虽然在若干地方显示出了对于西周降福无疆的神的主宰的离心力 ,但总体上看还是周人的传统思想。他不仅没否定天命鬼神 ,反而表示了相当的崇拜 (《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六章第三节 ,人民出版社 1 957年 3月版 )。蔡尚思也坚持认为孔子的天命思想基本上是因袭周代的宗教观念 ,把天看作有意志的人格化的上帝 ,看作人类和自然界的最高主宰。对于鬼神则持一种信而存疑 ,敬而远之的态度 (《孔子思想体系》第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