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下,被炒滥的“清朝那些事儿”多是些帝王风流韵事或是王府豪宅内的糜烂生活描述,以及阴宅建筑奢华考究……除了戏说就是后代强加的所谓研究或是猜测。但长期隐而不彰、少人闻晓的军事题材却是空白。今天俺向诸位侃一段涉及晚清军事的“清朝那些事儿”。  相似文献   

2.
提起康有为,略懂历史的人们可能会想起公车上书或者戊戌变法中慷慨激昂的书生来。确实,康有为在近代史上的那些事儿成就了他“圣人”的名号。然而,经过岁月的打磨,康圣人浮出水面的小辫子越来越多,不断遭人诟病。今天就来淘一下——  相似文献   

3.
在工商、军事、外交上向西方的求援,固然无法挽救清朝于将倾,但路径是明智的,这在中国长期封建统治的“道统”中,是迟来的觉悟。  相似文献   

4.
现实主义大剧《活着》要改到小小的话剧舞台上演。想想就是难事儿。从解放战争到“大跃进”、“文革”。光算算那些一会儿赌场、一会儿农田、一会儿战场、一会儿大炼钢铁的几十个场景,切换起来都能让人头疼。  相似文献   

5.
苗族老人王安江34年收集整理了近30万行民歌资料打开录音机,王安江略带沙哑的古歌声苍凉、凄婉,震慑人心:“听这歌,就像童话里的小孩碰见会说话的老树,树上有月亮的眼泪,树下有1000岁的脚印;路边亮晶晶的琥珀,镶着久远人心的传说,它比我们记得的事儿多多了,比你我所知道的那些快乐幸福,久远多了……”在他的心里,这些古歌比我们身上的名牌结实多了,比那些奖杯资格可老多喽……  相似文献   

6.
陆安 《文史春秋》2011,(8):40-44
辛亥革命埋葬了大清王朝,那些“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王公贵族和遗老遗少,不愿意臣服于新的民国政府,又不能“壮烈”地以身殉职做大清朝的殉葬者,便纷纷卷起铺盖走人。上哪里去呢?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标锁定在当时的德国殖民地青岛。  相似文献   

7.
李星建 《文史春秋》2013,(12):30-32
1903年,在军事要塞旅顺的太阳沟宽敞的街道旁出现了一座两层半的欧式楼房。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座本为私宅的“洋房”后来成为了日本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名下的第一家“大和旅馆”,成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行宫,伪满洲国政权诞生的“产房”,上演了一幕幕复辟与分裂的丑剧。  相似文献   

8.
雍正年间清朝首次遣使俄国的史事,打破了人们关于清代中国对外关系的传统认识。清朝遣使俄国的动因,学界多关注俄罗斯、土尔扈特在清朝对准噶尔军事政策上的意义,忽视了清俄之间再三交涉的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的弟弟罗卜藏舒诺,尤其是在准噶尔政策中他所具有的特殊重要性。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就清朝首次遣使访俄的动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朦胧中,我被带到了一条长廊里,两边挂满了一幅幅活动的图画。我迈开步子,观赏起那些人,那些事儿。 第一幕 人声鼎沸的罗马广场上,教徒们举着火把声嘶力竭地喊着:“烧死他!烧死他!”广场中心竖着一个十字架,一位青年被绑在上面,脚下是成堆的柴火,他的眼睛里跳动着火苗。  相似文献   

10.
他们最常说的却是“最好别有事儿,有事儿一定办”  相似文献   

11.
试论魏源“师夷”思想的扩展李益芳近代进步思想家魏源的“师夷”思想有个扩展的过程。他的《海国图志》五十卷本主要侧重于学习西方“长枝”.增补为百卷本时,其思想开始从单纯的军事技术扩展到社会政治领域,并特别注意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还联系清朝现状提出...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中华遗产》2017,(2):8-9
“闭关锁国”是革命党人为政治宣传塑造的清朝形象。——近期,“协史研习社”邀请多位海外名校历史学者做客“微课堂”,与听众分享“一带一路”的历史研究。哥伦比亚大学东亚与历史系博士生孔令伟说,17—18世纪,清朝曾向俄国派出数个使团,外交十分活跃,对内亚的商业活动、情报收集、地理知识的调查,都有过积极的作为。  相似文献   

13.
《清实录》是清朝官修的编年体史料长编,记载清朝各代皇帝执政的大事记,是研究清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文献。《清实录》现存版本分手写本和缩印本两个系统,除稿本外,手写本也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陈高华、陈智超所著《中国古代史史料学》436页云:“按照清朝的规定,每修《实录》,均需抄录五份,每份又分抄满、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妻子先不死”,廖丹伪造了医院的公章,4年间为妻子“骗”来了四百多次免费透析的机会。他觉得这哪儿是什么记者们想象的“凄美北京爱情故事”——“过日子,就这点儿事儿,咬着牙也得过”  相似文献   

15.
论18世纪后期朝鲜进步文人的中国外交使行李敦球在清朝二百多年间,朝鲜王朝对清朝实行事大外交方针,每年派遣称作“三节年贡使”的“定期使”和各种“别使”,并且还根据各种必要派遣“赍咨官”等燕行使。由于中朝两国使节团频繁往来,为两国文人的相互接触和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6.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其统治者与几千年来的其他封建王朝的皇帝一样,把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山河,视为“家天下”。也就是“普天下之下,莫非王土”。清朝历代皇帝对东北三省的“贡江”、“贡山”、“官河”、“官泡”即“贡江山”“官河泡”的占有,掠夺其特产,以供坛庙祭祀之用和满足其奢侈豪华的享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一清朝东北的贡江山主要在吉林地区,而捕珠则远及黑龙江省。“贡江山”,是指自顺治初年,由清室内务府拨设于吉林打牲鸟拉总管衙门的“管界周围五百余里严禁山河”。  相似文献   

17.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是我国近代一所规模较大的正规化、实施养成教育的军事学校。它是清朝末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在编练新军、引进东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军事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创办的。保定军校,位于保定市区北郊,原占地3000多亩,1912年创办,保定学校由校本部、分校、大操场和靶场四部分组成,建筑格局工整对称。  相似文献   

18.
杨振华 《古今谈》2009,(3):57-59
1905年9月2日,清朝下诏废止科举制,横在千万读书人面前“学而优则仕”的独木桥被拆除了,那些熟读四书五经、精通诗词策对的学子在一阵无所适从之后开始寻找新的求学之路。六年之后,清王朝寿终正寝,那些从科举路上走过来的状元、榜眼、探花们,有的毅然告别朝廷,走上与科举制度赋予他们的截然不同的路,在文化教育或工商界打拼出一块自己的天地,  相似文献   

19.
清代福建驿站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的邮驿制度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代,终结于清朝光绪年间。在这种制度中,驿站负责免费传递政府公文、官员信件、军事文报以及外交使团信件等,它实际上扮演着“国家大动脉”的角色,对传宣号令、巩固政权、飞递军情以及发展社会经济等都起着重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80年代,清朝在对朝鲜政策上经历了从“防俄”到“联俄”的转变。“防俄”作为清朝对朝政策的首要目标持续至19世纪80年代中期。明治维新后,日本很快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朝鲜首当其冲,武力打开朝鲜国门、积极参与甲申政变等行为让清朝切实感受到日本对中朝藩属关系的威胁,开始视日本为最大对手,清朝的对朝政策由“防俄”转为“联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