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由于对文明的要素和文明社会形成的标志未能取得共识,所以学者们在各自的著述中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者认为中国文明的源头当在距今6000年前后,有的学者认为当在距今5000年前后,有的则认为当从距今4000年前夏王朝开端。多数  相似文献   

2.
考古新发现     
《旅游纵览》2008,(4):23-23
<正>(1)成都平原沱江流域首现4000年前"宝墩时期"遗址考古部门在成都市新都区发现一处距今4000多年的"宝墩时期"聚落遗址,遗址中的古蜀人人骨被认为具  相似文献   

3.
距今4000多年前,我们人类所居住的地球上,在北纬15度~40度之间,以城市起源为主要标志的古代文明曙光,分别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北非的尼罗河、南亚的印度河、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跃然升起,普照着亚非大地。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文明,它的诞生,使人类社会最终脱离了野蛮状态。由于城市对文明社会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汾河流域作为黄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距今1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丁村人",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龙山文化,各种类型丰富繁杂,时间序列非常完整。再到大禹治水,汾河流域创造了灿烂的三晋文化,河川中流淌着的是一部生生不息的流域文明史。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流域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性文明。水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是文明的渊薮,早期人类择水而居,既是人类亲近自然的本性,也是人类生存必然的选择。流域内人与水的关系是流域文明变迁的主线,人类因  相似文献   

5.
资本主义最初发生在14、15世纪的西欧,在此之前,人类文明已经历了长期而缓慢的发展过程。 大约在7000年前,尼罗河流域率先点燃文明之光,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也相继出现远古文明,这些就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起初,这些文明波及的范围都很小,随后逐渐扩大,开始了文明扩散的过程。某种较高程度的文化从一个中心向四周扩散,使周围较低发展水平的文化受其影响而融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地区性的文化。当地区性  相似文献   

6.
<正>在古代社会,由于人们对环境的认知水平低下,思想观念里就经常对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动植物怀有崇拜之心,古埃及人也是这样,他们对圣甲虫的崇拜就包含在古埃及宗教中的自然崇拜之中。埃及地处非洲大陆东北角,在纵贯南北的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的特殊人文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滋养下,孕育出了举世闻名的古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历经千年风雨直至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后才被伊斯兰文明所取代。作为古埃及文明核心的古埃及宗教包括三大主题,即"自然崇拜"、"法老崇拜"和"亡灵崇拜",圣甲虫崇拜则属于自然崇拜,也是原始宗教和迷信下的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7.
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系统都产生在大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尼罗河、印度河和黄河。这些大河流域联系着许多不同的地区,构成了它所流经地区的经济命脉和交往通道。研究这些大河流域的史前时代即走向文明的历程,是研究世界文明起源与发展规律的中心课题。对此黄河与两河流域的史前时代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其各自发展过程的认识;而巨由于两地发现内容的不同,帮助我们推测各自未发现部分,相互补充,从而弥补考古发现的不完整性;同时这种比较有助于我们从世界范围的角度把握和研究文明起源的重大课题,探索各地文明之间差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宁绍地区史前文化遗址地理环境特征及相关问题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从宁绍地区各个遗址不同时期遗存的海拔数据对比入手,试图找出距今7000至4000年间遗址环境变迁的规律,并从化生态学角度去分析、解释、推断诸如河姆渡化“缺环”说、宁绍地区7000年前古化地理环境、宁绍地区史前化遗址环境与聚落形态特征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观察     
位于安徽涂山南麓禹会村的禹墟遗址是淮河流域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遗址,年代距今4000年,正是古籍所载大禹治水的年代。4000多年前,大禹在此劈山导淮,召会诸侯,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10.
太湖~宁绍平原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太湖~宁绍平原已发现近140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表一).其中,距今7000—6000年前的文化遗址35处;距今6000—5000年前的文化遗址20处;距今5000-4000年前的文化遗址82处.在这些众多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年代最早的是河姆渡(位于宁绍平原)、罗家角(位于太湖平原)距今约7000年.年代最近的是上海金山亭林遗址,距今约3900多年.  相似文献   

11.
The Bronze Horse of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suspected in recent years of being a modern forgery, is shown by thermoluminescence to have been made in antiquity. Besides the standard thermoluminescence measurements, a new technique was used, utilizing single, highly radioactive grains of zircon separated from the core material of the horse. The zircon grains, because of their high radioactivities (100–200 ppm) and subsequent large internal alpha doses (60–170 krad), are negligibly affected by γ irradiations given to the horse during previous examin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e horse was made 2000 to 4000 years ago, consistent with a work of classical antiquity.  相似文献   

12.
The timing of the introduction, proliferation and decline of backed artefacts in Australia has been much debated. In south-eastern Australia, after initially appearing at least 8500 years ago, backed artefacts greatly increased in number between 4000 and 3500 years ago to the extent that they are found in numerous sites and are recorded in large numbers in individual sites from that time. From about 1500 years ago they declined markedly in number and had seemingly disappeared by the time of British colonization. Models explaining their proliferation advance the proposition that increased backed artefact production was triggered by heightened foraging risk and/or social re-organisation brought about by a change in climate to a regime which was cooler and drier than any other time during the Holocene combined with intensified ENSO climatic conditions. Our study develops this hypothesis by inferring the use of backed artefacts at Mussel Shelter in the Sydney Basin through an integrated use-wear and residue analysis. These inference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the evolutionary changes in tool production and use in response to the period of altered climat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
再论温江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近年来考古新发现,对以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为代表的、分布于成都平原的一支考古学遗存,进行辨析与研究,认为由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所处文明发展阶段,应该从宝墩文化中单列出来,并根据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基本原则,建议将这类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地区、距今4000~3700年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命名为"童凫村文化".相信这一判断,...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是中国早期铜器起源与发展的关键区域,早期铜器的演进受社会复杂化程度制约。在文明化进程的视野下,本文通过用铜遗存的考古信息与社会经济背景,将黄河流域早期铜器的演进分为早期用铜的萌芽、发展初期及区域化特征形成三个阶段,初步阐释铜制品从出现到规模化使用的过程。人群流动、定居农业、手工业生产、城市与权力的集中是影响黄河流域早期铜器演进模式的重要因素。大体在公元前2300年至前1400年的文明进程中,黄河上游铜器的制作与使用具有相似的风格及开放共融的特征,而黄河中下游地区防御性城市与权力的发展,推动了铜器技术与社会功用的本土化转变。  相似文献   

15.
水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严重水灾可能会酿成"城毁人亡"的悲局。历史上徐州饱受水灾之苦,特别是黄河决口南徙打乱了原本水系,使得境内水灾频仍,经济和社会发展受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城市的衰落。但另一方面,沂、沭、泗以及故黄河所带来的便利灌溉条件则促进了境内古代农业生产;而运河开凿又使徐州处于全国重要的水运枢纽位置,因此带来商贸繁荣、工业发展、人口集聚和城市兴盛。本文在对历史上徐州水系变迁、尤其是水灾频发及其产生原因作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境内水环境变化对徐州城市兴衰主要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①黄河对徐州水系变迁和城市兴衰影响巨大,直接时间持续近700年;②良好的水环境对历史上徐州境内工农业生产、商品贸易和城市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城市的繁荣兴旺与农田水利的风调雨顺、水上运输的川流不息往往处于同一个时期;③建国后徐州境内水系得到逐步治理与恢复,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京杭运河(徐州段)实现全年通航后,其城市发展的水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为打造山水生态园林城市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6.
黄河沿岸人地关系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明的产生与扩散是人地相互作用的反映,不同的文明与不同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不同发展阶段的文明又反映了不同类别的地理要素的组合及其共同作用。产生古文明的区域,在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地理环境优势的变化,又面临着严峻的发展挑战。本文分析了黄河文明的起源、扩散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黄河特殊的"曲流"形式以及中国特殊的地形阶梯及气候带与晋商的形成,黄河沿岸东西、南北经济的相互作用及其现代发展滞后的地理因素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在此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黄河沿岸的现代发展应该考虑:由河流治理为主转变为发展为主,重新认识黄河流域特殊的地理要素和社会文化要素的优势,充分利用黄河沿岸的上下互动、两岸腹地的左右互动,系统地考虑和反思黄河对国家和沿岸地区发展的综合作用,综合谋划黄河沿岸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域人文环境下苏南小城镇发展演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小城镇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然而,我国现在很多地方的小城镇建设过分强调硬环境的建设,而忽视了软环境即人文环境的改善。本文通过对苏南模式下小城镇发展演化过程进行回顾,分析苏南人文环境的转化。从本土文化、经济发展、政府管理、政策等三个方面揭示了其地域内本土文化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持续作用于小城镇本身,形成特定的动态开放型小城镇社会人文环境,保证了该地区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演化,指出人文环境是提升综合社会环境质量,带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城市作为人口、产业等要素聚集地,基于多要素解构城市网络对明确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修正经典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方法,分析了高质量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利用QAP方法探求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城市网络基本形成了以郑州、西安、济南、太原、兰州等省会城市为核心,辐射至周边城市的网络结构,网络密度逐渐增大但整体较低,网络通达度相对较高且稳定。(2)城市网络社群内部关联高于社群间关联,说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网络社群溢出效应主要以社群内溢出为主,社群外溢作用较少。(3)区位条件、交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政府支持强度、科技创新的差异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网络演变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地理学角度看,湖泊都有自然沼泽化的趋势。人类活动可以加剧或者减缓这种趋势。杭州西湖就是由于人们古往今来的长期良性开发,才得以保存至今而且成为著名风景胜地的。在阐明这一原理的基础上,本文分析评价了近20余年来人们对此湖的开发行为,结论是:良性和非良性开发都在持续。这一结论对国内许多同类湖泊而言具有一定普遍性或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叶超  陈明星 《人文地理》2012,27(6):31-35
城乡关系不是单纯的社会经济现象,需要对它进行文化地理的研究。影响中国城乡关系长期历史演变的主要是水域特征和政策-文化。中国和西方城乡关系历史的最大差异在于:地中海孕育了希腊化时代外向型的城市文明,而内河流域为主的地理特征奠定了中国内向型的农耕文明;中国农业文明对城市文明的牵制使得文化对政策的选择依附特征突出,从而形成长期的城乡融合,这与西方单线式的经由城乡对立达到城乡一体化的路径大相径庭。中国城乡关系变革的最终价值取向是实现城乡社会的平等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