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在我国学术界,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演变,有"三阶段"说,也有"四阶段"说。如《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1期发表的赵凌云、张连辉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以下简称"赵张文")一文就持"三阶段"说。他们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演变划分为三个时期:1949~1978年间形成和发生作用的发展观为第一代发展观,其特征被概括为经济增长导向型;改革开放以后直至1994年这一阶段为第二代发展观的  相似文献   

2.
魏军 《满族研究》2012,(1):47-52
本文通过回顾2001-2010十年间辽宁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就,分析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民族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为切入点,探讨辽宁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特色经济与市场制度保障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对实现《辽宁省民族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的方式与途径做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体验导向型景区开发模式:一种新的旅游开发思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旅游开发规划思路-体验导向型景区开发模式,从模式提出的背景、依据以及模式的开发思想、目标、前提、原则和步骤等方面,对体验导向型景区开发模式做了初步的系统理论研究,起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4.
汪显金  童力冲 《沧桑》2010,(3):12-14
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包括一系列新范畴和新命题,这些范畴和命题是其经济发展理论形成的必备条件。笔者认为,学习研究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主要应把握八大关系。通过论述这八大关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大基本规律。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在形成这些范畴的同时,也逐步构建了他内涵丰富、思想精深的发展观。通过对八大关系的论证分析,笔者概括出邓小平发展观的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 ,建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础之上 ,融入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背景中 ,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对比分析邓小平的经济发展观和西方传统发展观 ,立足国情主动寻求经济发展 ,是其他经济发展理论所不具备的特质 ;非均衡发展与台阶式发展是从国情出发的创新发展模式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思想 ,其意义绝不仅限于消费的分配领域 ,而是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各个方面都有关的一个重要理论和政策 ,是经济发展理论的一个创新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是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全面发展 ,邓小平把人的现代化即培育“四有”新人提升为发展的本质 ,这一理论创新 ,是对只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发展观的否定 ,也是对西方现代化中“单向度的人”或“经济人”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始于邓小平,经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丰富和发展,最终成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发展观的创立标志着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探索走向了成熟,并实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7.
乔益洁 《攀登》2005,24(4):38-40
发展观是对枉会发展进程的理性认识,是对枉会发展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建国以来党在领导枉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在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上,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变化。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枉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富有创造性的发展理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代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苏联发展观和当代国外发展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观演变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理论背景.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目标上具有全面性,在发展方式上具有统筹性,在发展目的上具有人本性.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重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起点,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其所以如此,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这次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初步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并且重启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进程,作为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0.
辽墓初探     
辽墓是辽代考古文化的重要遗存,是研究辽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建国以来清理挖掘了大批辽代墓葬,已发表材料的墓葬达二百余座。其中不少墓葬出土遗物丰富,并发现具明纪年的墓志,为辽代考古研究积累了丰富资料。本文拟以这批已发表的材料为基础,对辽墓的分期、类型、壁画、葬俗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抒望 《攀登》2011,30(1):9-1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的重大成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努力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旅游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高校旅游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本文就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的确定、科学研究的支撑和高端教育的学科依托等几个当前中国高校旅游教育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科学发展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的科学发展思想历经四个阶段的演进,包含经济发展与全面发展、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发展等思想,为科学发展观阐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等思想内涵作了理论准备。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构理论是在江泽民科学发展思想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开始由非均衡发展转向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与现实背景。1991年和1999年是中国区域战略大调整的转折点,1991年开始强调区域协调发展,1999年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随着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其基本经验对中国未来区域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青海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顺成 《攀登》2011,30(5):105-109
青海民营企业的发展在青海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在不断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成为促进青海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对青海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为青海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6.
朱构娥  赵书文 《攀登》2008,27(4):9-11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他们的生态文明观。本文着重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主要内容,并阐明了其在当前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邵秀英 《人文地理》2001,16(6):73-76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家安全是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在不同的国际秩序中,安全环境的内容和结构具有不同含义。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下,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国家安全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通过分析西部开发在当代我国安全环境中的作用,指出西部大开发不仅要有经济开发战略,而且要树立综合性开发战略意识,加强政治、军事、科技、生态等现代安全因素的开发建设,这对我国国家安全战略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回顾上海都市旅游发展的历史,并将近年来上海旅游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华东地区、全国范围等不同层次上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都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上海都市旅游的内涵细分和构建包括上海都市旅游核、都市旅游带、都市旅游圈在内的大上海都市旅游圈的构想,并讨论了上海都市旅游开发和城市一体化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日环境合作现状与吉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当今时代的两大热点问题,环境问题的国际化已把整个人类置于全球环境的摆布之中。中日两国随着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加强,对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并有了相互合作的需要。本文分析吉林省同日本的环境合作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我省积极发展扩大同日本环境合作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吉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