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志丛识     
一、《杨思立墓志》乾符三年九月十日《唐故朝议大夫前凤翔节度副使检校尚书兵部郎中兼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弘农杨府君墓志铭》,“长兄中散大夫使持节毫州诸军事守毫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中州团练镇遏使上柱国赐紫金鱼袋知退撰”。文云:  相似文献   

2.
安徽两宋金银货币的发现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钱币》2006,(3):1-5
安徽银铤的铸造,至迟在唐代就开始了。1956年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4枚银铤,其中1枚为宣城郡所铸,系杨国忠用以进奉之银铤,呈条块状,唐制伍拾两,实测重2100g。錾文:正面一行,"专知诸道铸钱使兵部侍郎兼御史中丞知度支事臣杨国忠进";背面三行,"宣城郡和市银  相似文献   

3.
此碑于1954年10月,出土于长安东乡郭家滩(现划归西安市区),今存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碑额高、宽0.8、碑身高1.64、中宽0.84米。碑额三行,行四字,篆书曰:"大唐内给事上柱国李君之碑。"文共三十三行,行五十八字,正书。兹录如下:大唐故上柱国内给事李君之碑,(空三字)会昌寺释善威制文,(空二字)河东闻喜裴守真  相似文献   

4.
洛阳隋唐宫城遗址中出土的银铤和银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0年春季,在洛阳市金谷园路以东、塘沽路以北的化学制药厂构筑地下管道,出土银铤二件(图一、图二),银饼一件(图三)。地点正位于隋唐宫城西北角。银铤之一,正面有"专知采市银使右相兼文部尚书臣杨国忠进"铭文一行(图四)。背面上部有"安边郡和市银壹铤伍拾两"铭文一行;下部有铭文三行:第一行"专知官监太守宁远将军守左司卿(御?)  相似文献   

5.
彰德军节度湘澧泾渭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崇禄大夫检校太尉金吾卫上将军使持节湘州诸军事□□□□□榆州,军州事上柱国汧阳县开国侯食邑二千七伯户食实封贰伯柒拾户秦公墓志 文慧大师赐紫□□□□撰,廼者镇国寺文□□主诠圆大德赐紫蕴才持其先君行状以扣余曰 皇考之实朝野词人谙之□□□□来门,馆之虚□□□□□承其命虽有子举进士宜扬父之美恐来者以自衒为罪而不之信师之于人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西安考古出土了一方唐代墓志,盖名《大唐故上柱国袁公铭》,志文名《大唐故番禺府折冲都尉上柱国阳夏县开国子袁府君墓志铭并序》(图1—2)。该志出土于唐长安东南郊之细柳原(即今西安市南长安县西南之细柳乡),志石完整,纹饰华美,镌刻精良,俨然大唐气象。检阅《唐代墓志汇编》及《续编》,无该志之辑。墓主结衔番禺府折冲都尉,显然有补于岭南史乘,遂试作考释。志文曰:  相似文献   

7.
襄樊市博物馆收藏历代墓志拓本千余种。今举唐孙(王自王)墓志介绍。该志正方形,阴刻,正书。40行,满行43字。拓本高78.5、宽80厘米(图一)。李都撰、李涪书。志文适录于下。唐故御史中丞河州刺史孙公墓志铭并序J朝请大夫守左散骑常侍赐紫金鱼袋上柱国李都撰朝散大夫前守河南县令柱国李涪书」亡友孙子泽以咸通十二年六月三日殁于临汀刺史之位后四十五日家吏走京师历告  相似文献   

8.
《文物》2014,(10)
<正>2002年4~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现为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马家沟村东发掘了唐太州司马阎识微夫妇墓,出土了《唐故朝议大夫行太州司马阎君墓志》和《大周朝请大夫行宜州美原县令阎君夫人裴氏墓志铭》[1]。墓主阎识微为唐工部尚书阎立德之孙(表一)。这两合墓志的发现,为唐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现就志文所涉及的问题考释如下。  相似文献   

9.
鲁琪 《文物》1980,(11)
1978年4月,在北京市内重建工地出土了錾刻金正隆二年款银一铤,无款银二铤。银铤表面呈淡紫色。有款银铤(图一)长15.7、腰宽5.7、两端各宽9.2、厚2厘米。经鉴定含银量85%,毛重2014克,纯重1711.9克。正面微凹,有波纹,錾刻铭文三行: 邠州进奉正隆二年分金吾卫上将军静难军节度使臣完颜宗垣  相似文献   

10.
正唐李殷辅墓志铭,大顺元年(890)上石。2008年1月在北京西城区丰盛胡同西口内150米处出土(图1)。志石为汉白玉质地,高、广均为50、厚6厘米。志文楷书,首题"唐故亲事虞候银青光禄大夫捡挍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上柱国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并序",志文共计25行,每  相似文献   

11.
敦煌遗书伯三○一六号卷背第二件文书有关问题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本文拟以敦煌遗书伯三○一六号卷背第二件文书诸内容为主,来探求甘州回鹘政权和中原王朝及瓜、沙、曹氏政权间之关系,并力求勾勒出其当时历史的真貌。现将遗文进行校录,并随文公布,以供人们研究之用。伯三○一六号卷,系正反两面颠倒相错而写成。它包括古代文书数件。并有于阗国:“天兴七年十一月日,于阗国槽吏内亲从都前□□□令、御史大夫,检校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状”。“天兴九年九月日。前检校银青光禄大夫,新受内亲从都头,西朝走马使□富住状”。还有中原王朝后晋:“天福十年五月日牒”等三条纪年题纪。它是我们研究河西走廊历史和中西交通史的绝好资料。我们拟作讨论的是其卷背所见的第二件文书,它是一件五代时期,甘州回鹘族政权和瓜、沙二州曹氏归义军政权间交涉的一件重要遗文,现将原件录文,略作校勘和点逗,按原件的行次抄录于后。  相似文献   

12.
1973年夏天,合肥大蜀山东边柏树郢生产队社员犁地时,发现两块合并在一起的墓志。墓志盖呈正方形,边长96厘米,厚10厘米,上刻:“宋故寿安县太君任氏墓志铭”十二个篆字。墓志边长84厘米,厚15厘米,全文如下:“宋故尚书刑部郎中,充龙图阁待制、赠兵部尚书钟离公夫人、寿安县太君任氏墓志铭并序朝散大夫、给事中、充天章阁待制、纠察在京刑狱,□知通进银台司,□门下封駮事、曹州提举、进奏院、判尚书礼部、□勾当三班院、柱国、扶风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赐紫金鱼袋马仲甫撰  相似文献   

13.
连劭名 《文献》1999,(3):191-199
周绍良、赵超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共收录高丽泉氏墓志四种: (一)泉男生墓志,全称《大唐故特进行右卫大将军兼检校右羽林军仗内供奉上柱国卞国公赠并州大都督泉君墓志铭并序》,调露元年,中书侍郎兼检校相王府司马王德真撰,朝议大夫行司勳郎中上骑都尉渤海县开国男欧阳通书.  相似文献   

14.
陕西户县贺氏墓出土大量元代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物》1979,(4)
陕西户县元代贺氏墓包括贺贲、贺仁杰、贺胜等三座墓,位于户县秦渡公社张良寨大队村北约500米处,距县城十公里。在沣河之西,终南山之北。三墓自西北向东南成一直线(图一)。1978年4月陕西咸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与户县文化馆共同进行发掘。西北墓内出石墓志一合。志盖上阴刻隶书九行,每行四字:"大元故左丞相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推忠宣力保德功臣太傅谥惠愍贺秦国公墓志铭"(图二)。此墓墓主为贺胜,编为一号墓。中间的墓内出墓志铭一合,志盖阴刻篆书五行,每行五字:"大元光禄大夫平章政事商议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事贺  相似文献   

15.
1976年,襄樊羊祜山半山腰基建施工中发现银铤二笏。 1号银铤长14.7、腰宽5.4、两端宽8.6、厚2.4厘米,重2000克。束腰状,两端呈弧形,表面微凹。錾刻铭文"潮州发绍兴三十年分纱价银"、"赴广州"、"提举衙交纳"、"右从政郎司理参军郑公弼"、"专知林规"、"银匠罗端"三十九字(图一)。 2号银铤长15.2、腰宽6、两端宽8.8、  相似文献   

16.
江苏姜堰三里泽出土的银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9年12月29日,江苏省姜堰市兴泰镇三里泽村通达工程铺筑路基工地,民工陈顺珍在公路北侧排水沟的文化层中发现古代银铤四笏(如图),现藏姜堰市博物馆。4笏银铤形制相同,均为两端平头的束腰形,系用同一范具浇铸而成。正面都很平整,背面略微内凹,有密集分布的蜂窝状气孔,正背面四周棱角线条较一致。银铤长146(正面)—160(背面),两端宽65(正面)—80(背面),腰宽(正面)45—55(背面),厚24mm;银铤两两等重,分别为2·08和2·085千克。1999年12月30日,姜堰市文管办的文物工作者对银铤出土地点进行考古调查,在正东方向距银铤出土点约16米处发现唐代莲…  相似文献   

17.
袁琦《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次印刷)附录《山海经叙录》标点有误: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校秘书言校秘书太常属臣望所校《山海经》凡三十二篇,今定为十八篇,已定.错在误动词“言”为人名,当点为:侍中奉东都尉光禄大夫臣秀领校秘书言:校秘书太常属臣望所校《山海经》凡三十二篇,已定.  相似文献   

18.
《文物》2017,(4)
<正>十九年邦大夫戈,传为绥远(今内蒙古)出土。原收藏于山东省图书馆~([1]),今藏于山东博物馆。铜戈长援,近胡处内收,长胡三穿,直内斜刃。铭在内部,刻款,两行共30字(含合文)。长20.6、高10.1厘米(图一、二)。现将铭文隶写如下:十九年邦大夫(告又)(郜)贞,邦冶(告又)(郜)、■(郭)晨、孟■。邦司寇乐汤,上库工师郭■、辰卖。收器。十九年邦大夫戈器形与陈侯因■戈(《集成》11260)~([2])和郾王职戈(《集成》11226)相近(图三)。陈侯因■即齐威王因齐,陈侯因■戈  相似文献   

19.
阜阳出土一组宋代银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阜阳博物馆收藏一组宋代银铤,均扁平束腰,两端呈弧形,正面有戳印铭文,背部密布蜂窝状铸孔。这组银铤均为出土于阜阳境内的窖藏品,依其铭文不同可分七式,现介绍如下。Ⅰ式:长161、腰宽64、两端各宽85、厚17mm,重1950克。铭文“聂□□”,字迹漫漶不清。体表粗糙呈暗灰色(插四图1)。Ⅱ式:长123、腰宽43、两端各宽67、厚15mm,重980克。右侧上部铭文“朱雀门外马安铺”,右下部铭文“真花□银”,第三字左边金字旁,右边模糊难识,疑为“钱”字。该铤左边上部铭文“马安铺”,左下部铭文“出门税”。体表灰白色、正面光滑细腻,周缘有水波纹边栏(插四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收藏有2件唐代笏形刻铭银铤,1956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东北郊第一砖瓦厂,即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范围内,1959年调拨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博前身)。因银铤上刻有铭文,对于探讨唐代财政、税收及进奉等项制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些前辈学者对这批银铤进行了较为广泛而又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