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攀登》2017,(3)
"土人"即"土著",史志所载"土人"多为中原汉人对少数民族、域外之人、土官(土司)及其属民的称呼。在较大区域内,"土人"是泛称,但在小区域内"土人"可专指特定少数民族。《秦边纪略》、乾隆《西宁府新志》等所载河湟"土人"与当地其他民族并称,但并非单一民族专称,其主要含义为土司及其属民。宋代灵州一带的"土人"确系吐谷浑人,如若(顺治)《李氏世系宗谱》、(宣统)《李氏家谱》等所记可信,那么西夏亡国后灵州一带"土人"西迁河湟也是有可能的。目前可以确知的是,河湟"土人"主要由蒙古、汉人、西域缠头回构成,这些原有族属十分明确的族群之所以称为"土人",是因为在长期的民族杂居过程中,他们往往脱离或疏远原生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及宗教习俗等有趋同的倾向。河湟"土人"是今日土族的上源,地域上与河湟及甘肃永登一带的土司分布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2.
土族先民鲜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建立多个国家和地方政权,对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今年9月,西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土族研究会副会长包福元同志远赴东北,对鲜卑族的历史足迹进行了深入考察,并撰成此文,又鲜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现本刊特推出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土族的族源现在有三种学说:一吐谷浑说,二蒙古人或以蒙古人为主融合霍尔人等各族说,三阴白鞑靼说和沙陀突厥说.但研究表明:土族的先民们最早驻牧于祖国东北的大兴安岭内外.后来,他们赶着羊群南下阴山,再到贺兰山,最后插帐于祁连山南北,落脚于黄河、湟水、浩门河及隆务河沿岸.这个论点普遍被各方专家学者所接受承认.  相似文献   

4.
这是由马元彪领衔,联袂祁明荣、辛存文完成的一篇学术论文,题为《土族族德论》,刊发于2001年《中国土族》杂志秋季号。目览这倾情力作,视野宽广、资料翔实、论理透辟、内含深邃。虽已隔二十多年,三位老人也已先后去世,但至今读来仍是醍醐灌顶,甘露沁心,能引发人的灵魂共鸣。文章从历史中走来,以全新的角度、清雅的文字,就土族整体性的品德、整体性的优良传统,伏案跋涉,挥笔推力。意为读者会从中得到启迪和教育,受到激励和鼓舞。《大学》开篇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弘扬和彰显光明正大的德。土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自古以来即有着弘道崇德的优良传统,这是祖脉相传的美德,更是土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攒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在当下,愿土族人民高举新时代伟大旗帜,传承发扬好本民族的优秀品德,并转化为蓬勃动能,以开拓进取和“石榴籽”精神,与各族人民一道,奋发建设美好家园,为振兴中华作出积极贡献,谱写更为炫目的壮丽篇章。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北方的鲜卑语,就是今天的土族母语;今天的土族语是“流”,而鲜卑语是“源”,它们之间就是一种源和流的关系。对于土族的母语鲜卑古语,试图解读者不少,中外知名的学者中有方壮猷、缪钺、聂鸿音和白鸟库吉、伯希和等。虽然,这些学者对鲜卑这样一个已经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的古代北方民族给予了热情的学术关照,但依笔者之见,他们在鲜卑的“古语化石”解读方面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至少大多数学者的考释仍没有摆脱古文献的范畴和白鸟氏等学者的释读范围。笔者不揣浅陋,试图以今天土族语的角度(流)解读古代始祖们留下的母语(源),以证明今…  相似文献   

6.
花儿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高亢抒情的山歌,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等广大地区,地方色彩十分浓郁,风格鲜明突出。在青海的回、汉、撒拉、土等四个民族中,各自流传着独具本民族特色的花儿,各自的花儿歌曲既表现不同的民族性、区域性的特色,而又具有极其显著的某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土族,这个世居青海、人口达20多万的少数民族,同藏族、回族、撒拉族等其它少数民族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以自己鲜明的民族特点创造了这块古老而神奇土地上的灿烂文化,也在世纪之交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期待以自己的民族特色带动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缩小落后的经济状况与富饶的文化资源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 独特的待客礼节  相似文献   

8.
商周族群流动研究关乎国家形态、社会形态与民族融合等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商周地理研究的系统化,细致梳理商周时期东土族群的分衍、流动及其成因,已成为可能。甲骨与金文中习见的朿族具有典型意义,可作为相关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可知,商周朿族最早的族居地在今山东泰安、泗水一带的朿地。晚商时期,形成朿正、朿舟、朿保与朿厚等分族,均盘踞于母族的周边。另有部分族众因特殊的政治需要而徙居殷都安阳。西周早期,在王朝武力胁迫之下,朿族宗子徙居成周,在洛阳北窑留下了墓葬遗址。昭王时期有部分子嗣因战功出任王官,并进一步西迁宗周,形成新的分族"朿■"氏。但依然有族人留居东土,即汶水下游地带的朿厚氏与朿蛇氏,其中朿蛇氏一直延续至两周之际。商周朿族的分衍变迁,是东土族群流动总貌的折射。其社会与政治层面的动因,对分析东土其余族群的分衍变迁有重要借鉴作用。族群流动并非是整个族氏组织全体搬迁的现象揭示,相关研究有助于今人对商周社会组织与国家形态的准确把握,深刻理解血族组织地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我选择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研究。 迄今,这一研究断断续续已经进行了十六年之久,虽然还没有大的成功,但毕竟已经初见成效,这对我的灵魂是个莫大的安慰。  相似文献   

10.
土族纳顿     
  相似文献   

11.
土族阿姑     
角羊 《中国土族》2006,(2):63-63
  相似文献   

12.
土族赞歌     
儿子娶媳妇,孙子满月,姑娘出嫁,亲朋相聚,这时候土族人家的庄园里就会有歌声飞扬,土族人喜欢唱自己吉祥的赞歌。唱赞歌不讲究谁的声音动听,只要你能从"土族人民的子孙啊,唱起土族人的赞歌吧!"开始,大家都会给你竖起大拇指。  相似文献   

13.
土族男儿     
总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会想起我的哥哥。累得不行了,压力大得承受不住了,眼泪快要涨破眼皮的时候;乐得不行了,幸福得不行了,每当这样那样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哥哥。我的哥哥是我家乡第一个走出山沟的人,是第一个有成就的人。在很多人眼里,我哥哥是大出息的人,在我眼里,  相似文献   

14.
土族谚语     
黄金出在沙中,宝石出在山中,谚语出在心中。彩虹是圣空的光彩,骏马是草原的光彩,知识是学者的光彩,人民是祖国的光彩。  相似文献   

15.
土族风情     
《中国土族》2009,(1):F0003-F0003
  相似文献   

16.
土族婚礼     
  相似文献   

17.
土族风情     
~~土族风情~~  相似文献   

18.
土族印记     
  相似文献   

19.
土族赞歌     
不是彩虹在天边,土族阿姑的花袖衫。文臣式将四周拥,是王道昌盛的吉兆;宾主分不清困阳光辉没有照,白天黑夜分不清。向着雄伟石山看,美丽鲜花开满山,不是鲜花开满山,土族阿姑的花腰带。布谷鸟儿没有叫,春复秋冬分不清。中安多庭院木房里,红白炜毡宝座上,.%.德父母上方坐,儿女子孙四周拥,是婚事昌盛的吉兆。座上人们不唱歌,宾主哪个分不清。向着广阔平滩看,排红彩云飞满滩,不是彩云飞满滩,土族阿姑的红裙子。赞东家美汤赞土簇装束宇宙之间光芒多,光芒多了要光热,光最热的是太阳。我是土族汗王的子孙,我是土族祖先的儿女,唱支土族人的歌曲,赞颂…  相似文献   

20.
提起土族历史文化名人,首先便是互助佑宁寺(亦称郭隆寺)的几位藏传佛教高僧大德,这是因为他们辉煌的文化业绩已超越土乡山水的自然界定而传播到内地、雪域藏区和蒙古地区,其所遗留下的文化与精神财富,不仅丰富了土族文化宝库,无时不在教化着土族人民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忠厚善良的民族精神,而且大大地丰富了藏传佛教文化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