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鹏 《文史天地》2004,(12):15-16
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叶挺同志在最后突围时被敌逮捕,开始囚禁在上饶,后关押在重庆和恩施的监狱中。在我党的严正交涉下,叶挺同志于1946年3月获得自由。4月8日,因乘坐从重庆回延安的美国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难。  相似文献   

2.
黄齐生(1879—1946),近代教育家,贵州安顺人。 黄齐生一生坚持真理、正义、民主,热爱祖国、热爱教育和科学。他自学成才,不仅是著名的平民教育家。而且是学者、诗人、剧作家、教授。他是贵州现代史上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参与创办了达德学校.并投身辛亥革命。他与陶行知、晏阳初等一起从事乡村教育工作,为贵州培养了大批人才。1946年4月8日,在慰问重庆“校场口事件”被殴打的民主人士后.与叶挺、王若飞、秦邦宪回返延安途中,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失事.不幸遇难,为史称的“四八烈士”之一。在纪念延安“四八”飞机失事烈士牺牲63周年之际,大家怀念教育家黄齐生先生。学习他支持黄炎培所创立的职业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8日,是"四八"烈士罹难70周年("四八"烈士是因1946年4月8日,中国共产党代表王若飞、秦邦宪(博古)在参加重庆举行的政治协商会议之后,与叶挺、邓发、黄齐生等乘坐的飞机,由重庆回飞延安,遇难于山西兴县黑茶山而得名。飞机失事17人遇难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共同商讨国家大计"。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4.
佚名 《湖南文史》2012,(3):50-51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泰邦宪等中国共产党代表.参加在重庆举行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与国民党进行的和平谈判后,与叶挺、邓发一起乘飞机返回延安准备向中共中央汇报。途中,飞机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失事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相似文献   

5.
《沧桑》1995,(4)
1943年底,盘踞在古交与岚县东村的日军六十九师团,为摆脱困境,抢夺我根据地军民一年来大生产运动的劳动果实,并企图蚕食我抗日根据地,在日军头子村川正一的率领下,向我娄烦镇附近山区进行了残酷的“搜山大扫荡”。  相似文献   

6.
1946年4月8日,叶挺、博古(秦邦宪)、王若飞、邓发等同志从重庆乘飞机返归延安途中,不幸在离晋绥边区行署所在地山西省兴县城不远的黑茶山撞岩遇难,这么多高级干部同机遇难,是我党我军的一个巨大损失.当时我在兴县一完小读书,家住边区行署院内,现根据我的所见所闻回忆如下.飞机在黑茶山失事后,一位老农上山打柴时发现离失事现场不远处散失的金笔、用具及吃西餐用的电镀刀叉等杂物.老农好奇地沿物追踪登山,发现了失事飞机的残骸及被飞机撞岩着火烧焦的树木,继而发现了抛掷在附近的多具人体遗骸,便匆匆下山报告了当地政府.当地政府立即派人上山察看,并封锁了出事现场,同时又派人向晋绥边区行署报告.与此同时,行署也接到了4月9日党中央从延安拍来的查询电,查询4月8日从渝飞赴延安的一架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4月8日,是"四八"烈士殉难70周年。1946年4月8日,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黄齐生和黄晓庄等13人,肩负革命使命从重庆乘飞机返回延安时,在陕西省兴县黑荣山因飞机失事,不幸全部遇难。在殉难的13位烈士中,贵阳达德学校的校友就有3位,他们是王若飞、黄齐生和黄晓庄,都是贵州省安顺市人。王若飞,1896年10月11日,生于安顺城中一个小地主家庭。原  相似文献   

8.
一、军政干校时期 经过1939年冬艰苦卓绝的战斗,我一二○师三五八旅和山西新军决死二、四纵队,工卫旅、暂一师,打退了阎锡山发动的军事进攻,并将其军政势力逐出晋西北。1940年2月3日晋西北行政公署宣告成立。这标志着我党领导的又一抗日根据地诞生。根据地成立后,为解决干部问题,晋西区党委和行署于3月初决定在兴县成立军政干部学校(以下简称干校)。校部由延安派来的原在山西民大工作过的杜若牧、杜心源、杨林、石峰、贾公铎、叶笃诚等组成并任教。下设七个队:一、二队为行政队,三队为军事队,四队为  相似文献   

9.
晋西北抗战学院(简称抗院)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1940年5月,创建于晋西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下称根据地)的首府山西省兴县,先住城关,后迁至杨家坡村.  相似文献   

10.
1945年,我在晋绥边区(今山西北部及内蒙古)战斗剧社工作已经整整六年了,那年我28岁。剧社驻扎在晋西北的兴县(军区所在地)一条山沟里的一个小村庄。8月15日这一天,我们就像往常一样,在山坡顶上的一个打谷场排戏。排练的是三幕话剧《活路》,编剧刘西林(全国解放后历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党委书记及我国驻坦桑尼亚文化参赞),我是这部戏的导演。正当我们全神贯注在排练之际,剧社社长朱丹突然(全国解放后历任西南艺术学校校长及总政话剧团团长)气喘吁吁地爬上打谷场,激动地大声喊道“: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刚才接到政治部打来电话,说日本无条件投降了…  相似文献   

11.
智效民 《炎黄春秋》2012,(11):63-69
山西兴县蔡家崖的牛家大院,在1940到1949年之间,是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和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如今这里是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承担着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功能。但是,当一个个参观者来到这里接受教育的时候,却很难想象这个大院在1947年土改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起父亲被儿子牵着"牛鼻子"挨斗的惨案。这位儿子,就是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副主任、党组书记牛荫冠;这位父亲,则是牛  相似文献   

12.
《纵横》2011,(10):33-37
1946年4月8日,山西吕梁黑茶山发生空难。飞机上除了叶挺、王若飞、邓发等重要领导人外,还有曾经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秦邦宪。这一年他39岁。和其他中共最高领导人不一样,他的遗体留在了距离延安市区北7公里处的四八烈士陵园,没有回到八宝山公墓。  相似文献   

13.
图书发行是传统的、久盛不衰的知识传播手段。书刊流通类别、数量和普及程度,是衡量一方一地文化水平的标志之一。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五代时期临汾即成为闻名遐迩的图书印制和集散重地。明清两朝,书肆遍布全省。清末民初,以河南济源县人为主的肩挑书贩,游售于城乡私塾和学校,足迹遍三晋。光绪五年(1879),山西巡抚曾国荃与钦差大臣阎敬铭联名奏请朝廷建书店,获准后在太原创办浚文书局,成为山西第一个官办企业。1940年3月,晋绥边区首在兴县建立晋西北新华书店,不久,各抗日根据地的新华书店相继成立。在艰难困苦环境内,担负起传播革命…  相似文献   

14.
《沧桑》1993,(1)
吕梁苍苍,汾水洋洋,先烈伟绩,山高水长——贺龙。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全国。贺龙同志率领八路军120师跋山涉水,东渡黄河,从延安来到山西兴县,开辟了晋绥区敌后抗日根据地,领导吕梁山区的英雄儿女抗日救国,奋勇杀敌,屡建奇功。几十年过去了,他与人民群众建立的血肉联系,连同他的英雄业绩,都深深地印在人民的心坎里。冬去春来,我怀着十分敬佩的心情,访问了当年120  相似文献   

15.
<正>战争年代,山西作为革命老区,是整个华北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带,而晋东南又是太行革命根据地的腹地所在,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937年10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开始在山西太行和太岳山区创建根据地,后又逐步发展为包括山西东南、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等地在内的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民主政府。太行根据地作为晋冀鲁豫边区的中心区域,具有关键性的战略意义,也是八路军的重要革命根据地和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红岩村、曾家岩原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是抗日战争时期党在重庆与蒋介石集团进行政治斗争的领导所在地。办事处原名八路军办事处,最初设在武汉,1938年10月国民党军队从武汉溃退时迁至重庆机房街70号。1939年5月,机房街房屋全部破日本飞机炸毁,办事处即迁往红岩村(当时叫红岩嘴)和曾家岩50号二地,直到1946年6月办事处迁往南京和1947年2月底反动政府胁迫撤退为止,党在这里整整坚持了七、八年的尖锐的斗争。办事处实际上是中共中央南方  相似文献   

17.
正当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全面展开之时,从1939年秋冬到1940年春夏,日军华北方面军利用国共磨擦之机,加紧对根据地进行"扫荡",在华北大规模修筑公路、铁路、挖壕筑堡,由点连线,由线成面,大力推行"囚笼政策",扩大其占领区。在晋西北,日军从1940年2月下旬到3月下旬,先后开始对五寨、方山、岚县、文水、交城等地进行春季"扫荡"。至4月1日,八路军第一二  相似文献   

18.
王春梅 《沧桑》2013,(6):82-85
为了扭转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被动局面,1942年3月,刘少奇受中央委托抵达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滨海区,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在刘少奇指导山东抗日根据地所有工作中,推动以“减租减息”为重点的群众工作是最大的亮点,盘活了山东抗战局面和巩固根据地的斗争。刘少奇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宣传者和实践者。刘少奇在山东指导群众工作是其践行群众路线的成功典范,对今天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期间,山两省兴县是我党创建的晋绥解放区首府。在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兴县籍的牛荫冠、刘少白、牛友兰都作出过重要贡献,名誉全区。近些年来,在一些历史著述、传记及报刊文章中,从不同角度对他们均有介绍,从正面肯定其业绩。不过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加之他们的社会活动都是上个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北方局从1937年7月开始,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部署,以山西为战略支点,建立华北各地的抗日根据地,并在1940年4月召开的“黎城会议”上及会议之后,努力探索根据地建设规律,全面加强对根据地建设的领导,正是以这些根据地为依托。打败了日本侵略。其探索根据地建设规律的实践和经验。是十分宝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