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陆然 《丝绸之路》2014,(24):46-47
《指引生命的神话》是美国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的一本神话学文集。坎贝尔认为,在当下生活中,神话与宗教起到精神支柱的作用,尤其是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和社会道德的匡正方面。他看到东西文明以及心理上的巨大差异,但是他也坚持“单一神话”的理念,认为世界上多种多样的神话模式具有一致性。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本指导人生之路、提供生活智慧的心灵指南。这本书的翻译,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又一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2.
六十年代,史学界曾就中国农民战争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当时有两种绝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世界上没有被压迫者的宗教,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烟,它对农民战争只起破坏作用,它与农民战争的道路背道而驰;另一种意见认为,马克思关于  相似文献   

3.
神话(Myth)是一个集合名词,用于一类象征的传达,尤其表示宗教象征的一种基本形式,以区别于象征的行为(礼拜、仪式)和象征的地点与对象(例如神殿和偶象)。总的说,神话是关于神或者超乎常人的存在、非凡的事件和境况的叙述,它们完全不同于普通人所经历的时势。正如所有宗教的象征,人们并不试图证明这些非常的、超凡的或神圣的事件“可能”,不去证明它们确有其事。鉴于这个缘由,每一神话本身就显示了权威,无论它  相似文献   

4.
本期寄语     
正本期"古代地中海文明"栏刊出的王光胜作《秃鹫碑铭文译注》提供了刻于公元前25世纪的两河流域早王朝铭文之一《秃鹫碑铭文》的中文译注本,该碑内容涉及城邦、战争、宗教、艺术,是研究古代两河流于历史的重要文献。张若一《论希伯来巨人神话体系——形象、母题及其意识形态观念》认为,希伯来巨人神话形象源自以色列上古传说,以色列很早形成了"以巨人言恶"的书写传统,此类神话是研究以色列民族关于罪恶起源、公义、神学、哲学思辨观念的复合载体。齐虹、徐晓  相似文献   

5.
徐春晨 《文史月刊》2012,(Z3):96-97
<正>一、前言本尼迪克特认为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无数的可能性,不同的文化通过选择和整合形成了各自的模式。在此过程中,原先没有关系的两个文化部门之间的结合会使两个领域都发生变化。以艺术和宗教的关系为例。西方的艺术传统深深地受到宗教思想的浸润,艺术描绘宗教故事与教义,使其家喻户晓,如果中世纪的艺术完全是装饰性的,与宗教无关,那么当代西方人的审美趣味就会完全不同;如果我们将艺术定义为对形式美的追求,它可以与宗教  相似文献   

6.
美国世俗政府与宗教教会之间的关系是异常复杂的。从宗教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来看,政府与教会之间的关系如何呢?美国民众间存在着3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宗教的利益应大于世俗的利益,宗教的精神作用影响着世俗政策的制定。另一种观点认为,政府不仅可以不考虑宗教的...  相似文献   

7.
胡远鹏 《古籍研究》2002,(1):97-103
《山海经》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是一部“奇书”。全书仅3万1千余字,一般认为,它却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历法、气象、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考古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部上古的世界文化大观。由于它保存有上古社会的丰富信息和历史资料,因此,它是研究上古社会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8.
刘宇 《黑龙江史志》2013,(23):177-177
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思想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他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阐述了宗教产生的根源和宗教的本质,认为"神是人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形成了马克思对宗教的初步理解,并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寇润平 《神州》2013,(21):20-21
蓬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汉代建城以来,拥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神秘莫测的海市蜃楼自然奇观和美丽动人的八仙过海传说,更让蓬莱成为东方神话的发源地之一,被历代誉为“人间仙境”,蓬莱因此也成为中国“东方神仙文化之都”。而这种积淀深厚的神仙文化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浅析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与旅游一直以来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宗教文化一直是一项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本文从旅游资源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宗教文化所具有的旅游价值,希望能为进一步开发我国的宗教旅游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惠嘉 《民俗研究》2014,(5):44-51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神话-宗教有特许状的社会功能,该功能是社会生活存在的本质条件,且具有超越时空的有效性,它可以指引人类走出战后危机。但与此同时,他又强调特许状功能仅在特定语境之下方可直观,其动因也源自经验性的心理情绪。这看似自洽的理论背后隐藏着普适诉求和经验主义之间的内在矛盾,并最终导致了马林诺夫斯基关于自由和道德的悖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古神话谱系,可以三皇五帝为概括。三皇五帝在中国家喻户晓,似乎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征性的东西,然而又是最凌乱不堪的一套系统,我们可以举出十来二十个三皇五帝的说法。因此,历来对于这一谱系的观点,要么认为他们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但只举其大者,如黄、炎、尧、舜之类,盲从于史书的记载;要么就承认他们都是神话人物和宗教神灵,但只承认他们  相似文献   

13.
宗教、神话与科学都是人类对于自然界认知和思索的结果。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的“一龙十鸟”造型的青铜树,不仅形象地显示出古蜀时期有关日、鸟、天、龙、树等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宗教寓意及神话色彩,也是三星堆文化中古蜀历法等较为进步的科学知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神话引子是《红楼梦》全书的源起,也是统摄。它以神话先验的形式为书中的人与事做了归宿式的了结,这与贾宝玉的思想历程、人生抉择相吻合。也就是说,《红楼梦》神话引子的叙述结构与贾宝玉人生抉择的情节结构之间,有着深刻的意义联系。作者以宗教的现实性关怀和终极性关怀作为贾宝玉人生的归宿,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思想的剧烈嬗变后,贾宝玉最终选择了遁入空门。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是走出劫难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生民神话生民神话即原始部落关于自我血脉来源的神话。不同部落有不同的生民神话情节。却有大致相同的模式。中国古老的生民神话大多可以归纳为这样一种模式:一个人间女子感“天”而孕。如殷商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殷契是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而玄鸟之降临人间乃是受“天”之命,故《诗经·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周人则认为自己的祖先后稷是姜履大人迹而生,故《大雅·生民》说“履带武敏”,这个“帝”也是“天”(说见下)。《生民》郑支笔以“帝”之“武敏”丸“大神之迹”,《史记·周本纪》谓之“巨人迹”,并谓…  相似文献   

16.
厕神源流衍变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神话的原始宗教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初民“集体无意识”创造的古神话被神仙、道士们任意编撰为“仙话”;而仙话又和后来的人为宗教(譬如道教)“煎不断,理还乱”。所以,把“仙话”一概称之为“广义神话”,未必正确。①恩格斯曾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②现在,我即对“厕神”进行探讨。种种厕神,自然属于“仙话”的范畴。中国的上古时代,是光游牧而后始进入原始农业的。华夏人们初祖黄帝即“迁徒往来无常处。”《史…  相似文献   

17.
不管是在古希腊的宗教、神话还是文献中,波塞冬都是一位重要的角色.他的宗教职能、神话地位和文学形象,很大程度是由荷马史诗所奠定.波塞冬在荷马史诗中频繁出现,是其中重要角色之一.然而荷马史诗并未清晰介绍和归纳波塞冬的基本形象.本文指出,荷马史诗中的波塞冬既表现出神性的一面,但更多的是人性的一面,这暗示波塞冬的原型是一位世俗君主.  相似文献   

18.
神话与传说都是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的不同的口头创作,但它们有着不同的本质特征。探讨二者的区别,阐明各自的特征和范围,不仅有助于准确地把握神话学及传说学特定的研究对象,还可以从民间文学发展史的背景上看清二者的历史发展过程。一神话一词,英语为Myth。它所表示的,是原始时代关于神奇的事物或受神能所支配的自然事物的故事。掺杂神话因素的传说,英语为legend,其意为:一、传说、传奇;二、传奇人物和事件的起源。legend又来源于拉了语legenda,意指对人和事物的记载。可以看出,对于神话和传说  相似文献   

19.
在黔东北松桃苗族自治县境内,流传着一个关于滩公滩母身世来历的神话,我们称之为滩神神话。它是苗族古老神话的一个组成部份,反映的时代远近相间,情节庞杂无序。理清这一神话的渊源及演变脉胳,对于研究滩戏及整个滩文化体系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不揣浅陋,以自己走访调查的材料为立足点,试对雄神神话的本质特征及其文化内涵作一些真伪辨析和评述,以求教于方家前辈。一、母权神话每年立冬之后,居住在黔东北境内的苗族群众,要举行“敲卢”活动。“敲”意为祭扫,“卢”是苗族始祖。整个活动始终供奉被称作“卢”的两等木雕神像,其中的…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两河流域先民认为人类的生命是由神创造并为神服务的,人类没有永生,死亡是命中注定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名誉和为神服务;人死后亡灵都要进入地下世界,地下世界是黑暗凄凉、阴森恐怖而不值得向往的。这种生命信仰和死亡信仰反映在祭司神学集团编造出的一系列神话、史诗等宗教文学中,二者互为补充,共同发挥着宣扬宗教教义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