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永兴 《攀登》2014,(3):114-119
目前,司法能动主义的呼声在我国法学界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已在司法理论和实践中对其进行了探索。尤其在民事诉讼领域,司法能动主义的实践创新更为突出。但是,我国对于司法能动主义不管是理论上的理解,还是实践中的探索都存在很多争议。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司法能动主义在中国的探索不应该采取过于“能动”的方式,而是应该顺应中国的实际和特点,以实现司法公正为目的.缓慢地推进。  相似文献   

2.
1952—1953年司法改革运动是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全方位改造司法机关、探索建立人民司法制度的重要部署。司法改革运动的兴起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清理“中层”运动、“三反”运动密切相关,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推动司法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司法改革运动解决了法院系统因留用旧司法人员导致旧法观点和旧司法作风残余等问题,坚持和加强了党对司法机关的领导,在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促进了新中国人民司法体系的发展,为1953年开启的大规模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确定的司法体制改革目标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现在已经展开的司法体制改革,成功与否就看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上述目标。  相似文献   

4.
刘晓燕  张庆立 《沧桑》2013,(6):140-142,147
破解司法信任危机、树立司法权威是司法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关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当前,司法信任危机的具体表现为:再审申请率高、涉诉上访率高、裁判执行难、刑事错案频现和司法腐败时有发生等。面对司法信任危机,个别地方司法机关的工作存在盲目司法公开,甚至司法过度公开等问题。从司法工作本身来讲,破解司法信任危机应当坚持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民主和司法公开四项措施并举。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史志》2008,(5):70-70
2007年,鹤岗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省法院的正确领导、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着眼于本市工作大局,以“强素质、办铁案、树形象”活动为载体,突出“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践行“司法为民”的服务宗旨,努力打造求真务实的法官群体,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微服私访”是指换穿便服、隐瞒身份对疑案民情进行实地访查。作为一种以官为主体的司法手段,微服私访通过奉旨、官遣、亲访、遣员或托民的方式启动,在清代民刑疑案、州县治安以及监督监察中起到了侦查取证、缉捕罪犯与司法威慑的作用,但地方一人政府下的权力集中化与证据辨伪困难等因素限制了其适用空间。民众钟情于清官私访的“集体无意识”,促成文学作品对微服私访司法效用的夸大。官方文本则借助于权力的“话语资源”影响民间创作,共同塑造私访者“清正”“勤慎”之形象,力图巩固司法体制的正当性。与之相异,讽刺与谴责文学有意淡化微服私访的司法功效,转而突显其工具性质,以揭露司法腐败的社会现实,一定程度上解构了清官私访的司法意象。  相似文献   

7.
海东法院     
《攀登》2005,24(4):F0002-F0002
今年,海东中院按照“两不误、两促进”的要求,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同增强司法能力结合起来、同全面完成各项审判工作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对疑罪从无司法原则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扬兰 《攀登》2004,23(2):95-97
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是现代刑事法律“有利被告”思想的表现,也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内容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本立足于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从刑法学、经济学和诉讼制度等角度对其作了一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史志》2008,(3):70-70
2007年,鹤岗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省法院的正确领导、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着眼于本市工作大局,以“强素质、办铁案、树形象”活动为载体,突出“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践行“司法为民”的服务宗旨,努力打造求真务实的法官群体,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赵敬春 《攀登》2008,27(4):147-149
权力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司法权力也不例外,其主要措施是对司法权实施内部和外部监督。媒体监督是外部监督的主要措施。本文着重论述了媒体监督对司法工作的影响,提出规范媒体监督和司法关系的基本思路,以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相似文献   

11.
李在全 《近代史研究》2012,(1):50-62,160
孙中山的革命学说因时势变化而变化,其司法思想也因而变动不居。党权政治学说引入后,晚年孙中山完成了从“主权在民”到“主权在党”、从“天赋人权”到“革命民权”的思想转变。与此相适应,孙中山认为,在革命时期,作为治权之一的司法权要掌控于国民党手中,而非超越党派政治。实践中,孙中山努力探索司法“国民党化”之道,但囿于国民党党势、党力之不足等原因,国民党掌控司法的很多举措不免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2.
王莲 《丝绸之路》2009,(8):96-98
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贯彻依法治国方针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民法院推进司法改革最终追求的目标。实现司法公正既要求人民法院自身做出积极努力.更需要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的理解支持。本文从司法公正的重大意义和目前基层人民法院司法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从基层人民法院自身建设入手.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晶 《沧桑》2011,(6):40-42
1952-1953年,为肃清旧法观点,改革司法机关中旧法的遗毒,使广大司法干部在思想上保持为人民服务的纯洁性,中南区在党和司法机关的领导下开展了一场司法改革运动,运动大致经历了准备阶段、思想整顿与组织改造阶段、深入开展阶段和制度建设阶段。本文以翔实的史料真实地还原了中南区司法改革运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史志》2010,(19):66-66
<正>近年来,绥芬河市司法局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把强化班子和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并经过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的共通努力和拼搏,目前,全市司法行  相似文献   

15.
理想与现实:南京国民政府地方司法建设中的经费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燕 《近代史研究》2008,(4):107-124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最高司法当局一直勉力争取中央统一解决地方司法经费,1940年拟议多年的议案终于付诸实施。这一过程曲折迂回,起伏跌宕。统治者对司法建设的复杂认知,国家经济实力和战时环境,利益重新分割的矛盾,监督制度的落空,都对地方司法经费的划拨和使用形成窒碍,最终使划拨经费的预期目的没有达到。  相似文献   

16.
韩振才同志是佳木斯市中级人民法院史志办主任,在没承担修志工作以前,是一位从事30多年司法检验工作的法医,学术上颇有建树,在佳木斯法医界小有名气。出于对修志工作的兴趣与热爱,在续志初始,他便主动请缨,承接了中院的修志任务。许多人对他的举动感到不理解,说,你已是副主任医师、副处级审判员,算是功成名就了,为什么干修志这种既清苦又费力的活儿?韩振才同志坚定的回答,修志是一种文化建设,也是精神文明的体现,我所做工作就是要把佳木斯市中级人民法院几十年来辉煌成绩、司法建设的历程记录下来,为后人留下一笔历史财富。在这种信念激励下,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修志的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7.
姬虹 《民族译丛》2006,(4):60-65
民权运动以来,以黑人为代表的美国少数族裔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另一方面,种族主义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司法领域。1996年10月,纽约白人警察利沃提杀害波多黎哥裔青年贝兹后被判无罪,贝兹的父母在得知判决结果后对媒体说:“司法对于我们少数族裔从来就不是平等的”。本文拟从执法、司法的各个层面分析种族主义的种种表现,以此折射出美国当今紧张的种族关系。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史志》2010,(17):66-66
<正>近年来,绥芬河市司法局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把强化班子和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组织开展系  相似文献   

19.
岑沫 《文史春秋》2002,(12):46-50
历史还未远去,人们也还记得徐炳松这个人物。由他所引发的广西政治大地震,先后使成克杰、李乘龙、刘知炳等一大批贪官纷纷落人法网.令举国震惊,给广西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就是这个曾与陈希同、王宝森一起作为“巨贪”警示世人的昔日风云人物,面对即将遭受的法律严惩,为寻求司法的公正审判,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史志》2008,(11):F0004-F0004
近两年来,七台河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龙江强市”的目标要求,找准工作定位,突出工作重点,充分履行职能,抓好各项工作,努力创建“服务型、管理型、创新型、发展型”司法行政队伍,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