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从中国画欣赏和创作的角度,谈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国画与西方绘画的关系、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关系,中国画的审美境界、中国笔墨文化等等,说明中国画是淡泊,养生,向善的艺术。强调“文”是进入中国画创作和欣赏的门槛,也是沟通画家和社会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界限逐渐模糊的今天,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西方绘画保持距离和相对的独立性是可贵的。然而,时代的发展与推进,水墨画也逐步从少数文人精英画中解脱出来,将时代性、民族性的本土化意识融合于了外来文化。当代水墨画的国际性促进了实验水墨画的多极化,它是多种文化相融,联姻的结果。多极化必然呈现水墨艺术的繁荣,繁荣的艺术一定有新的气象,在当今的架上绘画出现普遍危机的情形下,艺术表现语言走向多元综合是一种必然。西方的新绘画运动能从现代主义的低谷走出来而绝路逢生,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宽容性,即折衷主义的多元  相似文献   

3.
陈复兴 《神州》2012,(32):188-188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是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它是中国艺术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精神性、哲学性很强的艺术。中国画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书印结合,进行意象造型,美学追求,从而展示了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李焉果 《神州》2012,(14):202-202
漆画有丰富的表现力,它的包容量优于其他画种;漆画有鲜明的民族性,其中的散点透视、突破时空等重要手段无不属于东方绘画的体系;漆画有强烈的现代感,绘画与工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现代漆画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数码艺术进入艺术院校的殿堂。对于这一新兴教育领域,各国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目前,国内许多艺术院校已开设相关专业,只是名称不一,如新媒体、多媒体、超媒体等。数码艺术教育所涉学科的文理交叉复合性是传统艺术教育中前所未有的,是对目前教育条块分割状态的一种打破和弥合。而国画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代表着东方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同时在世界绘画长廊中也享有较高的声誉。而数字中国画是在e时代下发展起来的,它是传统的国画艺术与电脑绘图数码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它是集传统国画美学精神与电脑科技于一体的一朵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6.
康佳 《风景名胜》2021,(2):0003-0003
文学和艺术的介入,使得人类对自然的欣赏变得更为丰富。艺术以“如画”或者“picturesque”的类比进入自然,指导对自然美的欣赏,“园林如画”也成为这一时期园林鉴赏和创作的一大追求。“picturesque”与“如画”对译,虽源于中西都认同“风景如画”的审美理念,但中西园林却有着不同的“如画”之美,这一点在西方学者对中国园林的审美评论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杜甫对绘画有着敏锐的感悟能力。他用"动"字对画进行品评,这与历代画论有神合之处,因此论画者往往把杜甫的题画诗当作画论看待,将杜甫题画诗中的"骨"与谢赫六法的"骨法用笔"等同起来了,在"干惟画肉不画骨"上产生了误解。其实,杜甫的"骨"是他心目中英雄的象征。杜甫评画在意的是人事而非单纯的绘画。因此,杜甫欣赏韩干的画技,但不欣赏韩干画的肥马。  相似文献   

8.
陈辉 《东南文化》2003,(8):92-94
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界限逐渐模糊的今天,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化的一部分,与西方绘画保持距离和相对的独立性是可贵的。灰而,时代的发展与推进,水墨画也逐步立性是可贵的。然而,时代的发展与推进,水墨画也逐步从少数人精英画中解脱出来,将时代性、民族性的本士代意识融合于了外来化。  相似文献   

9.
于妍妍 《神州》2012,(26):216-216
中国是一个绘画古国,几千年来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绘画技法的的演绎与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和法则,那么,其绘画的风格形成全部都是来源于这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很多的因素,也就是说这些艺术创作的来源都是来自于国家劳动人民的生活、生息,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在于它们用绘画或者是文字的方式来记录了自己创造的文明历史,中国艺术最高价值不是以模拟物象而为最终目的的,国画艺术也是如此,因此,本文阐述了关于对中国画绘画技巧的的观点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世纪,经济发展促使思想解放之风盛行,中国画受到西方美术思潮的影响,各门类绘画观念、技法的出现,使中国水墨艺术在西方美学观念的渗透下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中国水墨文化走向了不断融合的发展之路。以高剑父为代表的一批画家,一方面受西方传教士的影响接触西洋画,另一方面受民主思想的熏陶力求革新,以改革中国画为己任,使中国画开始融入全新的绘画语言。这深深影响着之后的林风眠等人对水墨人物画的进一步探索。水墨人物画开始融合西方的绘画语言,这也使得中国水墨艺术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观念、技法、形式、材料上都受到了冲击。在中西思想的不断融合下,当代水墨人物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被重新定义,这也是水墨人物画在广泛吸收众多艺术思想下形成的新的艺术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明学 《文博》2005,(6):64-68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道家哲学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长期演变、发展中,道家思想发生着重要内在作用,通过探究道在中国绘画中的体现,进而探究中国传统绘画的画理与画法,揭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哲理,从本质上把握中国画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宋静 《神州》2014,(17)
中国现代重彩工笔花鸟画是传统工笔花鸟画在现代绘画文化以及人们的审美条件大力影响下产生的,它是一个新式的画种,它属于我们国画中工笔画的一类。有人认为重彩是运用肌理效果、设色技巧做出来的,不具备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和绘画程式。通过对重彩工笔花鸟画的学习与创作实践,我对重彩画的艺术形式认识如下:它是社会变革的产物,是国人观念、意识、审美习惯的转变,在认识中西绘画长短后进行的大胆试验和探索。它是色彩的发展和更新,它是新的笔墨程式,它具备很强的现代装饰性。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不断进步着的,那么我们的审美也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现代工笔花鸟画家去重视色彩,不但要大力突破单一的那些审美的模式,还要尽力的去适应当代人的视觉感受。  相似文献   

13.
题画诗在广义层面上意指与品赏绘画艺术相关的诗歌创作。从观看者的角度来说,题画之人需要具备一套行之有效的品鉴方法,才能读出其中的气韵。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宋代观画传统对金代士人书画审美倾向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不仅元好问品题黄华墨竹如此,金人对流传于金中后期40余年间《燕子图》的同题集咏,更是彰显了这种审美趣味。金人的观画与题画活动,将诗性思维融入绘画欣赏中,观画以观己,题画以题人生。  相似文献   

14.
翰墨无形画,丹青不语诗,诗、画的融合由来尚矣。诗歌与绘画本是不同的艺术门类,然而皆因缘景、缘情而生,故必然出现融合的趋向。诗歌是语言的艺术,由于语言较绘画更为人们所熟稔,致使诗歌的写景抒情较绘画来得更雋永、深刻和易为人们所感知。诗、画的融合总体上讲是以诗入画,结果便是画中有诗。随着文人绘画的出现与发展,不仅完成了诗、画融合的全过程,且形成了以有否浓郁的诗意为判定和品评文人绘画的重要标准。董其昌作为明末时期的文人绘画的代表者,继承了宋元以来的文人画传统,深化了诗、画融合的表现,从而将文人绘画的这一表现特征提高到更为深广的艺术层次中,本文就此试为研析。  相似文献   

15.
山水画实际萌芽于东晋,至刘宋初即很普遍。六朝画论中有很多极有价值的内容亟需认真研究,本文仅就六朝时期山水画传神论的玄学根源以及围绕这一问题的其他一些内容作一探讨。 一、山水画和道 中国在魏晋时期,由于人自身的觉醒,人的自身也成为审美的对象。由于孔孟之道的影响,所谓正人君子们把描绘人体美的诗歌和绘画,视为淫秽、下流之作。所以,在西方,人体美一直作为审美的对象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而在中国,人体美则不可能被彻底和尽情地表现。即是后来的衣冠整齐的仕女画也并非士人绘画和欣赏的主要对象。士人的欣赏和绘画对象转向山水。山水也一直成为士人画的  相似文献   

16.
刘忠娟 《南京史志》2011,(20):45-46
幼儿常常会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就是对客观世界最初的艺术表现。幼儿的画常常异想天开,没有边际。常常"以画言志"来表现眼中的现实世界,再根据自己的情感去表达,去创造,去想象,这就是幼儿画中所谓的艺术。幼儿画画作为一种眼、手、脑综合协调的艺术活动,有着自  相似文献   

17.
何凤莲 《收藏家》2006,(8):35-40
1957年,赵少昂(1905-1998年)接受了灯塔月刊的访问。他首先提出了“国画是艺术的最高峰”的看法。这是他经过了数十年在艺术上探索,和从国外观摩艺术后获得的体验得出的。个性宽容谦让的赵少昂只是道出一己的体会,同时也对中国绘画这门艺术作出了肯定的看法。两年后,赵少昂接受了另一次的访问。他明确地道出中西绘画相异之处。他说出对西洋绘画的看法:“西方用笔之呆滞,赋色之凝结,徒得其形,乏味外味,真不可同日而语也。”西方绘画的方法与中国绘画的方法,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那只是用另一方式说出“国画是艺术的最高峰”。西画不独在用…  相似文献   

18.
钟茜 《东方收藏》2023,(5):42-44
清代从初期到晚期,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深刻影响着绘画领域的发展和变革,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画派在这一时期占据主流地位。但与此同时,江南地区部分带有民主思想、对现实不满的画家不愿墨守成规、一味因袭模仿,于是努力挣脱正统画风的束缚,在绘画上另辟蹊径,形成了“扬州八怪”这一画派。他们坚持创作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师法自然,借绘画抒发不同的情感和个性,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新气象,对今天的艺术创新也有着深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建筑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建筑活动是人类社会改造世界以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产活动之一。对建筑物和建筑活动的欣赏、赞美,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和对人类自身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成就自豪。自古以来,建筑和建筑活动就是诗文、歌诵的对象,古《诗经》中保存有很多歌颂建筑之美和建筑活动热烈场面的诗篇。当绘画技巧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建筑自然也就成为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画是表现建筑之美的艺术品,有别于各类建筑图。它形成绘画的一个专门科目(画种)较晚,  相似文献   

20.
建筑画,顾名思义,是以建筑物为描绘对象的绘画门类。建筑一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建筑已不仅具有单纯的实用功能,更成为一种文化意蕴的象征;不仅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也因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而成为重要的艺术门类之一,成为义学、雕刻和绘画的表现对象。建筑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一个独立画科,与山水、花鸟、人物画一样,是故宫博物院12万件书画收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表现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每一历史时期不同的建筑面貌和审美风格,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建筑学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