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乾隆版满文《大藏经》刊刻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乾隆皇帝视满文《大藏经》的刊刻与《四库全书》的纂修、“十全武功”之记述为同样重大之事,译刻满文《大藏经》在佛教译经史乃至清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相关的档案与实物资料为依据,对满文《大藏经》刊刻的起因、年代、刷印部数及佛经中的插图版画、经卷装潢作了简要的论述。工程浩大的满文《大藏经》从翻译到雕版印刷、经函的装潢,无一不代表了清代书籍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铜版画作为外来画种于明万历年传入我国,但明代尚未有制作。清代内府刊刻的铜版画始于康熙五十二年,终于道光年间。清宫铜版画不仅开中国这一画种之先河,且以其工程浩大、镌刻精细、印刷考究在版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以往的研究者多侧重于其艺术风格的研究,对其创作过程、年代、品种数量、作者、工艺等较少涉及。本文以相关的文献档案和实物资料为依据,就清内府出资刊刻的铜版画的数量、版本、刻工等问题一一考述。  相似文献   

3.
杭州是明末清初传教士在华刊刻书籍活动的重镇,刊刻书籍数量约占全国刊刻本总量的22%,杭州刊刻活动的兴衰与天主教教务的发展有关,也受到江南地区如何"正人心"思潮的影响。国人在传教士的刊刻书籍活动中扮演着促进和制约的双重角色,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刊刻的数量和内容。明末清初发达的刊刻活动既是对部分阳明后学空谈学风的纠偏,又为清代的考据风气提供了新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翁连溪 《收藏家》2000,(3):20-22
清代乾降时期,在乾隆皇帝主持下进行的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空前浩大的修书工程。与《四库全书》推出几乎同步进行的还有一项浩繁艰巨的文化工程,也是满族文化史、以至整个清代文化史中的大事,即满文《大藏经》的译刻。满文《大藏经》是以汉文《大藏经》及藏文《甘珠尔经》为底本,翻译、刊刻而成的佛教典籍总汇,清代又称《国语人藏经》。满文《大藏经》共一百零八函(夹),收佛教经典六百九十九种,计二千四百六十六卷。现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七十六函(夹),六百零五种(33750页),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三十二函(夹),八百余卷。视  相似文献   

5.
王国庆 《收藏家》2011,(7):23-28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在满清贵族统治的三百年间,封建制度从"康乾盛世"的空前繁盛逐步走向"鸦片战争"后的颓败消亡,这也是清代内府修书的写照,清内府几乎所有重要的修书活动都集中在康、雍、乾三朝,统治者们网罗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治史修书,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珍稀秘典。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印刷史、出版史的研究中,学者们对清代内府铜活字印书的问题颇为关注,关于印书的数量、品种及活字的制作方法、插图版画的制作工艺、铜活字套印技术等问题,研究者多有不同看法。本文根据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现存实物,结合著录文献进行考订,核实了现存铜活字本的数量,并对铜活字的铸刻、活字印本的套色诸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清代满、蒙文档案文献,对办理康熙版蒙古文《甘珠尔》经的缘起、主事者、蓝本来源、校勘经过、誊写及镌刻人员、刊刻场所、经版存放地点、经费预算及其来源、经费之收掌等问题作了较为系统的考述。  相似文献   

8.
佚名 《文史月刊》2014,(4):80-80
鲁迅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运动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也是中国现代收藏史上第一位版画收藏家。收藏有16个国家的280多位版画家的2100多幅作品。在德国的版画家中,鲁迅最喜欢的是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鲁迅认为,凯绥·珂勒惠支的作品如《牺牲》、《面包》、《俘虏》等体现了"深广  相似文献   

9.
正幼儿版画是我们东海县的地方特色,也是我园的特色教学课程。近年来我们尝试着对小班幼儿实物版画材料的利用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项研究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对幼儿版画创作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立的,旨在更好地开展幼儿"版画"创作活动,传承版画艺术,提高幼儿版画创作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艺术品质。现将此研究开展的应用价值、实践的活动以及成效等综述如下,以期给大家带来一些有益之处。  相似文献   

10.
马文大 《收藏家》2002,(12):55-58
元代版刻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的,是在中国历史上民族空前大融合、疆域最为广阔的基础上展开的。其宗教经籍的刻印、活字印刷术和彩色套版印刷技术的实践等版刻活动,不仅具有其特定的历史地位和特色,同时,对明清的版刻事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元代宗教经籍的刊刻十分兴盛,  相似文献   

11.
《钟山风雨》2010,(3):F0002-F0002
<正>马榕君1965年12月24日出生于江苏徐州铜山。1978年考入江苏省侯集中学,1986年高中毕业,并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90年毕业,分到徐州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至今。其间,  相似文献   

12.
缘起作为一个编辑家、学者、教授,郑振铎闯进徽派艺苑完全属于偶然。因为藏书的嗜好及研究的需要,他在收集和研究明清小说、戏曲版本时,接触到大量插图,尤其是明朝万历以后出现的大量徽州版画引起了他的思考,认为这一文化现象一定有它内在的原因,并第一个提出了“徽派版画”的概念,认为徽派版画的崛起是明代版画艺苑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版画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大标志。  相似文献   

13.
马剑 《神州》2010,(12):63-65
艺术是无止境的,可能一个追逐艺术的人终其一生也难达她的顶峰,大部分人也只是触摸到她的一个脚趾,亦或只感受到她的呼吸而已!艺术是纯洁的,最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她不容玷污,她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心中的圣地,容不得半点的怠慢和侮  相似文献   

14.
徐雪凡 《古今谈》2005,(2):55-57
我国古代书籍的插图,多用木刻,中国书籍插图史,其实就是中国版画史。其中的戏曲、小说的插图,借助人物形象,刻划人情世态,颇具艺术魅力,深为人们所喜爱。戏曲插图始于元末明初,盛行于明后期。现存最早的作品为《全妙西厢记》,据考刻于明弘治间,今藏北大图书馆。明清之际,东南沿海一带书坊林立,书商为了谋利,更千方百计地用精美的插图以吸引读者,于是戏曲插图更多,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文史天地》每期封底刊发了一幅表现贵州人文景观的版画作品。版画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极具形式美与装饰性,与现代居家艺术相得益彰,因此成  相似文献   

16.
纸质书画文物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结晶,是历史面目的真实记录,有着重要的价值。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作品同时受内因和外因影响,最终引起纸质书画的损坏。为了保护纸质书画文物,将文物面临的风险降至最低,最大程度恢复文物原貌,以纸质书画文物《陈嘉言纸本花卉卷》为例,试析装裱与修复对书画的保护。此作品原有装潢已经破损,画心部分严重受潮,纸张发霉糟朽,多处残损折裂,画面纸张剥落起翘严重,通过去污、修口、揭褙、隐补、打胶矾、按笔全色等方面对破损纸质书画进行保护与修复。  相似文献   

17.
荷塘清趣     
安宝华 《世界》2003,(5):33-33
《荷塘清趣》图是中国现代画家陈之佛作于1930年夏的一幅工笔重彩画。画面展示的是仲夏池塘的一角,荷叶正浓,莲花尖尖,藕色尽染。没有风,天水一片,空阔而清淡。两只白色的鹭鸶落在荷花上面休息。大概是早晨的缘故,露水打湿了鹭鸶的羽毛,一只缩着脖子,另一只扑着翅膀,把露水打掉。它们是那样的恬静、高洁、孤清、平和。  相似文献   

18.
李理  杨洋 《收藏家》2011,(7):29-36
印章,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书画中,诗、书、画、印这四种元素既可各自独立,又能互补共存,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传统书画的核心内容。中国古代书画上的印章,主要包含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在书画创作时,  相似文献   

19.
拍卖综述     
雷从云  叶佩兰  张宁 《收藏家》2004,(10):62-77
中国嘉德2004秋季拍卖会中国书画部分将分为六个专场:中国古代书画、中国近现代书画(一、二)、中国扇画、集珍——三家藏中国近现代书画精品、紫藤斋藏中国书画,总计1300件作品。其中200余件精品自萱晖堂、玉斋、大石斋、紫藤斋、觯斋、诚贵堂、香港费氏等知名藏家处征集的。紫藤斋藏中国书画专场以古画为主,是藏家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经过画家黄胄、周怀民、董寿平等帮助,收集而成,现代  相似文献   

20.
《旅游纵览》2007,(1):74-74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界于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秦皇岛之间,西距北京125公里,南距天津150公里,东南距唐山100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清代皇家陵寝建筑群。占地80平方公里的15座陵寝中,长眠着161位清朝帝、后、妃及皇子公主们。清东陵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四面环山,流水环绕;苍松翠柏、遮天蔽日;红墙白栏、山岚氤氲,是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其建筑艺术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顶峰,其中有世界上面阔最宽的石牌坊;有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达55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有被誉为“石雕艺术宝库”和“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