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静 《四川文物》2003,103(1):47-50
古琴与华夏化有着不可分割的深厚的关系,其历史、艺术价值在古今都非同寻常。古琴之所以珍贵,在于优质木材难寻及复杂的制作程序。本重点介绍了三件不同时代的馆藏传世古琴,其中最罕见、也是最珍贵的是一张唐琴。  相似文献   

2.
自1985年开始,我连续发表论唐代古琴的研究文章。到目前为止,已经见到的唐琴只有16张,再没有新的发现。而有唐代年款,并非唐代的制作,却有相当的数量。为了推广用典型器进行比较的识别方法,于是不厌其烦的反复论述,关于唐琴的文章一写再写,目的就是为了明辨是非,消除“今天下唐琴多矣”的影响。在15年间,发表近20篇有关唐琴的文章,阐述了新的识别方法,可暂告一段落了。故在1999年初开始把重点转移到宋代古琴方面,发表了《两宋古琴浅析》,其后,根据台北古琴艺术季的需要,将这篇浅析又改为《论两宋的官琴与野斫》,发表在《世纪古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由于自晚唐  相似文献   

3.
郭云菁 《收藏家》2023,(8):98-107
明鲁荒王墓出土的“天风海涛”琴,是目前仅见的考古出土的全箱式七弦古琴。本文揭示了该琴从宋元明三代至今的流传经历,又从唐琴和雷琴的斫制历史入手,结合有山东流传经历的三张唐琴来总结唐琴和雷琴的特征,据此对“天风海涛”琴展开再讨论。最后对“天风海涛”之雅名进行了分析,并概述其延用状况,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古琴的保护和传承,期待古琴在新时代演奏出最大气恢宏的“华夏正声”。  相似文献   

4.
论唐琴的特点及其真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琴(七弦琴),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弦乐器之一。在传世的古琴当中,时代最早而又可信的,音乐界和古琴家一般都认为只有唐代的制作了。对唐代流传下来的琴,习惯称作唐琴。唐琴流传下来的究竟有多少,有些人认为还有相当的数量。如果是从腹款、题跋来看,或仅从造型特殊、木材和声音好一点来说,这样的琴,其数量确实不  相似文献   

5.
唐朝是琴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现存的唐朝古琴无论从音质、形制还是历史价值,皆是历代琴器中不可多得的顶级至宝。浙江省博物馆藏彩凤鸣岐琴,曾是定王府行有恒堂第一琴,又是民国琴学宗师杨宗稷半百琴斋第一琴,并著录于《琴学丛书》中,又是唐琴第一推雷公的雷公琴,且声音绝佳。彩凤鸣岐琴作为流传有序的唐琴重器,是唐琴中不可多得的神品。  相似文献   

6.
唐冶泽  杨婧  陈刚  申林 《文物》2012,(12):80-89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是目前中国收藏古琴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博物馆之一。近年本馆对馆藏的45张古琴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整修,在此基础上,又聘请专家鉴定组进行了全面鉴定。经鉴定,这批古琴中8张为一级文物,11张为二级文物,22张为三级文物,3张为一般文物,另有1张琴未定级。其中唐琴1张、宋琴6张、宋元之间的琴1张、元琴1张、明代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就湖南省博物馆所藏"鹤鸣秋月"、"独幽"与上海近年发现的"韵磬"三张古琴之是非真伪问题进行研究考证的记录。这三张琴均系早经著录、为琴人所肯定的传世唐代雷琴或唐代李勉的制作。百年来一直被琴家视为瑰宝,既笔之于书,又一再加以复制者。但从今天新的认识角度来看,前人对上述三琴的论定都是值得商榷的。 80年代初期,笔者在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唐琴的特点及其真伪问题》,专论唐琴的鉴定问题,其中综述了唐琴的特点;讨论了唐代的雷琴、唐代的宫琴与野(?)及唐琴  相似文献   

8.
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藏有中国古琴“枯木龙吟”,对其制作年代众说不一,或云唐,或云宋。本文根据唐琴的标准器,从形制、漆色、断纹、刻工、功用等方面考察,论证了琴为中唐时期雷氏制作的商品琴。  相似文献   

9.
日本奈良正仓院珍藏的“金银平文琴”(图一、图二),是日本的一件国宝,并被认为是一张流传有序的古琴,其璀璨夺目的艺术装饰,是举世无双的。这种装饰工艺,在我国称之为“金银平脱”,是传统髹漆工艺中的一个品种,虽然文献中说它在唐代极为兴盛,但今天能看到的遗物绝少,所以这张琴不仅被日本人视为至宝,就是在我国的学术界中也一直是一件脍炙人口的、唐琴中  相似文献   

10.
刘岐荣 《收藏家》2022,(7):93-97
《故宫古琴》是故宫博物院编、郑珉中主编的故宫博物院藏历代古琴的专业图书,是郑珉中学术成果。此书编纂始于2004年春夏之际,于2006年12月出版,一经问世便得到古琴界高度评价,深受广大古琴爱好者欢迎。故宫博物院收藏古琴是由清代制作的礼乐伴奏的古琴、清宫旧藏历代古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文物局调拨和购买、捐献的唐、宋、元、明、清古琴两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1.
古琴遇知音     
宋梅 《神州》2011,(16):106
古琴又名瑶琴、七弦琴,上古伏羲氏所制。古琴是我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历史最悠久的古典雅乐。可由于古琴的深涩高古,难以被一般人接受,在我国濒于失传,几乎到了后继无人的地步。古琴是由丝木做成,七根弦,着深红色漆,1米3长,一头宽一头窄。如放之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琴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世乐器,以其音色明净浑厚、风格古朴而受到中国历代文人的青睐。千百年来,斫琴、弹琴、修琴技术一直是古琴研究专家钟爱的事业,但由于古琴传世量相对其他文物较少,本身又有一定的特殊性,迄今为止,国内外极少有文物保护修复单位对古琴的保护修复进行研究。本文在总结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古琴修复的基础上,简要介绍古琴的传统修琴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读者论坛     
《山茶》2009,(12):16-17
古琴小议 《华夏》十月号刊登了郭晨子女士撰写的《古琴考》一文,文中.郭女士详细介绍了古琴的历史、来源.探讨了斫琴、琴弦、琴谱等问题,并对今天的古琴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郭女士的主业是戏剧,术业有专攻.在我看来,她撰写的这篇文章,有些地方稍显主观.有失公允。故撰此文.以补郭女士之疏忽。  相似文献   

14.
窦忠如 《纵横》2012,(8):48-52
神秘的古琴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弹拨乐器,古琴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代就已创制而成,古谓之为“琴”或“瑶琴”,而今还有“七弦琴”之称。不过,最初的古琴只有五根弦,后来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便增加一根弦为六弦琴,到了武王伐纣时为了鼓舞士气,又增添一根弦,故古琴又有“文武七弦琴”之称。  相似文献   

15.
正谢导秀先生是岭南古琴艺术的当代大师,岭南琴派的第八代传人,广东古琴研究会终身荣誉会长,广州市岭南古琴艺术研究所首席顾问。曾任星海音乐学院古琴客座教师。2009年4月,他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同年5月,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岭南派)代表性传承人"称号。五一前夕,我们访问了谢导秀先生。同时,有机会亲眼观看了他指导弟子宁兰清古琴演奏的  相似文献   

16.
郑珉中 《收藏家》2008,(12):73-78
一.“猿啸青萝”琴1.从管平湖先生得“猿啸青萝”琴开始50年代初期,北京的古琴名家管平湖先生由中央音乐学院古琴副教授调任民族音乐研究所古琴组副研究员,专门从事发掘古琴曲的打谱工作,经昔日的琴学弟子程子容君介绍,得与其长亲山东诸城派的古琴大家夏溥斋先生相识,夏先生年事已高,平湖先生执弟子礼待之,  相似文献   

17.
广陵琴派是中国古琴史上重要流派,对于中国古琴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而扬州梅花岭史公祠很早以前就是广陵琴社琴家们的弹琴雅集之地。此次成立的广陵琴派音乐史料馆将通过文字、图表、实物等,从琴史、琴人等侧面介绍广陵琴派,普及世界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悠久历史和基本知识,这是中国第一个展示古琴历史的纪念馆。中国首个古琴史料馆落户扬州@孙文飚  相似文献   

18.
<正>《红楼梦》高鹗续本第八十六回中有一段描述,(宝玉)便说:"妹妹近日愈发进了,看起天书来了。"黛玉嗤的一声笑道:"好个念书的人,连个琴谱都没有见过。"这里所说的琴谱,正是自唐朝以来就一直传承的古琴减字谱。琴韵悠扬?艺道绵长古琴,又称七弦琴,是一件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至今仍在鸣响的古老乐器。古琴之于中国人绝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在中国  相似文献   

19.
生于音乐世家,终成浙派古琴大师 今年85岁高龄的浙派古琴大师徐匡华,祖籍浙江台州椒江市,其父徐远白,是我国民乐界一代古琴宗师。徐远白18岁时只身赴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民国时期回到杭州,住在西子湖畔,拜当时的古琴名家达修和尚为师。在名师言传身教下,再加上  相似文献   

20.
1990年初,笔者因寻找有关古琴资料,准备参加本年8月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时,在家乡发现一古琴拓片(见照片原件长85厘米,宽27厘米) 这是一件在古琴史上尤其是琴徽初饰琴上颇有价值的资料,因为琴之有徽,肇自何时,向来因资料缺乏,琴家对此尚无定论。《西京杂记》言:“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正好与拓片上相印,其琴上段处刻有“章武元年”(昭烈帝之年号)四字。从拓片纸质及残缺初析,年已久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