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本孝(1621—1693)字务旃,号贲阿山樵,又号天根道人、迢迢谷老樵、长真璚秀洞大樵夫、碧落精庐主人、守砚庵主等。和州(今安徽和县)西河村人。戴本孝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遗民画家,他虽然生长在和州,其晚年的主要活动地却是在南京和扬州等地;他作为新安画派中的一员,其艺术思想及其绘画渊源却与金陵画坛的盟主龚贤有着微妙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龚贤(1618-1689),一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柴丈人,还曾自称半亩居人、清凉山下人。江苏昆山人,明亡后,清康熙三年(1664年)开始寓居南京,长达25年之久。  相似文献   

3.
岳育红 《神州》2011,(9S):104-104
处于信息时代,对我们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语文老师,更应当有大语文教学观,不但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更注重语文素养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在缤纷的社会生活之中,能够捕捉到有用的学习资源,发展能力,拓展视野,开阔思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作为语文老师,我常告诉学生,语文不只是课本上的,它更应该是一门生活的课程,把课堂放大到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生活处处皆语文:人们之间的对话,电视上的广告,门店招牌,看电视,上网,聊天等都可以进行语文学习。我培养学生树立这样的语文知识观的同时,也是用这样的观点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因此我们应当时时注意用各种方式积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素材,积少成多,去丰富拓展我们教师教书育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正>龚氏系出武陵,清康熙初年(1662)自安徽迁居苏州,入吴县籍。咸丰末年(1861),龚庭桂(晴卿)因避太平军战乱而客居上海法华镇,在金业谋生。1875年,光绪皇帝登基之年,农历四月二十七日寅时,龚庭桂喜添第四子,取名杰,这就是日后扬名上海滩的龚子英。  相似文献   

5.
6.
琐忆龚肓之     
我一直视为师、兄、友的龚育之,转眼远行已经两年多。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宛在,一些往事也时时浮现脑际。媒体回忆文字不少,无不称赞他的道德文章。我与他相识共事30年,深感他不仅是  相似文献   

7.
墨緣閣     
《收藏家》2018,(10)
正墨缘阁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东街108号。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由王同义、梁理伯在西琉璃厂开设,次年迁至东琉璃厂,经营历代著名书画家作品。1956年参加公私合营,随着北京市文物商店(今北京市文物公司)成立,成为其下属门市部至今。匾额请了当年光绪举人、考古学家张伯英先生书写。如今,墨缘阁经营当代名人字画、翠玉料器、石雕瓷器、印章,并代客装裱字画。多年来,墨缘阁在经营开发艺术品项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986年  相似文献   

8.
说墨     
雒长安  严敏  江涛 《文博》2006,(4):60-63
墨是中国传统书写绘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笔、墨、纸、砚历来被称作“文房四宝”,为文人士大夫所必备。自远古以来,墨的用材质地、制作方法、质量品种历经变迁和优化,其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日见彰显。  相似文献   

9.
公羽 《文史天地》2008,(10):4-8
蔡元培,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他是清王朝科举仕途上的宠儿,又是叛逆清王朝的“翰林造反第一人”;他有过搞暗杀的经历,更以“培养大师的大师”之荣耀而名垂青史。让我们走近这位伟人。  相似文献   

10.
明代晚期,云南有一位效忠于明王朝的忠臣义士,在他的家乡凤庆和巍山等民间,广为流传着他的诸多逸闻趣事:此人名龚彝,字和梅,祖籍山东,明洪武开滇,他的先祖戍卫屯田时徙居顺宁府(今凤庆)城北鼓山桥头?龚彝生于明朝万历年间,从小聪慧,深得家人的宠爱。年轻时,极好读书和喜欢安静的环境,在远离家乡的东部漾濞江边上的蜢岩(今属巍山肥牛街乡)上修建了一座小楼,不问世事,发愤读书:此地前临漾濞江,后依笔架山,山壑云天,古树荫浓,环境清幽,从蒙化(今巍山)进顺宁、通缅甸的占道就从山脚而过。此山箐多猴子,民间传闻,由于龚彝专心致志地攻读四书五经,每当佣人将饭菜摆到他书楼的桌子上,他常常忘记吃饭,就被窗外的猴群入内吃得个精光,佣人不得一次次地为他重新做饭。明天启四年(1624年),他首次出山赴考,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举人,第二二年又赴京应乡试,连捷进士,声名大播。崇祯年间,他官任南京兵部员外郎,后升兵部郎中,为福王政权的兵部尚书史可法所器重,出使广西掌握大权。  相似文献   

11.
张尔宾 《东南文化》2000,(1):110-111
龚贤的《画诀》是他的论画专著,其内容大多是他授课的课徒画稿的解说,始终贯穿着他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丁正元 《东南文化》2000,(4):111-111
Jijin inks is a famous product in Hui ink family of Qing Dynasty. The imperial ink stick with farming and weaving design is the gem of Jijin inks for its perfect unity of poem,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The ink is skillfully made by the famous handicraftsman and selective in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3.
阁緑墨     
《收藏家》2019,(11)
<正>墨缘阁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东街108号。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由王同义、梁理伯在西琉璃厂开设,次年迁至东琉璃厂,经营历代著名书画家作品。1956年参加公私合营,随着北京市文物商店(今北京市文物公司)成立,成为其下属门市部至今。匾额请了当年光绪举人、考古学家张伯英先生书写。如今,墨缘阁经营当代名人字画、翠玉料器、石雕瓷器、印章,并代客装旅字画。多年来,墨缘阁在经营开发艺术品项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986年同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电视书法  相似文献   

14.
15.
墨龙藏寨     
墨龙藏寨座落在四川小金至卓克基(省道210线)46公里处,距两河口24公里,高山峡谷,海拔在3000-4000米之间,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全村93户,420人,藏族占全村人口的99%。因其地有一座玲珑蜿蜒的山,因此又被称为象鼻山(藏语称“龙木且”,汉语称“老虎梁子”).  相似文献   

16.
龚贤《千岩万壑图》,纸本,水墨.纵27.8厘米,横980厘米,用短纸二十页,连接成卷,写江南大自然秀丽的景色,披展画卷,江山顿入眼帘:巨峰峦坡连绵起伏,蜿蜒逶迤;山间林木葱郁拔翠,晨露欲滴;峦中烟霭吞吐,白云出谷,一栈通涧,溪水下泻,屋宇庙幡,隐落翠微之间,清江浩渺,数叶舟艇,横泊苇滩,此卷场面之大,林岚无尽,可游可居,令人目不暇接,玩味无穷。 画末右下作者自题:“癸丑嘉平半亩龚贤写”,钤“龚贤印”朱文方印。画上还钤有“锡蕃审定”,“是吾斋鉴藏印”、“于邗分读画记”、“泉唐姚玉衙鉴藏书画”、“臣近源印”、“苏庄主人鉴定”、“于氏子子孙孙永保之”等鉴藏印。署年癸丑,为康熙十二年(1673),是年,龚贤54岁,正值其创作的鼎盛时期,此卷亦堪称龚贤的精品佳作,现藏南京博物院。(参见下图,局部) 龚贤又名岂贤,字半千,又字野遗,号半亩。晚号柴丈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卒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江苏昆山人,寓居南京清凉山,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山水画家。他与当时寓居南京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 、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并称为“金陵八家”且以其画风独特成就最大,领“八家之首”。  相似文献   

17.
李晶 《收藏家》2005,(2):59-64
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文化发展的一个重大贡献,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已经知道利用墨色作为美术装饰了。相传魏晋时大书法家韦诞,经常接触以制隃麇墨著称的墨家,最终在总结前代制墨工人的宝贵经验之后,造出超平寻常的好墨,人们多将韦诞视为墨的发明者。我国的制墨业发展到明清两代,出现了诸家角逐,高手辈出的景象。明代时,罗、程、方三家呈鼎足之势:罗小华明嘉靖时歙县人,其墨: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时人有“重赀争购”罗墨之说;程君房曾一度成为制墨业中的旗手,邢太朴仅以十六个字就概括了程墨的特色: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舐笔有胶,入纸不晕;而方于鲁几乎与程君房同时扬名墨坛,三十岁前所造“九玄三极”墨,就被誉为“前无古人”之佳作。邢  相似文献   

18.
李晓峰  王健丽 《收藏家》2002,(10):28-31
笔、墨、纸、砚,古称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文人案头必备的书写工具,又是供文人把玩珍赏的收藏之物。文房四宝的产生和形成,是与中国文字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历程密不可分的。古人结绳记事,岩石作画,烤灼龟甲,在陶器上刻划符号,在青铜器内铸以铭文,在竹木简上著书,至汉代蔡伦造纸,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汉字的成熟和发展记载下悠悠几千年祖国的灿烂文明,被世界公认为“四大文明”古  相似文献   

19.
明代制墨能手程君房制作了大量名墨,伹经过三百多年,存世的已寥寥无几。程制天文图墨更属罕见。山东临沂地区文物店不久前收购到古墨一块,重达半市斤,呈正圆形,直径14.5、边厚1.4、内厚0.9厘米,近似古代瓦当或圆砚;一面篆书"紫微垣"三字,一面是包括六十一个星座的天文图,侧面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文化发展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墨是由松烟或油烟与胶质及各种添加剂混合而制成。墨的保存很困难,常会产生裂纹和生霉,有的甚至裂成几块,而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通过实验知道,湿度的交替变化即忽高忽低、低湿、高湿都对墨的保存极为不利。低湿使墨中蛋白质胶变性,变脆硬化;潮湿使胶膨胀失去粘性并促使霉的生长而引起生物腐蚀。在墨的保存和陈列中,要采取墨的储藏微环境的湿度控制,保持湿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